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系列吧 关注:1,845贴子:7,966
  • 15回复贴,共1

你应该如何观赏小市民系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出于发癫写的一些东西,可能继续,也可能突然就不写了。
其中不可避免包含夸张化的描述和可能奇怪的要素。
并没有任何实质剧透。


IP属地:北京1楼2024-07-10 22:03回复
    Part 1 日常推理是纸牌魔术
    假设一个标准萌二,在7月新番遇到了《小市民系列》这部动画,他最先想问的问题应该有两个:
    1、什么是小市民?
    2、什么是日常推理?
    我们先跳过第一个问题,来说第二个。
    「日常推理」这个词从一般刻板印象来说几乎完全等于「冰菓」,几个高中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谜题。这种印象并没什么大的偏误,如果以一个并不严格的定义来说,所有「并不具严肃性和严重性的谜题」,都可以纳入「日常推理」的范畴。这里的严肃或严重显然是相对一般意义上的「推理」作品来说的,以名侦探柯南为一个直观的对照组就可以。
    日常推理作为一个门类是比较年轻的,但是类似桥段可以说历史非常悠久。福尔摩斯初见华生,就知晓对方是个从阿富汗回来的军医,这当然是一种日常推理。它是一段绝对的经典,即使拿来做阅读理解,也一定是分歧最小的一类——体现了福尔摩斯卓越的观察力和头脑,以及广博的知识面,侦探就应该如此。从繁杂的信息中抽丝剥茧,得到短小而惊人的结论,而过程被压缩在了一瞬之间的思考内——它起到了一种魔术般的效果,人们必然会好奇,侦探先生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这种流程在后世的推理小说中被大量采用,日常推理只是一个开场秀,快速锁定侦探的形象和特质,福尔摩斯能做的显然远不止日常推理,但那些更复杂、更有趣的案件是需要环境、人物、道具等诸多支撑的。如果道具只有一副纸牌,那么总是无法完成那些震惊世人的大魔术,但一个小戏法就可以告诉你,这位角色是个魔术师。
    变化出现在日常推理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门类,而非一整本小说中的附庸桥段以后。它的背景可能难于定论,但很显然,随着推理小说的演进,构思新的「大谜题」的难度指数级上升。而新的疑问也随之而来,就是「是否真的必须具备一个super coooooool的谜题,才能算优秀的推理小说」。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显然是分化的。那么对于一部分并不执着于谜题复杂度的作者和读者来说,也自然没有必要保留「super coooooool谜题」所需的相关配置,日常推理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抛弃了锁、鱼线、胶带等等道具感十足的玩意儿,只保留了「出现在生活中也不突兀」的场景。
    很显然,问题也出现在这里。和传统意义上的推理小说相比,日常推理的「推理」乐趣一定是不足的,那这就需要在别的地方找回来。这种「从其它地方找些什么补足推理差掉的部分」的努力从社会派起就非常常见了,但不同于社会派喜欢的这社怎定体问,日常推理的基调相对而言还是十分温馨的——毕竟「日常」这个词就意味着很多事,羁绊都知道吧。
    因此就像本格粉喜欢给社会派除籍一样,如果你来细抠「日常推理」这个词,我一定会告诉你,日常推理的重点在日常,而不在推理。
    ——就像只会纸牌魔术的家伙很难被称为魔术师一样。如果你曾经有两个室友学过一点魔术,在班会上可以表演「嗨美女从这里抽一张牌」,并取得不错的演出效果,你会更容易理解到这一点。他们当然不是魔术师,但并不妨碍你很喜欢他们。


    IP属地:北京2楼2024-07-10 22:05
    回复
      Part 2 日常推理拯救了校园恋爱
      呃,但大家应该也知道,在校园场景下,纸牌魔术最重要的存在意义是把妹。
      校园恋爱是人类刚需,而怎么样的一段校园恋情算好算甜,几乎是一个和人类XP一样发散到无法讨论的话题。总之,我会试图给这个话题找一个聚焦点——情侣间的默契程度。
      晚饭时间,你在玩电脑,妹子鬼鬼祟祟地冲进来,手指指下自己,「我,牛」,然后指你,「你,猪」,然后收回手指,攥拳,请问这代表什么意思?显然,这和推理没关系,也不是海龟汤喜欢的类型,在不同情侣间它的意义天然就可能不一样。以我熟悉的模式来说,它应该翻译为「现在要吃晚饭了,我想点XXX外卖,但我没想好吃什么,我代表牛肉饭,你代表猪排饭,我们三局两胜决胜负,现在你喊一二三,我们开始」——你可以掀桌子大骂这种谜题完全是耍流氓,但朋友,这就是默契,这就是甜。
      默契意味着你能用很短的字数(也可以是动作、表情)表达很多的信息,而这种表达是完全排他的。排他性是个塑造爱情的通用手段,一个框上情侣肉眼可见的红心,稍微具备读空气能力的人看到了都得绕道。问题来了,俄语小声说真心话也排他,那用默契体现排他性的高级感在哪?这在于,呃,默契,它没法是一个「设定」。
      对于一部作品来说,情侣间的默契是不能立刻建立的,即便他们开篇就有,读者也难以从各种鬼话里看出门道来。因此这种默契是必须一点点积累的,作品内情侣攒love power,作品外读者逐渐开悟。终于到某一个时候,一股后劲极大的甜味就涌上来了,有些人(比如我)就好这一口。
      ——好吧可这和日常推理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回想一下推理那魔术般的效果——推理的结论,是非常短的,但想要得到这个结论走过的路又极长。这不仅代表了巨大的信息量,也意味着处理它们所需的观察力、头脑、知识面等,最妙的是,这是一个「我知道你知道」的事,它甚至已经不止是默契了,而成为了一种信赖关系。
      小市民系列是什么时候体现出这股巨大后劲的呢,我觉得是夏季限定大概在一半篇幅左右的地方:
      「不好意思。麻烦帮我买四个焦糖苹果和一个可露丽。不好意思。」
      假如你没看过这部作品,你就唐突看到这么一句话,它产生不了任何剧透。但是到了这个时候,这种默契已经完全在小鸠和小佐内,在读者和米泽穗信间成型了,它就如同自带翻译软件一般突然表达了一个准确的意思。而就像之前说的,知道结论是一瞬间的事,但得到结论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这给读者一种在爆炸性味觉冲击后,再顺下一口茶留下满嘴回甘的时间。这就是推理,这就是高级感,不喜欢小佐内由纪就是不懂推理。
      那么这种默契感是如何建立的?当然还是日常推理。和一般性的话题不同,日常推理并不是在简单分享「爱丽丝的草莓挞很好吃」这样的信息,它包含了两个主要部分,其一是搜集信息——大多数侦探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但如果主角不是侦探而是情侣,那它就更像一场微缩版的冒险。这种冒险恰恰要求了日常性,毕竟如果都死人了,我们就该讨论吊桥效应一类的问题了。
      而其二也是更关键的部分,是整理信息和推导结论——它其实是情侣间的思维同步。如果两人最终可以理解到同一个结论,那么之前的所有环节自动进入「我知道你知道」的环节,双方的智商、思考模式等等都得到了彼此的验证。还有什么比这更能累积默契程度的呢?
      日常推理还解决了一个通用性的难题——所有带有日常内容的作品都要面临一个挑战,就是如何编造出不太无聊的日常对话。比如我心危2我就没看下去,即使我可以忽略设定上的一些夸张因素,日常对话不时冒出的突兀黄段子实在太下头了。说实话我也没很反感黄段子,但想把黄段子写得有意思,看起来肯定比把推理写得有意思要困难得多。
      而在日常推理作品中,推理的过程就是日常对话——对观众它当然是推理,但对角色而言,其实就是日常对话。如果你在生活中尝试过开启类似的对话,比如「让我们猜猜下一站谁下车」之类,就会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堪称一个绝顶无聊的话题。如果对方不是真的很爱你,他/她应该是不会太乐意听你聊下去的。如果对方不仅听,而且听懂了,你会觉得自己受到了祝福,他/她是如此的耐心、聪慧和迷人,感谢推理,感谢日常,是日常推理拯救了校园恋爱。


      IP属地:北京3楼2024-07-10 22:06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7-11 07:16
        回复
          很不错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7-11 08:05
          回复
            好快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7-11 09:12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7-11 09:59
              收起回复
                恋爱是不是人类刚需我不知道,但我不认为日常推理跟校园恋爱有啥关系。你说的“”情侣默契”不就是两人认识时间长,互相比较了解吗?至于“情侣的思维同步”,我觉得仅仅是“侦探”与“助手”的意味。
                可以理解你喜欢嗑cp,但不用勉强传教。
                关于“难题——日常对话”,并非日常推理解决了这个难题,而是日常推理需要解决这个难题,特别是轻改作品,几乎所有作品的文戏都会涉及到这个问题,就是如何让“文字”转换成“视听语言”,其实这就是动画“演出”,看过冰菓就知道,是演出让推理过程变得没那么枯燥无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7-11 14:25
                收起回复
                  Part 3 撒谎的人不是小市民
                  现在我们回到开篇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小市民?
                  很显然这是个冷僻的词,和「节能主义」一样,属于你可以很容易理解意思,但平时没人会这么说的那种。这就产生了微妙的非日常感,让男女主的「日常」部分,和更现实、更日常的那种氛围相比终究是隔了一层什么。男主小鸠也不会说「要当一个普通人」,而会说「想当一个小市民」,「想当」的意思就是「不是,最多只是模仿一下」。
                  并不需要很长的篇幅就能发现,除了默契导致的「不说人话」外,还有大量场景是单纯的「此乃谎言」——在小鸠进行这样的表演时,它们往往伴随着心理活动描写,因此(至少从小说来看的话)并没有任何难判断的地方。相比「不说人话」那套颇为需要悟性的翻译系统,这里就简单多了,「别扭」、「傲娇」、「骗自己」,你总该见过些类似的。
                  从一个第三方视角来看,小鸠和小佐内几乎都可以归为「撒谎成性」:他们骗第三方并不是出于道德瑕疵,而是「说了你也不懂所以不说了」的一种自闭,或者更直白和难听一点——纯粹是智商の优越感使然。你现在的手机可以玩贪吃蛇,20年前的诺基亚也可以,但你不可能给对方安装原神。
                  小市民是不需要靠谎言来应付日常的,装成小市民才需要撒谎,而这种伪装多少是有一些刻意和低劣的——说破大天男女主也只是两个比较聪明的高中生罢了,又有什么不够小市民的地方了?所以「不够资格当小市民」一类的逼话,表面看起来谦虚,实际则有一种隐然的傲慢在里面。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把男女主从普通人中彻底切开了,才能有后续的故事发展。也正是因为这种切割,小市民是彻底的「两个人的故事」,这里就不再复述一遍排他性在恋爱中的重要程度。
                  小鸠和小佐内「互相掩护」彼此的谎言,也是一方面基于对对方的认可,一方面基于对其他所有人的漠视。我们是一个水平的人,所以我们彼此帮助——这当然有一些中二病感,但把之前的所有特质加起来,你会发现它不中二病反而不正常。
                  在两人之间,出于伪装的惯性,有时也会在「小市民」这个话题上互相拉扯,但这更仍然像是一种「我知道你知道」式的语言游戏,直到一方叹口气绷不住为止。那么终于有那么一小会儿时候,他们不必在别人面前装成「小市民」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矛盾,因为这种本心、自然的状态,反而才是所谓的「小市民」。但这种时间出现得很少,很显然,米泽穗信故意不让小鸠和小佐内早点明白这个道理,不然故事就不成立了。
                  让我们再回到读者角度,你会发现小鸠和小佐内之间的语言系统,相对正常人而言显然是有些复杂的:
                  1、最精华的部分是「默契」;
                  2、少数情况下,会现出原形说真心话;
                  3、多数情况下,他们之间的表达也夹杂谎言——但是对方也知道那是谎言。
                  现在我们学完了小市民的语法部分,请把小鸠和小佐内的所有对话都用正常人的语言表达出来。当然它可能没有看起来那么困难,至少小鸠这一侧基本把答案挑明了,但小佐内那边呢?这不得不警告一下:如果你开始揣度某个同龄异性的每一句话,它到底应该从什么方向解释,那么不要怀疑,这肯定是恋爱了——而且不是那种小市民的恋爱,毕竟无论是感性上还是理性上,真正的小市民是没有能力经营这么复杂的日常对话的。


                  IP属地:北京9楼2024-07-14 23:14
                  回复
                    顶,好帖


                    IP属地:浙江10楼2024-07-15 10:01
                    回复
                      写的很棒!


                      IP属地:北京11楼2024-07-15 15:33
                      回复
                        bd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8-06 19: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