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吧 关注:4,771贴子:204,839
  • 7回复贴,共1

陆游 《乙卯重五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图片来自:棣華的百度相册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06-01 17:32回复
      世界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端午临近,除了挨家挨户弥漫着的粽子香,还有赛龙舟、插艾草等传统习俗。除了中国,其他国家的端午节千差万别。不过有一样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吃粽子。
      韩国:女士爱化“菖蒲妆”
      在韩国,端午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借以避邪,君臣之间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
      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菖蒲、饮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并不存在。韩国江陵地区的端午祭,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容。
      日本:端午也是“男孩节”
      每年的公历5月5日是日本的儿童节,又称“ 男孩节 ”、“鲤日”。在每年的5月5日,日本的家庭都会庆祝孩子的长大。这一天除了中、小学校举行一些儿童庆祝活动外,一般家庭仍按以往端午节、男儿节的习俗来过。
      在日本,人们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他们习惯于包锤形粽子。
      越南:端午草药最灵验
      越南的端午节的主要内容是吃粽子、端午驱虫。在越南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端午采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认为“端午草药”最为灵验,许多集市上有此药专卖摊。
      柬埔寨:用布袋裹粽子
      柬埔寨的粽子称为“布袋粽”,它不用植物叶包裹,而是取一个布袋,将糯米、赤豆、红枣等一层隔一层地塞满布袋,然后扎紧口袋蒸熟。食用时剥去布袋,用刀切着吃。
      泰国:粽子只有鸡蛋大小
      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色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色,味道十分清香。
      朝鲜:粽子做成车轮形
      朝鲜的粽子被称为“车轮饼”。人们把鲜嫩的艾叶煮后捣碎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车轮形状,吃时味道可口。
      菲律宾:过圣诞也吃粽子
      菲律宾人喜欢包长粽子,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不同。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印尼:香菇、葱做粽子馅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特别讲究,常用鲜肉末加香菇、葱做粽馅。吃时香滑可口,多吃不腻。
      哥斯达黎加:玉米粉是粽子主料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是用经过特别加工的带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等,有的还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芭蕉叶包成扁方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楼2014-06-01 17:34
    回复
        宋代 张榘 《念奴娇》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3楼2014-06-01 17:34
      回复
          辛弃疾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子胥冤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4楼2014-06-01 17:36
        回复
          五月榴花照眼明
          http://www.cssn.cn/zt/zt_tbzt/2014duj/2014duanwu1/


          5楼2014-06-01 17:37
          回复

             5月29日,湖南道县各乡镇的近百艘龙船聚首在县城潇水河上,擂响战鼓,展开为期4天的激烈角逐。据悉,道县民间的划龙船始于宋代,传承已有千年。每年的端午节,该县均会举办划龙船比赛。2006年,“道州龙船赛”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新社发 何红福 摄




            6楼2014-06-01 17:41
            回复
                今天,我们如何守护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5月30日 作者:李永杰 张彦
                又到了鱼龙戏舞、粽子飘香的端午佳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薰苍术、诵楚辞、喝雄黄酒,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是祛除邪疫、纪念屈原的节日,蕴含着厚生爱民意识和爱国精神。而今天,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常常被忽视,而逐渐演变为娱乐假期,恰似古人咏端午所说的“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目前,人们过端午节多停留在饮食和娱乐层面,而对其历史源流和内在意义缺乏深入了解。“这反映出我们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上的短板。”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朱人求表示。
                如何恢复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体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表示,国家已在传统节日假期调整、中小学教育、地方节庆活动及其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等方面作出了努力。
                “要从教育抓起,从年轻人抓起。”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尚永亮建议,通过各类媒体的大力宣传和文化机构的多元设计,形成纪念先贤的浓郁氛围,并增强其仪式感及趣味性,避免空洞说教。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表示肯定,“应把文化传承纳入到规定的课堂教学中去,开设民俗文化基础课程,大学要承担起师资培训的任务。”在采访中,很多学者建议将更多屈原的诗歌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传统节日承载了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内涵,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守住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灵庚表示。


              17楼2014-06-01 17:52
              回复
                知识贴。这图片真好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6-01 2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