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妇的保护神
孙思邈的妇科医术很高,救治了很多危重难产的病人,只要他一到,产妇就有了保护神,一些濒临死亡的产妇,被他从鬼门关里拉了出来。
传说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一群人送葬,一位老婆婆哭得悲痛欲绝,路上有几滴鲜血,是从棺材里滴下来的,孙思邈询问得知,死者是老婆婆的独生女儿,因为难产而死。
孙思邈判断是子宫收缩乏力而滞产,引起产妇休克,产妇不是真正死亡,应该有救活的机会。
他叫人开棺,发现产妇还有轻微的脉搏和气息,马上进行急救,扎了一针,不一会儿,产妇醒了过来,产下了婴儿,母子得救。
孙思邈在儿科治疗方面也有绝招。一次,有人跑来找他,说有个产下已断气的孩子,看他能否救活过来。
孙思邈到产妇家一看,刚生下的婴儿浑身发紫,嘴上沾满污血,一动不动,看似断了气。他擦去婴儿嘴外的污血,又擦去婴儿嘴里的淤血。
随后叫人找来两根大葱,扯去叶子和葱皮,用葱白轻轻抽打婴儿身子。不一会儿,婴儿“哇”地哭出声来。
孙思邈又把婴儿放在温水盆里,在他身上轻轻揉搓,最后把身子擦干,婴儿救活了。从始至终,孙思邈没用针没用药,孩子奇迹般起死回生。
孙思邈解释说:“孩子生下来后,口中有淤血,造成肺气阻塞,一时没有呼吸。如不尽快清除淤血,孩子会被憋死。用葱白抽打身子,是让孩子啼哭;一啼哭,肺气通畅,呼吸就有了。孩子肌肤娇嫩,只能用葱白抽打,这样不会伤害肌肤。”
孙思邈高超的医术,声名远播,连宫廷都知道民间有一位叫孙思邈的神医。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孙皇后怀孕10多个月,不能分娩又患重病,太医百般诊治,病情不见好转。
唐太宗心急如焚,坐卧不宁。一天,他问徐茂公民间是否有医治皇后的医生,徐茂公推荐了孙思邈,说他擅长妇儿科,疑难杂症一经他手,便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孙思邈被召进宫中,为皇后治病。但受“男女授受不亲”封建礼教的束缚,医生给宫内妇女看病,不能接近身边,不能号脉和触摸病人身体,只能根据旁人口述病情、症状及以前的治疗效果,判断所患疾病和病情来开处方。
孙思邈不能一睹皇后容颜,不能接近“凤体”,不能直接判断病症。
于是,他叫来皇后身边的宫女,细问病情,症状表现;又要来太医的病历处方,仔细审阅。通过询问和查看病历,知道了皇后的病情。
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宫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红线从竹帘拉出来,隔着罗帐,捏着红线为皇后“切脉”。
然后,孙思邈向太宗禀告说:“娘娘迟迟不娩,需在中指上刺一针,再吃几服汤药,娘娘的玉体就能康复。”
唐太宗点头同意,宫女们把皇后的左手扶出帐外,孙思邈在皇后的中指上猛扎了一针,皇后疼痛,浑身颤抖。针后不久,皇后顺利分娩,产下了皇子。
皇后服了孙思邈开的药后,身体逐渐恢复,精神日渐好转,几天后就能下床走动了。
唐太宗喜得皇子,皇后康复,心里非常高兴。他对孙思邈说道:“先生果真医理精深,妙手回春,确实是当朝名医!今日医好东宫疾病,生了皇子,立下奇功,寡人留你执掌太医院,不知你意下如何?”
孙思邈立志为民治病,不愿在朝做官,婉言谢绝。太宗不好强求挽留,便赏他黄金千两、绸缎百尺、金牌一面、良马一匹。临别时,太宗亲率文武百官,送他出皇城。
后来,唐太宗曾亲临华原县五台山,去拜访孙思邈,并赐他颂词一首。至今药王山矗立的高大石碑上,还镌刻着李世民的赠诗:
凿开径路,名魁大医。
羽翼三圣,调和四时。
降龙伏虎,拯危救急。
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当然,悬丝诊脉有点邪乎,病人的脉象怎能通过丝线传导给医生呢?丝线拴在患者腕上的位置、松紧,作为外行如何准确把握呢?
即使位置和松紧程度都恰到好处,微弱的脉搏又怎能在丝线上感觉到呢?悬丝诊脉只是一种形式,或是说做做样子,而真正判断病情,是通过询问旁人有关病人的饮食、舌苔、二便、睡眠、症状、病史、以前的治疗情况、孕程和产程等问题,来判断病及程度。
试想,如果孙思邈问皇后的病情,宫女们一问三不知,太医也不让看以前的病历处方,孙思邈怎敢悬丝诊脉呢?这则故事广为流传,说明孙思邈医术神奇。
三 、发现“阿是穴”
孙思邈的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针灸技艺高超。他在针刺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就是发现了“阿是穴”。
有一次,一个病人前来医治腿痛。孙思邈见他行走不便,就让他住在自己家里治疗,治疗半个月后,病人的腿痛没有减轻,不愿再给孙思邈添麻烦,提出要回家去。孙思邈劝他再住半个月,继续接受治疗。
病人留下来了。孙思邈纳闷:给病人服的是舒筋止痛汤,扎针选穴是按十四经脉定的。穴位没错,为何没有疗效呢?难道人的穴位除了十四经中的365个以外,还有别的穴位?他在自己身上寻找、试扎,又在病人身上进行试验。
他让病人躺在床上,把腿伸直,用手指在腿上一点点地掐试针穴,边掐边问这里痛不痛,病人不时地问答说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