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吧 关注:5,692贴子:66,378

清代海外贸易的发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
此贴献给我们正在走向海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IP属地:四川1楼2012-05-06 10:32回复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清代前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海外贸易微不足道,甚至比不上宋、明两朝。我认为,这种见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实际上,在清代前期的196年中,只有顺治十二年(1655)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实行了比较严格的海禁,康熙五十六年(1717)至雍正五年(1727)实行了部分地区海禁,总计不过39年,其余157年的海外贸易基本上是开放的。即使在禁海期间,也没有完全断绝与外国的贸易往来。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清代前期的海外贸易是实行一条闭关锁国政策,它实行的乃是开海设关、严格管理贸易的政策,海外贸易额比宋、明两朝是有发展的。本文拟就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政策、发展状况和管理制度作一探索。
    满洲贵族人关伊始,承袭了明末的海外贸易制度,对沿海人民出海经商,并无明文禁止。后来,为了对付占据东南沿海的南明反清势力,迫使据守台湾的郑成功就范,于顺治十二年(1655)、十三年(1656)及康熙元年(1662)、四年(1665)、十四年(1675)五次颁布禁海令①;顺治十七年(1660年)及康熙元年(1662)、十七年(1678)三次下达“迁海令”②,企图断绝大陆人民对台湾郑成功的支援,禁止沿海居民出海经商。但对于外国商船来中国贸易,则不在禁止之列。尽管如此,这种落后的海禁政策既严重阻碍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影响政府
    ---------------------------
    ①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一二0第一页;卷六九二第一页;卷七七六第三页。
    ② 《东华录》顺治十七年九月癸亥条;康熙十七年闰三月丙辰条;《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七七六第三页。
    


    IP属地:四川2楼2012-05-06 10:33
    回复

      的财政收入,也给沿海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灾难。因此,朝廷的官僚大臣和地方督抚们,对海禁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以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直隶巡抚李光地等为代表的守旧大臣,坚决拥护和主张禁海。他们认为,宁可少要一些钱,也不能和外国贸易,以免引起不虞。其他一些大臣,特别是闽、粤、浙、苏各省的地方官吏,却竭力反对禁海,主张开海贸易。康熙十五年(1676)始,江苏巡托慕天颜、福建总督范承谟、巡抚吴兴作、广东巡抚李士桢及监察御史李清芳、工科给事中丁泰等,不断向清帝上疏,反映实行海禁所造成的经济衰败、财政困难、百姓失业和铸铜枯竭的情况,认为只有开海禁贸易才能解决“谷贱伤农”、“赋税日缺、国用不足”和铸铜“匮拙”等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①。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朝统一了台湾,三藩之乱亦巳平息,为废除海禁创造了条件。又鉴于主张开海贸易的人越来越多,康熙皇帝顺应时势,支持了慕天颜等人开海贸易的主张,指出:“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②他令群臣就开海贸易的问题进行商议,后诸大臣一致认为:“今海外平定,台湾、澎湖设立官兵驻扎,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应尽停止”③。康熙皇帝不仅同意这种意见,而且进一步发挥开海贸易的好处说:
      向令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者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分转输协济之劳。腹里省分钱粮有余,小民又获安养,故令开海贸易。④
      -----------------------------
      ① 《皇朝经世文编》卷二六第一四页;江日升:《台湾外纪》卷六。
      ② 《清朝文献通考》卷三三.《市籴》。
      ③ 《清朝文献通考》卷三三,《市籴》。
      ④ 《清圣祖实录》卷一一六第一八页。
      


      IP属地:四川3楼2012-05-06 10:33
      回复

        半岛、暹罗、安南、柬埔寨等地贸易的中国船只达到222艘①。可见,把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后主要集中广州贸易视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标志,是值得商榷的。
        清政府不仅开海设关,还实行低税制优待外商贸易。当时对外国进口商品所征的货税是很轻的,大约是货物价值的1—2%②,最多是6%③。例如,乾隆十六年(1751),英国的一艘船运来毛哔叽100匹,只收税银206两,平均每匹收税银二分六厘。乾隆三十三年(1768)的一艘出口船,有二等蚕丝1240斤,税银15.9两,平均每斤收税银二分;上等茶叶5560斤,收税银33.36两,平均每斤六厘;白糖11800斤,税银11.8两,乎均每斤一厘④。与此同时,清政府还不断实行减税制度,优待外商,招徕贸易(详后)。
        过去,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出发,迫切要扩大中国的市场,不满清政府在海外贸易方面的各种限制,讥讽和攻击清政府的开海设关严格管理海外贸易的政策是“闭关锁国”,企图以此说明当时中国是一个“野蛮、落后,愚昧”的国家,对外商采取排斥态度;进而证明后来西方殖民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多次发动侵略战争的合理性⑤。这完全是违反历史实际的、荒谬的。我国有不少学者也因为清政府曾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海关而断言清政府是实行闭关锁国的外贸政策,并截用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月三日清政府致英王第二道“勅谕”中所说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半句话来作证明。其实.全话是这样的:
        ① First Report nom lhc thc Select Committec 0f the Commons on thc Affairs of thc East India
        Company.China Frade 1830.P629一一632.② 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道光二十六年十月十五曰两广总督耆英、广东巡抚
        黄思彤奏》。③ H·B·Morse,The Chronciles of thc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 1635—1834.
        Voll,Chap7.④ 转引自韦庆远:《档房沦史文编》第1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⑤ 参看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2l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IP属地:四川6楼2012-05-06 10:39
        回复
          从上表看,除了江海关因只有两年的数字,表现下降外,其他三海关贸易总值均呈增长趋势。以隆乾二十一年(1756)各海关的贸易总值而言,粤海关比雍正七年(1729)增长44%;阎海关比乾隆五年(1740)增长29%;浙海关比乾隆元年(1736)增长22%。这大体上可以反映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IP属地:四川10楼2012-05-06 10:42
          回复
            作者:黄启臣


            IP属地:四川11楼2012-05-06 10:45
            回复
              另补充两段:
              清代海外贸易的繁盛造就了大批富商
              凤凰网历史专稿,作者:官君策
              清代的商人
              随着清朝对外贸易的扩大,产生了一批地方商人,比较出名的如依赖张家口对俄国贸易的晋商,依赖盐茶的徽商,当然,也少不了靠海贸发家的沿海商人。
              沿海商人集团的第一批自然就是传统海商的广东福建商人,这两地历来有经商习惯,“由福建厦门开船顺风十余日即到天津,上而关东,下而胶州、上海、乍浦、宁波,皆闽广商船贸易之地,来往岁以为常”。(蓝鼎元:《漕粮兼资海运疏》,《清经世文编》卷四八)
              闽粤商人的商品中,以糖为大宗,其他商品还有香料、水果、木器、铁器、藤器、蜡、纸张、木材、瓷器、布匹、棉花、丝绸等等。
              从闽粤向来不分家,许多在广东的著名商人,祖籍都是福建,如十三行中的潘同文、伍怡和、叶义成等人都是福建人。
              闽粤商人是清代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在雍正开海禁后准许前往南洋贸易后,足迹遍布马辰、暹罗、柔佛、苏禄、安南、吕宋等国。
              这些海贸自然也造就了一大批海上富豪商人,据美国人记载,广州怡和行的吴浩官的财产价值2600万元,同文行的潘启官从其父手中继承了超过2000万元的遗产,在1860年时财产超过1亿法郎。([美]亨特:《广州“番鬼”录》,中译本,36页,[美]亨特:《旧中国杂记》,中译本,第89页)
              当然,靠海上贸易发家的中国商人远不止闽粤商人,至少宁波商人,在康熙中后叶进一步活跃起来,虽然是后起之秀,但宁波商人展现出不属于闽粤商人的活力,他们与闽粤商人几乎瓜分了对日海上贸易的份额,而且进一步前往东南亚诸国,仅道光十年,上海、宁波去暹罗、安南、菲律宾的通商帆船就有45艘。(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第90页)
              但是,宁波商人真正进入鼎盛期,则是在鸦片战争以后,这里限于篇幅暂不介绍。
              


              IP属地:四川12楼2012-05-06 10:47
              回复
                清朝海外贸易服务与管理体系某种程度上比我们今天还完善。
                清代海贸的“一条龙服务”
                随着海上贸易的繁盛,与商业贸易相关的各种产业也发展起来,其中牙行的发展最为显著。
                以中介为主的牙行,发展到清代,变得更加细化,这其中就有一种在沿海地区产生,在交易双方旗担保责任,保证商品交易顺利完成的牙行,一般称为“保税”,或者“保载行”,堪称清代的“保险公司”。
                这些牙行有固定的客房、货栈为商人提供食宿、存放货物,并代客纳税、过税关登记,代雇船只,介绍买主、负责押送等综合服务。如:
                雍正六年八月十四、十五两日,有两船驶入胶州口。这是经常来胶州贸易的,福建同安县徐亨和闽县黄胎的货船。他们先后“投行主李万盛家”,因“熟识已久”,李万盛行代他们“验票纳税,卸货发行”。(雍正六年十月二十七日河东总督田文镜奏,见《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十一辑,第641-642页)
                不仅仅是胶东,在上海有“保载行8家,并非领帖船埠,专为庄客包税,兼及觅船”。“凡客商在关东立庄者,上海皆有店。上海有保载牙人,在上海店内写载。”(包世臣:《海防十宜》,见《安吴四种》卷三;《海运南漕议》,见《安吴四种》卷一《中衢一勺》)
                便是在现代社会,服务如此周全的中介公司,也难于看到,但是,就在被我们看做“闭关锁国”的清代前期,就已经初成规模,若是没有规模极大的海运和海上贸易。是无法滋养出来。
                


                IP属地:四川13楼2012-05-06 10:48
                回复
                  但我的理解是这种严格管理海外贸易,也蕴涵限制的概念。
                  不能因为海外贸易的绝对经济额而否认对海外贸易的限制。
                  闭关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观念与意识,
                  当西方国家开始在全球进行探索与扩张时,
                  当世界开启全球化进程时,我们依然如故的自我封闭,与全球化进程背离,与世界隔绝。
                  


                  IP属地:四川14楼2012-05-06 10:50
                  回复
                    古罗马学者西罗说过:谁控制海洋,谁拥有世界!
                    大清王朝没有海洋意识,中国历史上很多王朝都没有海洋意识。
                    新中国建国几十年是乎也淡忘这东西!
                    今天我们正走向海洋,蔚蓝的海洋是我们新的希望。
                    希望我们能从历史的借鉴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IP属地:四川15楼2012-05-06 11:02
                    回复


                      IP属地:北京16楼2012-05-06 12:28
                      回复
                        这是哪里的文章啊?我要好好看一下


                        IP属地:北京17楼2012-05-06 12:28
                        回复
                          清朝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 作者黄启成 中山大学历史系
                          百度一下就有,是一篇比较老的文章了。
                          另凤凰网有很多介绍清代海外贸易的文章。


                          IP属地:四川18楼2012-05-06 13:05
                          回复
                            风儿看没看晁中辰的《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IP属地:北京20楼2012-05-06 16:16
                            回复
                              明朝、清朝的海禁其实半斤对八两。
                              宋朝、元朝的海上贸易是开放的,刺桐港的海上丝绸之路元朝时达到顶峰。


                              21楼2012-05-06 1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