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它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而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无限多样的不同性质的现象、事物,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这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这种物质观,和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相比,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的进步。这是因为,它不仅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方向,肯定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东西,并且有自然科学材料作根据,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自发的、直观的、猜测的性质。当时的自然科学揭示出,自然界的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所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因此得出结论:物质就是原子,就是世界的本原。
但是,这种物质观本身又有严重的缺陷,第一,在对待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上,它把特定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所以就得出物质是原子的结论。第二,在对待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上,它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学说同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未能根据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里概括出物质的最基本的共性,以丰富哲学的物质观。第三,它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因为它把原子作为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就割裂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不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因为用原子论无法解释社会现象。
总而言之,按照这样的物质概念来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解释不了千变万化的物质现象,说明不了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也无法驳倒唯心主义的不断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