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连城有内、外二重城垣,分别构成内城和外城,迄今为止的考古调查并未发现存在更大规模郭城的迹象。2004年对遗址进行的考古调查,确认了外城四面城墙、内城四面城墙、内城南门址、内城北部两座建筑址、外城北部一条东西向隔墙、外城南部四条南北向和一条东西向隔墙等遗迹。2009年,通过考古钻探,在外城南墙中央位置发现外城南门址。除内、外城南门址,其他门址已不能通过地面调查得到确认。以往调查发掘所认定的建筑遗迹,除位于内城北部中央的两座建筑址以外,其他建筑址均已无迹象可寻。随着城址及其周边土地水田面积的扩大,在外城四面城墙的外侧修建了引水干渠,地面调查已不能辨认城濠迹象。
外城平面接近方形,东西707.4米、南北744.6米,外城南墙中央设城门(图一)。外城南门只有单一门道,宽3.2米、长5.2米,门址东西两端直接利用城墙作为门道墩台。从发掘迹象推测,城门的结构为门道两壁立排叉柱,顶部建有木结构过梁式门楼。据斋藤优的发掘调查报告记录,外城南、西、北三面城墙中央,墙体都有凹陷(东墙的北半部分已经破坏),可能是城门址所在[7]。此外,在外城南门的西侧,南墙墙体有一处豁口,其位置与和龙西古城外城南门西侧城墙豁口相同[8]。两座渤海王城城墙相同位置均存在豁口这一现象似不应理解为后世人们为了通行便利所为。渤海上京城宫城南墙设三门,其中东侧门为假门,西侧门为单门道的实用门[9]。八连城、西古城外城南墙西侧豁口与上京城宫城第3号门址(西侧门)的位置完全对应,推测西古城、八连城外城南墙西侧亦设有侧门。
外城的中央为内城,四周则由隔墙划分出若干封闭区划。距外城北墙约133米,有一条东西向隔墙将外城北部划分为一处南北约130米、东西贯穿外城的区域。外城南部中央,即内城南门至外城南门之间,由隔墙划分出南北相连的二区划,南北二区隔墙的中央似有门址。外城的东部和西部亦有由多条纵横交错隔墙分隔出的若干区划和院落[10]。
内城平面长方形,东西216.4米、南北317.6米,南墙的中段向北折,中央位置设城门。内城南门台基平面长方形,东西约28米、南北约16米,台基的南北两侧各设前后对应的左中右三阶。据柱网布局可知,南门建筑为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此外,1942年斋藤优调查发掘时确认,内城东、西城墙中央位置墙体凹陷。当时在西墙凹陷处内侧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南北两处排列整齐的素面方砖,采集到绿釉脊兽残片、瓦片等遗物,因此内城存在东、西城门的可能性较大[11]。
八连城的宫殿建筑集中布置在内城北部,以位于中轴线上的两座大型建筑为中心,由对称分布的廊庑连接各单体建筑,并合围形成庭院(图二)。第1号建筑址是内城的第一重宫殿建筑,布置在内城的几何中心,建筑规模最大。台基平面长方形,东西约42.4米、南北约26.3米、最大残高约2米。台基两掖连接漫道及行廊,南壁设左右上殿台阶,建筑形制、规模及所处位置与西古城一号宫殿址、渤海上京城第3号宫殿址相当[12]。第2号建筑址位于第1号建筑址的北侧,是由主殿和朵殿组成的复合建筑。主殿台基平面长方形,东西约30.6米、南北约18.5米、最大残高约1米。朵殿位于主殿的东西两侧,建筑结构相同,台基平面长方形,东西约20米、南北约15米、残高0.6米。主殿台基南渤海国东京龙原府故址珲春八连城 考古成果综述_文库下载
https://www.wenkuxiazai.com/doc/8c202817daef5ef7bb0d3c52-5.html壁中央有廊道连接第1号建筑址,组合成工字殿。第2号建筑址建筑形制、规模及所处位置与西古城二号宫殿址、渤海上京城第4号宫殿址相当[13]。2006年对第2号建筑址进行发掘时,在其东西两侧都发现了建筑台基遗迹(第3、4号建筑址)。由于发掘规划范围所限,只清理了两座建筑址台基靠近第2号建筑址一侧的边缘。参考20世纪前半期八连城考古成果,这两座建筑址的位置及规模应与西古城三号和四号宫殿址、渤海上京城宫城第4-1号和第4-2号宫殿址相当[14]。
在第1、2号建筑址的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南北向廊庑。东、西廊庑北起第2号建筑址,向南延伸至内城南墙附近[15]。在第1号建筑址南面,由东西廊庑南段及内城南墙中段合围形成东西宽约78米、南北长约136米的殿前广场。在第2号建筑址南面,由东西廊庑北段和第1号建筑址两侧漫道及行廊合围形成中庭。第2、3、4号建筑址布置在同一条东西方向线上,三座建筑之间有廊道连接,成为一条东西向屏障。因此在这三座建筑的北面,形成了一处东西横贯内城、南北长约72米、相对封闭的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