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吧 关注:7,356贴子:14,578
  • 1回复贴,共1

鼽衄是一种什么病 (申洪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鼽衄(音qiú nǜ)是一种古老的病名。在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出现了“鼽窒”之病名。《吕氏春秋·季秋》:“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兵藏殃败,民多鼽窒”。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称之为“鼽 氵肉”。《五十二病方》:“足太阳脉……鼽氵肉”。《礼记·月令》又叫做“鼽嚏”。《礼记·月令》:“季秋行夏令,则民多鼽嚏”。“鼽嚏”之称,延续到了唐代。唐·柳宗元《时令论》:“大疫风咳,鼽嚏疟寒疥癘之疾”。《素问·金匮真言论》叫做“鼽衄”。《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春善病鼽衄”。
由此可知,“鼽衄”“鼽窒”“鼽 氵肉”“鼽嚏”等,互文同义,都是指的一种病,就是今天的感冒病。感冒是一种古今共存的常见病。《词源·鼻部》:“鼽嚏,鼻粘膜因受刺激而打喷嚏,即俗所谓伤风”。冬春季是感冒病的高发期,所以《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春善病鼽衄”。
“鼽”,唐代王冰的解释较为确切。他说:“鼽,谓鼻中水出”。流涕,是感冒的主要病状之一。
这里“衄”字的解释,王冰就解错了。他说:“衄为鼻中出血”。此说对后世理解此义,起到了误导作用。“衄”,是上述“氵肉”“嚏”之音转或义转字。“衄”与“鼽”之含义相同,均指鼻流涕打喷嚏之感冒病状而言。
古之“肉”“血”可互用。《集韵·屋韵》:“衄,或从肉”。故“氵肉”与“洫”当为同字。《太玄·达》范望注:“洫,小水也”。则此“氵肉”字,可解为鼻流涕之义。
“鼽嚏”,又可为感冒打喷嚏时所发声音之生动形象之表述,所以《词源》直接解释为打喷嚏之义。
“衄”字“流鼻血”之含义,不能用在此处作解。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感冒同时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十分少见。再者,“衄”如解成“流鼻血”之义,与《素问·金匮真言论》原文体例不合。《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这里的“胸胁”“洞泄寒中”“风疟”“痹厥”等,都指的是一种病证。郭霭春解释“痹厥”时说:“痹厥,偏义复词,此指痹说”。同理,“洞泄寒中”指的是“洞泄”一病。“寒中”只是其相关的致病因素。这同样是个偏义词组,意在“洞泄”一病。因此,“鼽衄”若解成感冒、流鼻血两种病证,明显与原文体例不合。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2-16 07:16回复
    在《五常政大论篇》里鼽衄是金运不及而从火化造成的,衄解释成流鼻血不错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26 2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