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na吧 关注:450贴子:2,847

易刀卜:C2南古DNA集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1年5月30日晚间,易刀卜在新浪博客发表了《C2南古DNA集锦》一文,链接地址:https://blog.sina.com.cn/s/blog_1867b67f3010316a3.html(已被新浪设置为私密论文,非易刀卜本人不能阅读)。基于将《举报中南大学张野学术不端和公然数据造假问题》一文转载至本吧同样的原因,我将该文也转载至本吧。)

原本打算做一份C2南-F845的古DNA汇总,但只收集到6例,实在有些少。考虑到目前已知的古DNA中也只有3例Cα1样本,我最终决定不如为全部的C2南古DNA做一个汇总。即便收录大堡山墓地疑似C2南的DBS3样本,我也只找到10例C2南古DNA。可能是我对C2南的古DNA了解得不够,或许有遗漏样本。目前我能收集到的C2南古DNA的样本数与C2北相距甚远,后者测得的古DNA将近100例。其中,仅仅与满蒙有关的C2北-M504支系的古样本数就与C2南相当,也已达到10例。10例C2南古DNA中,9例在中国,说明C2南是中国人的典型父系之一。这9例古样本中又有6例即60%的C2南古DNA发掘自内蒙古自治区,这是目前C2南古DNA在地理分布上的一个显著特征。考虑到测得CTS3385的神圪垯梁遗址临近长城,加上内蒙古自治区的6例C2南古DNA,不难发现绝大多数C2南尤其是F845古DNA分布于长城沿线。目前还没有一例C2南古DNA的高通样本,我暂时无法对此现象做出准确地分析。我个人推测,F845古DNA在长城沿线的多见,如果不是与F845早期起源于长城沿线有关,就是与F845下游呈帝簇爆发的CTS10923在长城一带的分封有关。


IP属地:江苏1楼2023-10-27 09:18回复
    C2系下主要有两大支系:F1067和L1373。近些年的ISOGG版本中,这两大支系在C2a、C2b和C2c三个单倍群命名中多次变动,导致了不少名称上的混乱。为了避免歧义,根据这两大支系的地理分布特点,国内的分子人类学爱好者于是以C2南作为F1067的俗称,C2北作为L1373的俗称。其中,F1067(C2南)又被23魔方认定为最具汉族(当代汉族)特色的单倍群之一。由于C2南中绝大多数是F2613这个1.1万年的支系,F2613因此又被复旦大学相关研究者命名为Cα。Cα下有3个主要分支按分布范围的重心自北向南排序为:CTS2657(Cα1a)、 F1319(Cα1b1)、F845(Cα2)。排除CTS2657下游的M407,CTS2657(×M407)最高频的省份是辽宁,这说明CTS2657可能起源于辽宁一带。CTS2657、 F1319和F845的自北向南的分布重心并不一定代表他们的起源地是自北向南的,而可能代表了他们南下的先后顺序。最早南下应是F845,其次是F1319,而M407在山东的高频可能是在较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F845在中国的广布和相对高频更像是一位古帝入主中原后子嗣分封的成果,他在长城沿线以南的繁衍可能与汉族中的Q1a1-F1626支系有着近似的扩散模式。


    IP属地:江苏2楼2023-10-27 09:48
    回复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元上都遗址一棵树墓葬和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拓跋鲜卑文化的七郎山墓地都测得一例F845,吉林大学的李佳伟、蔡大伟等学者由此认为F845是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父系之一。然而,这个结论下得并不严谨。5500年前仰韶文化同时期的衍生类型海生不浪文化就测得了F845,龙山文化至夏商时期的郝家台遗址和朱开沟遗址也测得F845,说明F845是仰韶时期至龙山时期农耕文化的参与人群之一。内蒙古长城沿线测得鲜卑和蒙元时期的F845,只能说明部分F845后裔刚好生活于草原地区而已。否则,我们无法解释何以外蒙古至今并没有明确测得一例F845古DNA,更无法解释出自游牧民族的F845后裔(其中大多数是F845下游的F5477)何以高频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土家族中。


      IP属地:江苏3楼2023-10-27 09:49
      回复
        F845及其下游类型约占中国男性总人口的2.22%,但在土家族群体男性人口中的占比高达14.48%,高出全国男性总人口占比约6.5倍,在侗族、苗族人群中占比亦较高,但均不及在土家族人群中显著。土家族的多元来源说为大多数学者认同,而其主源应是古代巴人。合理推测,土家族第一大父系F845应与巴人之王有关。《山海经 · 海内经》云:“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土家族中的F845几乎都是共祖6000多年前的CTS10923。考虑到CTS10923下游现代样本广泛分布且呈现出明显的帝簇爆发现象,CTS10923或许与太昊伏羲氏有关,而咸鸟-乘厘-后照世系可能位于土家族中高频的F5477支系上。仰韶文化应是三皇时代的文化,龙山文化应是五帝时代的文化。与仰韶文化同时期的海生不浪文化测得F845古DNA,说明F845很可能是三皇时代的参与父系之一。东汉班固《白虎通德论》云:”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或曰伏羲、神农、祝融也。”伏羲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始神,中国人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为“三皇”之首。太昊可能是伏羲氏的尊称,这就好比黄帝是轩辕氏的尊称、炎帝是神农氏的尊称一样。根据古史做大略推算,太昊大约生活于6000多年前,这个时间与CTS10923的共祖时间是基本吻合的,我们或许可以将CTS10923与太昊联系。


        IP属地:江苏4楼2023-10-27 10:01
        回复

          马尔塔出土的带孔方形象牙板的反面
          一个隐晦的信息也暗示了伏羲可能与C2系之间存在渊源。相传伏羲人首蛇身,而蛇是萨满教中的通天之神。萨满教认为天有很多层,最初的各层天是不联通的。中国人相信天有九重,与此有共同来源。在萨满教神话中,蛇拥有很高的地位,是蛇穿洞打通了各层天。贝加尔湖西南方的马尔塔遗址是著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其文化层年代在距今两万三千年左右。该遗址出土有一块由猛犸象牙制成的长方形板,板的一面横亘着三条弯曲带状物。根据其膨胀的头部,前苏联学者认为表现的是眼镜蛇。从马尔塔这件文物看,东亚神秘的蛇崇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两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的西伯利亚地区。伏羲的人首蛇身形象体现了蛇崇拜观念,可能与贝加尔湖地区的文化存在一定联系。中国科研团队最新研究表明,发轫于西伯利亚南部的出现期或初始细石叶技术,约2.8万年前传入中国东北地区。其后,随着末次盛冰期(距今约2.5万-1.9万年)气候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细石叶技术在东北地区完成了“标准化”进程,逐渐形成“北方系细石叶工业”传统。东亚玉文化的起源研究也发现,同样是在马尔塔遗址,出土了最早的玉璧。还有最早的牙璧(又称“玉璇玑”),发现于叶尼塞河岸边旧石器时代的Malaya Syya遗址,它是一件距今三万四千年前的遗物。马尔塔遗址马尔塔男孩的Y染色体测得是R*,他所在YFull树R*支系上没有一例现代样本,可能代表一支已灭绝的父系。贝加尔湖地区旧石器时代更多见的父系主要是Q系和C2北。从古今样本的分布和频率看,C2系的起源地有可能在辽西至内蒙古一带。我个人认为,2.8万年前自南西伯利亚传入中国东北地区的不仅仅只有初始细石叶技术,还应包括原始萨满教和玉文化。因而,萨满教中的蛇崇拜、对天的崇拜和九重天的观念也一同传入了。在后续的岁月中,这些文化和观念从比较靠北的C2北人群辗转传播给了燕山南北至长城沿线分布的C2南人群。当C2南中的CTS10923入主中原时,这些文化元素也为中原人甚至分布更靠南的长江流域人群所接受,是完全有可能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虽曾一度传言出现“玉器”,但经鉴定均为叶腊石、绢云母、高岭石等软质矿物,并非现代矿物学上的玉石,也不是古代传统概念下的玉石。这些器物制作非常粗糙,皆为装饰品,且无玉崇拜观念的载体——玉礼器。然而,距今5000至3700年,晚于河姆渡文化的同一地区的良渚文化,玉文化却异常发达,出土有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其中有很多玉琮,为其标志性玉器。这些玉琮一般有很多节,可能与萨满教认为的多层天有关。玉琮的中间为贯通的空心圆孔,可能与蛇打通各层天的孔洞有关。良渚文化晚于伏羲时代,出土的玉琮体现的萨满教观念,很可能是伏羲文化影响的结果。新石器时代在东起辽西、西到甘青、南起长城、北到外贝加尔的广大地区内盛行一时的蛇纹陶鬲,应是伏羲时代崇蛇观念的传承和物化。萨满教中通天的神蛇,后来又逐渐演化为我们中国人所熟知的龙。我国的民间也还遗留有蛇是小龙的说法,透漏了龙的原型应是蛇。《左传 昭公十七年》云“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如果将蛇视作龙,以龙纪的太昊伏羲氏被后世描绘为人首蛇身形象,就不难理解了。因此,中国人自认为是龙的传人的传说,应是来自于我们的人文先始伏羲。追本溯源,发端于南西伯利亚的萨满教崇蛇观念奠定了这一传说的根基。


          IP属地:江苏5楼2023-10-27 20:47
          收起回复
            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赤墀红粉涂地的葬俗,只有天子才配资格享有,琅琊王氏的级别还达不到。根据23魔方对鲁浙王氏家族的研究结果,琅琊王氏更可能在Oβ2的下游支系MF91中。洗砚池晋墓应是晋朝皇室司马氏的家族墓地,其中2号墓是晋元帝司马睿的父亲琅琊恭王司马觐和他的妃子夏侯氏的合葬墓。M2墓主的Y染色体测得是Cα1-F1319/F948,说明晋朝皇室司马氏家族在F1319下游。中国境内另一例Cα1古DNA发掘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的神圪垯梁遗址,他属于F1319的平行兄弟支系CTS3385。根据对出土陶器的初步观察,社科院考古所的陈相龙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郭小宁等学者认为,神圪垯梁遗址应属于永兴店—大口二期文化系统范畴,年代大致相当于龙山晚期至夏初阶段。我国境外测得的唯一一例C2南也是唯一一例M407古DNA来自回鹘时期蒙古草原的Olon Dov遗址,该遗址位于回鹘汗国的首都哈剌巴拉嘎斯古城附近,这说明远在唐朝前后就已有M407生活于蒙古高原。M407支系的后裔中,在明朝时期诞生了达延汗这样的蒙古首领也就不足为奇了。


            IP属地:江苏6楼2023-10-27 21:12
            回复
              只占中国男性1%左右的C2北已测得将近100例古DNA,而占中国男性8%左右的C2南只测得10例左右古DNA。在当前亚洲地区成功提取的古DNA大部分来自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中亚、西伯利亚、中国西北和东北等地的情形下,这种现代样本频率与古样本频率极度不对等的现象反倒说明,C2南具备较高的中原人属性,他们理应是当代汉族特色单倍群之一。


              IP属地:江苏7楼2023-10-27 21:26
              收起回复
                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存在神秘关联,相关报道可参阅今年5月4日南方都市报对洪都拉斯玛雅考古的第一批中国考古专家带头人李新伟老师的报道文章《玛雅遗址上的中国考古人:在洪都拉斯探寻与中华文明的神秘关联》,链接地址:https://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23-05/04/content_8413.htm

                “龙头神鸟协助玉米神重生”的雕刻

                龙头神鸟的头部,被当地群众称作“中国龙”
                考虑到印第安人在亚洲的迁出地不在楚科奇半岛便在黑龙江流域下游,这种带有浓厚萨满教特征的龙蛇崇拜传统应源自Q系和C2北在旧石器时代生活的西伯利亚地区,而美洲印第安人的典型父系单倍群恰恰是Q系和C2北。


                IP属地:江苏9楼2023-10-30 11:50
                回复
                  今年3月26日,中国与洪都拉斯建交。而早在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就与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在科潘遗址开展考古工作。
                  科潘遗址位于洪都拉斯西北部,是玛雅文明最精彩的城邦遗址之一,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科潘考古项目,是中国考古机构首次在远离中国的地区,对世界其他主要文明的核心遗存进行考古发掘。
                  目前,发掘工作基本结束,我国的考古学家们正在撰写报告,最快明年可以完成。
                  三联书店请了李新伟和许宏两位老师做了《文明初兴的东亚与中美洲》的讲座,并于7月9日在B站的三联书店官方账号发布了讲座视频,链接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W4y1f7RF/?vd_source=843c1c90e949dbdc4e96717b07eee519
                  瞭望智库为此采访了李新伟老师,并在其公众号上发表了采访报道《“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的假说是否成立?》,该文7月21日被中国考古网转载,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M1MDIyMA==&mid=2653584929&idx=2&sn=04242de551f27729e3d0312e8b87b9ff&chksm=8b5d7d82bc2af494cbd3f1808134d4cafba984b886b7fd5a4b3d6bbcf312875cc5c7d6ba08d6&mpshare=1&scene=23&srcid=0725D218GR5eHL79vv1uhH8w&sharer_sharetime=1690282753052&sharer_shareid=29df5b700ad60ddf1b68fb4e2f3ea523#rd

                  K‘inich Janaab Pakal I(公元 615-683年在位)墓中的玉石面具,玉文化同样存在于玛雅文明中


                  IP属地:江苏10楼2023-10-30 13:26
                  回复
                    世界上最早的玉器出自阿尔泰山的丹尼索瓦洞穴遗址,其制作年代上遡到了距今4万年前。这是一件由绿泥岩(Chloritolite)制作的玉石镯,原料来自距丹尼索瓦洞穴西南方向阿尔泰山区约200公里以外。因此,我认为玉文化可能起源于丹尼索瓦人。叶尼塞河岸边出土最早牙璧(玉璇玑)的Malaya Syya遗址年代要晚一些,距今三万四千年前。出土了最早的玉璧并测得父系是R*男孩的马尔塔遗址则再晚一些,距今24000年。叶尼塞河畔出土大量玉器并测得父系Q1a1-F746的Afontova Gora 2遗址更晚一些,距今17000年。中国境内最早的玉器出土于黑龙江省的小南山遗址,年代距今9000年前。
                    2021年6月3日上午,应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之邀,中国玉文化研究第一人、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邓聪先生在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带来了题为“东北亚早期软玉文化的讯息革命”的学术讲座。2021年6月7日,“考古黑龙江”公众号发表了这次讲座回顾的文章《东北亚早期软玉文化的讯息革命》,关于玉文化起源的更多研究进展可参阅这篇讲座回顾,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MDQ3ODYwMg==&mid=2247484513&idx=1&sn=44920832a2cb878044e2d167fb2c6692&chksm=cfdd4d04f8aac412dc168b11c4d09f02ce3f92db635a84ef3abb00fc0a649778937e160d2c3c&mpshare=1&scene=23&srcid=1031sU9YmfntaGvgtTHuHZKV&sharer_shareinfo=332be1fef76d13d040aba4205fbf7f93&sharer_shareinfo_first=332be1fef76d13d040aba4205fbf7f93#rd


                    IP属地:江苏11楼2023-10-31 09:38
                    回复
                      吉林大学杨宣同学2021年6月答辩通过的硕士论文《晋南地区横水西周墓地古代人群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公布了山西绛县西周横水墓地测得两例C2南古样本,一例测到Cα2-F845,一例只测到Cα-F2613,前者身份是庶民,后者为殉人。2022年1月,我在主楼原有的C2南古DNA汇总表中增补了倗国墓地的这两例样本,并在本吧发表了《C2南古DNA集锦(增补版)》一贴,链接地址:https://tieba.baidu.com/p/7703237816

                      关于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古DNA检测结果更多详细信息解读,可参阅本吧另一主贴《赵永斌、张野2015年论文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古DNA检测结果勘误》,链接地址:https://tieba.baidu.com/p/7711331078


                      IP属地:江苏12楼2023-11-04 08:42
                      回复
                        今年是龙年,陕西师大的毕经纬最近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了文章《多样龙纹蕴藏中华文明深刻内涵》,链接地址: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1/t20240126_5730793.shtml。此文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生学研究”(19XKG009)阶段性成果。
                        文中谈到:“中国的龙形象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较多发现,如辽宁阜新查海遗址距今八千多年的石块堆塑巨龙,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距今6000多年的蚌壳堆塑龙,湖北黄梅焦墩遗址距今约6000年的卵石堆塑龙,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距今5000多年的玉龙,浙江余杭反山墓地距今约5000年的雕龙白玉牌,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和山西陶寺遗址距今约4000年的龙纹彩绘陶器。”
                        如果“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的太皞伏羲氏生活在6000多年前,早于伏羲时代的龙形象恐怕只有辽宁阜新的查海遗址。考虑到玛雅文明也存在龙形象及印第安人的迁出地在东西伯利亚地区,中华文明的龙崇拜传统应来自长城以北地区,与萨满教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IP属地:江苏13楼2024-02-14 11:43
                        回复
                          四川师大的李竞恒近日也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龙年话华夏最早的龙:周易乾卦“见龙在田”的天文学含意与农耕文化》,全文链接地址: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0A04W6700
                          李竞恒在此文中再次确认,目前中国最早龙的形象,既不是红山文化的C形玉龙,也不是濮阳西水坡的龙虎蚌壳堆塑,而是距今八千年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的大型龙形堆塑。李竞恒也看到了古代美洲存在龙的信仰及形象:“龙崇拜在史前具有十分古老的历史底层,其中有一个证据就是在古代美洲也有龙的信仰及其形象,这很可能是最后一次冰期结束以前,东北亚的史前猎人将龙的文化及其观念带到美洲的结果。”
                          李竞恒接着说,张光直先生在论文《中国古代文明的环太平洋的底层》(收录于1999年三联书店出版的《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中,就认为古代美洲原住民与东亚文化有一个源自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共同起源与底层,因此具有类似的宇宙观、艺术风格。
                          站在古代美洲原住民与东亚族群共享的Y染色体和线粒体单倍群角度分析,我认为所谓环太平洋底层在父系上指代的主要是北亚和东北亚的Q系和C2,在母系上指代的主要是D、B、A、C这四大支东北亚、东亚、北亚线粒体单倍群。


                          IP属地:江苏14楼2024-02-14 12:11
                          回复

                            我在以前收集的C2南古DNA汇总表中,增补了甘肃张掖黑水国的两例古样本。
                            黑水国遗址的G30704样本测得是F845下游的人口最大支F5477,而土家族中的F845也绝大多数是F5477。考虑到黑水国遗址所在的甘肃张掖以及表中其他7例F845古样本都来自长城沿线和中原地区,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土家族中的F5477是从中原南迁至巴渝地区的。
                            黑水国遗址另一例C2南样本EA1104测得是CTS2657下游的F3967,而另外一例CTS2657古样本来自回鹘汗国首都巴拉嘎斯古城附近Olon Dov遗址,他是F3967下游的M407。结合达延汗的后裔测得也是M407,CTS2657/M407应具备较高的牧业属性。根据CTS2657(×M407)和M407现代样本的地理分布频率分析,他们应是起源于燕山北麓至辽西一带(参见本吧主贴《中国铜石并用时代以来各省级行政区前三大父系》第21楼,链接地址:https://tieba.baidu.com/p/8069622963)。由此,我一向倾向CTS2657/M407很可能与山戎有关。


                            IP属地:江苏15楼2024-02-16 10:37
                            回复

                              实际上,回鹘汗国Olon Dov遗址测得是C2南-M407的OLN007样本已在基因志父系树上获得高通(表中以红色标识),他是M407下游的Y154411。他是首例父系成功高通的C2南样本吗?


                              IP属地:江苏16楼2024-02-18 18: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