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无聊,把《贞观长歌》这部电视剧重温了一遍。当初在看这部电视的时候,便被多情而又桀骜不驯的三皇子李恪所吸引,喜欢上了这个人物,同时也为他悲凉的结局慨叹过。虽然剧中的形象跟历史上的有所出入,但剧中所塑造的是一个更深受人喜爱的角色,是一个与命运进行不屈的抗争的形象。虽然不可避免最终的悲剧,但他的形象却已深入人心,回过头来再审视李恪的生平,深究其失败的理由,可以为后人提供很多借鉴。
窃以为,李恪之败,一败天时,二败地利,三败人和。正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注定了李恪失败的结局。
一败天时。所谓天时,是指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延续数千年之久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给李恪一个不公平的定位。因为庶出的缘故,与李承乾相比,李恪所占有的政治资源相对较少,所凝聚的人心也相对较少。在传统的政治制度下,正统的观念深入人心,李承乾嫡长子的地位决定了他将来继承大统的合法性,与李恪相比具有先天的政治优势。而李承乾以后,嫡出的李泰、李治在这一点上也超过了李恪。中后期的斗争主要围绕在李承乾与李泰之间,而李恪始终游离于核心权利层之外,在两派夹缝中寻求发展,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李恪尴尬的庶出身份,在合法性上无法与李承乾、李泰相比,而李治在被立为太子之后,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他立马得到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拥护,虽然跟太宗的扶持还有当时的背景有关,但关键的还是他嫡出的身份为他加了分。
二败地利。所谓地利,是指当时的朝廷局势。围绕着储君之争的是朝中各方势力的博弈。李承乾的背后,内有长孙皇后撑腰,外有舅舅长孙无忌照应,还有一个强悍的岳父侯君集执掌兵权,再加上房玄龄,张玄素等能臣辅佐,一些中间派大臣如魏征、李勣等人出于朝政大局考虑也不愿意废立太子,这样一来,李承乾的身边可以说是英才济济。而反观李恪这边,真正能帮他出谋划策的只有岑文本一人。杨妃因为前朝公主的身份,不可能干涉当朝的政局,她在宫中以及太宗面前的影响力也远不如跟太宗同甘共苦大半辈子的长孙皇后;李恪在军中的势力,如柴绍等人,其影响力也比不上跟太宗出生入死三十年的侯君集;李恪手下谋士权万纪不仅官位较低而且缺乏相应的政治智慧。可以说,在李恪阵营里运筹帷幄且能在朝中说得上话的只有岑文本,岑文本几乎以一人之力与太子周边庞大的势力抗衡,况且因为血缘的缘故,在李恪的身上始终笼罩着隋朝的阴影,在朝中容易引起猜忌,由李恪来继承皇位只怕会引起朝中很多功臣的不满。再说李泰,虽然根基不如太子,武略不去李恪,但在岑文本的帮助下也逐步获得太宗的赏识,周边萧瑀、张亮等人在朝中也有较大的影响力,在这帮能臣辅佐下李泰平步青云,兵锋直指太子李承乾,成为李世民最赏识的皇子。与李承乾、李泰相比,李恪一党势力弱小根本敌不过两派。
三败人和。这个因素应该是李恪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李恪自身的性格缺陷以及其党派的内部矛盾。在这部电视剧中李恪的性格特征算是最鲜明的一个,敢爱敢恨、桀骜不驯,他最大的缺陷就是过于好胜。因为李恪庶出的原因他无法获得与李承乾等人同等的政治地位,因此李恪急于在太宗面前展现自身的能力,从头到尾,李恪都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抗争,而李恪偏偏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智斗颉利、打井修渠充分体现了李恪的政治能力,他有能力做好一个皇储,也有能力做好一个君王。面对这么一个强势的皇子,太宗心里多少是有点顾忌的,李恪表现的越强势,太宗对他的顾忌也越深,太宗不可能让这么一个人来威胁太子的地位,他要维系朝局的稳定,只能让李恪继续委屈。再说到李恪一党内部的稳定,可以说,李恪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一帮坚定的支持者,可这些人之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矛盾便是李恪与岑文本的性格、理念以及斗争方式的不同。李恪劲头强势、步步紧逼,而岑文本老成持重、稳中求进,两者步调的不一致也无法让两人在斗争中形成有效的配合。岑文本一直在压制李恪的锐气,希望他踏踏实实地做一个皇子,而李恪反其道而行之,锋芒毕露,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岑文本一直没能向李恪解释清楚他行为的后果,一直到最后李治被立为太子李恪才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可惜岑文本一十三年投入李泰门下的忍辱负重都因为李恪的不能隐忍都化为了泡影。不过值得一书的是,电视剧结尾,李恪的一声亚父让岑文本得到了释怀,虽然没有赢来了太子的位置,可斗争中两位君臣之间结下的情分可谓价值千金。
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个角色,很多人都会为他悲剧的身世所唏嘘感叹,我们在感叹命运不公的时候也应该意识到,李恪的失败更多的是自身性格的问题。我们没有多大的能力去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诚然李恪不具备先天的政治优势,但在岑文本帮助下他也未始不能成功。孟子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李恪如果能谨遵岑文本的教导,踏踏实实,与人无争,以他自身的能力足能够引起太宗的欣赏,再加上如果有朝臣的扶持,太子之位还不是手到擒来。我们无法改变天时,但我们可以顺应天时,我们无法改变地利,到我们可以影响地利,我们所做仅仅是人和,就是要不断的磨砺自己,克服自身性格的缺陷,同时搞好周边的人际关系,认清楚形势,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窃以为,李恪之败,一败天时,二败地利,三败人和。正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注定了李恪失败的结局。
一败天时。所谓天时,是指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延续数千年之久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给李恪一个不公平的定位。因为庶出的缘故,与李承乾相比,李恪所占有的政治资源相对较少,所凝聚的人心也相对较少。在传统的政治制度下,正统的观念深入人心,李承乾嫡长子的地位决定了他将来继承大统的合法性,与李恪相比具有先天的政治优势。而李承乾以后,嫡出的李泰、李治在这一点上也超过了李恪。中后期的斗争主要围绕在李承乾与李泰之间,而李恪始终游离于核心权利层之外,在两派夹缝中寻求发展,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李恪尴尬的庶出身份,在合法性上无法与李承乾、李泰相比,而李治在被立为太子之后,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他立马得到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拥护,虽然跟太宗的扶持还有当时的背景有关,但关键的还是他嫡出的身份为他加了分。
二败地利。所谓地利,是指当时的朝廷局势。围绕着储君之争的是朝中各方势力的博弈。李承乾的背后,内有长孙皇后撑腰,外有舅舅长孙无忌照应,还有一个强悍的岳父侯君集执掌兵权,再加上房玄龄,张玄素等能臣辅佐,一些中间派大臣如魏征、李勣等人出于朝政大局考虑也不愿意废立太子,这样一来,李承乾的身边可以说是英才济济。而反观李恪这边,真正能帮他出谋划策的只有岑文本一人。杨妃因为前朝公主的身份,不可能干涉当朝的政局,她在宫中以及太宗面前的影响力也远不如跟太宗同甘共苦大半辈子的长孙皇后;李恪在军中的势力,如柴绍等人,其影响力也比不上跟太宗出生入死三十年的侯君集;李恪手下谋士权万纪不仅官位较低而且缺乏相应的政治智慧。可以说,在李恪阵营里运筹帷幄且能在朝中说得上话的只有岑文本,岑文本几乎以一人之力与太子周边庞大的势力抗衡,况且因为血缘的缘故,在李恪的身上始终笼罩着隋朝的阴影,在朝中容易引起猜忌,由李恪来继承皇位只怕会引起朝中很多功臣的不满。再说李泰,虽然根基不如太子,武略不去李恪,但在岑文本的帮助下也逐步获得太宗的赏识,周边萧瑀、张亮等人在朝中也有较大的影响力,在这帮能臣辅佐下李泰平步青云,兵锋直指太子李承乾,成为李世民最赏识的皇子。与李承乾、李泰相比,李恪一党势力弱小根本敌不过两派。
三败人和。这个因素应该是李恪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李恪自身的性格缺陷以及其党派的内部矛盾。在这部电视剧中李恪的性格特征算是最鲜明的一个,敢爱敢恨、桀骜不驯,他最大的缺陷就是过于好胜。因为李恪庶出的原因他无法获得与李承乾等人同等的政治地位,因此李恪急于在太宗面前展现自身的能力,从头到尾,李恪都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抗争,而李恪偏偏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智斗颉利、打井修渠充分体现了李恪的政治能力,他有能力做好一个皇储,也有能力做好一个君王。面对这么一个强势的皇子,太宗心里多少是有点顾忌的,李恪表现的越强势,太宗对他的顾忌也越深,太宗不可能让这么一个人来威胁太子的地位,他要维系朝局的稳定,只能让李恪继续委屈。再说到李恪一党内部的稳定,可以说,李恪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一帮坚定的支持者,可这些人之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矛盾便是李恪与岑文本的性格、理念以及斗争方式的不同。李恪劲头强势、步步紧逼,而岑文本老成持重、稳中求进,两者步调的不一致也无法让两人在斗争中形成有效的配合。岑文本一直在压制李恪的锐气,希望他踏踏实实地做一个皇子,而李恪反其道而行之,锋芒毕露,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岑文本一直没能向李恪解释清楚他行为的后果,一直到最后李治被立为太子李恪才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可惜岑文本一十三年投入李泰门下的忍辱负重都因为李恪的不能隐忍都化为了泡影。不过值得一书的是,电视剧结尾,李恪的一声亚父让岑文本得到了释怀,虽然没有赢来了太子的位置,可斗争中两位君臣之间结下的情分可谓价值千金。
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个角色,很多人都会为他悲剧的身世所唏嘘感叹,我们在感叹命运不公的时候也应该意识到,李恪的失败更多的是自身性格的问题。我们没有多大的能力去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诚然李恪不具备先天的政治优势,但在岑文本帮助下他也未始不能成功。孟子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李恪如果能谨遵岑文本的教导,踏踏实实,与人无争,以他自身的能力足能够引起太宗的欣赏,再加上如果有朝臣的扶持,太子之位还不是手到擒来。我们无法改变天时,但我们可以顺应天时,我们无法改变地利,到我们可以影响地利,我们所做仅仅是人和,就是要不断的磨砺自己,克服自身性格的缺陷,同时搞好周边的人际关系,认清楚形势,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