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李成梁就夸李成梁,夸李如松就夸李如松,没必要非踩一下戚继光。
1. 李成梁和李如松的确是明末的帅才,他俩在家丁足够的前提下,能够镇住辽东。
2. 李家的家丁,也是在李成梁手里培养起来的,李成梁也算是白手起家。
3. 但是经过宁夏之役,抗倭援朝之后,李家家丁消耗严重,以至于李如松战没于浑河,李成梁二次起复后就无法压制(或者故意纵容)努尔哈赤做大。
4. 李家的部队是传统的部队,即以核心家丁为主要战斗力,无法做到全军统一待遇和令行禁止。
5. 戚家军和岳家军是封建社会唯二的接近现代部队的古代部队,不扰民,全军待遇基本一致,纪律严明(参考戚家军虽受百姓邀请却不入住百姓房屋,以及戚继光初到蓟镇的三千浙兵露天冒风站一天丝毫不动,戚家军对各兵种配合的步骤要求严丝合缝等等),这种纪律性带来的战斗力,正是当年党国于极大劣势下能打败反动派的原因。你明白什么叫纪律性吗?什么叫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吗?
6. 戚继光的抗倭,大部分战绩都是戚家军独自打出来的,而且伤亡比都是巨大的。既包括敌人攻我方城池,野外遭遇和追击,我方攻地方城池,各种形式,参考仙游之战,横屿之战,台州之战,从练兵成功开始,我方伤亡都巨小。
7. 你说打流寇好打(就算不计较之前能小股流寇就深入内地),那打蒙古人怎么样?戚继光在蓟镇呆了十几年,蒙古人的下场是怎样?看看董狐狸和董长昂。为什么蒙古人要绕道走辽东?为什么戚继光曾经派兵协助李成梁?知道什么叫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8. 就戚家军的纪律性一点,带来的战斗力,加上对各兵种配合以及火器的推崇(发明车阵对付蒙古骑兵),戚家军,在古代,军队不变,时期相同,能与之相抗的,估计只有岳家军,或者李二+李靖的配合。
9. 抗倭援朝,不是只有辽东兵(李家部队),戚家军和其他各方友军都有参与。麻贵打的第一次蔚山战役,就是戚家军都已经攻上城头,结果杨镐想辽东兵获得首功,就下令戚家军(当时叫浙兵)下来,换李如梅带辽东兵上,结果就是敌人援兵到达,明军一阵大乱,杨镐和麻贵两个人一路逃跑回平壤。要不是戚家军断后,明军损失就不是六七千人能下来的。后期的露梁海战,是陈璘率领的南方水师打的。
10. 第一次抗倭援朝,李如松,的确打得漂亮。碧蹄馆之战,当时李家家丁有一两千,那战斗力,所以被包围能以一敌四,还吓得敌人主动撤退。这个一方面是因为李如松善于调度和临战筹谋,也因为他个人勇武(他其他八个弟弟就远不如他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李家家丁主力还在。第二次抗倭援朝,当时李如松因为轻骑突进,被鞑靼围攻,战没于浑河。换成了 杨镐 + 麻贵 + 李如梅 + 其他友军,要不是丰臣秀吉病死,谁胜谁负,不好说。结果局是,两次抗倭援朝,大明掏空了身体,获得了一个天朝上国的面子而已。
11. 李成梁和李如松确实是旧式部队的佼佼者,是优秀的将领,给他们时间和机会,他们能够培养起一支以家丁为核心的战斗力强悍的部队。有明一代,他俩算是突出的,和马芳一档,上限就是常遇春蓝玉。但李成梁和李如松一死,辽东军就成为了吞金兽却多次怯战(参考萨尔浒之战李如柏部,以及后面李如桢的故事。)
12. 戚继光,那是战神级别,他的练军思想是超越时代的,他在,那天下无敌。他不在了,你看看宁夏之役戚家军获得首功,抗倭援朝的表现,以及最后一站浑河之役中白杆兵和浙兵(戚家军)的表现。
1. 李成梁和李如松的确是明末的帅才,他俩在家丁足够的前提下,能够镇住辽东。
2. 李家的家丁,也是在李成梁手里培养起来的,李成梁也算是白手起家。
3. 但是经过宁夏之役,抗倭援朝之后,李家家丁消耗严重,以至于李如松战没于浑河,李成梁二次起复后就无法压制(或者故意纵容)努尔哈赤做大。
4. 李家的部队是传统的部队,即以核心家丁为主要战斗力,无法做到全军统一待遇和令行禁止。
5. 戚家军和岳家军是封建社会唯二的接近现代部队的古代部队,不扰民,全军待遇基本一致,纪律严明(参考戚家军虽受百姓邀请却不入住百姓房屋,以及戚继光初到蓟镇的三千浙兵露天冒风站一天丝毫不动,戚家军对各兵种配合的步骤要求严丝合缝等等),这种纪律性带来的战斗力,正是当年党国于极大劣势下能打败反动派的原因。你明白什么叫纪律性吗?什么叫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吗?
6. 戚继光的抗倭,大部分战绩都是戚家军独自打出来的,而且伤亡比都是巨大的。既包括敌人攻我方城池,野外遭遇和追击,我方攻地方城池,各种形式,参考仙游之战,横屿之战,台州之战,从练兵成功开始,我方伤亡都巨小。
7. 你说打流寇好打(就算不计较之前能小股流寇就深入内地),那打蒙古人怎么样?戚继光在蓟镇呆了十几年,蒙古人的下场是怎样?看看董狐狸和董长昂。为什么蒙古人要绕道走辽东?为什么戚继光曾经派兵协助李成梁?知道什么叫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8. 就戚家军的纪律性一点,带来的战斗力,加上对各兵种配合以及火器的推崇(发明车阵对付蒙古骑兵),戚家军,在古代,军队不变,时期相同,能与之相抗的,估计只有岳家军,或者李二+李靖的配合。
9. 抗倭援朝,不是只有辽东兵(李家部队),戚家军和其他各方友军都有参与。麻贵打的第一次蔚山战役,就是戚家军都已经攻上城头,结果杨镐想辽东兵获得首功,就下令戚家军(当时叫浙兵)下来,换李如梅带辽东兵上,结果就是敌人援兵到达,明军一阵大乱,杨镐和麻贵两个人一路逃跑回平壤。要不是戚家军断后,明军损失就不是六七千人能下来的。后期的露梁海战,是陈璘率领的南方水师打的。
10. 第一次抗倭援朝,李如松,的确打得漂亮。碧蹄馆之战,当时李家家丁有一两千,那战斗力,所以被包围能以一敌四,还吓得敌人主动撤退。这个一方面是因为李如松善于调度和临战筹谋,也因为他个人勇武(他其他八个弟弟就远不如他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李家家丁主力还在。第二次抗倭援朝,当时李如松因为轻骑突进,被鞑靼围攻,战没于浑河。换成了 杨镐 + 麻贵 + 李如梅 + 其他友军,要不是丰臣秀吉病死,谁胜谁负,不好说。结果局是,两次抗倭援朝,大明掏空了身体,获得了一个天朝上国的面子而已。
11. 李成梁和李如松确实是旧式部队的佼佼者,是优秀的将领,给他们时间和机会,他们能够培养起一支以家丁为核心的战斗力强悍的部队。有明一代,他俩算是突出的,和马芳一档,上限就是常遇春蓝玉。但李成梁和李如松一死,辽东军就成为了吞金兽却多次怯战(参考萨尔浒之战李如柏部,以及后面李如桢的故事。)
12. 戚继光,那是战神级别,他的练军思想是超越时代的,他在,那天下无敌。他不在了,你看看宁夏之役戚家军获得首功,抗倭援朝的表现,以及最后一站浑河之役中白杆兵和浙兵(戚家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