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转自我在“悟空问答”的回答。
以下仅指现代诗,想了解古体诗方面的可以另寻别处了。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欧阳江河曾经说过的话:
中国当代诗人面临着两大矛盾。其一是用私人的语言为公共发声的矛盾;其二是媒体带来的传播与语言的异化的矛盾。
卡琳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用以解释何谓“现代性”的比喻很有趣:现代性是指“一个矮小的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谓矮小者,指的是我们现今生活的时代,我们借以发声的“语言”,我们的感受以及为我们感受的现象等等,而“巨人”则是指顺着历史的河道倾泻下来的,那些古旧的,过往的,那些曾经辉煌的“语言、感受以及现象”。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现代”,古典主义者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也是一种现代主义者,浪漫主义者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也是一种现代主义者。而“现代”这个词之所以到今时今日才出现,是因人们终于在这一刻发觉到了“现代”。对于“现代”的认知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于“古典”的认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矮小者之所见,实际上也是巨人之所见。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分别为: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刻奇)以及后现代主义。这五种面孔分别代表了面向“历史”的五个不同的态度,现代主义选择了“立足”,先锋派选择了“舍弃 ”,颓废选择了“嘲弄”,媚俗艺术选择了“反思”,后现代主义选择了“解构”。
沿着这个观点重新审视“现代诗”,我们看到的不是“分行,舍弃韵脚,自由,散文化,语言的魔术”等等标签式的印象,而是一种“现代性的诗”,是一种沿着历史的筷子爬下去所获得的食粮——所谓现代诗,从一开始就是立足于历史的。
如果我们把现代诗比作对“诗的历史的反思和重构和舍弃和嘲弄”的话,我们不禁怀疑——这种立足于现代而对历史的对抗是不是必然地会迎来其终结的一天?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从现代性的角度看,当现代诗在对诗的历史进行对抗的时候,它本身也在形成自己的历史。因此我们如今的现代诗或许也可以看做是“现代诗对现代诗的历史的对抗”。
诗的历史其实就是语言的历史。诗代表了人们对语言的质感的最初印象,因此语言既作为诗的质料,也作为诗的意义。
中国当代的现代诗所对抗的历史,实质上就是中国现代诗的语言的历史——中国现代诗的历史发源于五四运动,在当时,中国现代诗(或曰新诗)实际上是一种“用中文写成的外国诗”,也就是说,中国现代诗一开始就走在了对抗中国古诗的“先锋派”的现代性道路上,随后经历了几代诗人的论战,经历了多元的发展,经历了新月派,新月派,九叶派,今天派,乃至八十年代以后的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论战,乃至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出现等等等等,虽然派系庞杂,但是中国现代诗在此时对抗的对象,仍然是“古典”,换句话说,中国现代诗尚未形成自己的历史巨人,那个矮小者一直站在“古典诗歌”这一巨人的肩膀上睥睨众生。
但是有些历史仍然发生在了诗歌之外,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媒体的发展,让中国现代诗不得不走向了与另一个“非诗的历史”的对抗之上——汉语的现代性历史。汉语的现代性历史伴随着中国(尤其是大陆)的社会发展,一直受到了剧烈的动荡,包括政治的,包括媒体的,包括来自互联网的冲击,等等,在这么多“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之下,汉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妥协的,肮脏的,沉沦的,媚俗的,线性的乃至脱离了神性的一种语言。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说道:共产主义的无神论的可怕之处,不是在他们企图把上帝拉下神坛,而是他们企图为自己建造一个直通上帝的巴比伦塔,与上帝平起平坐。
汉语实际上正在遭受这样的暴力。因此,作为坚守于语言战争中最前线的诗人们企图重新学习汉语,要向历史学,向良知学,向无知学,向中国人的同感学,向黑暗学,向所有诗意学——去使用一种不妥协的,带有歧义的中文。
现代诗人们正悄悄地把自己的对抗对象转变为整个语言的历史。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诗人们开始使用一种“私人”的语言,一种理想主义者的语言来为公共的语言问题发声——而这,正是中国现代诗(尤其是当代诗歌)的真正矛盾之所在。
所以,如果你看不懂以上的内容,证明你文化水平不够,这个跟诗歌是没关系的。
以上。
以下仅指现代诗,想了解古体诗方面的可以另寻别处了。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欧阳江河曾经说过的话:
中国当代诗人面临着两大矛盾。其一是用私人的语言为公共发声的矛盾;其二是媒体带来的传播与语言的异化的矛盾。
卡琳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用以解释何谓“现代性”的比喻很有趣:现代性是指“一个矮小的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谓矮小者,指的是我们现今生活的时代,我们借以发声的“语言”,我们的感受以及为我们感受的现象等等,而“巨人”则是指顺着历史的河道倾泻下来的,那些古旧的,过往的,那些曾经辉煌的“语言、感受以及现象”。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现代”,古典主义者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也是一种现代主义者,浪漫主义者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也是一种现代主义者。而“现代”这个词之所以到今时今日才出现,是因人们终于在这一刻发觉到了“现代”。对于“现代”的认知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于“古典”的认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矮小者之所见,实际上也是巨人之所见。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分别为: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刻奇)以及后现代主义。这五种面孔分别代表了面向“历史”的五个不同的态度,现代主义选择了“立足”,先锋派选择了“舍弃 ”,颓废选择了“嘲弄”,媚俗艺术选择了“反思”,后现代主义选择了“解构”。
沿着这个观点重新审视“现代诗”,我们看到的不是“分行,舍弃韵脚,自由,散文化,语言的魔术”等等标签式的印象,而是一种“现代性的诗”,是一种沿着历史的筷子爬下去所获得的食粮——所谓现代诗,从一开始就是立足于历史的。
如果我们把现代诗比作对“诗的历史的反思和重构和舍弃和嘲弄”的话,我们不禁怀疑——这种立足于现代而对历史的对抗是不是必然地会迎来其终结的一天?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从现代性的角度看,当现代诗在对诗的历史进行对抗的时候,它本身也在形成自己的历史。因此我们如今的现代诗或许也可以看做是“现代诗对现代诗的历史的对抗”。
诗的历史其实就是语言的历史。诗代表了人们对语言的质感的最初印象,因此语言既作为诗的质料,也作为诗的意义。
中国当代的现代诗所对抗的历史,实质上就是中国现代诗的语言的历史——中国现代诗的历史发源于五四运动,在当时,中国现代诗(或曰新诗)实际上是一种“用中文写成的外国诗”,也就是说,中国现代诗一开始就走在了对抗中国古诗的“先锋派”的现代性道路上,随后经历了几代诗人的论战,经历了多元的发展,经历了新月派,新月派,九叶派,今天派,乃至八十年代以后的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论战,乃至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出现等等等等,虽然派系庞杂,但是中国现代诗在此时对抗的对象,仍然是“古典”,换句话说,中国现代诗尚未形成自己的历史巨人,那个矮小者一直站在“古典诗歌”这一巨人的肩膀上睥睨众生。
但是有些历史仍然发生在了诗歌之外,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媒体的发展,让中国现代诗不得不走向了与另一个“非诗的历史”的对抗之上——汉语的现代性历史。汉语的现代性历史伴随着中国(尤其是大陆)的社会发展,一直受到了剧烈的动荡,包括政治的,包括媒体的,包括来自互联网的冲击,等等,在这么多“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之下,汉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妥协的,肮脏的,沉沦的,媚俗的,线性的乃至脱离了神性的一种语言。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说道:共产主义的无神论的可怕之处,不是在他们企图把上帝拉下神坛,而是他们企图为自己建造一个直通上帝的巴比伦塔,与上帝平起平坐。
汉语实际上正在遭受这样的暴力。因此,作为坚守于语言战争中最前线的诗人们企图重新学习汉语,要向历史学,向良知学,向无知学,向中国人的同感学,向黑暗学,向所有诗意学——去使用一种不妥协的,带有歧义的中文。
现代诗人们正悄悄地把自己的对抗对象转变为整个语言的历史。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诗人们开始使用一种“私人”的语言,一种理想主义者的语言来为公共的语言问题发声——而这,正是中国现代诗(尤其是当代诗歌)的真正矛盾之所在。
所以,如果你看不懂以上的内容,证明你文化水平不够,这个跟诗歌是没关系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