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吧 关注:19,340贴子:72,038
  • 21回复贴,共1

论楚国出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注:本帖只言楚国出身,不谈其他,但是我可能会删掉某些言论
楚国的出身成为了楚吹与楚黑的分歧点(之所以不言楚粉,是因为我觉得在这问题上他们可能是分裂的,当然也只是可能而已)
楚吹认为楚国出身华夏,原因就是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黄帝为有熊氏是有熊国君少典的后裔;因其母美名典故黄帝便以姬为姓,名曰‘姬云’,号轩辕氏;《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史记集解》谯周:"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用的是血统论。
楚黑认为楚国出身蛮夷,原因就是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用的是君主语录。
这两种说法,所用论点不同,结果就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就必须先搞清楚,华夏与蛮夷是怎么区分的是用血统论?还是其他的。
先说一下血统论:匈奴是蛮夷,我想没人会反对,可是在史记之中记载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如果血统论成立,那么匈奴应该是华夏,而不是蛮夷,但事实就是匈奴是蛮夷,所以楚吹的言论原因肯定不对。
再说文化制度论:文化制度其实是华夏与蛮夷的重要分水岭,使用华夏文化制度,你就是华夏,反之,你就是蛮夷,关于这部分的言论,并不少
《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六》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尚书正义卷十一》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及四夷皆相率而使奉天成命。
《论语·宪问》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一系列的言论说明,血统并不是华夏与蛮夷的分歧点,文化制度才是。
搞清楚了分类标准,我们也就能谈一谈,楚国属于哪个文明圈?(注:本帖只言楚国出身,不谈其他,但是我可能会删掉某些言论)
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这句话一看,就能感觉到楚国出身是个蛮夷,原因有二:
1.君主说出自己是个蛮夷,要只是个调侃,这君主未免也太没有数了,你这是在定自己国家的属性,你可以侮辱自己的智商,人格,但是怎么能够到国家层面上还能这样干呢。
2.注意一下,不与中国之号谥这句话并不假,不信看看史书上,周朝诸侯君主
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
齐太公,齐丁公,齐乙公,齐癸公,齐哀公,齐胡公,齐献公,齐武公,齐厉公
晋武侯,晋成侯,晋厉侯,晋靖侯,晋僖侯,晋献侯,晋穆侯,晋殇叔,晋文侯
秦襄公,秦文公,秦靖公,秦宪公,秦出子,秦武公,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
剩下的诸如什么鲁国,宋国,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魏国,赵国,都是如此,但是
楚国:熊丽,熊狂,熊绎,熊艾,熊,熊胜,熊渠,熊挚红,熊延,熊勇,熊严,熊霜,熊徇,熊咢,若敖(西周灭),霄敖,蚡冒,楚武王
直至楚武王,楚国才开始使用华夏谥号,之前一直未使用华夏制度,但是虽如此,楚国依然难以算是华夏圈,因为:《史记·楚世家》三十五年,楚伐随。是也。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於是始开濮地而有之。再一次说楚国是蛮夷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後嗣,而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琇氏,居丹阳。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史记也同意楚国是蛮夷,不知道这些认为楚国一开始就不是蛮夷的有没有好好读过历史资料,如果说要人正视历史,请先自己正视历史


1楼2017-01-12 17:06回复
    楚,华夏败类之别名.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7-01-17 15:56
    收起回复
      现在这帖子还在战国吧撕着呢,看得真TM嗨


      6楼2017-01-18 11:05
      回复
        你的一个帖子,楚猴吧的猴子倾巢出动了,如同潘金莲,说我是婊子啊,不能于良家比贞洁 当今楚猴反驳到 婊子不止我一个 有什么害臊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18 13:44
        回复
          楚国的出身是很不堪的,不是得到中原王朝认可的国家,属于打不进国际秩序的国家。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1-19 19:41
          收起回复
            作者:随会在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548207/answer/568040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根据当代大儒、清华大学教授彭林老师的讲述,殷商到周朝的变革是古代中国社会变革中最剧烈的变革、。殷商社会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建立的方国体系。
            打个比方,部落联盟就相当于是一群人,谁都不认识谁,在一块黄土地上待着,各干各的,后来觉得这样效率不高,就一块开会分工。这算是部落联盟。那个时候部落联盟很多(所谓的先秦万邦古国),部落与部落之间会有一些交流,而且交流貌似还很频繁,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不过有迹象表明,那个远古迷茫的时代,已经有了大一统的概念。
            方国体系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众多部落中最强大的部落成了老大,有了号令其他部落的权力,其他部落为了自身利益,在一定情况下也服从这个老大的管理。不用说了,这个老大就是商王朝。
            从方国体系到分封体系是一个大变化。周朝对商朝的推翻,是中国社会最剧烈的变革(又重复一遍,我真的看起来傻么?)。周朝的分封制,是自上而下的分封,周王分封自己的儿子、兄弟、功臣,让他们去广袤的土地上拓荒,并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于自己。方国联盟和分封制的最大区别不是诸侯国对宗主(商或周)的服从力的大小,而是诸侯国的建立方式,从万邦古国时代,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分封制的天下。天下绝大多数土地都是周王室分封的土地(是周王室分封的土地,而不全是周王的土地,这是有区别的)。
            这就好比一个大洗牌,天下本来是各自有各自的,推举出来一个商老大。结果呢,瞬间全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国度,几乎全部来自于周这个东西。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方国都被周在一瞬间洗牌了,实际上,很多方国的洗牌过程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比如莱夷,到春秋中后期才被齐国吞并,也就是洗牌。
            楚国是在洗牌过程中的产物。额,先不要信《史记楚世家》中神马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之类的叙述,这很多世系都是诸侯国自己追认的(南方楚吴越等国家都有这个特点,爱高攀)。我很信童书业老师的《春秋史》,再加上一些大师如徐中舒啊啥的,我相信他们的观点,而不是茫茫史籍中记载的。
            楚国来自于东夷嬴姓部落。这有几个比较重要的证据:
            1.楚国的祖先中有一个叫熊盈的,上古同音变字,盈几乎就是嬴。
            2.《左传》中多次出现“楚丘”这个地名,而这个地方在当时宋国境内,今天的山东省境内,周朝崛起之前的东夷地方。
            3.楚国的图腾的凤凰,和来自东夷的商王朝几乎相同,和来自东夷的嬴姓秦王朝的玄鸟也几乎相同。
            其他证据还有很多,就少列举一点吧。言简意赅的叙述一下楚国的建国历史:东夷的方国在高压下被征服,被迫西迁,楚的先人在其中,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在西迁的过程中伴随着南迁,到了湖北境内,建国。爵位是子爵。
            神马楚国的先人是周文王的老师根本就是扯淡,帝王师的封国咋就是个子爵国?周公、召公、太公都是侯爵国,毕公甚至是公爵国(王畿内的,没什么卵用),咋一个周武王的爹的老师就是个子爵国?逻辑上就不合理。
            秦人的祖先和赵人的祖先也在西迁的途中。秦人的祖先恶来是助纣为虐的(真的是助纣为虐,先别跟我讨论神马商纣王是天下第一牛人什么的),因此就不受周王室待见,落魄不堪。赵人的祖先,也就是恶来的弟弟季胜可能受到了牵连,也不是很受待见,给周王养马。后来造父立功赵氏崛起是后话了。不过战国七雄中的秦、赵、楚都来源于东夷无疑。
            楚国比秦赵顺利很多,建国了,并不断发展。西周时期楚国的发展很有限,但是却很有野心。
            熊渠生子三年。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史记 楚世家》
            在楚子熊渠的在位的时候,他趁着周王室衰微,一下子把自己三个儿子都封为王,相当于是公开和周王叫板。东夷来源骨子里都不安分,比如秦穆公总是想着称霸中原,赵氏家族在晋国不断地摄取权力,更何况这个楚国。熊渠这样做,就是公开表示自己不服从周王室了,自己要独立发展,不是周王室天下体系内的成员了。
            当然,他后来很快就怂了,
            有过了很久,到了春秋初期,中原大地暗流涌动。
            武王十七年,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二十一年,郑侵天子之田。二十三年,卫弑其君桓公。二十九年,鲁弑其君隐公。三十一年,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
            《楚世家》言简意赅地记载了这一段时间,中原诸侯是在干啥。佩服司马迁的水平。楚国在南方积蓄了不少力量,于是,再次从周的体系中脱离,自立为王。
            当时,天下只有一个王,就是周王。周王是天下名义上的主人,王以下,有公侯、伯、子男。楚国本来是子爵,这下自封王爵,我从你的体系里出来了,不受你限制了。于是,楚国开始四处吞并,有一个被知乎段子手们刷来刷去的段子:
            三十五年,楚伐随。是也。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
            《楚世家》
            楚国一方面以“蛮夷”自居,表示脱离这个体系,但又真的脱离不了,因为包括楚人自己在内,都受这个体系影响了四百年。楚武王自己称王了,又想要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周王室怎么可能承认这件事呢?就好比近代伪满洲国跑到南京政府说,承认我的合法性。
            楚人,毕竟是华夏的一个分子,深受这个向心力的影响,便开始不自觉的向周文化圈靠拢。尽管,他自己称王了,可是,华夏人从来不承认这个王。在《左传》中,以“楚子”而非“楚王”称呼楚国国君。就算楚国真的很强大,就算中原很多诸侯国都在国内称王(出土文物证实的),但是,你这样公开称王就是不行。
            晋文公,谥号都叫“公”了,可是,会盟的时候就是称呼你本身的爵位,就叫你“晋侯”,“公”是你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看得。楚王也是这样。从楚武王自称蛮夷的那个时候开始,“尊王攘夷”这个日后出现的名词将会不知不觉多了一个意向,“楚”也在被“攘”的“夷”中。如果你承认自己是中原体系内的,那你就是个子爵,如果你不承认,那你就是个蛮夷,跟那些神马西戎几十个王一样,王就你自己在国内玩玩。
            题主问,是平行的结盟关系还是从属关系,实际上不太合理。因为就算是正儿八经的诸侯国,对周王室也没有太明显的从属关系。比如你叫你兄弟去拓荒,得到的土地是你的么?你兄弟占着那片地会全都听你的么?这不是从属,而只是某种意义上的服从。合理的命令,我会听你的,不合理的命令,我也许就不听了。以周公为源头的先儒家思想还真是这么定义的,要求极其不合理,我可以不听。
            而平行的结盟更是谈不上。我们如果把中原不称王的国家都认定为周王室的文化圈,他们只是和楚国有会盟结盟而已,把楚国当做盟主而已。齐国,晋国,甚至宋国,都这么干过,难道他们都是和周王室一样的天下朝贡体系?
            如果真的非要定义楚国的话,我还是举个例子吧。从前有个班主任,他招收了一些学生,让他们好好学习,有一个叫楚的学生突然就说,我不听你这个班主任的课了。之后,班里叫齐的学生、叫宋的学生、叫晋的学生先后起来,带着班里同学一块对付楚这个同学。他们虽然也不听班主任的课,但他们不会公开说出来,即使大家都心知肚明。到了后来,就成了叫晋的同学和叫楚的同学公开掐架,比比班里的同学到底听谁的,是听这个名义上还听课的晋的,还是这个名义上都不听课的楚的。
            楚不是外班的同学,也不是外班的老师,他最终还是这个班的,只是有点调皮而已。
            这是我的观点。


            11楼2017-01-20 13:53
            收起回复
              夏楚吴越,华夏正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2-16 10:42
              回复
                龟孙子@不战屈人999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2-16 19:16
                收起回复
                  不错,不在诸夏体系但在华夏体系内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4-06 15:41
                  回复
                    都是华夏子孙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4-15 05: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