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在位14年间好大喜功,凭借着其父隋文帝留下的庞大家底,不仅大事营建东都洛阳并迁都于此,还修筑长城、大运河等设施,为此不惜疲极民力,令天下苦不堪言。与此同时,隋炀帝还频频出巡边塞、游幸江南,在劳民伤财的同时,也让各地不胜其扰。当然,与这些作为相比,隋炀帝最为后世所诟病,并导致帝国迅速“崩盘”的举动,无疑还是三征高句丽战役。
从大业八年到十年(612-614年),隋炀帝举全国之力三征高句丽,在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后,却只赢得高句丽国王高元虚情假意的归顺,而整体局面却未发生任何变化。更加得不偿失的是,隋朝在整个战役中牺牲掉数十万军人的性命,直接或间接死于战事的民夫、百姓更是难以计数,而过度的征敛又几乎摧毁国家的经济,导致民间几乎没有活路可走。
三征高句丽给隋朝带来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就在战事期间,大规模的民变便已在各地纷纷出现,并逐渐形成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窦建德为首的河北军、杜伏威为首的江淮军三大农民义军集团。与此同时,各地豪强、军阀也纷纷扯旗造反,使得当时的中国战乱频仍,局势异常混乱。
面对着此起彼伏的起义和叛乱,隋炀帝越来越感觉到留在洛阳的危险,于是在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逃往江都避难。就在炀帝离开洛阳没多久,李密便率军进逼东都,而炀帝的表兄、太原留守李渊也起兵反叛,在攻占故都长安后,又扶立炀帝的孙儿杨侑为傀儡皇帝(隋恭帝)。由于北方的局势呈土崩瓦解之势,所以炀帝此番到江都避难,便再也没有胆量回来。
隋炀帝逃到江都后,并没有重整山河、禁暴止乱的志向,反而每日纵情于酒色之中,将国家大政完全抛诸脑后。然而隋炀帝虽然有足够的“资本”享乐,但却坑害了十余万跟着他南下、备受思乡之苦煎熬的关东健儿们,久而久之,军中便出现大规模的逃亡现象。炀帝知道没办法留住卫士们的心,便用肉体消灭的方式来对待逃兵,希望能起到“杀一儆百”的效用,没想到却激起更加强烈的反弹。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利用卫士们思乡难归的怨恨情绪,禁军大将宇文化及、元礼等人发动政变,将隋炀帝缢杀在宫中。炀帝遇难时,年仅50岁。与此同时,叛军还将留在江都宫中的宗室、外戚全部杀死,只留下了炀帝的侄儿杨浩(因与宇文化及之弟宇文智及交好,所以幸免于难),并将其扶立为傀儡皇帝。
宇文化弑杀隋炀帝后,随即率军十余万,裹挟着杨浩及萧皇后等人北上,声称要返回关中。在北返途中,早蓄异心的宇文化及公然霸占炀帝的后妃团,衣食起居跟天子没有两样(“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养,一如炀帝故事。”见《隋书·卷八十五》),正史本着“为尊者讳”的原则,虽然没有明言萧皇后的遭遇,但情况可想而知。
宇文化及行军至河南境内后,屡次被李密击败,窘迫无计之余,只好率领不足两万人的残余部队逃往魏县,并在此地弑杀杨浩,僭号为许帝。然而宇文化及僭号没多久,便被夏王窦建德击败俘获,随即被押往河间处决,时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闰正月。
宇文化及伏辜后,萧皇后沦为窦建德的俘虏,但受到后者的尊礼优待,一年多后又被礼送至东突厥,依附于处罗可汗。萧皇后留居塞北10年时间,直到东突厥被唐朝灭亡后,被大将李靖等人礼送至长安,又过了17年时间才去世。隋炀帝死后,萧皇后先后依附于辗转许、夏、东突厥、唐四国,期间备尝艰辛屈辱,在皇后群体中极为罕见。
隋炀帝遇难的消息传至长安后,李渊随即逼迫隋恭帝“禅位”,然后自建唐帝国,并在1年后将废帝杨侑毒杀。无独有偶,就在隋炀帝遇弑后不久,留在洛阳的重臣段达、元文都等人便拥立炀帝之孙杨侗为帝(皇泰主),然而没多久,军政大权便被军阀王世充夺取。次年(619年)四月,王世充逼迫杨侗“禅位”,然后僭号为郑帝,并在1个月后便将杨侗毒杀。如此算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有四位隋朝皇帝遇害。
在亡国的过程中,隋朝皇室的遭遇固然很悲惨,但跟黎民百姓比起来,却不值得大书特书。依照学者的统计,在大业五年(609年)时,隋朝的人口达到顶峰,官方给出的数据是907万余户、4685万余人,但考虑到大量未纳入户口统计的人群,实际上的人口数应约为5032万(见《中国人口史》)。
然而因为战乱、饥荒、疾疫等原因,仅仅过了十余年时间,到隋朝灭亡时,全中国的人口数竟然只剩下200余万户、1500余万人(户口数见《通典·卷七》“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余万户。”人口数则见《中国人口史》)!在这串枯燥冰冷的数字变化背后,代表着怎样惨烈的亡国现实,由此可以想象。
从大业八年到十年(612-614年),隋炀帝举全国之力三征高句丽,在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后,却只赢得高句丽国王高元虚情假意的归顺,而整体局面却未发生任何变化。更加得不偿失的是,隋朝在整个战役中牺牲掉数十万军人的性命,直接或间接死于战事的民夫、百姓更是难以计数,而过度的征敛又几乎摧毁国家的经济,导致民间几乎没有活路可走。
三征高句丽给隋朝带来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就在战事期间,大规模的民变便已在各地纷纷出现,并逐渐形成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窦建德为首的河北军、杜伏威为首的江淮军三大农民义军集团。与此同时,各地豪强、军阀也纷纷扯旗造反,使得当时的中国战乱频仍,局势异常混乱。
面对着此起彼伏的起义和叛乱,隋炀帝越来越感觉到留在洛阳的危险,于是在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逃往江都避难。就在炀帝离开洛阳没多久,李密便率军进逼东都,而炀帝的表兄、太原留守李渊也起兵反叛,在攻占故都长安后,又扶立炀帝的孙儿杨侑为傀儡皇帝(隋恭帝)。由于北方的局势呈土崩瓦解之势,所以炀帝此番到江都避难,便再也没有胆量回来。
隋炀帝逃到江都后,并没有重整山河、禁暴止乱的志向,反而每日纵情于酒色之中,将国家大政完全抛诸脑后。然而隋炀帝虽然有足够的“资本”享乐,但却坑害了十余万跟着他南下、备受思乡之苦煎熬的关东健儿们,久而久之,军中便出现大规模的逃亡现象。炀帝知道没办法留住卫士们的心,便用肉体消灭的方式来对待逃兵,希望能起到“杀一儆百”的效用,没想到却激起更加强烈的反弹。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利用卫士们思乡难归的怨恨情绪,禁军大将宇文化及、元礼等人发动政变,将隋炀帝缢杀在宫中。炀帝遇难时,年仅50岁。与此同时,叛军还将留在江都宫中的宗室、外戚全部杀死,只留下了炀帝的侄儿杨浩(因与宇文化及之弟宇文智及交好,所以幸免于难),并将其扶立为傀儡皇帝。
宇文化弑杀隋炀帝后,随即率军十余万,裹挟着杨浩及萧皇后等人北上,声称要返回关中。在北返途中,早蓄异心的宇文化及公然霸占炀帝的后妃团,衣食起居跟天子没有两样(“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养,一如炀帝故事。”见《隋书·卷八十五》),正史本着“为尊者讳”的原则,虽然没有明言萧皇后的遭遇,但情况可想而知。
宇文化及行军至河南境内后,屡次被李密击败,窘迫无计之余,只好率领不足两万人的残余部队逃往魏县,并在此地弑杀杨浩,僭号为许帝。然而宇文化及僭号没多久,便被夏王窦建德击败俘获,随即被押往河间处决,时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闰正月。
宇文化及伏辜后,萧皇后沦为窦建德的俘虏,但受到后者的尊礼优待,一年多后又被礼送至东突厥,依附于处罗可汗。萧皇后留居塞北10年时间,直到东突厥被唐朝灭亡后,被大将李靖等人礼送至长安,又过了17年时间才去世。隋炀帝死后,萧皇后先后依附于辗转许、夏、东突厥、唐四国,期间备尝艰辛屈辱,在皇后群体中极为罕见。
隋炀帝遇难的消息传至长安后,李渊随即逼迫隋恭帝“禅位”,然后自建唐帝国,并在1年后将废帝杨侑毒杀。无独有偶,就在隋炀帝遇弑后不久,留在洛阳的重臣段达、元文都等人便拥立炀帝之孙杨侗为帝(皇泰主),然而没多久,军政大权便被军阀王世充夺取。次年(619年)四月,王世充逼迫杨侗“禅位”,然后僭号为郑帝,并在1个月后便将杨侗毒杀。如此算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有四位隋朝皇帝遇害。
在亡国的过程中,隋朝皇室的遭遇固然很悲惨,但跟黎民百姓比起来,却不值得大书特书。依照学者的统计,在大业五年(609年)时,隋朝的人口达到顶峰,官方给出的数据是907万余户、4685万余人,但考虑到大量未纳入户口统计的人群,实际上的人口数应约为5032万(见《中国人口史》)。
然而因为战乱、饥荒、疾疫等原因,仅仅过了十余年时间,到隋朝灭亡时,全中国的人口数竟然只剩下200余万户、1500余万人(户口数见《通典·卷七》“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余万户。”人口数则见《中国人口史》)!在这串枯燥冰冷的数字变化背后,代表着怎样惨烈的亡国现实,由此可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