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吧 关注:137贴子:495
  • 3回复贴,共1
白鲟,俗称象鱼、箭鱼等,属鲟形目,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层,是濒危动物,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分享到...
基本资料
白鲟(Psephurus gladius)属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
白鲟俗称:象鱼、箭鱼、柱鲟鳇、琵琶鱼,古时称鲔。
拉文种名: Psephurus gladius(Martens)
英文名:Chinese paddlefish 。
濒危等级
濒危,是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白鲟鱼
外形特征
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的一种。因体色较浅而得名。又名琴鱼、朝剑鱼,古名鲔。体长梭形。吻长剑状,前端狭而平扁,基部肥厚。体无骨板状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 。分布于长江干流,黄海、东海沿岸亦有发现,古时达汾渭盆地。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栖息于长江干流,偶进入沿江大型湖泊。怀卵量可达20万,产卵场在长江上游的宜宾一带。最重可达500千克以上。但一般在 100 千克以上。以鱼类为食。
白鲟是中国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被列为珍贵保护动物。与分布于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匙吻鲟为本科仅存的 2种 。该科鱼类在鱼类起源、演化与地理分布上,有重要学术价值。
体长,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极长,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状的陷器。吻呈剑状,特别延长,前端狭而平扁,基部阔且肥厚。吻的头部腹面,能自由伸缩。古书上有“鲔口在颌下,长鼻软骨者也”的记载,将白鲟的生态特征作了精练的概括。上下颌有尖细的小齿;吻须一对,短小,位于腹面。眼细小。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细梅花斑状的感觉神经细胞组织。鳃孔大,体光滑无鳞。在尾鳍上叶具有8个稜形鳞板,向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均由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尾鳍歪形,上叶发达,前缘具一列棘状鳞。
栖息分布范围
白鲟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层,偶亦进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个体多栖息于干流的深水河槽,善于游泳,常游弋于长江各江段广阔的水层中;幼鱼则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白鲟是否象中华鲟那样需要出海肥育生长,目前尚不清楚;但从现有的资料分析,还不能肯定它是一种进行江海洄游的鱼类。
繁殖情况
白鲟为大型凶猛性鱼类,成鱼和幼鱼均以鱼类为主食,亦食少量的虾、蟹等动物。白鲟同时还是一种大型的鱼类。初次性成熟年龄为7-8龄,个体长度一般在2米左右,重量在25公斤以上。据著名动物学家秉志教授五十多年前的记载,在南京曾捕获一尾7米长重数千斤的个体,迄今为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3-28 19:54回复
    太可惜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7-14 15:27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1-04 16: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