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很喜欢致相,他聪明机灵、有情有义,更令我难忘的是他对秀云的感情至死不渝、刻骨铭心,儿时一次揭红盖头,让18岁漂亮的嫂嫂进入了他的一生,他的心灵从此被这个女人占领,再也装不下其他女人。
是他和这个女人拜堂,是他和她一起回门(尽管他才8岁,尽管是替哥哥成亲),但在他心里,这个被他唤作嫂嫂的女人是他值得一生去爱的人;他依恋她,享受着她给他的爱,衣食住行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保护她,小小年纪就知道用自己的身体去挡住哥哥对嫂嫂的殴打,用天真无暇的言语去宽慰受伤的嫂嫂,为了怀孕的她不惜和族人拼命;他太爱她了,甚至超过了爱他自己,她对嫂嫂的话是言听即从,“嫂嫂说什么,致相都照办”。他考取功名,取得亚元,拿回状元,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对嫂嫂的承诺。用情至深感人肺腑,他曾不止一次的说过“致相宁愿不要长大,只要能守着嫂嫂过一辈子致相就很知足了”,我想他在抗清被俘的日日夜夜里,支撑他活下去的力量就是嫂嫂,就像他自己说的“关在大牢里,梦里无数次见到嫂嫂,嫂嫂来宽慰我,给我盖被子,为我唱童谣……”,是啊!漫漫长夜,沧海桑田,催老了他的面容,却无法改变他一颗挚诚的爱嫂之心。与其说他看穿大明气数已尽,不如说他是想活着回来见自己魂牵梦萦的嫂嫂。
虽然他不光彩的回来了,族人的蔑视唾弃,家人视他为仇敌,他都无所谓,世俗偏见根本左右不了他,唯独害怕嫂嫂的不理解和伤心,为了嫂嫂不为难,也为了更好的保护嫂嫂,他又一次答应了嫂嫂,从此不进谢镇一步。他只求嫂嫂不要忘了他这个人!
今后的日日夜夜,可想致相的思嫂之苦,直至最后他为嫂嫂请来旌表,为的是和嫂嫂见上一面表白自己的心迹,长廊里他一路狂奔不停喊着“嫂子、嫂子……”声声憾人心。嫂嫂,是他心里的菩萨!“功名荣辱都是过眼云烟,其实人生若能娶到像嫂嫂一样的女人,长相厮守,不离不弃,才是真正的福气啊!”这是他的心声,埋藏在心底那最真实的声音,那颗爱嫂嫂的心显露无疑,他多么希望嫂嫂能陪他一辈子!可是,一片痴情等来的却是嫂嫂的一杯毒酒。可怜,可悲!
一直认为秀云是喜欢致相的,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着他,致相对自己的依恋她毫不拒绝的接受了,因为她认为这是她的责任。所以她才会不止一次的答应致相的要求:赖被窝、唱童谣、为他做好吃的、为他缝衣做鞋、陪他读书……致相慢慢长大了离开了家,她心里却无时不刻牵挂着这个小不点,“致相,你是我们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啊,希望、未来!秀云就是一直这样想的,得知致相为大明尽忠的死讯后,她昏厥了,因为心里的希望没有了,那个曾经一直粘着她的小淘气不见了,她痛心疾首,义无反顾地将致相的儿子接回自己的身边,因为他是致相的骨血,在他身上,她能看到致相的影子,看到希望和未来!
致相没有死,他活着,他回来了,秀云和致相相拥而泣,秀云连声“活着就好”,是啊,对她来说,致相只要还活着就比什么都强,哪怕他做了大清的官。可是对他们的家族来说,这是耻辱,因此老子开始不认儿子,儿子视老子为败类,侄儿要杀之。秀云的心好痛,她不懂什么改朝换代,她只知道两边都是亲人,为何要自相残杀!致相的牌坊被拆了,秀云倚在石门旁颤抖了一下,她的心在流血;尽管如此,她还是用好酒好菜招待了带回剃发令的致相;当自己的儿子们刺杀致相时,她还是第一反应致相的伤要不要紧;致相虽然以这样的身份回来让她伤透了心,但她始终认为自己一手带大的致相不是坏人,他所做的一切是有原因的。
是的,她是不想自己的儿子受到清兵的迫害,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说她也不想致相再受到伤害,无论哪一边受伤,最痛的人都是她自己,所以她挺身而出保护致相,“你们今天敢动知府大人一下,那娘就死在你们的面前”,看到这里,我心里好难过,秀云的苦溢于言表,她没有办法,为了致相和孩子都安全,她只能让致相离开谢镇,永远不要回来,这个决定做的如此艰难!当致相哀求她不要忘了他这个人的时候,秀云的那句“我是想忘,可忘的掉吗”催人心肺啊,是啊!自己一手带大的小叔,怎么可能说忘就能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