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下)
——回到那一刹那,岁月无声也让人害怕
孙策只见屋中又多一人影,想必是刚刚坐在一旁所以自己未注意到,如今站了起来才看得清楚。
“说是议事,却在此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这个声音孙策再熟悉不过,是他和孙权的母亲。只听吴国太继续道:“孙权,你作为吴主,竟是如此拿不定主意,还像个什么样子?”
“母亲,孩儿日后一定注意。”
孙策微微蹙眉,江东的政事何时轮得到妇人当政了?江东之主何时竟被一个女人斥责了?
还是公瑾好啊,他有些走神地想着,他是他心中结发之人,从不像这个女人这般婆婆妈妈,英武决断,俊美非常而又儒雅大度,可谓是风姿卓绝。
只有此人才做得了自己的爱人,至于公瑾的小脾气以及那次次让他心驰荡漾的一句“哼”,还有他独有的偶尔对自己的任性……孙策嘿嘿一笑,当然是爱人最大。
孙策惊觉自己又走了神,忙敛了心思继续听去,只听得吴国太苦口婆心地劝阻道:“仲谋,你不能在此之际与周瑜闹翻,否则江东将领就会与你离心离德。”
“可他以为他是大都督,权力大了,就敢傲视主上了么?”
“孙权!”
吴国太怒瞪孙权一眼,孙权一震,立即缄口不言。
吴国太故意不避讳鲁肃,不是因为信任,而是她深知鲁肃与周瑜交好,二人虽政见有所不同,但却并未因此而影响交情。她就是要鲁肃把这话传给周瑜,提醒着他,即使孙策再器重他再与他总角之交,如今孙策已亡,他周瑜也只不过是个江东的臣子罢了,谁是主谁是臣心里得清楚些。
鲁肃听得明白,心下苦涩,为周瑜感到些许不值。
周瑜平日中礼贤下士,对同僚也是谦虚有礼,即便是与政见不同的自己也是相谈甚欢,丝毫不因政治见解不同而影响到二人私交情谊。所谓周瑜“眼中没有主子”也好,“恃权傲上”也罢,即便是“霸道行事”,也都是在外事上,是为稳住江东,是为各方势力对江东不敢小觑。面对孙权他可谓是极尽人臣之礼,颇有些隐忍的意味在。
鲁肃是理解这隐忍的。自从先主公离去后,他已经很久没见到周瑜的笑容了,那些敷衍的形式他只当是面具,真正的周瑜早就随着孙策的去世而埋葬了。
孙权和吴国太……怎么可以如此行算计之事呢?
鲁肃听明白的,孙策也都了然于心。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周瑜,那家伙只会在他面前才会像个没长大的孩子般,会任性,会有小脾气,自己才见过他独一无二的模样,但对于孙权,周瑜定是不会做出什么过分之事。
孙策的眉头越皱越紧。
他的公瑾在他离开后过得很不好,虽然军中将士各个支持拥护他们的大都督,但公瑾一个人孤独不说,还被当权者如此排挤,吴国太,孙权,明明当初给自己保证得很好,一个说视其如子,一个说以兄长之礼事之,但如今却是如此结果。
什么时候,作为吴主,思考得最多的不是江东安稳而竟是自己主公之位是否稳固了呢?竟还怀疑到对江东最为忠诚的人身上。
孙策握紧了拳。
往大了说,孙权和吴国太称得上在弄权,他们的排挤很可能引发江东的内斗,虽然他深知周瑜虽手握重兵但绝不会起兵反抗,但孙权和吴国太这里孙策可不敢由任何保证。
他们认为他恃权傲上,万一削了他的兵权呢?如此他们的确是安稳了,没人能够威胁得到孙权的主位,但江东呢?陷入这权力斗争的泥潭而置江东大政于不顾吗?对于所谓的权臣就要削弱权力打压从而忘记他更是一位能臣吗?
况且,在如此环境下,周瑜的抱负又如何能够实施的了呢?里有吴国太的指桑骂槐,外有孙权明枪暗箭的反对,加之周瑜绝不会背叛,他又该如何是好呢?
孙策越想越心惊,他眼见孙权将吴国太和鲁肃请了出去熄了灯,立即抄小路离开了柴桑。
如今只有自己重新掌权,才能保证公瑾他有实施的空间;同时,自己对公瑾的无上信任也能保证江东君臣齐心,不陷入权力争端的泥潭。一个主公,一个大都督,二人若是互相猜忌,江东还如何了得?
自己该怎么办?
孙策在回荆州的路上不断思索着,必须要回到江东,但若乔装改扮从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做起,这辈子也不要想能够帮到公瑾了。唯有……
孙策想着,唯有直接夺回吴主之位,才能确保一切都妥当进行。但柴桑素来有重兵把守,自己带兵进犯绝无可能。
孙策忽然想到今日自己毫无阻拦地进入吴宫的事。
或许……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虽然有些不光明正大,但如此斗争中谁又会计较这些?
或许在这夜间,将自己的宝剑架在孙权的脖颈上,直接逼他退位交出吴主印玺,这才是最上乘的策略。
至于群臣反对,孙策根本不担心。如今东吴臣子都是当初与他出生入死的将领,即便是张昭、诸葛瑾等文臣也是先臣事于自己帐下,把守宫殿的士兵出于安全都是经历过战争的老兵,即使孙权呼救他们也更愿意忠诚于带领他们打了一次又一次胜仗的小霸王孙策。
孙策盘算好一切后,本想找鲁肃作为内应,但后又怕不慎泄露,便放弃了此等念头。
他星夜赶回荆州,目前首先要做的是将赵云招揽至帐下,让赵云去鄱阳湖投周瑜;同时,他听闻陆家当家陆逊此时正住在吴郡,十二岁当家的他有着不似少年般的老成,他也会成为公瑾的好帮手。
想到陆家,孙策有些头疼,两家结下的梁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化解的。
眼下还是荆州赵云为重,孙策赶回荆州后,立即找了赵云喝酒。经过几月的互相交往,他与赵云早已是称兄道弟。赵云心思较为单纯,遇到孙策这般大气而又幽默之人没多久便全心待之,且孙策武艺高强,与赵云不分上下,更令赵云心生敬佩。
赵云知道孙策几个月中前去办事,回来请自己喝酒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老友好久不见聚一聚,毫不犹豫地便答应了。
二人酒酣时,赵云酒量不佳已经有些醉意,孙策看似喝醉实则依旧清醒。
他眯着眼,用有些懒散的语气问赵云:“子龙……子龙为何……为何会投刘皇叔呢?”
断断续续的,这更显得孙策已经醉了。
赵云酒后吐真言,与孙策也不避讳,直接道:“云……云也是走投无路……主公……主公素来仁义……云……云便投了主公……其实……其实……”
“其实什么?”
孙策紧接着问。
赵云眯着眼,趴在桌上,小声呢喃:“其实……云……曾想投讨逆将军……云敬他霸王之气……还有……还有周郎……万里挑一的……名将……但……但公孙瓒……云怕名声不好……且……且讨逆将军遇刺身亡,故云……”
赵云没说完,便一下子趴在酒桌上睡了过去。
孙策心下喜不自胜,第二日待赵云酒醒后,直接道:“子龙有过为讨逆将军效力的意愿?”
赵云宿醉一阵头痛,听孙策这么说,便知自己是昨夜喝醉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他涨红了脸,一言不发地看着孙策。
孙策哈哈一笑,换了话题:“子龙,你我结交多日,我却还未通报姓名,只说姓孙,是我考虑不周全。”
赵云这才想起,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儿。
孙策郑重道:“在下孙策,字伯符,与子龙重新认识一下。”
赵云惊讶不已,瞪着孙策:“你……是讨逆将军?!”
孙策一把拉过赵云:“如假包换。”
赵云相信了。不说此人武艺高强,且浑身王霸之气,揭开面具后脸上有着几乎看不见的疤痕,俊美的脸孔,这不就是自己一心敬仰的讨逆将军么?
江东孙郎!
“如何?”孙策接道,“我与你一同去找公瑾吧。”
赵云为难道:“可是……我已投主公……”
孙策摆摆手,不在意道:“子龙,这乱世之中,男儿都有平天下的理想。既然你有投讨逆将军的念想,他人又活生生站在你面前,江东周郎此刻也是在广纳贤才,子龙何必固执地待在皇叔帐下,而不是去江东为自己真正想投之人打拼天下呢?”
赵云垂手不语,良久,孙策只见赵云单膝跪地,大声道:“主公,请受云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