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家谱吧 关注:121,188贴子:5,531

甘肃·营儿门马氏家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家谱:营儿门马氏家谱
姓氏:马氏始祖:铁礼秀
堂号:不详地区:中国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 相关分支
字辈:玉、有、君、兰、蛟、复、宗、仲、兆、善、生、儒、庆、文、执
历史起源: 该马氏分支于《年份不详》从《中国》迁徙至目前所在地《中国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
营儿门马氏渊源与宗辈关系考,尊祖敬宗,报本追远,人皆亦然。
我马氏祖先一贯重视谱牒的撰修。虽然自太祖水浒走马、托足营儿门,指“马”为姓以后,约270多年是在“隐姓埋名”的明朝度过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不允许撰修谱牒,但自清朝建立以后,恢复了修家谱的传统。从目前已经发现的资料看,马氏最早的谱牒资料是山后(三房)保存的乾隆四十九年《马氏神主》(见彩插图20-21);其次是芦塘(五房)保存的乾隆五十二年《初迁芦塘马太太母之墓表》(见彩插图17)。这两份资料把马氏有世系可考的家族历史跨度定位在距今500年左右。而最有史料价值的是中塬(二房)保存的光绪十六年由邑增生马凌云敬撰、马步云敬书的《马氏家谱》(以下简称《光绪十六年谱》(见彩插图16))。这个家谱序言虽然文字简略了些,但它第一次把营儿门马氏的民族渊源和姓氏来历以及家族发展迁徙的历史轮廓明确而完整地记录下来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个家谱,营儿门马氏后人对自己祖先的了解就会永远停留在支离破碎的传说中。
马氏谱牒是马氏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了解马氏宗室分化、宗辈关系、人口发展和迁徙情况的一面镜子,也是我们继承和弘扬马氏祖先优良传统、嘉言懿行,教育族人和后代的生动教材。我们应当重视对马氏谱牒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并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它。
马氏谱牒由于多种历史原因,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和不足。主要是:(一)遗漏太多。这不仅指明正德末年以前近150余年无世系可考,而且指有世系可考的家族史中,只有三房和五房的记录达到了近500多年;四房的世系记录约420年上下;二房的约320年;大房的最少,只有250年左右。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如各房的重视程度不同、文化素养不及等等,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修谱只在各房头范围内进行,由各房头自行其事,没有变成全宗族的统一行动。(二)记述不祥,这主要是指包括二房保存的《光绪十六年谱》在内的所有家谱、族谱、神主,对马氏宗族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的记述均过于简略,只有结论,没有过程,缺乏必要的、有重点的阐述和交待,使后人对宗族历史的了解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化的层面上。(三)世系不清,宗辈关系混乱。所有家谱、族谱都是分房编写,在宗族世系和宗辈关系上自成体系,自立宗讳,不可能做到在全宗族范围内的横向衔接和比较,使宗辈关系混乱,同辈和不同辈之间重名现象屡屡发生。(四)观念陈旧,文字古僻,难读难懂。所有谱牒都形成于旧时代,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形成它的那个时代的烙印,这对生活在今天的马氏族人及后代来说,必然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也极大的限制和妨碍着马氏谱牒的传播和普及。
鉴于以上原因,近年来马氏族人各房代表多次聚会商议,认为重修一部马氏族谱已显得十分必要。重修的原则是:继承以往马氏族谱忠于史实的传统,克服其记录不全、世系不清、宗辈关系混乱等缺陷,力求在发掘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填补空白,查缺补漏,并在消除一些重大历史疑点、难点上有所突破。除此而外,还应在指导思想和文字写法上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观念新、通俗易懂,为大多数族人所理解和接受。
余有感于族人之信任和重托,不揣固陋,借工作之便,历时十余载,援笔而就此考,代以为序。
一、营儿门马氏是前元蒙古贵族后裔
在中华民族的姓氏大家庭中,“马”姓是许多民族都喜欢的姓氏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汉族见诸于文献的古今姓氏已超过8000个。而人口占汉族总数1%以上的姓氏却只有19个。“马”姓正好排在第19位。具体排列顺序依次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也有的资料把“张”姓排在第一位,但“马”姓的位置却不曾有变。这19个姓氏人口加起来占汉族总人口的55%。“马”姓在回族和满族中也是大姓之一。回族以白、马、金、陈为四大姓;满族以金、郎、关、舒、王、傅、费、马为八大姓。如果把少数民族算在内,迄今已收集到的姓氏已达23000多个,“马”姓在其中所占的位次更高,是14位。
汉族姓氏起源于远古,一说起源于迄今4000年以前的黄帝时代,一说是起源于比黄帝还要早的母系氏族社会。而“马”姓是汉族姓氏中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为什么以“马”为姓?据说是当时先民中的一部分人愿以他们所喜欢的动物为标志,“马”自然是选择的对象之一,久而久之就姓“马”了。那时候的姓不像现在人看得那么重,姓什么仅仅是这部分人区别那部分人的一个标志,不具有血统上的意义。如相传黄帝有25个儿子,他给他们赐予12个姓氏。
我营儿门马氏现在以汉族“马”姓自认,其实,无论从我们祖先的民族属性看还是从“马”姓的来源看,都与汉族姓氏有天壤之别。
营儿门马氏原本不是汉族,而是前元蒙古贵族的后代。其“马”姓也不是来源于古代,而是元末明初由蒙古贵族姓氏改换而来的
关于营儿门马氏的民族渊源和姓氏来历问题,130多年前修撰的《光绪十六年谱》已讲得十分清楚。该谱序言这样写道:“太祖之始,本系前元国姓,兄弟二人,名铁礼棉、铁礼秀,元末时由汴都而北迁,至红罗以南渡,率水浒而走马,向山曲以胥宇,驻扎营儿门,为始托足之地,由斯易铁为马。”(见附1)
“前元”即由成吉思汗和他的“黄金氏族”靠武力建立起来的横跨欧亚、空前庞大的蒙古帝国政权。确切地说,是指公元1271年,由成吉思汗的孙子元世祖忽必烈建立的以 “元”为国号的元王朝。
“国姓”,即国之皇族之姓,正如汉以“刘”为国姓,唐以“李”为国姓,宋以“赵”为国姓一样,前元国姓,当然是成吉思汗家族之姓——奇渥温。
“前元国姓”,“易铁为马”,这就指明了我营儿门马氏的民族渊源和姓氏来历。
同时,“前元国姓”还指明了我营儿门马氏祖先在“易铁为马”以前的社会地位,即他们是前元皇族的一支。关于这一点,中华民国六年由马氏儒学增广生员周卿氏马建基撰写的《马氏族谱》(以下简称《民国六年谱》(见彩插图18))序言中说得更为明确:“太祖之所自出,原属元室苗裔。”
“由汴都而北迁”。汴都指汴梁,是今河南开封的古称,因在五代,梁,周和北宋时,均为定都之地,故又称汴京、汴都。公元1140年,即宋绍兴十年被金人所占。1214年,即金贞佑二年,金宣宗因惧怕北方蒙古势力南侵,又把国都从燕(今北京)迁于汴梁。1234年,即宋端平元年,又被蒙军从宋人手中夺取。以后至元末,一直是蒙古贵族生活驻军的重地,规定近城辟牧场,语言只能说蒙语等。“由汴都而北迁”,进一步说明了我马氏祖先当时所处的特殊地位。那么,我马氏祖先究竟是哪位皇室的后代呢?对此,几个家谱都有记载,但均含糊不清。新中国成立初,一本由乌兰樵隐抱愧子王介夫根据马凌云谱的素材写的《马氏家史序》中写道:“溯马氏原系铁木耳之本姓”(见附4);《民国六年谱》写道:“马氏其先世以国为姓,系铁木耳之后裔。”
铁木耳为何人?这对弄清马氏的渊源极为重要。但元时叫铁木耳的人太多了,我们一时很难说清。不过,我们撰修的是马氏族谱,确切的说,是“指马为姓”以来的家史、宗族史,认不认“以国为姓”的元朝皇族为先祖,对撰修马氏族谱并不重要,我们认铁礼棉、铁礼秀就足够了。铁礼棉、铁礼秀之前的家族史、姓氏史的问题,还是留待有学识、有兴趣的后代作进一步考证吧。
二、北迁、南渡、指马为姓——马氏祖先生死攸关的三次重大选择
马氏祖先为什么要实行北迁、南渡?又为什么要指“马”为姓?这是马氏族史中的重大问题,而对这样的重大问题,已找到的家谱、族谱,多数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如新中国成立初撰修的《马氏家史序》中模棱两可地写道:“元末时干戈扰攘,烽烟四起,不无迁地为良之计”(见附4)。《民国六年谱》序中也含糊其词地说:“元德既衰,举玉干金枝之盛,充作琐尾流离之子”等等。少数族谱甚至回避了这样的问题。
马氏祖先的北迁其实不是马氏一个家族的行为,而是在一个人所共知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的。公元1227年8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结束了他波澜壮阔、震撼世界的一生,把一个庞大的帝国留给了他的后代。这个帝国经过15帝、163年的统治,又被新兴的明王朝所取代。在帝国统治末期江淮一带群雄并起,而北方亦叛乱频繁,帝国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使得当年追随成吉思汗南下的“黄金氏族”们再也不能平静地统治下去了。他们拼命镇压,以图维护自己的统治,但在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挫折和失败之后,不得不面对现实,无奈的做出了“不无迁地为良之计”的决定。而马氏祖先的北迁,实际上是整个元王朝统治上层北迁行动的组成部分。
马氏祖先的北迁始终是在察罕铁木儿和扩廓铁木儿这两位元末重臣的组织领导下进行的,是和他们且战且退的军事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元至正十二年,即公元1352年,察罕铁木儿从河南奋起义兵,得到信阳李思齐的响应。他们在镇压红巾军中崛起于豫东,遂战河南,平河北,击关中,又复汴梁,平山东,功拜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知河南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台御史中丞。至正二十二年,察罕铁木儿被山东降将田丰、王士诚刺死,其养子扩廓铁木儿继之。至正二十七年,明军攻下大都,顺帝率后妃、太子逃到上都,元朝遂亡。而扩廓铁木儿则拥兵数十万,据守太原,对明军构成巨大威胁。洪武元年,扩廓铁木儿被徐达、常遇春所败,西奔甘肃。次年,徐达又总大兵出西安,捣定西,取扩廓。扩廓方围兰州,又回兵定西,于沈儿峪(今定西巉口车道峡)与徐达屯兵会战。洪武三年四月,扩廓兵败,明军擒郯王、文济王及国公、平章以下文武僚属1860余人,将士8万余人,马、驼杂蓄巨以万计。扩廓挟妻子北渡黄河,奔和林(今蒙古国境内)。
扩廓兵败,把大军及追随他们的朝臣都留在了甘肃,除被杀被抓者外,其余皆四散流落,自行逃命,营儿门马氏祖先就在这流落、逃命者之列。
北迁之后,马氏祖先又实施了南渡。这是他们生死攸关的第二次选择。
南渡是在红罗山下实施的,这一点各个家谱记载一致。为摆脱追捕而实施的南渡,本来就是惊心动魄的,民间传说又赋予了这次行动以更加传奇的色彩。
“红罗”指寺儿湾石窟所在地的红罗山,与营儿门隔河相望,山下是黄河古渡口之一。传说“七人七马”过黄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七人七马”是指当时过黄河的主要人物,其中有王爷、丞相、驸马等。相传,在前有大河,后有追兵,眼看就要束手就擒的紧急情况下,他们躲进一石窟,向寺里的佛祖祈祷求助:“我佛如能保佑弟子过河脱险,愿以终生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弘扬佛法。”话音未落,只见河面上鬼使神差地出现了一座浪柴浮桥。“七人”喜不自禁,叩头拜罢,踩着浪柴策马过河了。明军追至,浮桥自行散去。无可奈何的明军只能仰天长叹:“天不灭鞑子呀!”这些情节的真伪对写家谱来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马氏祖先等确实在这里过河了。这一点红罗寺和红罗渡口的存在多少是个证明。红罗山确有一寺,叫红罗寺。该寺早在唐代就开凿,当时叫古刹寺,元末才改为红罗寺。这一改名是否与上面的故事有关,至今没有材料证明。马氏祖先确实对该寺进行过长期的监管和维修。红罗渡口也是自古就有。自元以后,也对过河的马家人实行过特殊优惠。鉴于此,我们对上面的故事也就“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了。
南渡之后,我马氏祖先及同行的人以营儿门为“始托足之地”。营儿门地处一个不大的山沟里,至今保留着马氏的耕地。在耕地的对面,有一座状如圆锥的尖山。这尖山自古就是修神造庙的去处。元第13代皇帝文宗崇敬汉将关羽的英武忠义,于天历元年,即公元1328年,诏封其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并“遗使祠庙”。受其影响,这里的人们也在此处凿洞修一关帝庙。从此,尖山又多了一个名称,叫关爷山。如今,关爷山上庙宇林立,香火旺盛,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处灵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27 11:38回复
    营儿门的得名是否与这股元军在此安营扎寨有关,尚不得而知。如今,作为“门”的形象已荡然无存,只有马氏祖先种过的台地,住过的窑洞还残留在这里,它们像历史老人一样向所有来寻根问祖、求仙拜佛或考察参观的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惊心动魄、悲欢离合的故事。
    营儿门的前面是一片肥沃的河滩地。马氏祖先等当年其所以不占滩地而驻进营儿门沟,是因为那时黄河向南改道,河水直冲营儿门的崖面,现在的河滩地当年还在一片汪洋之中。
    据《民国六年谱》记载,马氏祖先等来到营儿门做的第一件事是想办法和败退的蒙军、尤其是他们的主帅取得联系,以图东山再起。该谱序言中写道:“倚黄流为天堑,始停驻营儿门以固圉,继税驾芦塘城以开疆。”清道光年间修的《靖远县志》中也说,洪武三年,黄河以南,“犹有元余孽潜伏林莽间,窃发扰攘边境。”这对马氏祖先等的活动多少也作了印证。也许他们估计芦塘还在蒙古人手里,也估计扩廓会朝芦塘方向逃去,故派人去芦塘打探虚实。
    有一个讲不通的问题,扩廓兵败在黄河南边的定西巉口,而马氏祖先等逃离时却出现在黄河北岸,实施了南渡。关于这一点,其实《民国六年谱》似乎已有交待。该谱追述马氏祖先等的行踪时说“由金台而启行”。金台在何处,查定西、榆中、兰州等地的地名,没有个叫金台的地方,但从启行之后的路线看,金台应该在黄河之北,而不在黄河之南。就是说马氏祖先等在扩廓兵败时不在巉口,而在黄河北岸的什么地方。沿黄河北岸寻找金台,很容易使人想起位于兰州中山桥东北朝阳山东侧台地上的王保保城。据史料记载,该城为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左丞、河南王王保保兵退甘肃次年所修,以阻明军来犯。城廓至今依稀可辨,南北210米,东西370米,残存东垣、北垣7段,残高6米,宽4米(见彩插图2、3),东南开门。王保保城为后人起名,当时叫什么已无从得知。距该城不远的白塔山下,有元以前宋人修筑的金城关一座。元末明初,因金城关而把筑于“台地”上的王保保城叫“金台”完全是可能的。马氏祖先的“由金台而启行”,很可能就是由王保保城而启行。沈儿峪交战,以金台为后防大本营,控制兰州,并作为北撤的退路,这是作为军事指挥家的扩廓完全能想得到的。倘马氏祖先等真的为皇室后裔,那么,前方打仗,把这些“皇室后裔”放在后防大本营,也是合乎情理的。
    南渡以后,马氏祖先等又作出了他们生死攸关的第三次选择——隐姓埋名,实行汉化。实行汉化首先必须改为汉姓。七人之中围绕改姓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故事。2004年4月9日的《兰州晚报》24版发表了万全琳、赵永胜的题为《元室皇裔“黑虎赵”姓考》的文章,其中讲到了改姓 “吴”、姓“赵”、姓“张”等的故事。唯我马氏祖先指“马”为姓。为什么要以“马”为姓?对这一问题牵强附会的解释也很多,但最可信的还是从蒙古民族的性格、心理以及他们的爱好和生活习惯上作出的解释:蒙古族爱马。马是他们的生活资料,又是生活中的伴侣,放牧、打猎、旅行、娱乐等无不与马联系在一起,他们被称作是马背上的民族,马背上打天下,马背上坐天下。所以他们对马情有独钟,说它是“强盛之国的象征”,“草原英雄的光荣”等等。以“马”为姓,正好体现了他们对自己民族性格、民族习惯的珍惜和忠诚。
    南迁、北渡、指马为姓,这就是营儿门马氏的渊源史。对这段历史无论历史学家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如何评价,而我马氏族人和后代则应从继承家族传统的角度认真研究、永远铭记,从中引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有益启迪和教训来。
    三、扇马塬、碾子塬、芦塘——马氏宗族三次人口大迁徙和由此形成的宗室分蕃
    实行汉化以后,马氏祖先等开始过正常人的生活,但随着人口发展,营儿门已无法满足他们对生活资源的需求,于是,很快就实施了向外迁徙。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27 11:41
    收起回复
      据《光绪十六年谱》记载,我马氏祖先的第一次迁徙是向扇马塬。从“葬太祖于汤家寺、白马庙后祖茔”(见彩插图10)看,第一次迁徙是在太祖手里完成的。就是说,太祖在营儿门的时间并不长。太祖走后,营儿门仍在留守。那末留守营儿门的又是谁呢?对此,各个家谱均无记载。不过根据情况分析,留驻营儿门的只能是太祖的长子。太祖的称谓在《光绪十六年谱》中是指铁礼棉。那么留驻营儿门的会不会是铁礼秀呢?不会,因为如果是铁礼秀,则营儿门人与塬上三房四房的亲缘相对较近,但事实却是与中塬相对较近,而与山头、山后相对远一些。所以留驻营儿门的不是铁礼秀。从有关南渡的记载看,南渡前他们二人均无子女,有子女必然是南渡后所生。南渡后生的子女到南迁时能独立者恐怕只能是长子。从门分大、辈分小的一般规律分析,营儿门人的辈分与塬上三家和芦塘同时代人比较要小得多,说明他们只能是太祖的长门。
      居扇马塬的落脚点汤家寺。在汤家寺住了多久,也无材料证明,但通过对家谱提供的有关线索和对白马庙后祖茔的实地考察,大概可以肯定:从进入扇马塬到第二步向碾子塬迁徙,至少不下四代人,约百年以上。这一估计根据有三:其一,任何迁徙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它以人口的增长和对资源需求的相应扩大为前提,没有三至四代人的繁衍和生活需求的压力,马氏祖先是不会产生迁徙的动机和行为的。其二,根据《光绪十六年谱》的记载,向碾子塬迁徙,一下就占领了上塬、中塬、下塬三个村庄,还有“关川里再二甲”,这没有三至四代的人口和力量积蓄是不可能做到的。其三,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汤家寺祖茔。据长辈马其元证实,该茔地的坟头在没有平掉以前,从上到下不少于四排。按正常规矩,四排就是四代人,这是不容置疑的。四代人的人口是多少现在无法说清,但根据传说和家谱已经提供的线索可以证明:这时的马氏宗室已出现了分房,逐渐形成了以亲缘远近为基础的五个房头。相传太祖生二子,长子留营儿门,自然为大房;次子随太祖迁扇马塬,为二房;太叔祖铁礼秀生三子,为三至五房。这五个房头除营儿门外,在后来迁入碾子塬时,便成了重新组成村落的基础。《光绪十六年谱》写道:“次则又移居碾子塬住坐。始有上塬、中塬、下塬之分”。“碾子塬适中,中塬庄居住”,这说的是二房。山后保存的乾隆四十九年马氏《神主》和芦塘保存的乾隆五十二年《初迁芦塘马太太母之墓表》证明,山后最初迁入的是三房和五房,山头迁入的是四房。明万历年间,五房又迁入了芦塘。这就是马氏宗族的第三次人口迁徙。以上划分是最初的划分,后世人随着家族蕃大,又在各房头再行分房,由此形成了马氏宗族庞大的家族体系。
      迁入碾子塬是指马为姓以来的第二次人口迁徙,也是马氏宗族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这次迁徙除上文已经提到的以几个房头的联合行动为特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带有抢占的性质。抢占是依以下三个条件为基础的:第一,马氏已经发展起来的人口优势。第二,马氏祖先仍然保留的蒙古民族不屈不挠、不肯驯服的民族性格和他们能征善战的本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百年岁月的流逝,马氏祖先作为元朝“余孽”的概念已经淡化,他们存在的合法性已逐渐得到认可和巩固,腰杆子硬了,敢于向别人挑战,敢于与当地的汉人为生存空间而抗争。有一段世代相传、脍炙人口的“马鞑子占天下”和 “劐肚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次大迁徙中。故事说,我马氏祖先为抢占碾子塬的耕地和牧场,与其他家族发生了冲突。矛盾越闹越大,最后惊动了靖远、会宁两县县长,在多次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两位县长生气的说:“既然不听调解,你们就劐开肚皮去抢吧!”两位县长说的是气话,但万没想到的是马氏祖先中真有人假事真做。一位20多岁的青年当着两位县长的面,拔刀破腹,盘肠大战,一口气横穿了整个碾子塬,直奔云台山下。这时,靖远县长才如梦方醒,大声喊道:“难道靖远人都死光了,叫你大(爹)占光了不成!”但已为时晚矣。当一拥而上的靖远人把这位青年人推倒在地时,上塬、中塬、下塬已全成了马氏祖先的天下。而这位青年则成了马氏族人心目中顶天立地的英雄。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马氏族人赢得了争夺生存空间的胜利,而他却永远长眠于被人推倒的地方。他牺牲后,一只跟随他的爱犬七天七夜不食,也病饿而亡。如今,这位被族人称为“劐肚爷”的英雄及他的爱犬的坟头仍峻立于云台山下何家湾一簇生机勃勃、永不萎谢的山刺旁。马氏族人凡路过者无不低头凭吊,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这位年轻英灵的怀念和哀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27 11:42
      收起回复
        向芦塘迁徙发生在明万历年间,据“先有营儿门,后有芦塘城”和“先有马家人,后有芦塘城”的传说,马氏祖先迁入芦塘的时间不晚于芦塘城修筑的时间。靖远和景泰县志都确认芦塘城修筑的时间在明万历二十七年,就是说,马太太母迁入芦塘的时间应当在明万历二十七年之前。又根据对马氏祖先从营儿门迁到扇马塬,又从扇马塬迁到碾子塬的时间推算,马氏祖先迁入碾子塬和马太太母从碾子塬迁入芦塘的时间前后相隔不长。
        马太太母迁入芦塘的原因,墓表上说是因其子“入芦塘军”,“太太母陆迁于斯”。其实真正的原因并不这么简单。《民国六年谱》记载,马氏祖先在扩廓兵败后,已到芦塘去过,这是远因。从太太母迁徙时独与儿媳、侄儿、侄媳同行,只字不提丈夫之事,并一去不返等情节看,不能不怀疑与家族、家庭矛盾有关。
        事实上从《民国六年谱》序中我们已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该谱序言中记录了被尊为“万世不迁之宗”的大传的一段言论,:“始祖以为:古今来可大可久之业,而基于无逸之一念。苟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扬。于是,查天时、相土宜、暴霜露、斩荆棘,上绳祖武绵家声于弗替,下裕后昆致家道于大康。”这段近乎辩论的文字说明在太太母离开南塬的问题上,马氏宗族内部是有矛盾、有争论的。太太母要离开南塬,迁徙芦塘,大传遂以上述道理来反对他们,企图说服他们。最后,太太母还是走了,而且是带着“嫡侄”、侄媳一块儿走的,大传的说服工作在太太母的身上似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但大传却因此获得了“万世不迁之宗”的称颂。
        太太母是马氏何人之妻?是哪一个房头的直系祖先?居何辈分?这是芦塘、靖远两地族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其实,两地已发现的家谱、族谱、墓表、神主等已给我们作了回答。我们从三房的家谱中知道大传的宗讳正好与芦塘大明、大定一致,说明大传比太太母晚一辈。而大明、大定之子“秉”字辈又与三房立祖人廷旌之孙、得泉、得水之子同讳,说明太太母与廷旌同辈。大明、大定与得泉、得水同辈。
        太太母及大明、大定和大传,都曾与得泉、得水生活在南塬之上,但得泉、得水的后辈在撰修家谱中除大传的名字在谱序中被提及外,其他人均只字未提,这绝不是一时疏忽,而是因为太太母及大明、大定和大传压根就不是三房的人。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大房、二房、四房的家谱中也找不到他们是这三个房头的人的证据。而与此相反,至少有以下两个根据能说明太太母和大明、大定及大传是五房的人:其一,大传与大明、大定同讳,而与居住、生活在一起的得泉、得水不同讳。其二,根据房分小、辈分大的规律,现在太太母的后人们在马氏五个房头中是辈分最大的,不仅比大房、二房的人大好多辈,也比三房、四房的人大几辈。
        大传既然是五房的人,为什么在五房的家谱中却找不到他的名字?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我们现在看到的五房家谱,只能说是迁徙到芦塘的这一支五房人的家谱,不是全部五房人的家谱。第二,太太母迁入芦塘并不意味着全部五房人都到了芦塘。事实是太太母迁入芦塘以后,南塬上还继续有五房的人留守。不说大传,至少还有大定的“亲嗣”留在南塬上,不然,何来大定在几十年后又“独回西乡,奉养其亲嗣”一说。现在五房的家谱中却没有其“亲嗣”的名字。还有,太太母是有丈夫的,不管太太母离开南塬的时候,他是否健在,从上谱的角度看,他是最应该入谱的人。但现在五房的家谱上也没有他的名字,所以不能把现在谱上有没有名字作为判断是不是五房人的唯一标准。未上家谱不能说他就不是五房人。
        曾经发生在马氏历史上的那场关于留守还是迁徙的争论,最后是以五房人的各行其是而告终了。留守的继续留守,迁徙的继续迁徙,大家各得其所。最终的结局是五房的人先后都离开了南塬,其中包括被誉为“万世不迁之宗”的大传的后代们。这个结局也许连大传自己也没有想到。大传的后代们都到哪里去了?大定及其“亲嗣”后来到哪里去了?五房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这些问题是我们这次修家谱所无法回答的,只能留给以后的修谱者去回答了。
        太太母入芦塘后,以她刚毅干练的精神性格开辟了马氏生息繁衍的新天地。至乾隆五十二年,好德、洪德、宪德兄弟为其太母立碑写表时,芦塘五房族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门望族,分住芦阳、兴泉、喜集水、毛家湾、三塘子等五个乡镇。公元1971年后期,随着景电工程上水,又先后迁入景泰两灌区,分住条山镇、洪水、草窝滩、八道泉、四个山、漫水滩等6个乡镇,人口发展到3000余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4-27 11:44
        收起回复
          围绕马氏祖先闯荡芦塘,民间还流传过许多传说。其中一个传说称,在马氏祖先托足营儿门时,一天,山洪暴发,冲走了营儿门的大门,此门后来顺着黄河漂到了芦塘。此时芦塘正筑就一座新城,还未来得及做大门,芦塘人便把他们打捞上岸的营儿门大门试装其上,不大不小,正好合适,众人惊喜不已。这就有了“先有营儿门,后有芦塘城”的说法。后来马氏祖先找上门来,要求还门,芦塘人就与他们谈判,提出以地换门。马氏在讨还无望的情况下,同意了对方的条件。由此就有了马氏祖先迁徙芦塘的行动。这个故事的真伪对修家谱来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马氏祖先确实到了芦塘。有了这一基本的史实,故事的真伪就无需“打破砂锅问到底” 了。
          顺便还要交待一点:碾子塬又为什么叫“西乡”?其实“西乡”不单指碾子塬。明朝靖远县“乡”的设置不像后来那么复杂,以县城为中心,城东的叫东乡,城西的叫西乡,城南的叫南乡,城北的叫北乡。“西乡”是对包括扇马塬、碾子塬及整个靖远城以西地方的总称。
          四、宗室世系与宗辈关系
          马氏宗室世系,顾名思义是指马为姓以来的宗室世系。指马为姓是铁礼棉、铁礼秀手里完成的,故他们理所当然是马氏宗室第一代祖先,称始祖、太祖。铁礼棉、铁礼秀以后的150~160年的宗室历史无文字可考,这大约就是从营儿门最终迁到碾子塬的一段岁月。以人口学通用的25年一代人计算,约为6~7代人的样子。7代以后首先在三房有了《神主》,最早录入的马氏祖先是山后的廷旌,廷旌与芦塘的太太母是同辈不同时,廷旌至少比太太母大40~50岁左右。
          太太母以其子从军入芦塘,去时子已有了家室,那么她迁入芦塘时的年龄至少在40岁左右。大定天启年间“独回西乡”,他去时只带李氏,离开时继子已从军生子,并到了“事亲孝,事君忠”的年龄,少说也得15~20岁才能有此成熟。这样加起来,太太母至少得活70~80岁才能做到这些。从年龄推断,太太母从靖远西乡入芦塘的时间大约在明万历二十年左右,即公元1592年左右。万历共28年,万历之后是泰昌,泰昌之后是天启,两个年号加起来共7年。大定于天启年间返回西乡,他在芦塘居住的时间约30年左右。所以把太太母迁入芦塘的时间估计在明万历20年左右是有根据的。依此可知太太母的生年大约在明嘉靖三十二年前后,即公元1553年左右。而她去世的时间大约最早在明崇祯元年,最晚在崇祯十年左右。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4-27 11:45
          回复
            以太太母的生年再推断廷旌。廷旌的生年大约在明正德初年,即公元1503~1510年左右。这时距指马为姓约150~160年左右,正是马氏祖先实施从扇马塬向碾子塬迁徙的时候,也就是说,廷旌是这次大迁徙的见证人,但不是实施者,实施者是他的下一代,其领军人物就是大传。这一点《民国六年谱》已讲得清清楚楚了。该谱序中说:“夫迁南塬之始祖即大传,所谓百世不迁之宗也。”这里的“迁南塬之始祖”的提法不妥,首先是南塬的概念有误。南塬当乏指扇马塬、碾子塬,实施向扇马塬、碾子塬迁徙的 “始祖”是太祖兄弟,不是大传。大传实施的是从扇马塬向碾子塬的迁徙,故应改为“夫迁碾子塬之始祖即大传”才对。
            山头(四房)家谱的立祖人是玉利,他生于何年?现在没有更多的资料供考证,只能依据三房和五房家谱中同代人生卒资料来进行大概的估算了。
            中塬(二房)家谱的立祖人是朝凤。朝凤以下依次为占实、自慢。这三代祖葬于康熙以前择定的乱坟儿老茔。占候与占实同辈,但去世晚。从占候始又选了新的茔地——窖台子底下,这已经是康熙年间的事了。康熙以前是顺治,顺治末年为公元1661年,如果就以这一年为限,仍以25年一代人算,向前推75年,大致可以知道朝凤的生年约为公元1586年左右,即清努尔哈赤的时代。
            五房之中唯营儿门(大房)的资料最少,可以说至今未发现有家谱留下来,仅有9代人的《神主》一帧(见彩插图23),立祖人是继雾、继悦、继魁兄弟。理论推算他们可能为清雍正至乾隆年间人。
            对马氏历史上一些遗留问题的考证,现在能做到的仅此而已。我深知这是一个困难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的前人在把有限的文字、实物资料留给我们的同时,也把太多太多的疑点、难点、空白和悬念留给了我们。而历史又是不能编造的。在缺乏史料的情况下,为了说明问题,我不能不加上一些分析、判断和推理的结论。虽然这是编史、写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是无可厚非的,但我必须提醒族人及后代,这些结论绝不可作为最后的定论!如果以后有了新的发现,就以新的资料得出的结论为准。在本文有幸被族人和后代读到时,我特别要强调的就是这一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4-27 11:45
            回复
              尊祖敬宗,报本追远,人皆亦然。但由此而发展起来的撰修家谱、族谱活动最初却并非人皆共有。《史记?太史公自序》曰: “维三代尚矣,年代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可见,谱牒早在夏、商、周已成风尚。不过那时谱牒是专供记录帝王诸侯世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重视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谱学因成为地主官僚维持门阀势力的工具而得到极大的发展。晋太元中,贾弼撰《姓氏谱状》,子孙相传,号为贾氏谱学。梁王僧孺因贾弼旧本,改撰《十八州谱》等书,号为王氏谱学。五代以后,谱学渐衰,但仍不乏名人学士留下谱学经典。宋代欧阳修、苏洵等大文学家各创谱式,并在理论上多有建树,遂使谱学规范化,成为后世人争相效仿的样本。明清时期谱牒维护门阀的作用已经减弱,更多地赋予了尊祖敬宗,报本追远的内涵,故为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所接受。
              谱学之所以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得以传承沿续,除了因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而为他们所鼓励和倡导外,还有“知渊源、明世系、别婚姻、继传统”的作用,为民众所需要。好的家谱、族谱在记载宗族渊源、世系、人物生平、族规家训时,还有意无意地留下了一些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风尚、人口迁徙等多方面的资料,为地方志编写和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补充资料和佐证。
              谱牒对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来说也有进步作用,故修谱为许多人所热衷和提倡。当然,新时期撰修家谱、族谱一定要有新的观念、新的内容,既要把旧谱学中一切积极有用的东西继承下来,又要剔除其消极、陈旧的糟粕,诸如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等,不能让这些东西束缚人们的思想,为害我们的青年和后代。
              文治敬撰
              1996年4月
              【内容系转载收集,若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4-27 11:50
              回复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07-01 09:23
                回复
                  沧州马氏。龙。常。玉。金。再往下不知道有一样的吗?怎么续家谱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19-02-18 10:20
                  回复
                    支持寻根问祖


                    29楼2019-03-21 15:32
                    回复
                      不知道是不是一家的,听说也是甘肃到来到贵州的,


                      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9-04-08 23:46
                      回复
                        听说也是甘肃来的到贵州的,两弟兄,一个在修文县,一个在黎平县


                        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9-04-08 23:47
                        回复
                          甘肃定西马氏路过顶起


                          33楼2019-05-16 16:21
                          回复
                            合着你们营儿门马姓不是汉族


                            35楼2022-09-12 16: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