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三子吧 关注:2贴子:384
  • 4回复贴,共1

【微小说】四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1-21 12:07回复
    四人
    (一)
    我们四个在十三岁的时候,不知道受了哪部电视剧或者小说的影响,决定结拜成姐妹。没有桃园结义那样隆重的仪式,话说那或许是要斟上满满一杯酒,太烈了不行,容易乱了情绪;太淡了也不行,仿佛这感情没有韵味,那时应该是桃花酒也说不准,就这样一饮而尽,然后搂着彼此的肩膀高喊“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那太壮阔了。所以我们四个合计了一下,就在吃完肯德基擦嘴的当儿,就这么草草定下来了。没有一纸文书,也没有一个见证人。如果一定要算的话,台面上的杯盘狼藉之中,那些没吃完的薯条和番茄酱应该算是目睹了全程吧。
    那时候我们刚刚认识一个月。小学毕业升入初中,被分配在相近的座位。生物课需要自由组合完成生物考察作业,我们四个就莫名其妙地看对了眼。她们三个人,一个是我从小就认识的,小学时代师从于同一个钢琴老师,那人以学费贵得离谱出名,后来因为学费的事情我爸妈和他大吵一架,于是我便投奔另外一个老师门下。但是对于她,我们彼此都有印象。毕竟当时在“贵得离谱”先生门下考钢琴八级的那一年,她是唯一一个和我同届考八级的学生。后来考十级的时候我们又一次遇到了,还相互打了招呼,就算是老熟人了,连分班都想在同一个班。一个是我的后桌,在初中大家都喜欢“客客气气”地称呼成绩比较好的人“学霸”的时候,当然不难看出这份“客气”藏着居多的戏谑,而这个姑娘是我们四个当中唯一一个没有资格被称为“学霸”的人。虽然学习方面不占优势,领导能力还是及其出众的。最后一个是班上出了名的“笔记王”,别人是在书上找笔记,她的课本完全是在笔记中找课文。
    就这样熟识了。没有仪式,没有口号。事实证明,仪式感还是很重要的。桃园结义起码当了一辈子兄弟。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1-21 12:08
    回复
      (二)
      思思,我的后桌,规划起考察路线可谓一把好手,早上在哪里集合,走哪条路,去哪儿吃午饭,下午去哪儿玩,都安排得清清楚楚。而我们三个“学霸”只会在沉思之后(其实脑袋里还是一片空白)故作高深地点头,说:“这个不错,就这样吧。”最后思思一锤子敲定,那就这样了!
      第二天我们跟着思思去爬山,思思一副“老导游”的架势,一路走一路介绍,这个是鸡蛋花,你们要不要拍一下;这座石刻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你们要不要拍一下;登上这座亭子能够俯瞰大半个城市的景色,你们……要不要拍一下;最后我们四个,要不要也拍一下。
      就好像真的郊游一般,那一天恰好是国庆节,祖国第六十四个生日,我们四个就好像一个简易的旅游团,跟着一个不太靠谱的导游游山玩水、走街串巷,竟也落得快活,至于之后在上交生物作业的时候发现根本无言以对,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我记得那时我还用着最普通的三星滑盖手机,像素差得如同打了马赛克,却在那一点一滴肉眼可分辨的像素格子里找到了有关那天的回忆。仅仅两个月后那台手机就永久地损坏了。我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除了汉堡和薯条之外,我的手机就是那个沉默的见证者,它看着这段毫无利益瓜葛的最纯粹最通透的友情开始便又匆匆结束。
      中午我们逛遍了美食街,就在学校附近,当然作为宅女的我不可能知道。思思驾轻就熟地带着我们穿越四果汤、烤面筋、水煮鱼,最后我们一致决定吃肯德基,最对胃口的餐厅。那个时候肯德基总是有一些小礼物的,当然现在还有,只是我早就没有了当时的童趣,也就永远地忽略了那些美好的事物。我拿到的是一只“泪小奇”,一只泪眼汪汪的猫咪,那天我学着它委屈的样子说,我能不能和你们交换呀,它哭得也太伤心了。她们纷纷说“不”,于是那只猫就被我放在自己的书桌上,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这七年之间它一直那样哭着,保持着那滴永恒的泪水,它好像在无声息地告诉我,时间在流转,但是它没有变,变的人,是我。
      在那个中午,我们决定做姐妹。
      下午,我们四个真的如同姐妹一样,窝在书店的最内层书架边上,看了一下午的言情小说。是的,就是小学生最爱的“大鱼文化”或者“爱格”旗下那些封面花花绿绿亮眼吸睛的幼稚言情,和同样做作的书名相辅相成。思思和沐沐对这一块是“专家”级别的人物,一本正经地教育我和小苹,“奈奈是个被出版社耽误的作家。”还隆重推荐了她的《再见,小时候》。后来十六岁的我“有幸”拜读了这本大作,才发现那是同样的矫揉造作,只是文笔上显得更加成熟一些,大概是从小学生水平升级到了高中生水平吧。当时对于奈奈还是崇拜得紧,生怕自己没文化,读不懂她的旷世巨著。
      后来下午我们一起看了《你不来,我不走》,不是奈奈的作品,现在想来二者真的好无区别。初中生眼里的高中生活总是那么流光溢彩,因此看到书里男主角和女主角在落日余晖下的十字路口旁,坐着女主角的拉风摩托车相拥热吻时,我的内心除了尴尬之外竟然有着和书里的路人甲乙丙丁一样的羡慕。那是我从未经历并且即将会经历的高中生活。只是高中的时候我走进书店,却再也找不到那本书了。是因为太过畅销被太多像我那样的少女推崇备至,还是因为长大了之后的我们发觉时间的无情所以摒弃了它,我不知道。可我的心在那一刻空落落的,好像失去了当时身为小女孩的时候,可以胡乱想象的心事自由权。
      何天,那是女主角的名字。现在想想,那也是命运对我隐隐作出的指示。为何让我拥有了那一天的快乐、自由、难忘,却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一个一个地失去了那天一起往前的三个人。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1-21 12:09
      回复
        (三)
        回了家之后思思提出,我们应该把QQ名字和QQ头像改了,姐妹要有个姐妹的样子。于是我们挑啊选啊,终于在深夜的时候敲定了,娉娉年纪最大,昵称“大妞”,其次是思思,我和沐沐,按顺序“二妞”、“三妞”、“妞妞”地叫着。就好像一股裹挟了稻香味的风吹过来,这四个名字竟也有了麦田般的香气。至于QQ名字,我们秉承了“奈奈”之流的浮华气度,那名字拗口得要命,但我还记得。“墨尔本晴上湛蓝的天空”(有些诗人般的浮华气度了)、“巴黎铁塔下苦涩的回忆”(这是当时的文艺少女最钟爱的浪漫)、“普罗旺斯下浮华的沧桑”
        (这是我,这个名字也间接导致了我们全家对这个薰衣草国度的向往,当时被她们挑剩下的这个名字却让我有了古典主义的情怀)和“东京铁塔下盛开的繁华”(应该是指高楼大厦的缝隙中弥漫出的那股资本主义的繁华气氛)。
        这四个超级长超级文艺的名字就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至少在形式上,我们算是拜过了“天地”,义结云天。
        但也仅此而已了。这些名字成了唯一的回忆。因为后来,在没有通知其他人的情况下,她们一个一个换了头像,换了名字。我是最晚换上这个名字的,也是最后一个一个字一个字地删除它们的人。
        在我十四岁生日那天,思思递给我一封信。思思的字体很可爱,是浑圆的,像汁液饱满的水蜜桃一般,圆滚滚的,万分可爱。思思给我的信纸是精挑细选过的,有着细致的香气,浅绿色的纸页,上面是她可爱的字迹。只是她说,萤萤,在你生日这天,我想对你说,早在我们决定成为四姐妹的那一天,我心里就清楚我们四个迟不久就必然分开,而我一定是最早走的那一个。你们都是“学霸”,而我只是一个“学渣”。和你们成为姐***子(也许就只有那一天)我很快乐,但是我知道我一定会退出你们,就好像我第一个改了QQ名字。我也想和你们继续做姐妹,但是我知道这一定不长久。所以,今天我正式退出,从今只有“大妞”、“三妞”和“妞妞”了。
        我去找思思,我固执地问她这怎么会,我们永远都是四姐妹。思思其实很纤瘦,说话也温温柔柔,但是我说过的,她是我们最具有领导气质的一个人,她和强硬的娉娉不一样,她是柔中带刚的,她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她眼里的情绪很复杂。她说,这是一定的,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或许你现在并不舍得我,但是当我们逐渐长大之后,你会发现“学霸”和“学渣”之间会有一道天然的隔阂。这是难以跨越的,并不是不想跨越,而是随着时间、随着朋友圈的更迭,这道痕迹会越来越明显。
        这个家伙一定是装出来的“学渣”,思思这个家伙,比我这个当时的班级第二年段前二十的人活得透彻太多。十四岁的她已经知道有些东西难以消失,比如“成见”、比如依靠成绩划分的隐形的“阶层”,这些东西只是因为我们的心智还不成熟所以看不见。既然在这些痛苦的隔阂变得清晰之前就已经能够察觉,不如早些抽身而去,还能够骗自己,“它们很模糊,它们不存在”。还能够安慰自己,“是我自己选择离开,不是被逼无奈”。这是作为十四岁的小女孩,为了假装高傲地保护着自己而披上的防御的武装。
        后来我问起娉娉这件事,她轻描淡写,走了就走了呗,那天晚上,她也改了名字换了头像。我想了很久,心里隐隐作痛,因为我知道了,思思说得全对,比满分的数学试卷还要精确万分。
        桃园结义的兄弟情持续了一辈子。而我们四个人只做了不到八个月的“姐妹”。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1-21 12:09
        回复
          (四)
          初中毕业的时候,娉娉和思思的关系已经很僵,具体原因不详,娉娉骂思思的字眼在当时的我们看来是极其具有侮辱性的。后来思思出了国。再后来,不知娉娉心里对我到底有何不满,她单方面删除了我的联系方式。从此我们四个再无联系。或许还是有的,娉娉和沐沐的关系一如既往。但是我们不可能再回到四个人,永远不会再重现那一天的快乐。
          思思的那张信纸我还时刻保留着,它被压在我抽屉的最底层,我害怕那份回忆弥漫出来,就好像一柱香,缠缠蜷蜷中引领我回到那个时刻,那一年的国庆节。
          长大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是从夕阳下第一次接吻,还是路灯下第一次不带情欲的拥抱。
          与我们而言,在那一天,那张浅绿色的信纸被放在我的手心时,那样悲伤的质感就宣告着残酷的成长。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1-21 1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