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效应吧 关注:52贴子:2,134

【Astrophel】古风思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人观书,我观古人。人文交融,情思甚都。受友之托,愿不相负。




1楼2014-10-24 19:19回复
    此贴奉予乐书爱书之人。


    2楼2014-10-24 19:20
    回复
      造纸、印刷,起源华夏。古人好书,可见一斑。《苏东坡集》记有“近岁世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的盛况。左思《三都赋》著成之时,亦有洛阳纸贵之说。才子文人,争相购书成趣,已成当时一大风气。书之如舟、如药、如梦,如好景惹人怜惜。既如此,何忍释手。


      3楼2014-10-24 19:25
      回复
        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风起于青萍之末。既谈读书,不免思及书房。身居斗室,心系天下,低吟长啸,志存高远。书房孕育书香,是修身养心之所。寒窗夜读,斗烛之光,焉知此后不可势及天下哉!夫有人志仕,有人志道;有人志德,有人志雅;有人志苍生,有人志留芳。不同的志向,决定其书房氛围之不同。


        4楼2014-10-24 19:31
        回复
          袁小修于其庭中植竹颇多,每日徜徉。作《筼筜谷记》曰:“竹为清士所爱,然未有植之几数万个,如予竹之多者。予耳常聆其声,目常揽其色,鼻常嗅其香,口常食其笋,身常亲其冷翠,意常领其潇远,则天下之受享此竹,亦未有如予,若饮食衣服,纤毫不相离者。”金圣叹独爱芭蕉,道“于书斋前,拔去垂丝海棠紫荆等树,多种芭蕉二十本。不亦快哉!”
          竹有君子风,芭蕉有雅韵,亭亭净植,更添清雅。李渔尝评说竹于文人之重要,“能令俗人之舍,不转盼而成高士之庐。” 又道芭蕉:"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久读书不免疲惫,此时看看近旁的竹、蕉等物,放松身心——其受益匪浅矣。


          6楼2014-10-24 19:44
          回复
            古人之书房包含各种设施、用具及装饰物。设施如书桌,座椅,书架,书橱,卧榻,几,坐橙。考究的还要添上屏风,多宝格,暖炉等。用具除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还有灯烛、笔筒、笔搁、笔洗、水注、镇纸、小刀、如意、拂尘之类。还有些依个人习惯而放置的物件。摆设如名画古玩、花草盆景、香炉古琴等。


            7楼2014-10-24 19:50
            回复
              古人书房之气象:”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煮苦茗啜之,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笔迹画卷纵观之。”(文徵明)
              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但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董其昌)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


              13楼2014-10-24 20:03
              回复
                水色山光明几上,松明竹影度窗前。焚香对坐浑无事,自与诗书结静缘。(唐寅)
                风静槐阴清院宇,日长香篆散帘栊。(兰陵笑笑生)


                14楼2014-10-24 20:04
                回复
                  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随心阅读,纵享清欢。古人诚可羡。


                  15楼2014-10-24 20:05
                  回复
                    二、雨中颇清寂,焚香读书。
                    古人读书时有闲性,尝边读书边烹茶焚香等助兴。唐寅有”最是诗人安稳处,一编文字一炉香。”之说,曾国藩有焚香细读斜川集,俟火亲烹顾渚茶。"之句。读书时啜香茗,嗅兰馨,是赏心悦事。


                    16楼2014-10-24 20:10
                    回复
                      既好读书,又好友生,则必好于好香、好茶、好酒、好药。好香、好茶、好酒、好药者,读书之暇,随意消息……发越清明,鼓荡中和,补助荣华之必资也。《第六才子西厢记》
                      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董其昌)
                      种树浇花焚香读书(宝珣)
                      发舟归公安,宿于郝穴。舟中无事,读书改诗,焚香烹茶,书扇,便过一日。


                      18楼2014-10-24 20:18
                      回复
                        三、四时读书乐
                        观古人读书之情趣随季节而变更,世殊事异。其实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19楼2014-10-26 17:15
                        回复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张潮)


                          20楼2014-10-26 17:17
                          回复
                            ”三余“读书。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董遇)
                            ”此生有味在三余“(苏轼)
                            古人以冬为三余,予谓当以夏为三余。晨起者,夜之余;夜坐者,昼之余;午睡者,应酬人事之余。古人云”我爱夏日长“,洵不诬也。(张潮)


                            22楼2014-10-26 17:20
                            回复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李兰卿)
                              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 《礼记·曲礼上》


                              24楼2014-10-26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