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关注:29,054贴子:268,097
  • 1回复贴,共1

司马迁历史评价(晋隋唐宋元明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晋朝:修建官庙司马迁祠祭祀。对《史记》广泛传播,晋朝时传播到朝鲜半岛。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4-17 12:26回复
    晋朝:修建官庙司马迁祠祭祀。对《史记》广泛传播,晋朝时传播到朝鲜半岛。
    司马彪:司马迁论周秦以上始于黄帝,谯周补充,司马彪对两人记载再次增补。
    张华:在博物志中考证司马迁经历,记载司马迁父子早期是茂陵显武里大夫。
    张辅:司马迁叙事三千年用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用八十万言,司马迁强于班固。评价司马迁逞辞流离,亦足以明其大才。故述辩士则辞藻华丽,叙实录则隐核名检,此所以迁称良史也。张辅是晋朝的刺史和将领,他对司马迁的评价是当时的共识。
    葛洪:司马迁发愤做《史记》一百三十篇,先达为良史之才。司马迁著书是辞旨抑扬,悲事不避,亦一代之伟才。引《西京杂记》。
    殷济:在回乡守丧时读史记感慨,上奏晋帝称赞司马迁功德,请求修建司马迁祠祭祀获准。
    南朝:乱世中文化发展落后
    沈约:自称自己远则愧对南偃、董狐,近则愧对司马迁、班固,把司马迁作为榜样。
    沈约:司马迁成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班氏因之,靡违前式,网罗一代,条流遂广。
    裴骃:注解司马迁的《史记》的集解,后来和司马贞的索隐、张守节的正义形成三注并行。
    萧衍:写信称赞司马迁和虞卿因为郁闷不得志而写成杰出著作。梁书卷三十三刘孝绰。
    萧绎:称司马迁家族世代都担任太史令,让庾季才继任太史令。
    北朝:多数肯定,地方公祭。
    高祐、李彪:司马迁、班固皆博识大才、论叙今古、曲有条章,虽周达未兼,斯实前史之可言者也。司马迁建立纪传体的成就被肯定。《魏书》卷四十五高祐
    隋朝:多数肯定,地方公祭。
    魏澹:司马迁不论善恶都写入正史让魏澹反对。隋文帝接受魏澹复古,比司马迁客观全面记载善恶已经落后,所以导致隋朝不能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和真实历史,。
    唐朝:司马迁受到李延寿和李百药等推崇朝野尊敬,享受地方公祭。
    李延寿:拟司马迁《史记》,撰写南史和北史。在北史卷七十一称赞司马迁和司马相如等是写文章的俊杰。隋朝继承北魏法统修《魏书》,所以李延寿把隋朝归入北史是合理的。
    李百药:司马迁写史记中有龟策和日者列传和扁鹊仓公列传,都是用来增广人们的见闻,用来昭示后人,称赞司马迁重视研究社会学和医学的人才和技术。北齐书的方技传。
    房玄龄: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担任中书令负责尚书事的记载。唐太宗御撰修晋史继承晋朝法统。
    魏征:司马迁和司马谈父子担任太史公的情况记载在《隋书》经籍志中。
    褚遂良:司马迁故乡任职的褚遂良梦见司马迁侍妾随青娱,为她写墓志铭,纪念司马迁和她。
    韩愈:司马迁作品雄深雅健,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汉文章之最。
    柳宗元:司马迁的史记朴素凝练、简洁利落、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减一字而不能。
    牟融:英雄此日谁能荐,一代高风留异国。
    宋朝:司马迁在宋朝获谥号文,司马迁祠扩建。
    欧阳修:司马迁是博学好奇之士,务多闻以为胜者。引欧阳修全集
    郑樵: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唯有此作。
    朱熹:司马迁才高,识亦高,司马迁风格是粗率、疏爽。引朱子语类
    吕祖谦:高气绝识,包举广而兴寄深。 引大事记解题
    马存赞:司马迁生平喜游,足迹不肯一日休。
    尹阳:修建司马迁祠和塑像。
    李奎:最早到司马迁祠纪念作诗立碑,担任太常博士韩城县事。
    黄震:司马迁以迈往不群之气,激为文章,雄视千古。引黄氏日抄 史惑
    金国:尊重司马迁。
    高有邻:良史独称司马尊。
    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举行国家祭祀纪念司马迁。
    段彝:以直秉笔称贤良。称赞司马迁是上天赐予汉室的贤才。
    明朝:尊重司马迁,地方公祭。
    梁元:文物不缘人世变,一朝千古仰天涯。
    钱谦益: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
    陈子龙:司马迁卓识远见,立意深长,不拘牵于世俗之论。
    徐孚远:太史公志大而好奇,包举广矣。引史记测议序
    清朝:康熙时举行国家祭祀纪念司马迁,地方公祭。
    李梦白:道隆五百正当期,太史文章炳在兹。
    翟世琪:五百年来道欲亨,大哉司马应期生。
    尹龙光:美哉太史翁,述史麟经同。百有三十篇,绍明先圣功。
    吴镇:司马太史雄千古,续貂尤待先生补。


    IP属地:北京2楼2023-04-18 17: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