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部分堂号的出典: 相传李氏出尧舜是大理官皋陶之后,皋陶裔孙利贞逃难食“木子”得全,改姓李氏,故李姓以“大理”、“辅尧”、“利贞”为家族堂号,其实并无根据。 李氏出春秋晋文公时理官李离之后,故李姓或以“晋文”为家族堂号。 相传老子李耳生于李树下,其母指李树为姓。唐皇室李氏,自言为老子之后,后因称李姓昌盛为“仙李蟠根”,李姓族人因以“蟠根”、“仙根”为家族堂号。 李耳曾为周代柱下史官。他过函谷关,关尹喜曾见紫气东来,因请李耳作《道德经》,被尊为道家之祖。所以李姓又或以“柱史”、“道德”、“道德”、“紫气”、“东来”为家族堂号。 老子认为万物由道而产生,由德来蓄养,所以李氏又以“养德”为家族堂号。孔子曾对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因此李氏又以“犹龙”为家族堂号。其实孔子说的老子名老聃,姓老氏,与老子李耳并非同一个人,所以李氏以“犹龙”为家族堂号实为“张冠李戴”。 秦始皇丞相李斯(?-前208),随秦始皇巡行,奉命于邹峄山刻石记功,李氏因以“峄山”为家族堂号。 东汉名将李膺(110-169),《后汉书》上说他“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其后人以“龙门”、“登龙”、“见龙”、“会龙”为家族堂号。李膺与太学生郭泰等交厚,反对宦官专擅,致力于纠劾奸佞,被太学生誉为“天下楷模”,其后人或以“楷模”为家族堂号。 唐初太府卿李袭誉,性严整,以威肃闻。他对子孙说:“吾近京城有赐田十顷,耕之可以充食;河内有赐桑千树,蚕之可以充衣;江东所写之书,读之可以求官。吾没之后,尔曹但能勤此三事,亦何羡于人!”其后人以“耕读”为家族堂号。 唐谏议大夫魏徵去世,唐太宗李世民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以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唐皇族后裔以“三鉴”或“恒鉴”为家族堂号。 唐名将李靖(571-649),因功封卫国公,其后人以“卫封”为家族堂号。 唐太宗第三子李恪(619-653),永徽四年(653)被诬陷赐死,显庆五年(660)追封郁(鬱)林王,其后人以“郁(鬱)林”为家族堂号。 唐高宗封泰山之后,欲遍封五岳,永淳元年(682)于嵩山又造奉天宫。监察御史李善感上疏直言劝阻,时人喜之,谓之“凤鸣朝阳”,其后人以“鸣凤”、“哕凤”为家族堂号。 唐刑部尚书李乂(647-714)与兄李尚一、李尚贞俱以文章见称。李乂著文集五卷,内《两唐书志》为其与兄尚一、尚贞之文之合集。古以花萼比喻兄弟友爱,故《两唐书志》别称《李氏花萼集》。其后人以“花萼”为家族堂号。 唐玄宗李隆基,感其兄李宪让其继位义举,君子务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之本兴“本”是做好立身根本。其后人以“务本”为家族堂号。 唐诗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幼年随其父自碎叶(今吉尔吉斯共和国阿克-贝希姆)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自号青莲居士,其后人以“太白”、“青莲” 、“莲瑞”、“步莲”等为家族堂号。李白尝作《秋浦歌》,有“白发三千丈”句;又作《惜馀春赋》,有“横涕泪兮分怨春华”句,以“春华”比喻青春年华,其后人或以“长发(髮)”、“春华”为家族堂号。 唐德宗宰相李泌(722-789),封邺县侯,人称“李邺侯”。他博览群书,好收藏书,号称“邺架”,其后人因以“邺架”、“架书”、“拥书”为家族堂号。 唐名将李晟(727-793)封西平郡王,卒谥忠武,其后人以“西平”、“忠武”为家族堂号。 唐玄宗时乐工李龟年,善歌,擅吹筚篥,奏羯鼓,并长于作曲,深受唐玄宗赏识。后人称之为“乐圣”,其子孙以“乐圣”为家族堂号。 唐江州刺史李渤(773-831),号景星,曾与兄李涉同在庐山白鹿洞读书,又养白鹿自娱,时人称之为“白鹿先生”,其后人以“景星”、“鹿洞”、“白鹿”为家族堂号。 唐诗人李绅(772-846)与李德裕(787-850)、元稹(779-831)并称“三俊”,其后人以“三俊”为家族堂号。 唐元和七年(812)状元李固言(782-859),据传中第之前曾走到一株古柳树下,听到弹指声。李固言问是何人,听到答应,说:“吾柳神九烈君,已用柳汁染子衣矣,科第无疑。果得蓝袍,当以枣糕祀我。”后固言依言照办,果中状元,其后人因以“柳汁”为家族堂号。 唐诗人李商隐(813-858),曾任弘农县尉,后人以“弘农”为家族堂号。 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866或867-933),对待官吏奖罚分明,严惩贪污官吏,商赐清廉之臣,其后人因以“赐廉”为家族堂号。 南唐建立者李昇(888-943),其所居之处名为“澄心堂”,其后人因以为家族堂号。 北宋太宗、真宗宰相李沆(947-1004),卒谥文靖,其后人因以“文靖”为家族堂号。 北宋真宗时李绎,官至谏议大夫,为官不扰民,却有才不得志,尝作《五知先生》谓“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也。”其后人因以“五知”为家族堂号。 北宋画家李公麟(1049-1106),告老居龙眠山,自号龙眠居士,其后人以“龙眠”为家族堂号。 南宋抗金名臣李纲(1083-1140),晚年居福州,于书斋旁植桂树,斋名“桂斋”,其后人以“丛桂”为家族堂号。 北宋吏部侍郎李若水(1093-1127),靖康二年(1127)随钦宗至金营,怒斥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被害。南宋高宗赠其观文殿大学士,谥忠愍,其后人因以“忠愍”为家族堂号。 南宋理学家李侗(1093-1163),学者称延平先生,其后人以“延平”为家族堂号。 南宋时庐江(今属安徽)李氏,淳熙年间编刻《甲秀堂法帖》,其后人因以“甲秀”为家族堂号。湖南澧县二得堂李氏,始祖李得清、李得明,因以“二得”为家族堂号。 湖南衡山龙湾堂李氏,世居衡山桂林龙湾房,因以“龙湾”为家族堂号。 广东台山东坑李氏,始迁祖李养,字圣颐,因以“圣颐”为家族堂号。 天津延古堂李氏,始祖李京琦,著有《延古堂诗存》,因以“延古”为家族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