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颖:吴仁宝,不易复制的传奇 2013年03月23日 09:18
来源:新京报 作者:曾颖 分享到: 更多
240人参与0条主评论 17条评论0条总评论 区位和政治更占优势的地方,也不在少数。而华西村公认了的不可复制的胜出的理由,就是因为有了一个吴仁宝。 3月18日,85岁的华西村“老当家”吴仁宝因病去世,这位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执掌华西村的乡村干部,被称为“中国最有名的农民”,他带动全村人用半个多世纪的辛勤劳动,将华西村从一个资产为负4万多的贫穷村,建成地区生产总值逾580亿元,家家住别墅有小车存款过六位权且有股票分红的“天下第一村”。如果说华西村的发展是一幅传奇的图卷的话,那么,作为华西村的实际掌舵人,吴仁宝当仁不让地是这幅画卷的主创人员和设计师。华西村的发展和变化,打上了极其鲜明的吴仁宝式的个性和特征。他的体内,既流动着属于中国农民特有的务实、勤劳和善良的血液,同时又有着为应付艰难生计的种种应变智慧和小小狡黠。有媒体用书面语言总结,他和华西村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改革精神”、“共富信念”和“实用主义”,这其实就是以上诸种品性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而已。从上世纪60年代起,吴仁宝和华西村始终走在每个时代的“典型”行列。熟知国情的人应该知道,做到这一点,有多难?在风向不定上意变幻莫测的时代,很多此时的第一名,在风向变化的彼时,很快变成倒数第一。而像华西村这个“学大寨时代亩产过吨”的先进,在其后的“包产到户”时代也成为典型;而在“分田到户”的时代,他又能够干出将全村的所有粮田交给30户种粮大户,而让其余劳动力从事工业生产;在严禁农民搞工业时,他能将小五金伪装成铁匠铺;为了应付不同要求的领导,他甚至将水渠做成三种规格,以应付不同领导的检查。有谁能说得清,这一系列行为后面,哪些是改革精神?哪些是实用主义?哪些又是基层干部在狭窄的工作空间中培养出的无奈的智慧?但应该承认,能在一系列大风大浪中保证“吃透精神”,确实是一种超强的能力和本事。这也是他的后任者们最担心的事情,无怪乎在他去世后,“新书记”吴协恩坦承的困难所在之处。吴仁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吃透”,不只是单向的对上,在广为流传的吴氏语录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所谓两头,一头是上级,一头是人民群众。面对一些来取经的基层干部感叹工作不好做,干部的好意也常不被群众理解时,他的回答则是:“我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 除此之外,被称为“农民思想家”的吴仁宝,还说出了许多言简意赅的话语:“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政治标准就是让人民幸福”;“只有做改革的实践者、维护者,最终才是改革的受益者。”这些都是能经得起岁月拷问的至理名言。当然,比他说得更好的还大有人在,但关键是他身体力行地真切地做到了!有人认为,华西村崛起过程中因先发优势而得到了政策和资源上的“照顾”,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因为与其相比,区位和政治更占优势的地方,也不在少数。而华西村公认了的不可复制的胜出的理由,就是因为有了一个吴仁宝。
来源:新京报 作者:曾颖 分享到: 更多
240人参与0条主评论 17条评论0条总评论 区位和政治更占优势的地方,也不在少数。而华西村公认了的不可复制的胜出的理由,就是因为有了一个吴仁宝。 3月18日,85岁的华西村“老当家”吴仁宝因病去世,这位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执掌华西村的乡村干部,被称为“中国最有名的农民”,他带动全村人用半个多世纪的辛勤劳动,将华西村从一个资产为负4万多的贫穷村,建成地区生产总值逾580亿元,家家住别墅有小车存款过六位权且有股票分红的“天下第一村”。如果说华西村的发展是一幅传奇的图卷的话,那么,作为华西村的实际掌舵人,吴仁宝当仁不让地是这幅画卷的主创人员和设计师。华西村的发展和变化,打上了极其鲜明的吴仁宝式的个性和特征。他的体内,既流动着属于中国农民特有的务实、勤劳和善良的血液,同时又有着为应付艰难生计的种种应变智慧和小小狡黠。有媒体用书面语言总结,他和华西村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改革精神”、“共富信念”和“实用主义”,这其实就是以上诸种品性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而已。从上世纪60年代起,吴仁宝和华西村始终走在每个时代的“典型”行列。熟知国情的人应该知道,做到这一点,有多难?在风向不定上意变幻莫测的时代,很多此时的第一名,在风向变化的彼时,很快变成倒数第一。而像华西村这个“学大寨时代亩产过吨”的先进,在其后的“包产到户”时代也成为典型;而在“分田到户”的时代,他又能够干出将全村的所有粮田交给30户种粮大户,而让其余劳动力从事工业生产;在严禁农民搞工业时,他能将小五金伪装成铁匠铺;为了应付不同要求的领导,他甚至将水渠做成三种规格,以应付不同领导的检查。有谁能说得清,这一系列行为后面,哪些是改革精神?哪些是实用主义?哪些又是基层干部在狭窄的工作空间中培养出的无奈的智慧?但应该承认,能在一系列大风大浪中保证“吃透精神”,确实是一种超强的能力和本事。这也是他的后任者们最担心的事情,无怪乎在他去世后,“新书记”吴协恩坦承的困难所在之处。吴仁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吃透”,不只是单向的对上,在广为流传的吴氏语录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所谓两头,一头是上级,一头是人民群众。面对一些来取经的基层干部感叹工作不好做,干部的好意也常不被群众理解时,他的回答则是:“我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 除此之外,被称为“农民思想家”的吴仁宝,还说出了许多言简意赅的话语:“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政治标准就是让人民幸福”;“只有做改革的实践者、维护者,最终才是改革的受益者。”这些都是能经得起岁月拷问的至理名言。当然,比他说得更好的还大有人在,但关键是他身体力行地真切地做到了!有人认为,华西村崛起过程中因先发优势而得到了政策和资源上的“照顾”,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因为与其相比,区位和政治更占优势的地方,也不在少数。而华西村公认了的不可复制的胜出的理由,就是因为有了一个吴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