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原著吧 关注:430贴子:12,527
  • 13回复贴,共1

山东省汶上县郭楼镇古城村原来是西周古郕国国都,发现嘉靖二十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王贤撰《真武庙碑序》译文
【原文】案:祀典有功于民则祀之。故人神之道殊,而理一也。汶上古厥国,有厥亭唐氏。嘉靖念四夏,西滩早有云雾生成,城郭人马之状。盖欣。亦阚时显矣。其去城西北二十五里有古城,周郕子国也——文王子,武王弟,讳叔武。十一年克商而封于郕,伯爵。当时,唯周旦留相王朝,其余俱之於国是。郕伯实至郕,而有保障郕土之功。
【注释】案:《康熙字典》:案,又作按,考也。这里引申为经过考证而断定。厥亭唐氏:汶上古厥国,(古中都)城内有厥亭,城中聚居着有厥亭唐氏。《玉篇》:“今郓之中都有厥亭,有厥氏。”郓州州治在今东平州城。念:通廿,二十。盖欣:(人们)都欢欣鼓舞。阚:kàn,春秋古城名,在山东汶上南旺湖中,向西延伸至嘉祥县境内。时显:应时而显。古人不懂海市蜃楼为光线折射而成的科学道理,迷信的认为淹埋地下的古城“顺应天时,六十年一显。”叔武:周文王第七子。武王伐纣以后封于郕国,赐伯爵,都城遗址在今汶上县郭楼镇古城村,《辞海》有载。见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年版436页“郕”字条①。②所表示的内容“郕邑”,是春秋时期郕国沦落为鲁国权臣孟孙氏的附庸,残存国土仅仅是孟孙氏采邑中的“邑中之国”。汶上“郕城”与宁阳“郕邑”,两者不能混淆。周旦:即周公旦,文王第四子。周灭商以后,辅佐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留在镐京。国是:国政;国家的大政方针。远处西汉刘向《新序·卷二·杂事二》。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家事务,而是治国的大事大策。
【译文】:大明进士、山西平阳府乡宁知县、原籍汶上赐阶文林郎王贤考证认为:祭祀的对象不能仅仅拘泥于神灵,也应该包括那些对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虽然人神地位不同,其中的道理没有什么两样。汶上地属古厥国领地,古中都城里建有厥亭,厥亭唐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明朝嘉靖二十四年夏天,县城之西的西滩黎明时分有大雾生成,出现了海市蜃楼,城郭人马活灵活现。人们都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他们不懂得海市蜃楼的科学道理,还以为是淹埋地下的古阚城顺应天时,雾中再现呢!
出汶上县城前往西北二十五里有一个名叫“古城”的村子,那里曾经是西周初年郕伯的分封国都城,名叫“郕城”。郕伯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行七,名叫“叔武”,“郕叔武”是文化界平常对于他的称谓。叔武随同父子兄弟,经过十一年吊民伐罪,推翻了殷纣王的残暴统治;因战功赐予伯爵,分封到今河南范县至山东宁阳东北部一带的郕国,国都就在现在的汶上县郭楼镇古城村。当时,武王的十几个兄弟都被分封到诸侯国属地;只有周公旦辅佐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留在镐京。郕伯的的确确来到过郕城,所以才造就了古城这个村名的由来。
【原文】:后人不知祀之,祭法不当是也。郕集之东故有真武一庙,面西。正德五年,街耆何泰等仍就惯例而为之;嘉靖念五年,宁惠暨其妻王氏复重竣,且塑观音于后,面东。嘻嘻!予知之矣:阴阳备,而后天道立;仁武备,而后天道城。二者兼祀,人性之善岂不信哉!□□□□□□之后虽积岁累月,严刑法以驱之,使入圣贤之域而不可得;矧乎无为而兴。礼乐之地,庙貌庄严,□□□□□□□(临之肃然起敬者),燥心释,敬心起,而不自觉。然则天理之在人心者,何当一日而已哉!
【注释】后人不知祀之,祭法不当是也:这是一个中心句子,围绕着各种新句子展开下文。后人不懂的祭祀的道理,祭祀的法则不应该这样:第一、应该人神兼祭,叔武作为对城城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应该得到祭祀;第二、道家真武庙里不应该祭祀观世音菩萨。是,指示代词,表示“这样”。面西:玄武大帝原来是西方净乐国太子,所以庙宇居东面西而建。街耆:六十岁以上德高望重的老者。复重後:後字在此不讲,疑是“竣”字之讹。嘻嘻:叹词,对于村民荒唐行为的感叹。然而,他又被村民的淳朴行为所感化。阴阳备,而后天道立;仁武备,而后天道成:懂得了阴阳乾坤天地的天道哲理,就不会犯上作乱;知道了君主文治武功的雄韬大略,就会主动修身养性,自律自爱。矧乎:矧shěn,文言连词,况且;乎,语气助词,没有实意。(临之肃然起敬者):这里是原来碑文缺失七字,为本人顺应句情,酌情补充。
【译文】 后人不懂人神兼祭的道理,因此忽略了对于叔武的祭祀;并且更不应该在道家的庙宇里供奉观音菩萨。古城村集市东头原来有一座真武庙,庙宇坐东朝西,供奉着道家的玄武大帝。正德五年,村里德高望重的何泰老先生,遵循庙宇的原貌,带领大家进行了修复。嘉靖二十五年,青州指挥宁惠的妻子王氏慷慨解囊,捐资布施,对庙宇进行了再一次修葺;并且在玄武大帝的对面有塑起一尊观音菩萨像。菩萨面朝东方,玄武面朝西方,四目相向,显得极不协调。呵呵,佛道本非一家,哪能冰炭同炉呀!
这就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正是这阴差阳错的歪打正着,反而适应了一句至理名言:“阴阳备,而后天道立;仁武备,而后人道成。”你看玄武大帝道法威严,这就象征着那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天;观音菩萨慈眉善目,这就对应了那个心地善良,可以变通的人。天道与人道刚柔并济,相辅相成,真正体现了统治阶层文治武功的雄韬大略;于是才能换来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二神兼祭,这就距离完美的韧性标准越来越近了。
世风下,礼仪疏,人心不古。多少年来有司衙门严明法纪,召集百姓贴近圣贤以促教化,每次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更何况,家乡父老却能自觉自愿的捐资建庙,主动进入教化之境,这种精神多么难能可贵呀!礼乐之地,庙貌庄严,更能净化人们的心灵,从而进入至诚至善的境界。闻听此事,我心中的烦躁一挥而去,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心情的转变来自于乡亲们善行的潜移默化,完全不在意料之中。然而,民风转变绝不能急功近利。路漫漫其修远兮,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原文】何则真武本净乐国主太也——察微知远,意除奸魔,道成升天,天命往镇北方。蹑坎离真精而统玄武之位,神威赫然。夫威之所及者远,虽鬼神不敢违;况明而御灾捍患,能违于人乎?观音本海岸孤绝神女也——定海东北,昌国故兴;教本慈悲,法惟度人;一有厄难,念彼观音,力而灾自离身。
【注释】净乐国主太:《搜神记》和《真武本传神咒妙经》都认为真武大帝原为西海净乐国王子。主太,太子。玄武:古代神话中最令妖邪胆战心惊的四大神兽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玄武为龟蛇合体,居于八卦北方“坎”位,主水,故称北方之神。蹑坎离真精:《玄天上帝启圣录》记载:玄帝念道专一,遂感玉清圣祖紫元君传授无极上道。元君告玄帝曰:“子可越海东游,……,蹑坎离真精,归根复位,上为三境辅臣,下作十方大圣,放得显名亿劫,与天地日月并齐,是其果满也。……”蹑,追踪。坎和离均为《周易》八方之一。离位南方,主火;坎位北方,主水。这句话的意思是:玄武大帝追踪玉清圣祖传授的无极上道,修成正果,充当北方之神。夫威之所施者远,虽鬼神不敢违;况明而御灾捍患,能违于人乎:查“违”字百度百科:违,背,反,不遵守:违背。违反。违法。违抗。违章。事与愿违。汉字释义名词:过失、错误。这里取“违背、过失”两义,引申为有“有负于,辜负”。明,表明,标榜。全句的大概意思是:玄武大帝的威德遍及四海,即使鬼神也不敢有负于它们;更何况一再标榜要为人们驱灾避祸,又怎么能有负于人类呢?定海、昌国:均为浙江舟山地名;昌国在定海东北部。意指遥远的南方,那里是菩萨驻足之地。明:通冥,祭祀。力而:马上。
【译文】啊!玄武大帝的前身为什么竟然是西海净乐国王子呀?你看他宏观宇宙,明察秋毫,意在除尽世间的奸邪魔鬼,于是成就了至高无上的北方之神!他是追踪于玉清圣祖紫元君传授的无极上道,最后修成正果,而统玄武之位。他的神威是多么的威武庄严:威德遍及四海,即使鬼神,玄武大帝也不忍有负于它们;更何况一再标榜要为人们驱灾避祸,又怎么能有负于人类呢?观音菩萨原本是居在遥远南方苦海岸边救苦救难的孤绝神女。况且佛教的宗旨就是慈悲为怀,超度众生。每当你遇到厄难,焚香诵经立刻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原文】夫德之所施者博,虽异类且不能违。况明而普度生灵,忍违于众乎?不能违,不忍违,是大有功于人世也。其兼祀之也固。宜且东面迎阳,春生之仁也;西面肃阴,秋杀之义也。非春不生,非秋不成,天道不在兹乎?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人道亦在兹乎?辅天道而佑人道,二神俱大有裨于明教也!其兼祀之固宜。凡我郕人春祈秋报,饮食必荐,水旱疾疫必祷。虽曰神无不在,而郕人独信之。深思之,至则焄蒿凄怆,(焄蒿凄怆为成语,不可分割)如或见;譬如水流地中焉往而不在郕?或曰玄武处、武当处、观音处、南海,穷数千里而不来兹,吾之未信也。使由此义祀于郕伯,伯有不来享乎?故知人神之道一。
【注释】夫:发语词,引出下文。博:深厚。违:违背、过失。引申为“有负于、辜负”。况明而普度生灵:更可况一再表明要普度生灵。明,表明,标榜。焄(音熏)蒿凄怆:成语。焄蒿,焄同于熏,香气;蒿,雾气蒸腾的样子。也作熏蒿,祭祀时散发的气味。凄怆,悲伤。意思是在祭祀过程中,嗅着祭品散发的气味而悲伤。明教:泛指宗教。使由此义祀于郕伯:假设在这里申宗明义祭祀郕伯。使,假设。
【译文】神灵施与人间的恩德无限宽广,即使花草鱼虫,飞禽走兽,神灵也不想有负于它们;更何况一再标榜普度生灵,怎么会有负于芸芸众生呢?不能有负于芸芸众生,不忍有负于芸芸众生,神灵的作为就大大有功于这个世界了!
由于屈从于捐资者的意愿,当地人没有办法,所以才造就了佛道兼祀这一不可更改的局面。不过这也没有什么不好——你看菩萨面朝东方,迎着太阳,那是在给世人送来春天的勃勃生机;玄武大帝面朝西方,充满肃杀之气,那是预示着秋天的来临。没有春天,万物不能复苏;没有秋天,果实不能成熟。如此说来,这春天的阳和,秋天的肃杀,也是因为时令所需,天道所成造就的必然规律。恻隐之心,春风化雨,那是体现人间的温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是体现侠客的豪迈。这一“仁”一“义”,人道不是也在其中了吗!借助天道辅佐人道,刚柔并济,经世济民,促进社会和谐——两位大神对于宗教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因此,郕城人兼祭佛道两教本来就没有什么不妥。
所有郕城之人,春天祈祷一年风调雨顺;秋天感戴神灵庇佑,收获着五谷丰登,硕果累累;遇到水灾旱荒都要祈求神灵保佑;一箪食一瓢饮,无不先敬神灵而后食。虽然人们都说神灵无处不在,那只是漫不经心的敷衍,但是郕城之人对于神灵的崇拜更加虔诚,没人可比。
细细思考:至于祭祀过程中,人们闻到祭品散发的气味而悲伤,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司空见惯的现象;譬如雨水灌入地下流向何方?这就变得扑朔迷离,让人难以捉摸。有人说它流向了玄武大帝降生的西方净乐国度;有人说它流到了玄武大帝修行之域的武当山中;有人说它流向了南海观音菩萨的脚下;即使追寻千里也不会回归到郕城之地——这事我压根就不相信。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世间哪能没有果报?比如我们感念郕伯的恩赐,在汶上大地祭祀于他,郕伯哪有不来享用的道理?所以说人神之道本来就别无二致,不会有什么两样。
【原文】云予两邑,晋廉爱有碑,德政有祠。其来文云:“惟公德政,俱陈为当道,为明宦乡贤设也。”入人之深,感人之远,岂容已哉!乡宁,我之桐乡也,生食没栖之理之必然。况郕人信神之深,有不来佑我乡人乎?呜呼!圣人之教,不过因其所明而导之——使复其性耳!是役也,至集众耆之力,积宁门之财,所以示人德意,速其响方,一转移振作,间而应者固若是之多也。
【注释】云予两邑:云,说到;予,我们;两邑,指作者故乡汶上和他履职的乡宁县。晋:山西。俱陈:说明情况,汇报上司。陈,陈述,汇报。为名宦乡贤设:古代官员在职做出突出业绩者,都要呈报业绩,进入“名宦乡贤馆”,牌位放入文庙,供当代和后人所敬仰。桐乡: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春秋时为桐国,汉改桐乡。《汉书·循吏传·朱邑》篇记载:朱邑在桐乡官任克己奉公,爱民如子,百姓尊他为再生父母。病危期间,他给儿孙留下遗嘱,死后葬埋桐乡。当地百姓在桐乡西郊为他设立冢祠,岁岁值祭。所以,桐乡就成了官吏廉洁从政之地的代名词。不过因其所明而导之:这里的明字仍做祭祀讲。一转移振作,间而应者固若是之多也:一,其一。间而,再者。转移振作,由于榜样的力量而启发的振奋作为。应者,响应号召的人们。固,本来。若是,这样。
【译文】说到山东汶上和山西乡宁两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嘛——在山西有这样一个风俗:身为官吏廉政爱民,父老乡亲就会把他的事迹镌刻到碑上,永垂千古;施德于民,做出突出贡献者,老百姓就会为他们设立祠堂,享受后人源源不断的香火供奉。来信说到本人在乡宁广施德政,应该呈报家乡有司衙门,把我的名字报入文庙,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感恩于家乡父老的殷切厚望,使我心潮澎湃,激愤不已,久久不能平静。山西乡宁是我施政之所。作为一方父母,废寝忘食的工作是我应尽的职责。我也希望能像汉代的朱邑那样,廉洁自爱,克己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葬身桐乡,名垂青史。
更何况家乡父老对于神灵如此虔诚,要我在乡宁任上为家乡修葺庙宇的大事撰写碑序。父老乡亲对我寄予厚望,我当然责无旁贷,更应该尽职尽责;即使公务繁忙,哪里敢有推脱的道理!啊——,圣人教化百姓的方法,无外乎借助于祭祀神灵的过程,循循善诱地开导他们,使他们回归善的本性罢了。
这一次重修玄武庙的工程,完全依靠几位老者同心协力,更加依赖宁惠夫妇慷慨解囊。我在千里之外的乡宁任所,谨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你们的善举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启发,很快的感动四方百姓积极响应,一则借助于群情振奋,并且也依赖于积极参与者竟然如此之多!
【原文】夫明乎,祭之义则可以为治。使人人皆知神之当祭,则知其道当行。为臣必忠,为子必孝,为兄必友,为弟必恭,为邻必睦,为长必敬,为官必廉,为民必正——无不复其性者。扩其端而充之,将不自今作庙始乎?若阐灵,应以彰神则不暇。
王氏夫主名惠,家本青州,宦籍有位至指挥者。
嘉靖二十六年,岁次丁未二月十五日
赐阶文林郎山东进士知山西平阳府乡宁县邑人五一翁蜀山王贤记
【注释】夫明乎:这个明字还是指祭祀。阐:《辞海》:①开;广;尽。《史记·秦始皇本纪》:“阐并天下。”②阐发;阐明。《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韩康伯注:“阐,明也。”引申为显露在外。③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宁阳东北。《春秋·哀公八年》:“齐人取獾及阐”。这里应取②“显露”。蜀山王贤:这是王贤自称,估计氏族原籍在此。
【译文】那么,祭祀的意义在哪里呢?祭祀的意义就在于端正民风,促进社会和谐。应当使每一个人知道神灵应该祭祀;知道祭祀神灵是对于扭转社会不良风气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端正社会风气更应该人人做起,让不同阶层的每一个人身体力行,自爱自律:作为臣子就必须忠君爱国,为国分忧;作为儿女就应该对父母尽责尽孝;作为兄长,就必须和兄弟相亲相爱,搞好关系;作为弟弟,就应该尊重兄长,懂得长兄如父,老嫂比母。由此延伸,更应该知道犹子比儿,像对待儿女一样疼爱侄儿、侄女,而不能和他们争夺祖上的遗产;作为邻居,就应该互相体谅,和睦相处;作为长者,就应该自爱自洁,拿出做长辈的风度,赢得后辈人尊敬;作为官吏,就应该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作为百姓更应该心地纯正,遵纪守法。所有这些倡议,都是为了恢复人们善的本性。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圣人就制定了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端”行为标准; 弘扬社会风气的主张难道是打从宗教祭祀这里才开始的吗?我们就应该像这样彰显神灵,并且年复一年,永不间断地祭祀他们。
(来此捐资修庙现场的)王氏夫人老家在青州,她的丈夫名字叫宁惠,享有国家俸禄,官拜军队指挥使。
嘉靖二十六年岁次丁未年二月十五日;
赐阶文林郎,山东进士,山西平阳府乡宁县知县,原籍汶上五十一岁老翁蜀山王贤记


IP属地:山东1楼2019-04-07 18:37回复
    471年前的碑文明明记录:“郕集之东故有真武一庙,面西。......嘉靖念五年,宁惠暨其妻王氏复重竣,且塑观音于后,面东。";可是,县政府在真武庙遗址上竖立的标识上却说:”真武庙在郕集之东,坐北朝南......“,后边还有好多内容与碑文不符。县政府树立这样的标识也太不负责任了吧!


    IP属地:山东2楼2019-04-07 18:56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4-14 09:50
      回复
        这是县政府在玄武庙旧址所立的牌子,与471年前真武庙碑序内容不符。堂堂县政府就这么不负责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4-14 09: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