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140,027贴子:1,663,553
  • 73回复贴,共1

公元前381-374年:小国重新洗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
这句话是刘向在《战国策书录·叙》中对那个风起云涌时代做的总结。
这句话提醒我们,除了我们熟知的,实力达到万乘级别的七个大国--战国七雄,那个时代还有几个实力只有千乘级别的小国,如果忽略它们,战国的历史进程就是不连贯的,面貌就是不完整的。
通过公元前381-374年七年的故事,我们可以管窥小国们是怎样在大国的夹缝中努力求存,它们又是怎样身不由己,在席卷而过的时代潮流中兴衰沉浮。
1.中山和郑国:一生一死交错而过。
公元前375年,韩国军队攻克郑国都城,灭掉了郑国。经过长达半个世纪持续不懈的进攻,它终于得偿所愿,把这块肥肉吃到了自己肚子里。
郑国不幸成为战国时代第一个被七雄灭亡的千乘之国。
第一个灭亡的千乘之国原本不应该是郑国,应该是中山国。世事无常,没人能料到,已经被魏国占领20多年,大家都认为棺材板早就钉牢了的中山会起死回生,成功复国,相反,不久前还活蹦乱跳的郑国却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彻底完蛋了。
短短几年时间内,中山复国和郑国亡国相继发生,这并不是凑巧,两件事是同一场战争的遗留效应造成的。公元前383-381年,魏国和赵国,楚国展开一场大战。(战争期间赵国和魏国军队曾经反复争夺刚平城,为了叙述方便,我把这场战争称为刚平之战。)
参战国家当中,魏国和赵国都是以前三晋联盟的成员,楚国主将吴起也是从魏国出来的,这场战争基本上可以看做三晋自相残杀的一场内战,它也是三晋之间第一次爆发内战。
刚平之战前的国际格局很清晰明了,就是三对三,韩赵魏三晋联盟对秦齐楚联盟。
请参照我的另一篇文章。
为什么齐国一直没有消灭鲁国?
随着三晋内部出现严重分裂,国际格局跟着出现剧烈动荡,导致一些小国的命运走向也跟着出现了显著变化。
中山是魏国的一块飞地,它和魏国之间隔着赵国,赵魏一翻脸,魏国立刻就发现,糟了,它无法和中山联系上,彼此音讯不通,拥有这块领土等于没有。它对中山的控制力迅速衰落下来,齐国趁机支持中山人发起叛乱,帮助中山摆脱了魏国统治。
中山国是在刚平之战期间成功复国的,魏国丢掉一大块领土,损失惨重,它认定齐国是幕后黑手,对齐国非常愤怒,发誓要报复齐国,战后,它两次纠集一帮子人来群殴齐国。(一次是前380年,韩赵魏三晋攻齐;一次是前373-372年,魏,燕,鲁,卫发动的四国伐齐战争。)
那么,郑国灭亡和刚平之战又扯上的什么关系?
2.郑国灭亡和吴起。
对吴起,郑国应该有些怨念。
刚平之战又一次成就了吴起常胜将军的名声,他指挥着楚军所向无敌,重创强大的魏国,威震天下。 可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吴起的功业把郑国给牵连进去了。
当时情形是这样的,魏国遭到赵国和楚国南北两面的夹击,它同时在两条战线作战。在北线,开战初期它就和赵国展开激烈对抗,打的不可开交。
而在南方的魏楚边境线上,一开始的战况显得没那么激烈。像赵国一样硬来不是吴起的风格,他玩了个声东击西之计。
他先安排边境线上的楚军实施小规模佯攻,迷惑魏军,牵制住魏军主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突然间,他出其不意,亲自率领楚军主力部队长驱北上,一直杀到黄河岸边,楚军穿越梁门(位于大梁西北的关塞),驻军林中(位于梁门以北),饮马于黄河。
楚军甚至还渡过了黄河,和魏军战于河内地区的州西(今河南省武陟县)。
吴起曾经长期在魏国做将军,他了解魏国的弱点。魏国领土形状像一个杠铃,两头大中间小,只要楚军能够占领位于杠铃中间的细杆所在位置,也就是河内的州西附近位置,就能把魏国给一切两断。
魏国都城安邑在杠铃的西边,和赵国,楚国交战的两条前线都在杠铃的东边,它被一切两断的后果很严重:所有正在作战的部队都收不到来自中央政府的命令,整个指挥系统陷入瘫痪状态。
赵国也趁机发起反攻,火攻棘蒲,攻克黄城,楚、赵两国联手大败魏军。
吴起确实用兵如神,他的行动是改变战局的关键,不过我有个问题,行动过程中吴起是怎么避开魏国在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神出鬼没地直接出现在黄河两岸的?他是飞将军,从魏国人的头上飞过去的吗?
当然不是,他也只能走地面。他是通过楚国小弟郑国的领土做到这一点的, 郑国灭亡的致命原因就此埋下。

刚平之战吴起行军路线图(感谢战国吧长城长提供原图)
魏国运气还算不错,在它的危难时刻,支持吴起的楚悼王突然去世,吴起回国奔丧,在楚国内乱当中被人杀死,这场战争戛然而止,不然的话魏国损失还会大许多。
战后,痛定思痛的魏国开始认真反思失败教训,它意识到,只要郑国还在,楚军就随时可以再做一遍吴起做过的事情,借助郑国领土直接攻击魏国的要害部位,所以只能让郑国消失。
半个世纪以来,韩国一直都在不断攻击郑国,吞并郑国是它梦寐以求的国家目标。这半个世纪魏国始终拒绝帮助小弟韩国吞并郑国,现在它改变了主意,它主动对韩国表示,魏国将全力支持它灭郑。
有福之人不用忙,韩国并没有参加刚平之战,它完全没想到最大的一块好处会轻易落到自己头上,它笑的嘴巴都合不拢。
公元前375年,魏国调动大军猛攻楚国,在榆关击败楚军,迫使楚国必须集中所有兵力抵抗,无力去援助郑国。
韩国抓住这个难得机会,也在同一时间派出自己的全部军队,最终攻灭了郑国,它还把都城迁到原郑国都城,改名为新郑。


IP属地:四川1楼2021-08-07 19:45回复
    三.地缘,地缘,还是地缘
    直到最后郑国都很懵,它没有参战,没有杀死一个魏国人,它做的全部事情只是允许楚国的军队过境,仅此而已,怎么就召来了杀身之祸?
    楚国还有一个小弟宋国,宋国也在战争期间两次允许魏国的敌人过境(齐国军队两次通过宋国领土去援助楚国),怎么它一点事没有,魏国不去报复它呢?
    郑国和宋国的地缘位置不同,因为这个原因,做同样的事情,它们对魏国造成的威胁程度大不相同。
    齐楚互相援助对魏国能有多大危害?这不是个紧迫问题。反观郑国,它所在的位置过于靠近魏国的要害,让魏国寝食难安,魏国必须消除这个威胁,只能说它比较倒霉。
    同样是三晋分裂,中山国获得了好处,郑国却遭受严重损失,也是因为它们的地缘位置不同。
    在战国前期,魏国是公认的霸主和最强大国家,它没能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我们都知道,最后完成统一天下任务的国家是这时还相对弱小的秦国。
    为什么这一重任会落到秦国身上?
    是因为魏国变法不如秦国的商鞅变法彻底,效果不如秦国好吗?
    不是的,这是我们后人总结的原因,秦国和魏国自己完全没有这种看法。整个战国时代两百多年时间里,秦国一直都坚定认为魏国的制度,法律,政策比它先进,优越,它一直都把魏国当做老师,当做仰慕和学习的对象,从来不觉得魏国的变法不如它。
    问个问题:魏户律是魏国法律,那秦吏喜为什么把它放进墓里面呢?18 赞同 · 0 评论回答
    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原因不在于它的变法比魏国彻底,而在于它的地缘条件比魏国优越。
    魏国是战国七雄当中地缘条件最差的国家,秦国是战国七雄当中地缘条件最好的国家。
    魏国地缘有两大突出劣势,1,它恰好位于天下的正中间,四周强敌环伺,很容易遭到大批敌国围攻。
    2,魏国本身的领土分布太零散,支离破碎,还被黄河与太行山脉分割成几块,它需要防守漫长的,曲折的,模糊的边界线,稍不注意就会和周边某个国家产生领土争端,很难把全部力量集中在一个方向,一个地点使用。
    拖魏国后腿的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可以通过刚平之战清楚看到。魏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发挥出的战斗力并没有任何可以指摘之处,它的强大毋庸置疑,问题明显出在地缘上。
    在战前,为了拆散秦齐楚联盟,魏国做出巨大努力,付出巨大代价,成功地诱使秦国,齐国退出战争,否则,它遇到的就不只是赵国和楚国的两面夹击,而是像桂陵,马陵之战一样的四面围攻。
    即便如此,它也只解决了第一个地理劣势,没有解决第二个地理劣势,吴起利用第二个地理劣势,瞄准这个软肋左右开弓,魏国军队再强大也发挥不出来,只能像靶子一样立在那里动弹不得,一味挨打。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它边上最高的那块挡板决定的,而是由最低的那块挡板决定的。魏国水桶有一块挡板,也就是地缘条件的挡板特别低,它稍一晃荡就不停漏水,怎么往里面注水都装不满。
    我们假设其他前提不变,把秦国位置和魏国相互对调,然后,秦军士兵需要分摊到漫长的边界线上防守,随时准备应付四面八方的敌人,这种情况下,它的表现会比魏国好多少呢?
    应该好不了多少,它也很难统一天下。
    四,为什么魏文侯高度重视三晋联盟?
    刚平之战是战国时代魏国首次遭受严重挫折,它成为魏国霸权由盛转衰的起点。
    三晋联盟刚刚出现裂缝,魏国的霸业就开始走下坡路,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当初魏文侯力主成立三晋联盟的高瞻远瞩。
    魏文侯明白,地理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环境因素,它限制了魏国的选项,魏国没有其他可选择的,它必须依赖三晋联盟,这是魏国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也是唯一正确的外交路线。
    他反复地,不厌其烦的唠叨,要搞好和赵国,韩国的关系,要尽全力维持住三晋联盟,只有赵国和韩国两个盟友一前一后保驾护航,地理劣势才能得到缓解,魏国才不会暴露出来动不动就被人围殴。
    魏文侯乃一代雄主,然而,魏武侯和魏惠王总以为自己比魏文侯更聪明,总喜欢自作主张,他们都偏离了魏文侯指出的路线。
    魏武侯时期,魏国和赵国的关系出了问题;魏惠王时期,魏国和赵韩两国的关系都出了问题。他们犯下战略方向性错误,这种错误的后果极为严重,很难补救,偶尔在战场上取得一些局部胜利也无济于事,无法扭转魏国不断走向衰落的总体趋势。
    魏国霸权和三晋联盟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三晋联盟稳固的时期,魏国走的是上坡路,它的霸权如日中天;三晋联盟分裂的时期,魏国走的是下坡路,分裂的越厉害,魏国就衰落的越厉害。
    桂陵,马陵之战,魏惠王野心膨胀到想吞并赵国和韩国,三晋关系恶化到最低点,所以,马陵之战结束后,魏国彻底丧失霸权。
    五.宋国,鲁国和周国的转向。
    战国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天下一盘棋,郑国这颗棋子被吃掉之后,不可避免地,一系列连锁反应在棋盘上相继引发。
    宋国和郑国同为楚国小弟,现在形势很明显,楚国大哥无力保护它的小弟,宋国被吓得犹如一只惊弓之鸟,它决定抛弃楚国,向魏国输诚,改换门庭变成魏国小弟。
    鲁国长期受到齐国的欺负,它早就想抱魏国大腿,只是由于两国领土不接壤,敌方的宋国在中间作梗,魏国大腿伸不过来,它只好作罢。
    宋国倒向魏国一边,消除了中间障碍,鲁国马上就跟着倒向魏国,它也成为魏国小弟。不久后,在魏国发动的四国伐齐战争中(前373-372年),鲁国正式加入魏国的同盟国作战序列,在魏国的统一指挥下,它和魏军默契配合,展开一场对齐国的围攻。
    泗上十二诸侯中有三个千乘之国--宋,鲁,卫,卫国此前已经是魏国小弟,前375-374年间,宋国,鲁国又先后加入魏国麾下,这就意味着,魏国从此掌控住了整个泗上地区。
    连锁反应还没有结束,还有一个实力不强,级别却很高的国家也被吓的连夜改变外交政策。
    几百年来,人们第一次知道,天下共主的姿态可以低到什么程度,原来,它也可以做其他国家的小弟。
    周国第一次在生存现实的压力下主动放低它高贵的头颅(以前它的低头都是被人强逼的),它认识到,自己不能再继续超然物外,坐观天下风云成败,必须行动起来,去寻找一条未来出路。
    它一直都在畏惧魏国,周王手上的大义名分对魏国还有些用处,魏国想彻底控制住周国,方便它利用周国。
    魏国不断向周国渗透影响力,在周国政府当中豢养,扶持了一批代理人,周国政府和魏国展开了一场长期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不用多说也知道,它们的关系肯定是暗流汹涌,剑拔弩张。
    刚平之战前魏国拆散秦齐楚联盟,它拉拢齐国的办法就是让周王封田氏为诸侯(前386年)。有件事田氏家族感到很苦恼,他们已经在齐国夺权一百年之久,能够坐到的最高职位却仍然只是相邦。周王授予合法身份对田氏顺利统治齐国很重要,因此他们决定接受这个诱饵条件。
    魏国还在前403年逼迫周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无论是齐国田氏,还是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在周王看来都是乱臣贼子,欺君罔上的坏人,周王根本不愿意给他们封号,只不过他没办法,细胳膊拗不过魏国的大腿而已。
    以前围着周国的国家分为两大阵营,韩魏和郑楚彼此打来打去,夹缝里的周国还能喘口气。现在呢?郑国被韩国吞并,同时也关闭了周国通往楚国的道路。
    周国往四周一看,它看到的不是魏国领土就是韩国领土,韩国听命于魏国,它被魏国势力团团包围着,找不到喘气的地方,再不另想办法,它只能等着被魏国憋死,此前反控制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秦本纪中记载:“十一年,周太史儋见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
    公元前374年,也就是郑国灭亡后第二年,周国派了一个叫太史儋的大臣去秦国活动。为了不受魏国的侵凌,它放下架子认秦国做了大哥,还谄媚地把秦国捧成霸王。
    秦周从此称兄道弟,成为好哥们,它们的亲密关系历经三代秦君(秦献公,秦孝公和秦惠文王),持续半个世纪之久,直到前325年才结束。
    公元前364年,秦国在石门之战中斩首六万,大败魏国。这场胜利周国比秦国还兴奋,秦越强大,它的安全就越有保障。它举行仪式,封秦献公为伯长,还特别赐予黼黻之服。(二十一年,与晋战于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黼黻;显王五年,贺秦献公,献公称伯。)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胆大包天地称王,公然挑战周王的地位和名分。秦孝公带着一批小国去朝见周王,给予周王政治支持,作为回报,秦孝公也被封为伯长。(二十五年,秦会诸侯于周。二十六年,周致伯于秦孝公。)
    秦惠文王刚继位和举行冠礼的时候,周仍然在派人恭贺他,还按照惯例送给他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仪式上的胙肉,可谓礼轻情意重。(惠文君元年,楚、韩、赵、蜀人来朝。二年,天子贺。三年,王冠。四年,天子致文武胙。)
    公元前325年,秦,韩,魏三国君主会面,他们相互承认王位,等于秦国也加入称王的行列。周王感到很不满,但又无可奈何,韩魏也就罢了,你秦国掺和什么?秦周关系就此冷淡下来。
    从前381年刚平之战结束到前374年七年间,小国们生死歧途,各奔东西,陆续发生中山复国,郑国亡国,宋,鲁两国投奔魏国,周国投奔秦国的事件,国际格局焕然一新,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小国重新洗牌的时代。


    IP属地:四川2楼2021-08-07 19:48
    收起回复
      支持了。虽然字数很长


      IP属地:马来西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8-08 08:05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8-08 08:36
        回复
          有点意思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8-08 08:44
          回复
            很棒,支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8-08 09:37
            回复
              很简单,谁赢他们跟谁。小国想要生存只能如此。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8-08 09:57
              回复
                打字不易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8-08 10:08
                回复
                  支持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8-08 11:19
                  收起回复
                    楼主有才,应该加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8-08 11:40
                    收起回复
                      写的不错。语言通俗易懂,分析清晰精妙~~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4-05 19:20
                      回复
                        你好 私信了你 但是没成功 可以微信讨论战国的历史么 我也是狂热爱好者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4-07 11:18
                        收起回复
                          好好好


                          IP属地:北京13楼2023-07-31 19: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