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河北平山县王母村崔氏墓与大同善化寺普贤阁的对比。
作者:爱塔传奇,2023-07-27。
2018年初,我曾推断山西大同善化寺普贤阁是唐代建筑,五十年代普贤阁维修时,梁架上曾发现“贞元二年”题记,此后长期认为是金贞元二年(1154年),但我个人根据普贤阁的建筑结构推断,应为唐贞元二年(786年)。
例如普贤阁最重要的梁栱结构特征,柱头铺作第一跳里外转华栱,梁头出第二跳华栱,现存八座唐代建筑中还有五座采用同类结构:五台南禅寺大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正定开元寺钟楼、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而贞元二年附近的金代建筑已经不采用此类梁栱结构了,即便简单类比普贤阁也应归类为唐代。
诸多结构特征这里就不再复述了,这一篇主要聊一聊河北平山王母村崔氏墓与善化寺普贤阁结构特征的对比。
本文崔氏墓照片引自《河北平山王母村唐代崔氏墓发掘简报》。
崔氏墓发现有完整墓志,安葬于唐天祐元年(904年),墓门、墓室以及椁室应用了大量砖仿木枓栱,尤其是椁室上方的枓栱,与普贤阁有众多相似之处。
【崔氏墓椁室】
椁室上方枓栱有四点特征值得关注。
1、正面铺作层应用了斜栱
2、转角铺作也有斜栱
3、斜栱跳头应用不规则枓
4、有普拍方
这四点特征简直就是为普贤阁量身定制的,在普贤阁二层枓栱上全部可以找到。
【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1、斜栱
崔氏墓椁室上方用了三朵斜栱,由于是砖仿木,我们无法还原是柱头铺作还是补间铺作,但可以肯定唐代建筑正立面有斜栱应用,普贤阁当心间补间铺作也用了斜栱。
【崔氏墓椁室上方的斜栱】
【普贤阁二层当心间补间铺作斜栱】
【二层补间铺作斜栱内部】
2、转角铺作斜栱。
椁室的两朵转角铺作应用了斜栱,善化寺普贤阁转角铺作也用了斜栱。
【椁室转角铺作斜栱】
【普贤阁转角铺作斜栱】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宋金以后应用斜栱的建筑比较多,但多数是用在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上,转角铺作不用,崔氏墓和普贤阁的早期转角铺作斜栱是较少见的,看几个宋代正立面用斜栱而转角不用的例子。
【北宋时期山西阳泉关王庙正殿,柱头铺作用斜栱而转角铺作不用】
【北宋时期山西陵川小会岭二仙庙,补间铺作用斜栱,转角铺作不用】
【北宋时期山西陵川南吉祥寺中殿,补间铺作用斜栱,转角铺作不用】
斜栱的出现很早,北朝时期的山西忻州九原岗壁画建筑中就已经出现了斜栱。
【九原岗壁画建筑中的斜栱】
四川邛崃花置寺开凿于唐贞元十四年(798年),其中一龛经变中的建筑在转角铺作处出现了斜置的令栱,虽然用法与崔氏墓椁室和善化寺普贤阁不同,但可以说明唐代是有斜栱应用的,并非全是正出枓栱一统天下。
【邛崃花置寺的斜出令栱】
3、斜栱跳头不规则枓。
崔氏墓椁室斜栱跳头上的枓两侧边线不一样,应是非方形枓,考虑到是砖仿木建筑未必百分百还原,推测其模仿的应是菱形枓,外观上与常见的方形枓有很大不同,而普贤阁二层斜栱上用的正是菱形枓。
【崔氏墓斜栱上的菱形枓】
【普贤阁斜栱上的菱形枓】
此外我推断的另一座唐代建筑山西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也有菱形枓应用。
【布村玉皇庙前殿的菱形枓(修缮前)】
4、有普拍方。
崔氏墓在墓门和椁室都应用了普拍方,明显可以看出椁室的普拍方过柱出头,普贤阁也应用了普拍方,而且过柱出头。
【崔氏墓墓门普拍方】
【椁室普拍方过柱出头】
【普贤阁普拍方过柱出头】
普拍方出现较早,西安博物院藏北周天和六年(571年)康业墓石塌的线刻建筑中就能看到清晰的普拍方,而且也是过柱出头。
【康业墓线刻建筑普拍方过柱出头】
建于唐总章二年(669年)的西安兴教寺玄奘大师塔上也有普拍方,玄奘塔第一、二、三层使用了普拍方,第四、五层没用,更可证明是否使用普拍方是唐代工匠的可选项。
【玄奘塔上的普拍方】
【玄奘塔全貌】
北朝至隋唐阶段普拍方虽已出现,但并不流行,只在少数建筑样本中出现,宋以后大行其道,几乎成了标配。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崔氏墓与普贤阁相似度极高,十分难得,为推断普贤阁为唐代建筑提供了价值极高的参考(本篇重点是与崔氏墓的对比,并非全面断代)。
唐代建筑丰富多彩,远超我们想象。
预计随着考古新发现的增多,斜栱等在唐代的应用时间上限将会接近甚至超过普贤阁。
再说几个相关的建筑。
河北平山万寿寺塔林距离崔氏墓不到十公里,塔林中有一处无年号题记的墓室,墓门上方中间有带正出的斜栱,有普拍方,下部有壸门,结构特征与崔氏墓相似之处较多,时代也应差不多。
【万寿寺塔林墓门】
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无普拍方,塔身多处应用有正出的斜栱,且斜栱跳头用菱形枓,塔内有两条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游记,说明在北宋初期之前就已建成,结合崔氏墓和普贤阁,广惠寺华塔建于唐代的可能性较大。
【广惠寺华塔斜栱】
【正定广惠寺华塔】
----------------------------------------------------
读后感:真的为大同而骄傲!在一座现代化城市中心的古城里,保存下了一座唐代的古建筑----普贤阁!真太伟大了,现在国内仅存的唐代古建筑有8座,几乎都在荒郊野林里才留存,而大同是在城市中心保存下来!这说明大同人对传统建筑的爱护与保护是由来已久的,并深入骨髓的,是一千多年来一直延续至今的,堪称历史上文物保护的标杆城市。西安,洛阳都曾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城市,宫殿无数,可却没有一座高古(元代以前称高古)古建筑能保留下来。
作者:爱塔传奇,2023-07-27。
2018年初,我曾推断山西大同善化寺普贤阁是唐代建筑,五十年代普贤阁维修时,梁架上曾发现“贞元二年”题记,此后长期认为是金贞元二年(1154年),但我个人根据普贤阁的建筑结构推断,应为唐贞元二年(786年)。
例如普贤阁最重要的梁栱结构特征,柱头铺作第一跳里外转华栱,梁头出第二跳华栱,现存八座唐代建筑中还有五座采用同类结构:五台南禅寺大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正定开元寺钟楼、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而贞元二年附近的金代建筑已经不采用此类梁栱结构了,即便简单类比普贤阁也应归类为唐代。
诸多结构特征这里就不再复述了,这一篇主要聊一聊河北平山王母村崔氏墓与善化寺普贤阁结构特征的对比。
本文崔氏墓照片引自《河北平山王母村唐代崔氏墓发掘简报》。
崔氏墓发现有完整墓志,安葬于唐天祐元年(904年),墓门、墓室以及椁室应用了大量砖仿木枓栱,尤其是椁室上方的枓栱,与普贤阁有众多相似之处。
【崔氏墓椁室】
椁室上方枓栱有四点特征值得关注。
1、正面铺作层应用了斜栱
2、转角铺作也有斜栱
3、斜栱跳头应用不规则枓
4、有普拍方
这四点特征简直就是为普贤阁量身定制的,在普贤阁二层枓栱上全部可以找到。
【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1、斜栱
崔氏墓椁室上方用了三朵斜栱,由于是砖仿木,我们无法还原是柱头铺作还是补间铺作,但可以肯定唐代建筑正立面有斜栱应用,普贤阁当心间补间铺作也用了斜栱。
【崔氏墓椁室上方的斜栱】
【普贤阁二层当心间补间铺作斜栱】
【二层补间铺作斜栱内部】
2、转角铺作斜栱。
椁室的两朵转角铺作应用了斜栱,善化寺普贤阁转角铺作也用了斜栱。
【椁室转角铺作斜栱】
【普贤阁转角铺作斜栱】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宋金以后应用斜栱的建筑比较多,但多数是用在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上,转角铺作不用,崔氏墓和普贤阁的早期转角铺作斜栱是较少见的,看几个宋代正立面用斜栱而转角不用的例子。
【北宋时期山西阳泉关王庙正殿,柱头铺作用斜栱而转角铺作不用】
【北宋时期山西陵川小会岭二仙庙,补间铺作用斜栱,转角铺作不用】
【北宋时期山西陵川南吉祥寺中殿,补间铺作用斜栱,转角铺作不用】
斜栱的出现很早,北朝时期的山西忻州九原岗壁画建筑中就已经出现了斜栱。
【九原岗壁画建筑中的斜栱】
四川邛崃花置寺开凿于唐贞元十四年(798年),其中一龛经变中的建筑在转角铺作处出现了斜置的令栱,虽然用法与崔氏墓椁室和善化寺普贤阁不同,但可以说明唐代是有斜栱应用的,并非全是正出枓栱一统天下。
【邛崃花置寺的斜出令栱】
3、斜栱跳头不规则枓。
崔氏墓椁室斜栱跳头上的枓两侧边线不一样,应是非方形枓,考虑到是砖仿木建筑未必百分百还原,推测其模仿的应是菱形枓,外观上与常见的方形枓有很大不同,而普贤阁二层斜栱上用的正是菱形枓。
【崔氏墓斜栱上的菱形枓】
【普贤阁斜栱上的菱形枓】
此外我推断的另一座唐代建筑山西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也有菱形枓应用。
【布村玉皇庙前殿的菱形枓(修缮前)】
4、有普拍方。
崔氏墓在墓门和椁室都应用了普拍方,明显可以看出椁室的普拍方过柱出头,普贤阁也应用了普拍方,而且过柱出头。
【崔氏墓墓门普拍方】
【椁室普拍方过柱出头】
【普贤阁普拍方过柱出头】
普拍方出现较早,西安博物院藏北周天和六年(571年)康业墓石塌的线刻建筑中就能看到清晰的普拍方,而且也是过柱出头。
【康业墓线刻建筑普拍方过柱出头】
建于唐总章二年(669年)的西安兴教寺玄奘大师塔上也有普拍方,玄奘塔第一、二、三层使用了普拍方,第四、五层没用,更可证明是否使用普拍方是唐代工匠的可选项。
【玄奘塔上的普拍方】
【玄奘塔全貌】
北朝至隋唐阶段普拍方虽已出现,但并不流行,只在少数建筑样本中出现,宋以后大行其道,几乎成了标配。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崔氏墓与普贤阁相似度极高,十分难得,为推断普贤阁为唐代建筑提供了价值极高的参考(本篇重点是与崔氏墓的对比,并非全面断代)。
唐代建筑丰富多彩,远超我们想象。
预计随着考古新发现的增多,斜栱等在唐代的应用时间上限将会接近甚至超过普贤阁。
再说几个相关的建筑。
河北平山万寿寺塔林距离崔氏墓不到十公里,塔林中有一处无年号题记的墓室,墓门上方中间有带正出的斜栱,有普拍方,下部有壸门,结构特征与崔氏墓相似之处较多,时代也应差不多。
【万寿寺塔林墓门】
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无普拍方,塔身多处应用有正出的斜栱,且斜栱跳头用菱形枓,塔内有两条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游记,说明在北宋初期之前就已建成,结合崔氏墓和普贤阁,广惠寺华塔建于唐代的可能性较大。
【广惠寺华塔斜栱】
【正定广惠寺华塔】
----------------------------------------------------
读后感:真的为大同而骄傲!在一座现代化城市中心的古城里,保存下了一座唐代的古建筑----普贤阁!真太伟大了,现在国内仅存的唐代古建筑有8座,几乎都在荒郊野林里才留存,而大同是在城市中心保存下来!这说明大同人对传统建筑的爱护与保护是由来已久的,并深入骨髓的,是一千多年来一直延续至今的,堪称历史上文物保护的标杆城市。西安,洛阳都曾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城市,宫殿无数,可却没有一座高古(元代以前称高古)古建筑能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