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网吧 关注:917贴子:3,349
  • 14回复贴,共1

佛经中的六成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佛经的第一段经常有一个很相似的开篇,如《佛说阿弥陀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
  这段经文就是通常所说的佛经的“序分”,有说法时间、说法主、听法众等,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六种因缘和必要条件,即“六成就”。
  信成就
  即“如是”,对佛陀所说正法坚定接受和毫不怀疑。《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的听闻、持诵,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如果不信就不会有因缘闻法,所以我们学佛,第一条件就是信。
  闻成就
  即“我闻”,表示经文是由佛陀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亲耳听到佛陀讲法并记录下来的。“如是我闻”表明了经文的可信度,让后世信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和传播佛法。《大宝积经》云:“多闻解了法,多闻不造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因此,有信之后还要有闻,多听经闻法,得正知正见,将佛法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修行中去。
  时成就
  即“一时”,想要了解佛理,不光要有信有闻,还要讲因缘时机。佛陀讲法,都是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性,对机说法。修行的众生,善根成熟了,自然契入佛理,证得善果;若不成熟,虽说法也不会开悟。时成就代表了因缘和合,是听经闻法的最佳时机。
  主成就
  指说法的主体,释迦牟尼佛是佛经中的说法主。《观经疏》云:“观虽十六,言佛便周。”主成就是六成就中的核心,一切都围绕着主成就佛陀展开。佛讲法有处所便有了处成就,佛教化有对象便有了众成就,参与佛的讲法便有了时成就,聆听佛的法音便有了闻成就,接受佛的教化便有了信成就。
  处成就
  说法有主了,还要有合适的地点。佛说法必有处所,或者天上,或者人间。比如《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是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而《地藏菩萨本愿经》则是在“忉利天”为母说法。这些佛说法的地点,都是佛陀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因缘果报,为了众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佛法而精心挑选的。
  众成就
  有了适当的地方,还需众人来听经闻法。《佛说观无量寿经》云:“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不同的听众群体代表了佛教的广泛性、包容性,无论修行者的层次高低,都能在佛陀的教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总之,只有此六种成就因缘和合,佛陀才会开演一代时教,令正法得以传播。


IP属地:江苏1楼2024-09-18 16:37回复
    佛经的六成就是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
    这六种成就是佛教中关于弘扬正法的六个必要条件,确保佛法能够有效地传播和实践。具体来说:
    信成就:强调对佛法坚定接受和毫不怀疑的态度,是学佛的第一条件。信受佛法是佛法实践的基础,没有信仰,就无法深入佛法。
    闻成就:指经文是由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尊者亲耳听到佛陀讲法并记录下来的,这表明经文的可信度,使后世信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和传播佛法。
    时成就:强调了解佛理需要因缘和合,即在适当的时机理解和接受佛法。佛陀讲法是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性和时机来进行的,时机成熟时,众生才能获得利益。
    主成就:指说法的主体的成就,即释迦牟尼佛,他是佛经中的说法主,佛讲法有处所便有了处成就,佛教化有对象便有了众成就,参与佛的讲法便有了时成就,聆听佛的法音便有了闻成就,接受佛的教化便有了信成就。
    处成就:指说法发生的地点,佛说法必有处所,这些地点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因缘果报精心挑选的,以便众生更好地理解佛法。
    众成就:指听法的众生群体,不同的听众群体代表了佛教的广泛性和包容性,无论修行者的层次高低,都能在佛陀的教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这六种成就是佛教弘扬正法的六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当这六种成就因缘和合时,佛法才能有效地传播和实践。


    IP属地:江苏3楼2024-09-18 16:57
    回复
      阿难(梵语 Ananda 音译,意为“欢喜”)(?~公元前463),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为常随侍者,专注地服侍佛陀二十五年,谨记无误佛陀的一言一语, 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第一结集,就是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后世尊称为“二祖”。


      IP属地:江苏6楼2024-09-18 17:19
      回复
        佛祖涅盘后,大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佛法,被后世尊成为“二祖”。
        在寺院中,阿难与迦叶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持。文殊菩萨曾经这样赞叹阿难的庄严、多闻:“相如秋满月,眼似青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在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难记忆最强,仪容俊秀庄严,令见者心生欢喜。在当时僧团中年纪最轻,聪明而多闻。不但佛陀喜欢他,更有大众缘,尤其深得女众的尊敬。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的出家,就是经阿难再三向佛陀请求,才得允许,于是有比丘尼僧团的成立。阿难有功于女人,所以女人也对他特别有缘,他是教团里里外外最受女人尊敬的人。有一次,阿难和大迦叶尊者同在行化途中,路过比丘尼的兰若,比丘尼总是先请阿难开示,然后再请大迦叶。由于阿难的慈心、善良,常常给他的修道带来许多的麻烦和障碍,如摩登伽女的诱惑,以致佛陀常单独对年轻的阿难说教,要他避开女难,远离爱欲,日后必是绍隆佛种的传人。佛陀因为看重阿难的善良细心、知道进退、不违所教,属意他为侍者。当时,舍利弗、目犍连也都向阿难劝说,要他当佛陀的侍者。阿难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误解、讥嫌,提出三个希望,要目犍连转呈佛陀:第一、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他决不要穿着。第二、如有信众恭请佛陀至家中供养,他决不要随侍前去。 第三、不是见佛陀的时候,他不到佛陀身边。阿难的品格,获得佛陀高度的赞许,当时阿难仅有二十多岁。在他侍奉佛陀二十七年的岁月里,他遵照佛陀的意旨行动,跟随佛陀到各处弘化。因为有这样的因缘,如大海似的佛法完全流入阿难的心中。每天跟随着佛陀,阿难的女难减少了,同时也成为佛陀与诸比丘之间的调和者。做了侍者的阿难,虽然不像舍利弗和目犍连那么活跃进取,但也不像大迦叶的保守传统,他的温和友爱,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随喜性格,不论在家、出家,甚至外道,也都曾受到他的感召。他曾协助佛陀挽回为了爱欲打算还俗的掘多比丘的心意,并且鼓励他修行,使他证果;也曾调和过僧团的争执,使争执不下的人复归于好。他曾在只园精舍和舍利弗论道;在巴连弗城和跋陀罗谈说各种问题;在俱睒弥国为诸比丘说修道的要点;在东园曾代替佛陀应比丘之请,前去说法;他赞叹目犍连的孝心,宣扬富楼那的说法。在教内教外,他对人的道情法爱,充分地表现出他已经尽了大弟子的任务。当佛陀即将入灭前,还没有证悟的阿难比其他弟子更加伤心,佛陀特别为他开示无常之理,并对大众宣扬阿难温和善良的天性,赞美他听闻大法不忘的福德,将来必能在世间上发出光辉。于是大家公推阿难向佛陀做最后的请益:“佛陀涅盘后,以谁为师?”“佛陀涅盘后,以什么安住?”“佛陀涅盘后,恶人如何调伏?”“佛陀涅盘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叫人起信?”佛陀慈祥地回答:“阿难!你和大家要记住,你们应以戒为师,依四念处安住,遇到恶人时,默摈置之,经首安立‘如是我闻’, 便会令人起信。你们依法而行,就是与佛陀的法身常住。”佛陀就这样进入涅盘。四方的信众纷纷前来瞻仰佛陀,礼拜佛陀,阿难也允许出家及在家女众亲礼佛身,他永远是妇女们的同情者。佛陀涅盘后,大迦叶召开经典结集,阿难虽是多闻,但是尚未证悟,因此被摈斥在结集的石窟外。大迦叶以长老身份教育阿难,数落阿难种种过失,以激励阿难奋发向上。终于在结集前半夜,阿难开悟证果,进入窟内,参与结集。阿难被大众推上狮子座,开始诵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阿难将记忆中的大法完整背诵出来,所有在座的大比丘如同再一次接受佛陀的教诫一般,为之感动万分。


        IP属地:江苏7楼2024-09-18 17:21
        回复
          后人评价:最初的经典《阿含经》,就这样结集与流传在世间。多闻的阿难,对佛法的流传与贡献无可替代;温文谦忍的性格,让人如沐春风,使后世的佛弟子永远怀念这一位圣者的风范。


          IP属地:江苏8楼2024-09-18 17:22
          回复
            阿难是王舍城(Rāja-g?ha)人,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的弟弟。他非常虔诚地追随佛陀。公元前513年佛陀五十三岁时,十九岁的阿难,因为年轻,记忆力强,在竹林精舍正式被选为佛陀的侍者。阿难侍奉佛陀二十七年,跟着佛陀到各地传道。


            IP属地:江苏9楼2024-09-18 17:27
            回复
              阿难的不寻常处在于他一生没有敌人。他一生躬行佛法,深知是佛法的熏陶才让他变得优秀,于是十分谦逊诚恳。因而即使他常受到佛陀公开称赞,在僧团内身处高位,天天和大众激烈地辩论不同的问题,也没有招致别人的忌妒和怨恨,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佛陀在涅槃前还特意称赞他的无私和仁慈。阿难还被称作“多闻第一”,因为他一直伴随佛陀讲经说法,能够把佛的一言一语都谨记无误,参加了很多佛陀对不同听众的演讲。在许多记载的对话中,他作为和佛陀的对话者。比如《楞严经》。在佛陀灭后,王舍城第一次圣典结集集会上,他出色的记忆力让他背诵出很多佛陀以往的演讲。那些记录下来的文稿就被整理成为佛经,包括《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譬喻经》《法句经》等等,对于佛法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佛经中出现“如是我闻”,“我”即是指阿难。佛陀入灭后,阿难非常伤心,独自修行。但他非常长寿,在摩诃迦叶(Mahā-kā?yapa)入灭后,阿难被推为僧团的领导。传说阿难的入灭,还使摩揭陀与毗舍离国修好,不再战争。在禅宗中,阿难被尊为印度第二祖。因为大迦叶逝世后,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弘扬佛法。在后来的佛祖雕塑旁常见到的协侍就有他。


              IP属地:江苏10楼2024-09-18 17:28
              回复
                “如是我闻”是佛教用语,出现在佛经的开头,用以表明经文内容的真实性和来源。这一表述通常被解释为“我(阿难)听佛是这样说的”,强调经文内容的真实性、直接性和权威性。它的出现,旨在向读者保证所传达的教义是直接从佛那里听来的,未经他人转述,从而确保了教义的原始性和纯洁性。
                解释:“如是我闻”中的“如”指的是“这样”,“是”表领纳之意,“我闻”则表示阿难尊者亲耳听到佛的说法。这一表述不仅是对阿难尊者作为佛陀侍者的职责的肯定,也是对佛法的传承方式的说明,即通过阿难尊者的记忆和叙述,将佛的教诲传递给后世。
                出处:这一表述最早出现在《金刚经》中,由阿难尊者在佛陀临涅槃前所集结的经典中广泛使用。它不仅是佛教经典的一个标志性开头,也是对佛法传承方式的一种确认。
                意义:“如是我闻”的意义在于,它确立了佛经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通过阿难尊者的亲历亲闻,保证了佛法的原始意图得以完整保留。这一表述在佛教经典中的普遍使用,体现了佛教对于传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视。
                综上所述,“如是我闻”不仅是佛教经典的一个特定开头,也是对佛法传承方式和真实性的保证,体现了佛教对于教义的纯洁性和直接性的追求。


                IP属地:江苏11楼2024-09-18 17:31
                回复
                  默摈置之的读音是mò bìn zhì zhī。
                  “默摈置之”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通过沉默的方式来排斥或疏远某人,以达到避免冲突或净化心灵的目的。这个表达体现了佛教中通过沉默和远离的方式来应对不良影响或负面情绪的智慧。在面对不良的人或事时,采用“默摈置之”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无谓的争执和冲突,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


                  IP属地:江苏12楼2024-09-18 17:35
                  回复
                    以戒为师,依四念处安住,遇到恶人时,默摈置之,经首安立‘如是我闻’, 便会令人起信。你们依法而行,就是与佛陀的法身常住。


                    IP属地:江苏13楼2024-09-18 17:37
                    回复
                      尊重戒律,如同黑夜遇到光明,如同贫穷的人得到宝藏。应该知道戒律是你们伟大的老师,就如同我住世教导一样。


                      IP属地:江苏14楼2024-09-18 17:46
                      回复
                        四念处是佛教中重要的修行方法,它包括四个方面: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些观念是佛教修行的基础,旨在帮助修行者认识到身体的不净、感受的痛苦、心的无常和法的无我,从而破除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执着,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观身不净:强调身体的不净和无常,通过观察自身的身体,认识到身体的各种排泄物和不洁之处,以及身体的最终归宿,从而减少对身体的执着。
                        观受是苦:教导我们所有的感受都是苦的,通过观察和体验各种感受,认识到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常态,从而减少对快乐的追求和执著。
                        观心无常:指出我们的心念如同流水般不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通过观察心的变化,认识到一切法皆无常,从而减少对永恒自我的执着。
                        观法无我:教导我们一切现象都是无我的,没有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实体,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认识到一切法的空性,从而消除对“我”的执着。
                        佛陀在涅槃前,曾告诫阿难和其他弟子们要依四念处而住,这是因为四念处是佛教修行的基础法门,能够帮助修行者从根本上解决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执着,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四念处的实践不仅在南传佛教中受到重视,也被认为是中国佛教中净土法门之外的另一个基础法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IP属地:江苏15楼2024-09-18 17:46
                        回复
                          安住的含义涉及到稳定、安心住下,以及在佛教中,它还涉及到一种定境,即止。
                          在佛教中,安住被视为一种通过智慧观察现实,认识到事物的无常和相互依赖性,从而达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仅是观察,还包括对现实的接受和安心。佛教徒通过观察五蕴(构成一切现象的五个要素: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无我性,来达到安住的状态。这种状态涉及到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执着的放弃,从而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安住也被解释为稳定和安心住下,这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如安定情绪、稳定心态等。在修行过程中,安住还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状态,通过专注于当下,放弃对过去的沉湎和对未来的憧憬,以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专注。这种专注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实现内心平静和幸福的关键。
                          总的来说,安住是一种通过深刻理解和接受现实,放弃对自我和外界的执着,从而达到内心平静和稳定的状态。无论是通过佛教的修行方法,还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调整,安住都是实现内心平和与幸福的重要途径。


                          IP属地:江苏16楼2024-09-18 17:48
                          回复
                            经首安立是指佛教中一种特定的修行仪式或活动。
                            在佛教中,经首安立通常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或场合下,进行的一种修行仪式或活动。这种仪式或活动通常与佛教的修行、忏悔、冥想等有关,旨在帮助修行者净化心灵、增强修行效果。具体的仪式内容可能包括诵经、忏悔、冥想等,旨在通过特定的仪式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例如,在《圆觉经》中提到的“若佛现在,当正思维。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这表明在佛陀在世时,修行者可以通过正念思维来修行;而在佛陀灭度后,修行者可以通过设立佛像、进行忏悔、冥想等方式来进行修行。


                            IP属地:江苏17楼2024-09-18 17: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