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协会吧 关注:1,520贴子:2,962
  • 0回复贴,共1

关于种鸽提纯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于近亲繁殖能较快的使遗传基因纯合,遗传基因越是纯合,遗传的显现性也就愈强。我们提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稳定的遗传。并且通过有目地组合取得更好的杂交优势。从遗传的角度上看,杂交优势来源于等位基因间的显性效应,遗传理论指出,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也许不止一对,这些基因能产生相同效应,并且因为基因重组,而产生了加性效应(这也是鸽友们常说的种鸽合配)。从理论上讲,杂交的平均优势率能提高约为10%。当我们把提纯后的种鸽转入杂交时,就更能体会到基因的加性效应有多么重要。种鸽的纯度对提高杂交优势的效果是明确的。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对鸽子育种目的,是为了提高原有优秀种鸽的遗传性能。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纯,使其因血统纯度得到提高而带来更高的遗传稳定和杂交优势。如果是普通的菜鸟,不论其提纯后的近亲系数是多少,其优质基因总效应仍然是很低的。因此,不用幻想,你使用提纯过的菜鸟能给你带来什么惊喜。另外也不要进入纯度越高就越好的误区,因为纯是相对的。在鸽子的育种过程中,种鸽好用就表明达到目的了。当然,在种鸽群体中保持种鸽具有一定的纯合度也是十分必要的。我的体会,在种鸽的提纯过程中,只要达到选育目的,就要停下来,没有必要盲目追求更纯。这样可以减少提纯鸽子的数量,使不大的鸽棚内不至于过分拥挤。
最后我想说,鸽子的育种工作,没有必要一定要遵守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也不必去理会它的近亲系数是多少,种鸽的纯度又如何。我的做法是一边提纯,一边杂交试验。一旦试验成功,立即横交固定。借用小平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能捉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育种的目的是为了作出优秀的赛鸽,只要能作出好赛鸽,那它就是好种鸽。同时我要对鸽友们说,育种理论一定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绝不能生搬硬套。有些育种方法绝大多数的鸽友做不到。允许有一定程度的简化,当然育种效果也会因此打折扣,此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另一个体会是近交育出的鸽子允许体型稍差,一旦转入杂交,所使用的外血鸽子体型一定要够标准。所谓标准,就是要符合本品系的特点,一个品系的鸽子一个样,绝不能千篇一律。体型是除血统以外,能影响鸽子飞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鸽子改良时所需要考虑的主要性状,我认为首先是归巢率,第二是飞速,一羽找不到家的鸽子,飞得再快也没用。作出的实验鸽,必须通过放飞进行选择。
需要再一次说明的是近亲繁殖并不能起到对鸽子的改良作用,它只能保持和发扬该血统的优点和缺点。
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在近亲繁殖过程中如果发现该血统的多数鸽子存在同一个缺点时,这个缺点可能就是本血统中长期存在的。例如龙骨偏低,或者体型偏小,或者存在其它缺陷令鸽友不满意。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能使用近亲繁殖的方法,这时近亲繁殖只能使缺点越来越明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只能通过有针对性的引进杂交,来改良这些缺陷。
在种鸽近亲繁殖的过程中,还有一点也是需特别注意的。那就是需要鸽友下狠心地淘汰劣者的,因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在有的时候,使用全同胞组合作出有缺陷的鸽子是远大于无缺陷鸽子的。我个人的经验,在这些有缺陷的鸽子当中,只要是这些缺陷不过分,倘若它的生理反应正常,这只鸽子便可以留下来,做种试一试,也许会有收获。例如我曾经有过一只回血的台鸽,这只回血鸽的缺陷比较多,极端瘦弱,只有几两重,又带有影响生活能力的缺陷,像歪嘴,并且歪得相当厉害,以至于我每个月给它修一次嘴,否则它就不能吃食。就这样的鸽子也给我作出不少好赛鸽。
运用遗传育种理论指导鸽子的育种工作,应当说成功与失败的机遇并存。育种理论在鸽子的育种过程当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绝不能保证每次培育都能成功。鸽子的育种工作可能比起其它物种的育种工作更难,这种困难不只是难在技术上,而且也难在客观条件上。一家一户式的饲养模式,没有规模,制约鸽群发展的数量。其次多数的鸽友在财力与精力上也不能无限制地投入。由于养鸽只是一种个人爱好,经济效益很低,大多数的科研部门对此没有兴趣。针对赛鸽遗传育种理论的著作更少,这也制约着鸽子的育种工作。从目前的鸽子育种现状来看,偶然和运气成分占了很大部分。鸽子育种这条路尽管很难走,但也不是没有希望,只有不走,才彻底地没有希望。只要鸽友们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IP属地:甘肃1楼2014-04-22 09: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