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他奉命娶妻。
张灵甫出身于陕西长安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倘若不出意外,他也会成为一名普通的庄稼汉,过着自给自足的平凡日子。得益于父亲的高瞻远瞩,张灵甫从小就被送到村里的私塾先生那里读书识字。他禀赋奇高,上中学的时候就已经通读经史子集,经常写诗填词。
192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大历史系。那时候的他常穿着一套深灰的西服,口袋里插着一只黑色的钢笔,坐在未名湖畔的大石头上朗读各朝史书,企盼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中国一流的历史学家。
可是,彼时的华夏大地正被连年的混战打得千疮百孔。参加了学生爱国运动后,张灵甫夜夜被苦痛和激愤折磨得难以入眠。终于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他站在窗前,看一道闪电划过天际,心猛的透亮了,笔杆子救不了中国,他要成为一名上前线杀敌的军人!
1925年5月,22岁的张灵甫毅然决定弃笔从戎,考入了黄埔军校。休假期间,他抽空回了一次陕西老家探亲。刚到村口,他就看到了站在浓密柳条后的妻子邢凤英。她身材矮小,体态微丰,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仰头望向张灵甫的眼神怯怯生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半晌的尴尬之后,还是张灵甫先开了口:“好久不见。近来身体可好?”邢凤英愣了一会儿方才低声说:“挺好的。”语气拘谨而客套,全然没有夫妻间应有的热络与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