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文学回忆录》的出版开始怀疑陈丹青的。
一
木心自己的文集是很不错的,有文学性,也有话题性,可以拿来研究。但《文学回忆录》中讹误满满,问题频出,让我觉得这简直不是出自木心之手。
仔细勘察之下,果然,它还真不是出自木心之手——木心口述,陈丹青笔录,几十年之后才出版的。看过陈丹青公布的视频形式的木心文学课,咱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木心的讲课方式跟《文学回忆录》中的方式完全不同,木心讲课属于半开玩笑半抒见解,而陈丹青记录的《文学回忆录》中,没有玩笑,只有见解。
简单来说,我们读到的《文学回忆录》,是陈丹青加工之后的。
二
陈丹青是一个公众人物,公众人物是运作出来的形象。那么陈丹青的公众形象是什么呢?
率直敢言且叛逆,有良好的文艺修养。
所以在《文学回忆录》中的很多疑点都可以不言自明了:辱骂毛、批孔丘之类的东西如果是陈丹青自己说出来的,那很合适。但如果是出现在作为半边文学史半边谈话录的《文学回忆录》中呢?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所以我在想,陈丹青是不是,有没有这个可能,去把木心这一形象同样当做一种公众形象来运作,而且这个公众形象乃是“陈丹青”这个标签的一部分。
三
我想,凡是接受过一定的文学训练的人,不论是自发的还是被动的,都会认为陈丹青是一个典型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的人。
例如他说:小说是用来增加人的阅历的,到了我这把年纪,我已经不需要小说来增加我的阅历了,所以我不读小说——这种话显然是胡扯。
例如他说:我不关心韩寒是否抄袭,如果文章是他爸爸写的,那我连他爸爸一起喜欢——这种价值扭曲的话也能坦然说出?
其它例子我这里就不举了。
引出两个命题:
其一,因为现如今文学和艺术离普通人很远,很多人都不懂,于是陈丹青就出来了,他可以不必学,他也不必懂,他只要装出“看起来好像很懂的样子”就可以了。例如他常挂在嘴边的:小说是·······或者鲁迅是······之类的句子,这种盲目武断的句子在有文学功底的人来看,简直不可理喻,但对于盲目无知的大众来说呢?他们会想:
“哇,原来高不可攀的小说也不过如此啊,这个陈丹青真是厉害”
“哇,原来高不可攀的鲁迅也不过如此啊,这个陈丹青真是厉害”
大众要的不是真相,要的是共鸣。陈丹青就是给大众以共鸣的人。
其二,陈丹青一直在竭力塑造自己的“叛逆”形象,他常在文章中,或者公共发言场合使用污言秽语谩骂。当然,我也常用污言秽语,我也会谩骂,这是一种语气,是一种修辞,但是如果一个人频频在这种场合下使用这种修辞,那基本就是居心叵测了。(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中也有这种谩骂,我倾向于认为这是陈丹青私自“加工”的,很无耻)
陈丹青为何维护韩寒呢?因为韩寒跟他的形象是一致的啊,韩寒的粉丝也有可能成为陈丹青的粉丝,所以陈丹青维护韩寒,其实是一种挖墙脚的行为。
无耻的文人是一种可怕的生物。
四
纪录片《梦想抵抗现实》。全片超过百分之八十都在陈述一个主题:木心在十年中遭受迫害,随后靠艺术拯救自己。
所以这部片子看得我直作呕。
如果我们想谈一位艺术家,那我们肯定要从他的作品入手。但《梦想抵抗现实》中,关于木心作品的访谈和介绍,几乎没有。
显然,这是打算把木心当做一个娱乐性话题来炒了:你看,这个老头子在十年中被迫害,多么可怜啊。
这点与陈丹青一直苦心经营的“叛逆”标签不谋而合。
司马昭之心。
整理匆忙,证据较少,意思到了就好。改日我再从头梳理。
所以我认为,陈丹青有虎狼之心,木心遇人不淑。
一
木心自己的文集是很不错的,有文学性,也有话题性,可以拿来研究。但《文学回忆录》中讹误满满,问题频出,让我觉得这简直不是出自木心之手。
仔细勘察之下,果然,它还真不是出自木心之手——木心口述,陈丹青笔录,几十年之后才出版的。看过陈丹青公布的视频形式的木心文学课,咱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木心的讲课方式跟《文学回忆录》中的方式完全不同,木心讲课属于半开玩笑半抒见解,而陈丹青记录的《文学回忆录》中,没有玩笑,只有见解。
简单来说,我们读到的《文学回忆录》,是陈丹青加工之后的。
二
陈丹青是一个公众人物,公众人物是运作出来的形象。那么陈丹青的公众形象是什么呢?
率直敢言且叛逆,有良好的文艺修养。
所以在《文学回忆录》中的很多疑点都可以不言自明了:辱骂毛、批孔丘之类的东西如果是陈丹青自己说出来的,那很合适。但如果是出现在作为半边文学史半边谈话录的《文学回忆录》中呢?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所以我在想,陈丹青是不是,有没有这个可能,去把木心这一形象同样当做一种公众形象来运作,而且这个公众形象乃是“陈丹青”这个标签的一部分。
三
我想,凡是接受过一定的文学训练的人,不论是自发的还是被动的,都会认为陈丹青是一个典型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的人。
例如他说:小说是用来增加人的阅历的,到了我这把年纪,我已经不需要小说来增加我的阅历了,所以我不读小说——这种话显然是胡扯。
例如他说:我不关心韩寒是否抄袭,如果文章是他爸爸写的,那我连他爸爸一起喜欢——这种价值扭曲的话也能坦然说出?
其它例子我这里就不举了。
引出两个命题:
其一,因为现如今文学和艺术离普通人很远,很多人都不懂,于是陈丹青就出来了,他可以不必学,他也不必懂,他只要装出“看起来好像很懂的样子”就可以了。例如他常挂在嘴边的:小说是·······或者鲁迅是······之类的句子,这种盲目武断的句子在有文学功底的人来看,简直不可理喻,但对于盲目无知的大众来说呢?他们会想:
“哇,原来高不可攀的小说也不过如此啊,这个陈丹青真是厉害”
“哇,原来高不可攀的鲁迅也不过如此啊,这个陈丹青真是厉害”
大众要的不是真相,要的是共鸣。陈丹青就是给大众以共鸣的人。
其二,陈丹青一直在竭力塑造自己的“叛逆”形象,他常在文章中,或者公共发言场合使用污言秽语谩骂。当然,我也常用污言秽语,我也会谩骂,这是一种语气,是一种修辞,但是如果一个人频频在这种场合下使用这种修辞,那基本就是居心叵测了。(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中也有这种谩骂,我倾向于认为这是陈丹青私自“加工”的,很无耻)
陈丹青为何维护韩寒呢?因为韩寒跟他的形象是一致的啊,韩寒的粉丝也有可能成为陈丹青的粉丝,所以陈丹青维护韩寒,其实是一种挖墙脚的行为。
无耻的文人是一种可怕的生物。
四
纪录片《梦想抵抗现实》。全片超过百分之八十都在陈述一个主题:木心在十年中遭受迫害,随后靠艺术拯救自己。
所以这部片子看得我直作呕。
如果我们想谈一位艺术家,那我们肯定要从他的作品入手。但《梦想抵抗现实》中,关于木心作品的访谈和介绍,几乎没有。
显然,这是打算把木心当做一个娱乐性话题来炒了:你看,这个老头子在十年中被迫害,多么可怜啊。
这点与陈丹青一直苦心经营的“叛逆”标签不谋而合。
司马昭之心。
整理匆忙,证据较少,意思到了就好。改日我再从头梳理。
所以我认为,陈丹青有虎狼之心,木心遇人不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