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2,021贴子:1,142,218
  • 10回复贴,共1

阅读: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防删。


IP属地:辽宁1楼2024-02-01 13:21回复
    《道德经》是哲学。
    哲学是人的思维的学问,包括:知识论,认识论,方法论。
    而人的思维就免不了有抽象思维和具体直白的思维之分,也就是形而上和行而下之分。
    所以高层次的哲学学习,一定要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样才具有理解形而上是什么东西的能力。
    哲学最重要的两大概念是:
    1本质(也就是“道”“无”包括佛家的“空”,康德的“物自体”)。
    2现象(也就是“名”“有”包括佛家的“色”,康德的感性直观杂多的主观认识)。
    在《道德经》中的本质(“道”和“无”)就是一个需要抽象思维才可以理解的事物本质。“本质”,也就是“道”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客观事物本质,正等着未来的智者去认识他,所以“道”和“无”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虚无缥缈的真理。
    作者的这种描写确实很抽象,但具有抽象思维认识的人才可以接受的。(小学五六年级就有教授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区分的概念知识,不能说已知的是存在的,未知的就是不存在的吧)
    所以承认“道”这个未知的抽象事物本质,是一个确实存在的概念,是对哲学思维的抽象理解的起码的门槛。
    比如:
    在《道德经》中的“道”“无”,是对事物未知的客观真实的本质这一概念的抽象表达。
    在《道德经》中的“名”“有”,是对现实的感性直观杂多现象的表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这两个字“名”“有”的表达有一点抽象而已。
    现在《道德经》首章中的“本质”和“现象”是用抽象的“道”(无)和“名”(有),来抽象表达的这一重要的概念区分已经清楚了。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道德经》首章是《道德经》全文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这一重要的概念区分是其他章节解释的根据,全文中的其他解读都是根据首章的概念定义而来的。


    IP属地:辽宁2楼2024-02-01 14:21
    回复
      下面就把《道德经》首章中的这些非常重要的概念区分,运用到第六章的原文中。
      第六章的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勤】。
      抽象的事物客观的本质是在未来才可以被发现的,所以它相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虚无缥缈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抽象的,形而上的(未知的),但又是确实真实存在的真理。
      作者把这个确实存在的暂时虚无缥缈的“本质”形容为:谷神。
      【谷神不死】是说“道”这个事物本质虽然现在我们看不清楚,但他是确实存在的,从天地产生之时就存在~~~到遥远的未来还是存在,所以“道”是恒久固定不变的,所以:【谷神不死】。


      IP属地:辽宁3楼2024-02-01 14:57
      回复
        虽然“道”(谷神)是抽象的是形而上的,但具体表现它的却是具体直白的现象。
        在《道德经》的首章中,作者是怎么表达这个与‘道’(也就是本质)相对应的“现象”的:
        【有,名万物之母】。
        就是说事物的“现象”是非常的具体直白真实自然的,就像母亲一样(这里是用虚拟化的”母亲“来比喻现象是具体直白真实自然的,已知的)。
        这里首章中的比喻物“母”也就相对于第六章中的【是谓玄牝】中的【牝】,都是借助虚拟的母性的来比喻出现象是非常的具体直白真实自然的。
        那这句【是谓玄牝】中的【谓】是什么意思?
        【谓】就是:说。说就是表达,当然包括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对现象的表达,对现象所产生的经验的表达。那么这个【谓】也代表了现象的意思。
        那这句中【是谓玄牝】中的【玄】是什么意思?
        因为“现象”是分层次高的“现象”还是层次低的“现象”的。
        只有最接近抽象的“道”(也就是【谷神不死】)的高层次的“现象”,才是最符合这个层次的现象。
        那这个最接近于【谷神不死】的“道”的“现象”,就是具有了最高层次的玄妙的“现象”了。
        这里的【玄】,是对【牝】这个虚拟的比喻物所比喻出的最高层次的“现象”的一种形容,形容这个现象虽然性质是具体直白的,但已经具有的抽象的“道”(本质)的玄妙程度了。(是最高层次的现象)
        以上是对这句【是谓玄牝】的解释。


        IP属地:辽宁4楼2024-02-01 15:39
        回复
          《道德经》言简意赅。
          虽然看似看懂了,却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不知解释的是否能看懂?
          下次再讨论。


          IP属地:辽宁5楼2024-02-01 15:42
          回复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虚怀若谷,心灵空灵虚静,可以感通大道本体:玄元一炁,也就是先天一炁。此为造化万物的母炁,得母炁,自然有子炁出玄关入肉身丹田之中,此为出玄入牝。牝为命根蒂,也就是肉身的下丹田。子炁从玄关一窍内出来,入下丹田牝府之中,从此性命交修,性定命住,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心灵就是连通万物先天母炁的门户。母炁实实在在存在。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先天子炁绵绵不绝,如烟似雾。打坐杳冥之间可见虚白朗耀,若白云。即是虚室生白等验证的来历。不同人有不同观感。保精固气,吝啬自身精气神,不要勤于好神费力之事。自然入道安康。
            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性与命的关系:
            心定炁住,炁住神全,神全形固。
            ——出自玉清胎元内养真经。
            ——
            清静是心灵的底se,平淡是生活的底se。
            那么空是什么?
            空,就是世间一切可见可知可感的有的底se。
            有即是se。
            包含一切,森罗净泓。
            有在空里,空在有外。
            非空非有,空有一体。
            波从水起,波息水存。
            有从空生,有灭空存。
            波即是水,有即是空。
            空有一体,空即是道,有即是道。
            空就是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是大道,就是遁去无形的一。
            ——
            三界之上,梵炁弥罗。
            上极无上,天中之天。
            郁罗萧台,玉山上京。
            渺渺金阙,森罗净泓。
            玄元一炁,混沌之先。
            宝珠之中,玄之又玄。
            开明三景,化生诸天。
            亿万天真,无鞅数众。
            旋斗历箕,回度五常。
            巍巍大范,万道之宗。
            大罗玉清,虚无自然。
            ——
            玄元一炁,就是先天一炁,就是大道本体,诸天万界都在里面。外形就是一个宝珠。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01 18:59
            收起回复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牝】是由首章中的【有,名万物之母】中的【母】而来,是说事物的现象就像生命的雌雄一样的清楚明白具体直白自然真实,这是以生命中的【母】【牝】来比喻事物现象具体直白自然真实。
              【玄牝之门】中的【玄】是由首章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来的,这里的【玄】是指思维的不断进步中的不同层次,【玄】也是指思维思维从低级层次到高级层次飞跃的意思,当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低级层次到高级层次飞跃之后,那随着这种认识的事物的现象也就提高到了高级层次的现象了,这种被提高到高级层次的现象,就叫玄现象。
              而现象又是用【牝】来比喻出来的,所以在这种古文中也叫做:玄牝。
              上升到了高层次的本质中的现象就是:【玄牝】。
              【玄牝之门】中的【玄牝】解释清了,那【玄牝之门】中的【门】是什么意思?
              上面解释的【玄牝】是指道德经所涉及的哲学的学术解释,这是其独有的学术门派,那这个【门】就是指“学术、思想或宗教上的派别”是指思维意识的门派(说直白点是指人的思维思考的思路)。
              【玄牝之门】是说,用【玄牝】来解释本质现象的这种学术门派的思维认识。
              【是谓天地之根】
              事物的现象,又是相对事物不容易被人理解的真相(本质)而言的,而本质又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未知的,无法形容的。
              那对本质的理解探讨论证,也就只能根据现有的已知的具体直白的现象来作为根据了。
              这就是【是谓天地之根】的意思:现象是解释本质的根据。(但本质比现象更抽象)
              【玄牝】是现象,【根】是根据。
              那这句【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的意思就是:
              以老子的这种哲学学术门派对于现象的解释来说,对于本质的推理探讨论证就只能根据已知的现象为根据了。
              现象是解释本质的根据。(但本质比现象更抽象)


              IP属地:辽宁7楼2024-02-02 09:21
              回复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勤)
                【绵绵】:如丝如缕、连绵不绝的样子。
                【若存】:若,如此,这样。若存,实际存在却难以看到的意思。
                【勤】:尽。
                是说《道德经》这种哲学的学术门派的学术解释的本质和现象,其中的本质是抽象的虚无缥缈的未知的,就像如丝如缕、连绵不绝的虚无缥缈的样子,如此这样若存,实际存在却难以看到的意思。
                而这种就像如丝如缕、连绵不绝的虚无缥缈的样子,如此这样若存,实际存在却难以看到本质和现象的探讨推理分析论证的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不断飞跃中,是没有尽头的。


                IP属地:辽宁8楼2024-02-02 09:41
                回复
                  又重新整理理解一遍:
                  第六章的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勤】。
                  事物的本质是形而上的抽象的未知的,但作为事物客观存在却总是在时空中若隐若现的出现。【谷神不死】
                  为什么?
                  因为表现事物的现象,总是不断地以具体直白的形式出现,而现象也分低层次的形而下的现象,和形而上的现象之分。
                  怎么表达形而上的现象?
                  就是:“玄牝”。有了高层次的现象,才可能把若隐若现的本质显现出来。【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这里的【牝】是指生物的雌性,这是作者用“牝”作为虚构的比喻物,来比喻出事物的现象就像生物的雌性一样的容易区分,就像生物的雌性一样具体直白真实自然。
                  这里的事物的现象是具体直白真实自然的,才是这句话的目的。
                  而比喻出这个目的比喻物“牝”则是一个虚拟的比喻物而已。
                  所以这句【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中的【牝】是对事物的现象是具体直白的比喻的比喻物,但它在这里所代表的却是现象,【牝】就是现象。
                  【玄牝】是高层次的现象(玄是层次的抽象表达)。
                  【玄牝之门】是学术门派的意思,也是学术知识的门槛的意思(看懂了这个门派也就是迈过了这个门槛)。
                  这个门槛是什么?就是现象是事务所表达出的具体直白的形象(用“牝”来比喻形容)。
                  具体直白的现象才是探索推理论证事物形而上的本质的根据。
                  没有具体直白的现象作为探索本质的根据,仅凭形而上的想像,那只能是空想。(这就是康德提出的先验幻相)
                  这就是这句【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的解读。
                  下面的【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勤】是说本质是若隐若现的,是说本质这个形而上的概念(包括现象)的提出是科学客观的思维方法,是对本质的没有穷尽的探索。


                  IP属地:辽宁9楼2024-02-03 08: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