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养生,也就是通过对身体的保养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当中就有了许多的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黄帝内经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
1.顺应自然 因时制宜
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人类依赖地球的自然环境而生存,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受着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自然界中春天树木发芽,夏天枝叶茂盛,秋天树叶飘落,冬天树叶凋零;白天花开,晚上花闭;人们夏天出汗多,冬天出汗少。这些都是自然界四季、一天昼夜对生物的影响产生的。《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这里的“天”是指自然界,中医特别强调自然环境如季节、气候、昼夜、地理等对人体的影响,中医认为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转归,养生、治病都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黄帝内经》强调养生要顺应四时。一年四季的变化,对人体的有着不同的影响,多发病也不同。如春天风多,传染病就多。中风病、过敏性疾病、青光眼会加重。夏天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腹泻的病人明显增加,肠道传染病增加,霍乱、伤寒、痢疾多在这个季节发生。秋天天气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丢失,而出现口干、眼干、皮肤干燥,感冒后容易引起咳嗽,而且咳嗽痰少。冬天天气寒冷,容易感受外界的风寒,感冒的病人多,受寒以后容易出现关节疼痛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一年四季会发生不同的情志变化,调养情志也要顺应四时,因时制宜,如春季应“以使志生”,夏季应“使志无怒”,秋季应“使志安宁”,冬季应“使志若伏若匿”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季节的变化可以引起情绪的变化,称作“季节性情绪失调。”如秋冬季白天日光照射的时间短,天气寒冷,万物萧瑟,对环境和气候敏感的人会出现情绪低落,身体疲倦,嗜睡及对事情失去兴趣等,也如在冬季易发抑郁症等。
一日之内昼夜的变化对人体也有相应的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要求人们的生活要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病情也会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发现,如果因坐飞机、上夜班等生物钟被打乱,常会引起新陈代谢紊乱,身体不舒服,甚至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2.颐养精神 恬淡虚无
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五脏能藏神,是情志变化的物质基础,五脏气血调和,功能正常,情志变化就会正常。七情和五脏的关系是:心主喜、肝主怒、脾为忧思、肺主悲、肾主惊恐。
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和现象作出的不同反映,一般不会发病。如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适应的能力,就会影响到五脏,五脏气血紊乱,不能藏神,就会发生疾病。如怒则伤肝、思虑伤脾、惊恐伤肾、悲伤肺等。如平时我们说某人肝火太大、有人心神不定、有人胆小等。
现代研究证明人的情绪变化对人体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免疫系统等均会产生影响,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情绪因素有关,如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甲亢、冠心病、癌症、斑秃、脱发、神经性皮炎、抑郁症等。英国有人曾调查250名癌症患者,其中有156人在发病前受到过精神刺激,从而可见精神因素对疾病发生的作用。因此情绪的调养是养生的主要内容。
《黄帝内经》调养精神的方法就是“静”。要求心态平静,遇事不慌不急,宠辱不惊,知足常乐。这样气血调和,五脏平安,不会生病。《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对“淡定”“恬淡”“清静”“慎独”“虚怀”要有正确的理解,这并不是叫人们不动脑筋思考问题,而是教导我们不要胡思乱想。思想意识活动要有节律,情绪感情要有所节制。正确的养生并不排斥正常的思维和情欲,但不主张纵欲,而是要有节制。我们不应该消极的无所事是,而是要求对工作和生活有积极向上心态,要热爱工作,热爱生活,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恬淡虚无”,要做到“无为”,要遇事不怒,临危不惧。做事要有计划,对人要宽容,胸怀要宽广。
3.不妄作劳 劳而不倦
中医养生也要求适当的运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素问·上古天真论》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于阴阳”是指养生要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和于术数”是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如《素问·异法方宜篇》有“导引、按蹻”的治疗方法记载。现代的锻炼方法有气功、太极拳、八段锦、走路、广播体操等。锻炼身体要做到因人而异,要依据年龄、身体的强弱、性格爱好、周围的环境条件来确定。根据研究结果,建议每小时内增加2分钟的走动,再加上一些正常的活动,每周应进行两个半小时的中等强度锻炼。中等强度锻炼能强健心脏、肌肉和骨骼,并且带来仅靠散步无法获得的健康益处。
《素问·宣明五气篇》也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其意义是不运动不可以,运动多了也不好,要劳逸结合。
4.饮食有节 五谷为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足以说明饮食的重要性。许多疾病是由于饮食不当导致的,又有“病从口入”之说。《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饮食有节。”有节,就是有节制,包括饮食的时间有规律,饮食的数量有节制,搭配要合理。
《内经》在饮食方面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五谷为养。”《素问·藏气法时篇》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服之,以补益精气。”五谷是指五谷杂粮,五果为水果的总称,五畜为肉类的总称,五菜为蔬菜的总称。中医讲五谷为养,是指饮食要以五谷为主食,五果、无畜、五菜为副食。《内经》这个观点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饮食结构金字塔基本是一致的。合理的饮食结构可用一个金字塔来描绘,尽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适量进食鱼类、蛋类、家禽、全瘦肉类、豆类、乳类,多吃水果蔬菜;尽量多吃谷麦类。
五谷为养的另一个含义是,五谷也要合理的搭配,就是要粗粮和细粮搭配,这符合医学上蛋白质互补的理论。饮食以五谷为养,是因为五谷是人体五脏六腑营养的主要来源。《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灵枢·五味篇》:“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中医认为食物有五味,即酸、甘、苦、辛、咸。五味入五脏,酸入肝,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咸入肾。适当补充五味能养五脏,过食五味则会伤及五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说:“五味入口,藏于胃肠,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想成,神乃自生。”《内经》还提出,饮食要适当控制,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文章来源: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9421.html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
1.顺应自然 因时制宜
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人类依赖地球的自然环境而生存,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受着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自然界中春天树木发芽,夏天枝叶茂盛,秋天树叶飘落,冬天树叶凋零;白天花开,晚上花闭;人们夏天出汗多,冬天出汗少。这些都是自然界四季、一天昼夜对生物的影响产生的。《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这里的“天”是指自然界,中医特别强调自然环境如季节、气候、昼夜、地理等对人体的影响,中医认为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转归,养生、治病都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黄帝内经》强调养生要顺应四时。一年四季的变化,对人体的有着不同的影响,多发病也不同。如春天风多,传染病就多。中风病、过敏性疾病、青光眼会加重。夏天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腹泻的病人明显增加,肠道传染病增加,霍乱、伤寒、痢疾多在这个季节发生。秋天天气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丢失,而出现口干、眼干、皮肤干燥,感冒后容易引起咳嗽,而且咳嗽痰少。冬天天气寒冷,容易感受外界的风寒,感冒的病人多,受寒以后容易出现关节疼痛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一年四季会发生不同的情志变化,调养情志也要顺应四时,因时制宜,如春季应“以使志生”,夏季应“使志无怒”,秋季应“使志安宁”,冬季应“使志若伏若匿”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季节的变化可以引起情绪的变化,称作“季节性情绪失调。”如秋冬季白天日光照射的时间短,天气寒冷,万物萧瑟,对环境和气候敏感的人会出现情绪低落,身体疲倦,嗜睡及对事情失去兴趣等,也如在冬季易发抑郁症等。
一日之内昼夜的变化对人体也有相应的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要求人们的生活要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病情也会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发现,如果因坐飞机、上夜班等生物钟被打乱,常会引起新陈代谢紊乱,身体不舒服,甚至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2.颐养精神 恬淡虚无
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五脏能藏神,是情志变化的物质基础,五脏气血调和,功能正常,情志变化就会正常。七情和五脏的关系是:心主喜、肝主怒、脾为忧思、肺主悲、肾主惊恐。
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和现象作出的不同反映,一般不会发病。如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适应的能力,就会影响到五脏,五脏气血紊乱,不能藏神,就会发生疾病。如怒则伤肝、思虑伤脾、惊恐伤肾、悲伤肺等。如平时我们说某人肝火太大、有人心神不定、有人胆小等。
现代研究证明人的情绪变化对人体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免疫系统等均会产生影响,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情绪因素有关,如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甲亢、冠心病、癌症、斑秃、脱发、神经性皮炎、抑郁症等。英国有人曾调查250名癌症患者,其中有156人在发病前受到过精神刺激,从而可见精神因素对疾病发生的作用。因此情绪的调养是养生的主要内容。
《黄帝内经》调养精神的方法就是“静”。要求心态平静,遇事不慌不急,宠辱不惊,知足常乐。这样气血调和,五脏平安,不会生病。《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对“淡定”“恬淡”“清静”“慎独”“虚怀”要有正确的理解,这并不是叫人们不动脑筋思考问题,而是教导我们不要胡思乱想。思想意识活动要有节律,情绪感情要有所节制。正确的养生并不排斥正常的思维和情欲,但不主张纵欲,而是要有节制。我们不应该消极的无所事是,而是要求对工作和生活有积极向上心态,要热爱工作,热爱生活,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恬淡虚无”,要做到“无为”,要遇事不怒,临危不惧。做事要有计划,对人要宽容,胸怀要宽广。
3.不妄作劳 劳而不倦
中医养生也要求适当的运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素问·上古天真论》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于阴阳”是指养生要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和于术数”是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如《素问·异法方宜篇》有“导引、按蹻”的治疗方法记载。现代的锻炼方法有气功、太极拳、八段锦、走路、广播体操等。锻炼身体要做到因人而异,要依据年龄、身体的强弱、性格爱好、周围的环境条件来确定。根据研究结果,建议每小时内增加2分钟的走动,再加上一些正常的活动,每周应进行两个半小时的中等强度锻炼。中等强度锻炼能强健心脏、肌肉和骨骼,并且带来仅靠散步无法获得的健康益处。
《素问·宣明五气篇》也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其意义是不运动不可以,运动多了也不好,要劳逸结合。
4.饮食有节 五谷为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足以说明饮食的重要性。许多疾病是由于饮食不当导致的,又有“病从口入”之说。《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饮食有节。”有节,就是有节制,包括饮食的时间有规律,饮食的数量有节制,搭配要合理。
《内经》在饮食方面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五谷为养。”《素问·藏气法时篇》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服之,以补益精气。”五谷是指五谷杂粮,五果为水果的总称,五畜为肉类的总称,五菜为蔬菜的总称。中医讲五谷为养,是指饮食要以五谷为主食,五果、无畜、五菜为副食。《内经》这个观点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饮食结构金字塔基本是一致的。合理的饮食结构可用一个金字塔来描绘,尽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适量进食鱼类、蛋类、家禽、全瘦肉类、豆类、乳类,多吃水果蔬菜;尽量多吃谷麦类。
五谷为养的另一个含义是,五谷也要合理的搭配,就是要粗粮和细粮搭配,这符合医学上蛋白质互补的理论。饮食以五谷为养,是因为五谷是人体五脏六腑营养的主要来源。《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灵枢·五味篇》:“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中医认为食物有五味,即酸、甘、苦、辛、咸。五味入五脏,酸入肝,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咸入肾。适当补充五味能养五脏,过食五味则会伤及五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说:“五味入口,藏于胃肠,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想成,神乃自生。”《内经》还提出,饮食要适当控制,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文章来源: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