波拉尼奥吧
关注: 281 贴子: 1,520

纪念伟大文学家罗贝托·波拉尼奥

  • 目录:
  • 作家
  • 0
    很好奇是不是喜欢波拉尼奥的人都想像波拉尼奥那样写作
  • 1
    根据波拉尼奥手稿留下的信息来看,《科幻精神》的创作始于1980年,“完稿”于1984年,是与《佩恩先生》《莫里森的学生给乔伊斯粉丝的建议》同时期的作品,是1977年离开墨西哥远赴欧洲的波拉尼奥对那段墨西哥岁月的追忆结出的硕果。波拉尼奥曾经说过:“在墨西哥,我过着非常文学的生活。被作家们包围,处在不是作家就是艺术家的世界。在巴塞罗那,我开始进入没有作家的世界”。在许多“自我流放”到欧洲的拉美作家之间有一种默契,认为
  • 0
    我们永远徘徊,像品咂着酒杯里的酒滴一样感受孤独。酒空了,人生就结束了。
  • 6
    关于波拉尼奥的诗集,未知大学和浪漫狗,目前市面上只有一本译文,本人西班牙语专业,因为朋友喜欢波拉尼奥的原因,有试着翻译几篇,而我读了一下市面上的那本译文,即使是非西语专业的人也会感到译文的质量很差,中文读起来都不顺畅,诗的断句也有问题。 如果有人希望能其他译本,可以来告诉我出译本需要准备些什么,我朋友也告诉我出译本似乎需要赞助人,所以我针对这两个问题发贴询问,如果有意向可以留言,如果有需要,我之后
    Maudlin 7-17
  • 0
    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对很多读者来说是《2666》,是《荒野侦探》,也是《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但大家尚不了解的是作为诗人的他。四十岁之前,他写诗,革命,吸毒,流浪,生病——总之,他几乎什么都干过,除了写小说。 而在他四十岁之后的十年,除了写小说,他几乎什么都没干。 《未知大学》就是作为诗人的波拉尼奥呈现。 波拉尼奥曾经说,“写诗是任何一个人在这个被上帝遗弃的世界上能做到的最美好的事情。” “未知大学”的
    时间互... 12-27
  • 0
    我读诺曼· 斯宾拉德,读小詹姆斯· 提普奇(事实上叫作爱丽斯·谢尔顿),读雷蒂夫·德·拉·布雷东纳,读萨德。我也读塞万提斯,读古希腊诗人的作品。在我生病的时候,我重读了曼里克。 一天晚上,我构想了一套违法赚钱的机制。一家小型的犯罪公司。事实上,只要不指望一夜暴富而是细水长流,一切就能成事。我的第一个同谋,或者说是计划中的同谋,一位多愁善感的阿根廷朋友,他用一句谚语回答了我。那句谚语大概是说一个人坐监或者住
    时间互... 12-27
  • 0
    用通常的话说,我甚至从未定过稿。其实,原始手稿的页数更多些:内容不断增加,不断重写,就像生了病一样。我的病呢,就是骄傲,疯狂和暴脾气。这最后两者(疯狂和暴脾气)会把人耗尽,所以我曾整日疲惫,却徒劳无功。 我晚上工作。白天,我则写作,阅读。我从不睡觉。靠着喝咖啡和抽烟,我保持清醒。自然,我结识了一些有趣的人,其中也有些是我自己幻觉的产物。我想,那是我在巴塞罗那的最后一年。我蔑视所谓的官方文学,尽管相
    时间互... 12-27
  • 0
    波拉尼奥曾经说过,“在很大程度上,我的全部写作都是献给我们那一代人的情书或告别信”,如果说《荒野侦探》先被写成了情书又被改写成了告别信的话,《科幻精神》就是一封彻头彻尾的单纯情书,可不管是情书还是告别信,它们都足以让我们心潮澎湃,进而再次鼓足勇气,心甘情愿地“奉献一切却不求回报”,心甘情愿地“既愚蠢又高尚”,心甘情愿地做那些也许注定会失败的事情。
  • 0
    《科幻精神》和《荒野侦探》在主题上的相似性,许多评论家认为前者是后者的“草稿”或“前身”,这自然有一定的道理,《科幻精神》对文学青年们在墨西哥城的生活的描写像极了微缩版的《荒野侦探》,而且结合遗存手稿显示的内容来看,波拉尼奥本想在现有故事的基础上扩展对雷莫、何塞·阿尔科等“摩托诗人”的描写,最后还会让雷莫和扬放弃文学、加入游击队,这种“文学梦起-梦碎”的设计也同样与《荒野侦探》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
  • 0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1953年4月28日-2003年7月15日) 在波拉尼奥出版的二十多部作品中,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而其遗作《2666》更是掀起了一股“波拉尼奥旋风”。诗人胡续冬回忆说,2008年深秋,他到美国中西部的某小镇参加一个国际写作计划。某一天,在坐落于宽阔玉米地里的一座叫“大草原之光”的书店里,他看到靠街边的橱窗上突然垒满了《2666》,书挺贵,但很多人进书店丝毫没有犹豫就拿一本结账走人
    时间互... 11-30
  • 0
    在波拉尼奥50岁的短暂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像《荒野侦探》、《2666》里的各种江湖奇男子一样过着自我放逐式的的盲流生活,在智利、墨西哥与欧洲之间,在宅男般的阅读和猛男般的寻衅滋事之间,在蟑螂一样卑微的生存条件和星空一样盛大的写作格局之间穿梭不已。他热爱阅读谱系庞杂的博尔赫斯,但他读的书基本上都是偷来的;他激赏胡里奥·科塔萨尔令现实眩晕化的文学活力,但他比酷爱拳击的科塔萨尔更加好斗。年轻时,他对已是世界
    时间互... 11-30
  • 0
    波拉尼奥,马尔克斯之后公认的文学天才。   这本书是他的临终访谈录。   走到生命尽头的他,并不愿谈太过深奥的东西,大多时候都在分享他的生活方式——阅读。   他把阅读当作最理性、持久的享受和愉悦,比写作重要。   甚至笃定地说,   “我不会停止阅读,即使每本书总有读完的时候,如同我不会停止生活,即使死亡必将来临。”   书里几乎每一句话,   都踩在书单狗心坎儿上,   让我恨不得跳进文字里跟波拉尼奥击
    时间互... 11-30
  • 5
    那时我二十岁 正疯狂。 我失去了一个国家 却赢得了一个梦想。 既得此梦想 其它的就不必放在心上。 不工作不祈祷 不用苦读到天亮 同那些浪漫的狗一起。 那梦想活在我精神的空虚中。 一间木屋 在半明半暗中 在热带的新鲜空气中。 有时我进入我自己 去拜访这个梦想:在液态的思想中 永恒的冰冷雕像, 在爱情中 一条不断退却的白色毛虫。 一个失控的爱情。 一个梦想中的梦想。 恶梦就对我说:你会长大的。 你会把痛苦和迷惑抛在脑后 你会忘了
    Holland_601 11-28
  • 1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你最喜欢哪一篇故事?我最喜欢第一篇《圣西尼》
    时间互... 11-28
  • 1
    在波拉尼奥50岁的短暂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像《荒野侦探》、《2666》里的各种江湖奇男子一样过着自我放逐式的的盲流生活,在智利、墨西哥与欧洲之间,在宅男般的阅读和猛男般的寻衅滋事之间,在蟑螂一样卑微的生存条件和星空一样盛大的写作格局之间穿梭不已。 他热爱阅读谱系庞杂的博尔赫斯,但他读的书基本上都是偷来的;他激赏胡里奥·科塔萨尔令现实眩晕化的文学活力,但他比酷爱拳击的科塔萨尔更加好斗。年轻时,他对已是世界
    Holland_601 11-23
  • 0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由十四个故事组成,大部分故事的主人公是“B”:一个智利流亡者,在南美和欧洲漫无目的地游荡,串起了他同时代的其他人的故事,几乎都是在流亡生活中理想破灭的一代人,如何挣扎于边缘,困于梦魇。这些人犹如在一场梦中,在不同的故事中不断改换着形象、名字或背景。
    时间互... 11-21
  • 0
    罗贝托·波拉尼奥(1953 - 2003),智利诗人、小说家,拉丁美洲现当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作家之一。波拉尼奥1953年4月28日生于智利圣地亚哥,1968年迁居墨西哥城,不久辍学,几乎所有的知识来源都是以在书店蹭书为主。1977年,波拉尼奥开始文学创作,由于以写诗为主,他的生活状况十分糟糕,甚至需要洗盘子、做服务员、捡废品维持生计,这样艰苦的生活一直持续了近二十年,直到他自己的儿子出生。   为了给儿子一个安定的生活,已经40岁
    时间互... 11-21
  • 0
    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对很多读者来说是《2666》,是《荒野侦探》,也是《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但大家尚不了解的是作为诗人的他。四十岁之前,他写诗,革命,吸毒,流浪,生病——总之,他几乎什么都干过,除了写小说。 而在他四十岁之后的十年,除了写小说,他几乎什么都没干。 《未知大学》就是作为诗人的波拉尼奥呈现。 波拉尼奥曾经说,“写诗是任何一个人在这个被上帝遗弃的世界上能做到的最美好的事情。” “未知大学”的
    时间互... 11-11
  • 0
    除了反对“国家诗人”帕斯,波拉尼奥还反对“市场诗人”阿连德,嘲讽其只是一个“商业写手”。这暗含着波拉尼奥一个潜在的判断:诗歌应该是反市场的。在此,我们不妨罗列一些相关数据:1876年,马拉美出版《牧神的午后》,印量195册,之后其自选《诗集》,印量更是少到只有40册。兰波曾自己出资出版《地狱一季》,印量不过区区500册,但无人购买,大多都丢在印刷厂的地下室,要不是后来被藏书家偶然发现,它可能就此消失。 其实,诗歌
    时间互... 11-11
  • 0
    波拉尼奥反对“国家诗人”,比如帕斯,他在199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波拉尼奥多次对帕斯大加嘲讽,他和他的同伴们曾以怪叫哄场扰乱帕斯的朗诵会,甚至向帕斯泼葡萄酒。 理解这种反对,需要了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欧美蔓延至整个世界的左翼思潮和青年抗争运动,包括拉丁美洲。在战后成长起来的这代青年,自视与前一代人截然不同,他们热衷于离经叛道,一心忙于做怪人和抗争者,拒斥一切形态的威权。波拉尼奥恰好置身于这一波世界性
    时间互... 11-11
  • 0
    1977年,二十出头的波拉尼奥抛下一切离开墨西哥,由此开启了其长达十余年的流浪生涯。归结这个时刻属于决断还是武断,更像是传记作者的写法,就当时而言,毋宁说是一种新诗歌的可能性激励了他。在《二十岁自画像》中,波拉尼奥把这个时刻神秘化了:“我听见那个神秘有力的呼唤/你要么听见,要么听不见,而我听见了/几乎哭出来:一个可怕的声音。”一个更为浅白的表达或许是:“游吟诗人有心/进行抒情创新”(《诗人不等待女士》)。
    时间互... 11-11
  • 0
    (Roberto Bolañ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
  • 0
    写诗是任何一个人,在这个被上帝遗弃的世界上,能做到的,最美好的事情。 波拉尼奥对很多读者来说是《2666》,是《荒野侦探》,也是《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但大家尚不了解的是作为诗人的他。四十岁之前,他写诗,革命,吸毒,流浪,生病——总之,他几乎什么都干过,除了写小说。而在他四十岁之后的十年,除了写小说,他几乎什么都没干。
  • 1
    人生过半,遇到波拉尼奥,不早也不迟,时机刚好,也许早10年遇到波拉尼奥,并不能感知到他的好。
  • 0
    墨西哥城甘迪书店,少数几家很不明智地免费让爱书人看书的书店之一。寂寂无名的智利诗人罗贝托·波拉尼奥站在一排书架前,旁若无人地读着一篇题为《再次抛弃一切》的宣言。那是1976年的一天,他读到的这篇宣言,号召诗友们效仿诗人兰波,为文学放弃一切。“真正的诗人应该走出咖啡屋,与神枪手、孤独的牛仔、烦人的超市顾客等这些为数众多又各自为政的人们打成一片。” 这宣言引燃了波拉尼奥内心潜藏的渴望,他想在文学之外生活。而
  • 0
    那时,我二十岁 很疯狂。 我失去一个国家 却得到一个梦。 拥有此梦后 别的不再重要 无论工作或祈祷 或清晨里与浪漫的 狗一起阅读。 梦住在我精神的空境 一间幽昧的 木房子 热带的一个绿肺里。 有时,我内心反复 审视此梦:流动之绪里 永恒的一座雕塑 爱情里蠕动的 白蚕。 一次失控的爱。 梦中之梦。 而噩梦说:你将成长 抛下痛与迷失的影像 你终会遗忘。 可那时,成长本应是罪。 我说,我想留下来,在这里 和浪漫的狗在一起。
  • 0
    智利小说家、诗人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1953年4月28日-2003年7月15日),著有《荒野侦探》、《2666》、《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等,得到了苏珊·桑塔格等人的盛赞。他早逝后,更是在全球掀起了波拉尼奥阅读热潮。近日,《波拉尼奥的肖像:口述与访谈》中文版推出。这本口述访谈录由波拉尼奥的好友莫妮卡·马里斯坦根据波拉尼奥真正的朋友们的口述与回忆写就。 罗贝托·波拉尼奥 认识波拉尼奥的人都说他对女人很有吸引力,尽管他并不是
    时间互... 10-28
  • 0
    智利小说家、诗人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1953年4月28日-2003年7月15日),著有《荒野侦探》、《2666》、《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等,得到了苏珊·桑塔格等人的盛赞。他早逝后,更是在全球掀起了波拉尼奥阅读热潮。近日,《波拉尼奥的肖像:口述与访谈》中文版推出。这本口述访谈录由波拉尼奥的好友莫妮卡·马里斯坦根据波拉尼奥真正的朋友们的口述与回忆写就。 罗贝托·波拉尼奥 认识波拉尼奥的人都说他对女人很有吸引力,尽管他并不是
    时间互... 10-28
  • 12
    初来乍到,多关照。高二狗,特别喜欢波拉尼奥的文字,觉得有种冷静诗意的疯狂感。 图是临摹网上的图自己画的。
    时间互... 10-28
  • 0
    亲爱的波拉尼奥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时间互动☜ 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0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其成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aidu.com/pmc/reportBazhu
  • 0
    申请人:@☞时间互动☜ 申请感言:波拉尼奥铁粉,致力于将本吧打造成为波拉尼奥书迷们的活跃家园。
    时间互... 10-18
  • 0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诗人,文学 最大羞耻,好像我梦境深处蹿出的老鼠 将他们的尖叫排练成二分音符的合唱: 你不用担心,罗贝托,他们说,将由我们负责 让你消失,你无玷的骨头 你被我们唾弃和巧妙抄袭的作品 都难逃沉溺。你的眼睛,你的蛋蛋, 都不会从这场沉没大演习中得救。我看见 他们心满意足的小脸儿,严肃的文化专员和红润的 杂志主编,审稿编辑和可怜的 校对员,西班牙语诗人,他们的名字是 暴民,出类拔萃,臭气熏天的老鼠,擅长
    时间互... 10-17
  • 0
    罗贝托·波拉尼奥(西班牙文:Roberto Bolaño,[roˈβerto βoˈlaɲo ˈaβalos]),1953年4月28日—2003年7月15日),智利诗人和小说家。 1973年,波拉尼奥自许为托派分子,受格瓦拉的摩托车日记影响,坐大巴车一路向南,返回智利闹革命,扶助萨尔瓦多·阿连德危在旦夕的社会主义政府。未几,皮诺切特将军在智利发动政变,阿连德总统惨死,波拉尼奥被指恐怖分子,遭捕并下狱八天。狱警中有两人恰为其同学,遂将其救出。他1977开始文
    时间互... 10-17
  • 0
    我国电台和电视台的长书连播,包括小说连播和评书连播,已有六十年的历史。在电视尚未普及之前,长书连播是极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广播节目。电视普及之后,不少说书人又走向银屏,为电视节目增加了一个亮点。几十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长书演播艺术家,198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曾请全国最受听众欢迎的十位长书演播家介绍演播经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小说连播研究会从1991年起每两年搞一次优秀演播艺术家评选。在此,笔者就其中影
    时间互... 10-12
  • 0
    波拉尼奥:我的主要兴趣是活得像个诗人。
  • 0
    诗人,小说家,革命者……仅仅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来形容波拉尼奥是不确切的。 本文选自波拉尼奥的最后一次访谈。当时,他已经被恶劣的肝脏疾病折磨多年,当被问及关于死亡的问题时,他还会打趣道“这位尊贵的女士迟早会到来。” 生活于他而言从来都是一场早已知道结局的游戏,我们要做的无非是体验与感受——在这样的洒脱之中,从来都蕴藏着拯救与解放的力量。 罗贝托·波拉尼奥(1953.4.28—2003.7.15),智利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作品被
  • 0
    阅读波拉尼奥,怎么样的顺序,体验最好
  • 1
    波拉尼奥或者拉美文学,或者文学爱好者都可以进,私我发微信号
  • 0
    怎么样才能读懂《2666》?
  • 0
    《荒野侦探》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哪位吧友可以用一句话说明这个是个怎么样的故事?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