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吧 关注:8,089贴子:78,074
  • 5回复贴,共1

世界的物质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界的物质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这个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概括地说,就是认为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按照其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个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前提,是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基石。
学习这个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它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批判唯心主义,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方针、政策和路线的理论依据。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10-17 21:31回复
    第一节 物 质
    要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回答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就必须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物质,要对物质概念的涵义作出科学的规定。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世界的物质现象所作出的哲学概括。这个概括所能达到的水平,直接地取决于人类理论思维的水平,但归根到底取决于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水平。由于实践、科学和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力是历史地发展的,因此,哲学的物质概念的发展,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所以,我们下面先讲: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10-17 21:47
    回复
      一、哲学物质观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两个基本的历史阶段。
      1.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它肯定世界的物质性,但是它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比如,在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中国的“五行说”,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古代朴素唯物论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元气说认为,一切有形的物体都是由客观的元气所生成,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奠定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本原,在根本点上是正确的。但是,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第一,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在当时并不能被科学证实;第二,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可以感知的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总而言之是,它对物质的解释是肤浅的,反映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处在初级的阶段。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10-17 21:48
      回复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它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而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无限多样的不同性质的现象、事物,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这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这种物质观,和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相比,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的进步。这是因为,它不仅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方向,肯定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东西,并且有自然科学材料作根据,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自发的、直观的、猜测的性质。当时的自然科学揭示出,自然界的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所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因此得出结论:物质就是原子,就是世界的本原。
        但是,这种物质观本身又有严重的缺陷,第一,在对待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上,它把特定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所以就得出物质是原子的结论。第二,在对待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上,它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学说同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未能根据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里概括出物质的最基本的共性,以丰富哲学的物质观。第三,它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因为它把原子作为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就割裂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不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因为用原子论无法解释社会现象。
        总而言之,按照这样的物质概念来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解释不了千变万化的物质现象,说明不了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也无法驳倒唯心主义的不断进攻。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10-17 21:49
        回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上有两大发现:第一,发现某些元素具有放射性现象,在放射过程中,一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例如镭,经过放射之后,就生成了另外两种新的物质:隋性气体氮和氡;第二,是电子的发展,就是说,发现原子当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的质量可以随着自身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上述这两大发现,对物理学来说,确实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因为它推翻了原子的不变性、不可分性以及质量不变等观念。可是,当时一些受形而上学思想支配的物理学家却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于是就做出了“原子非物质化”了的错误结论,唯心主义此时也乘机向唯物主义发动了新的进攻,叫嚷“物质消灭了”,“唯物论被驳倒了”等等。
          究竟物质被消灭了没有呢?唯物论究竟被驳倒了没有呢?根本没有。正确的答案应当是: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所消灭了的只是旧的物质结构学说所规定的界限,所驳倒的只是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唯物主义。而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它不但没有被驳倒,反而更加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所以,这就要彻底弄清一个问题,即什么是物质?如果说,在世界究竟是不是统一于物质这个问题上,需要划清唯心论和唯物论的界限的话,那么,在究竟什么是物质这个问题上,就要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间的界限。所以,我们下面就来讲一讲。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10-17 21:49
          回复
            其理论意义有三:
            第一,它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是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唯心主义阵营里有不少流派为了避免同人类的朴素信念和自然科学的结论发生明显的矛盾,往往并不拒绝使用“物质”这个名词,甚至还可以大谈“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特性,例如黑格尔。但是,它们的要害就在于不承认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东西,要么认为物质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要么认为物质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总之是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二元论也并不否认物质的存在,但是它却把物质和意识说成是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两个本原,这实际上就是承认了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这就在实质上已经是一种唯心论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说明,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而意识只能依赖于物质,这就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它像一块试金石,暴露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荒谬性。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存在主义也大讲“存在”,但它讲的“存在”和唯物主义所讲的存在大相径庭。它认为存在就是人的“自我”存在和人的内在的“自我”是等同的,而“自我”又是一切事物、一切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核心,没有人的“自我”,“世界”就是杂乱无章的堆集物。在他们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存在,只不过是人的“自我”的表现,它们是依赖于人的“自我”而存在的,是为了人的“自我”而存在的,是“自我”的“补助物”。所以很清楚,存在主义和其他主观唯心主义一样,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其基本原则就是唯我论的主观唯心论。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10-17 21: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