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丁蕾蕾
2016-03-11 1
哈长城市群规划正式出炉。
3月1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努力将哈长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市群。
以哈尔滨和长春为核心城市的哈长城市群,此番被赋予四大战略定位,分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重要增长极;北方开放重要门户;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绿色生态城市群。规划期为 2016-2020 年,展望到2030年。
《规划》为哈长城市群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型城市群。
到2030年,城市群城镇体系更加完善,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建成在东北亚区域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
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二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规划》中提到,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是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有利于完善东北地区发展格局,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增强东北地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东北亚地区合作,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遭遇转型阵痛。201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的GDP增速排名,在全国排名靠后。
“面对东北经济全面下滑的情况下,不管是国家级新区,还是批复城市群,都是为了应对东北地区经济下滑、人口外出的局面。”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接受澎湃新闻时如是说。
哈长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核心区以上述市(州)中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开发的区域为主,统筹区域其他地区发展,核心区面积约 5.11 万平方公里,2015 年末常住人口约 2000 万人。
“双核一轴两带”
哈长城市群区位优势独特,南依辽中南城市群,北临俄罗斯远东地区,东靠朝鲜半岛,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与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相呼应,是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在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上,《规划》)提出强化哈尔滨、长春两市的核心带动作用,有效发挥其他城市的支撑作用,建设哈长发展主轴和哈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 、长吉(林)图(们江)发展带,构建“双核一轴两带”的城市群空间格局。
在完善城市群发展体系方面,要强化哈尔滨、长春的带动作用,打造引领城市群发展的都市圈,发挥区域重点城市纽带功能,加强中小城市支撑能力,优化城镇发展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方创琳表示,“目前哈长城市群的发育程度、紧促程度、运行效率都比较低,发展任重道远。”
《规划》中明确指出,哈尔滨、长春两大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创新能力和城市综合功能有待提升,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增强。各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确,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结构偏资源型、重化工型、传统型,支柱产业增长乏力, 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 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发展活力欠缺。
方创琳认为,东北是老工业基地,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依靠国家发展战略,培育适合东北新增长点的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和城市转型发展,进而带动哈长城市群转型发展。
哈长城市群是东北地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区域,处于全国 “两横三纵” 城市化战略格局京哈京广通道纵轴北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中具有重要地位。
推进以哈尔滨、长春为核心的区域连接线建设
在基础设施方面,《规划》涵盖了一系列重大的铁路、公路、水运网络等的建设计划。
具体到铁路建设,《规划》提出,推进以哈尔滨、长春为核心的高速铁路及区域连接线建设,优化路网结构,扩大城市群路网规模,努力构建以哈大(连)线、牡(丹江)通(化)线和珲(春)乌(兰浩特)线、齐(齐哈尔)牡(丹江)线为主干线,以覆盖 50万人以上城市的高速铁路为主、实现各区域有效联接的普速铁路为辅的网络化现代化铁路运输格局。规划建设哈尔滨机场轻轨。
在高速铁路及区域连接线方面,《规划》提出,建设哈尔滨至牡丹江、哈尔滨至佳木斯、佳木斯至牡丹江、敦化至白河铁路,研究建设牡丹江至敦化、四平至通化至白河、长春至辽源铁路等。
2016-03-11 1
哈长城市群规划正式出炉。
3月1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努力将哈长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市群。
以哈尔滨和长春为核心城市的哈长城市群,此番被赋予四大战略定位,分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重要增长极;北方开放重要门户;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绿色生态城市群。规划期为 2016-2020 年,展望到2030年。
《规划》为哈长城市群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型城市群。
到2030年,城市群城镇体系更加完善,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建成在东北亚区域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
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二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规划》中提到,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是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有利于完善东北地区发展格局,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增强东北地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东北亚地区合作,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遭遇转型阵痛。201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的GDP增速排名,在全国排名靠后。
“面对东北经济全面下滑的情况下,不管是国家级新区,还是批复城市群,都是为了应对东北地区经济下滑、人口外出的局面。”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接受澎湃新闻时如是说。
哈长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核心区以上述市(州)中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开发的区域为主,统筹区域其他地区发展,核心区面积约 5.11 万平方公里,2015 年末常住人口约 2000 万人。
“双核一轴两带”
哈长城市群区位优势独特,南依辽中南城市群,北临俄罗斯远东地区,东靠朝鲜半岛,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与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相呼应,是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在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上,《规划》)提出强化哈尔滨、长春两市的核心带动作用,有效发挥其他城市的支撑作用,建设哈长发展主轴和哈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 、长吉(林)图(们江)发展带,构建“双核一轴两带”的城市群空间格局。
在完善城市群发展体系方面,要强化哈尔滨、长春的带动作用,打造引领城市群发展的都市圈,发挥区域重点城市纽带功能,加强中小城市支撑能力,优化城镇发展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方创琳表示,“目前哈长城市群的发育程度、紧促程度、运行效率都比较低,发展任重道远。”
《规划》中明确指出,哈尔滨、长春两大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创新能力和城市综合功能有待提升,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增强。各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确,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结构偏资源型、重化工型、传统型,支柱产业增长乏力, 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 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发展活力欠缺。
方创琳认为,东北是老工业基地,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依靠国家发展战略,培育适合东北新增长点的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和城市转型发展,进而带动哈长城市群转型发展。
哈长城市群是东北地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区域,处于全国 “两横三纵” 城市化战略格局京哈京广通道纵轴北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中具有重要地位。
推进以哈尔滨、长春为核心的区域连接线建设
在基础设施方面,《规划》涵盖了一系列重大的铁路、公路、水运网络等的建设计划。
具体到铁路建设,《规划》提出,推进以哈尔滨、长春为核心的高速铁路及区域连接线建设,优化路网结构,扩大城市群路网规模,努力构建以哈大(连)线、牡(丹江)通(化)线和珲(春)乌(兰浩特)线、齐(齐哈尔)牡(丹江)线为主干线,以覆盖 50万人以上城市的高速铁路为主、实现各区域有效联接的普速铁路为辅的网络化现代化铁路运输格局。规划建设哈尔滨机场轻轨。
在高速铁路及区域连接线方面,《规划》提出,建设哈尔滨至牡丹江、哈尔滨至佳木斯、佳木斯至牡丹江、敦化至白河铁路,研究建设牡丹江至敦化、四平至通化至白河、长春至辽源铁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