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苑吧
关注: 2,925 贴子: 9,560

南无阿弥陀佛

  • 目录:
  • 佛教
  • 10
    有重病者定要去医院正规治疗。佛尚不能即灭定业,更何况假佛……
    妙宗钞 4-5
  • 4
    邪师百句开示中,不可能都错误。但就是这最致命的毒开示,夹杂其中,初学浅修之人难以分辨,误以为真,足以断送了信众的琺身慧命。这虽非老法师原文,但是老法师曾经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 不可见其某些开示没什么大错误,就全盘接受其所有开示。种种附佛外道,几乎都是采用此种手段,来迷惑信众。如果上来就直接讲大邪见,那还有几个信众会追随他呢?所以,他们会先以正面示人,也讲些正能量的东西,开示多了,便可随意植入大邪见
    妙宗钞 4-4
  • 0
    在台湾,一个小孩子很小不懂事,爸爸在桌子上放着一千块钱,孩子玩着玩着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爸爸回家看到一千块钱没有了,拼命找也找不到,结果在孩子的衣服口袋里找到了,小孩子刚想辩解,爸爸气得一个巴掌打过去,把孩子的耳膜打破了,变成了聋子,成了终身遗憾。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爸爸定不下来啊。一个人不管家里发生什么情况,先要把自己定下来,不要着急。
  • 0
    我们做人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薩行,虽然我们所有的行为没有去做,做恶,或者做善,但是你照样而现受身,虽然你没有去做很多事情,但是你的身体还会受到现世的报应,正因为你的身体受到各种报应,那么你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菩薩行。很多人听不懂这句话,我受到报应为什么还做菩薩?師父问你们,如果你们没有受到报应的话,你们会学佛吗?如果你们没有受到报应,你们会念经吗?如果你们没有受到各种各样的磨难,你们会磕头吗?磕了
  • 3
    谛深信众公开说:"带着吃喝嫖赌的业习去极乐世界吗?那还是极乐世界吗?不就是娑婆世界嘛,那不去直接呆在这。" 不懂就不要乱解释,只显得自己缺乏基本佛敩常识! 祖师开示带业往生,就是让人吃喝嫖赌吗?能这么曲解吗?
    妙宗钞 4-1
  • 0
    要认清修行的目的。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放下解脱,就是要学会吃亏,才不会受别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勇于吃亏的人是不会被外界环境所影响的。師父告诉你们,要多学会吃亏,吃亏就是便宜。多少人吃亏了,他们会真的吃亏吗?小时候班级里的同学就是,两个人争当一个班干部,这个同学找老师讲了很多,那个人也找老师讲了很多,老师从两个人那里知道他们两个人都有很多缺点,觉得这两个人都不适合做班干部,结果没有争的同学上去做
  • 7
    大家除了对心性的修持外,平时是如何修身的?
  • 0
    我们要佛心坚固,就是坚固自己的佛心。学佛人不能懈怠,不能忘记自己是在学菩薩,要有很高的境界。要常在佛堂拜佛、修心,为什么要在佛堂念经、拜佛呢?因为看到庄严的菩薩,看到这么多的信众大家都在拜佛,会增加你的信心,会让你坚持修心,你看到别人都在修,你自己就会有坚固的力量。一个人自己修很难,修累了,睡觉了,不能坚持念经。如果看到大家都在念经,你很快地也会跟着大家一起念。所以,人离不开众生,这就要坚固自己的
  • 0
    修心就是明心,明就是我懂了、我明白了、我理解了,你的心完全开悟了,这就是明心。你把自己这个心修通了,什么事你都懂了,就像一面镜子,你只有把镜面上的灰尘擦干净,你才能用它照见自己和照见他人。反过来讲,很多事情你都搞不懂,什么都要问过别人,你才知道这个事情应该怎样去做,那个事情应该怎样去处理,你就是没有智慧,你的心还处于污浊之中,所以经常搞不清楚该怎样去解决一些事情。要知道,佛法本身就是令众生开悟的方
    心乐01 3-28
  • 0
    🙏修见地 : 这是杨宁老师普传的重点,是心法!!! 共五个视频,建议反复看🙏 1. 为什么要知道最高知见 ? 《当下的知见决定你在轮转》: https://m.ningway.com/video?no=50673 2. 那什么是最高知见 ? 《有缘值遇佛陀的智慧》: https://m.ningway.com/video?no=22057 3. 错误知见怎么影响我们 ? 《入世太深》: https://m.ningway.com/video?no=50624 4. 我们应该怎么做 ? 《修定的状态》: https://m.ningway.com/video?no=50655 5. 为什么要有证量? 《为什么以定来回归》:https://m.ningway.com/
  • 0
    莲花福位供奉,广结善缘,福泽绵长千年古刹,香火鼎盛,佛光普照。为弘扬佛法,广结善缘,本寺特设莲花福位供奉,诚邀十方善信,共沐佛恩,同沾法喜。莲花福位,寓意清净庄严,吉祥如意。供奉莲花福位,可为在世者祈福消灾,延年益寿;亦可为已故者超度亡灵,往生极乐。捐赠莲花福位,功德无量,福报绵长。您的善举,将用于寺庙建设、佛像贴金、慈善公益等,利益众生,功德圆满。诚邀十方善信,随喜捐赠莲花福位。凡捐赠者,均可获
  • 0
    莲花福位供奉,广结善缘,福泽绵长千年古刹,香火鼎盛,佛光普照。为弘扬佛法,广结善缘,本寺特设莲花福位供奉,诚邀十方善信,共沐佛恩,同沾法喜。莲花福位,寓意清净庄严,吉祥如意。供奉莲花福位,可为在世者祈福消灾,延年益寿;亦可为已故者超度亡灵,往生极乐。捐赠莲花福位,功德无量,福报绵长。您的善举,将用于寺庙建设、佛像贴金、慈善公益等,利益众生,功德圆满。诚邀十方善信,随喜捐赠莲花福位。凡捐赠者,均可获
  • 0
    佛道不变的是能将大家带到真理面前,让我们每个人看到宇宙的真相。那么,在通往真理的路上是需要每个人有坚定的心,你要看见真理,你要解脱轮回,你要见到如来实相,你就要学会吃苦头,在你获得成功以前,你前面所有的付出,都是成功的铺垫,听得懂吗?师父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假如你身体生病后,吃药很苦吧?但每一次的苦它都是有作用的,良药苦口,你只有坚持把药吃进去,你身体才会好起来。修行要看到自己的改变,你的行为有所
    心乐01 3-27
  • 0
    当你看到佛时,你就是看到本性真如。什么意思啊?想想看,你是怎么会看到佛的呢?你们看得到佛吗?你们以为用眼睛看啊?師父教你们一个方法怎么看好吗?不是用眼睛看的。做一件事情刚刚想去贪,马上说,不能贪啊,贪会出事的,这件事情本来不是我的,我为什么要去贪啊?这就是佛心来了,这就是看到佛了,这样做才是用心看见佛,就是看见你们的本性啊。
  • 0
    学佛人要有出离心 2025年03月26日 一个没有出离心的学佛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学佛只是求眼前的一点东西,你就不能算是修行人。要知道,修行人最基本的就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修行,心中有明确的修行目标,你才有达到目标的一天。师父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当你走上学佛修行这条路,你的人生必然会改变命运,因为你学的是佛法,佛法就是让你们从根本上来改变,道理很简单的,善因善果。你们学佛后,师父教了你们很
    心乐01 3-26
  • 0
    師父说,法身、报身和化身就叫如来的三身,其实还是一个身,三身本来是一身,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師父用简单的例子给大家讲,法身就是我们自己的这个身体,是我们的真身。报身,你今天被人家骂了,人家骂的是不是你啊?人家在背后骂你,你被人家骂了,虽然你的身体不在,但是人家照样骂你,这就是你受报的身。还有一个叫化身,你的人不在这里,但是到处都贴着你的照片,是不是你的化身啊?那么師父问你们,照片里是不是你啊?被人家
  • 0
    就像你们小青年现在坐在这里,你们每个人都是有宿怨的,有的人跟这个人关系好,有的人跟那个人关系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好像很了不起,有时候觉得他是我前世的谁,有时候觉得我跟他缘分特别深,我就愿意跟他住在一起,跟自己好的就说是善缘,跟自己不好的就说是恶缘。实际上这话也没有讲错,不好的就是恶缘啊,但是有时候好的缘分也会被你们弄成恶缘,你们知道吗?那是一种人为的无法抵御的抗拒力,让你们为自己着想,不为人家着想
  • 0
    修因地 三业清净 2025年03月23日 人为什么会有很多烦恼呢?这是因为众生的心不清净。那么到底怎么样才算清净呢?身口意没有恶行过失,没有烦恼垢染,这种才能称为清净。所以一般来说,人有三种清净,第一种是身业清净,你身上没有恶行,自然没有恶果,这就是身业清净。二是口业清净,你不与他人争论,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你的口业是清净的。三是意业清净,意业指的是你的念头,脑子里不能有黄色下流的想法,脑子里没有不
    心乐01 3-24
  • 0
    圆觉普照 寂灭不二(二) 2025年03月22日 “地狱门前僧侣多”,这句话已经在告诉你们大家,学佛不容易,要谨小慎微,在因果面前人人平等,你们学佛更要守因果戒律,不守戒律,你就会落入因果当中。比方说,你们很多人平时讲话不当心,结果口业就出来了,行为不谨慎,不好的因就种下去了,那么因果就在后面等着你。所以师父说,学佛修行一定要有觉性啊,觉性就是你觉悟的本性。众生的觉性本自具足,这句话是说,众生皆有觉性,但因六根
    心乐01 3-24
  • 0
    師父刚才讲的十二个因缘全部包括在这三世、还有两重因果里面。两重因果是什么?就是善因、恶因。那么怎样来区分这两重因果呢?比方说,你有一辈子做了多少好事,比方是百分之五十的好事,那也不少啊。但是他的恶事做了百分之六十,最后可能就投人了。比例拉得越大,那么弹跳力越高,如果这辈子你死的时候,你是做了百分之八十的善事,而不好的事情只做了百分之二十,这就叫带业往生,只带一点点的业。因为你知道因果之后,你从此不
  • 0
    一个修行人要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沉淀下来你的心才会静下来。真正修得好的人,他为什么能够静下来?因为他知道,只要一开口讲话无不是业障,所以有修的人,他很少讲话。学会静心常观,静下心来观照自己,要内外观,内观自心有没有起心动念。一切言行举止全部是因为内心的变化而做出来的,所以师父讲,心是一个人的根源。守住根源,不该动的心不要乱动,不该动的念头要止念。什么心不该动?师父举个例子,你在外面的路上,看到对面
  • 0
    修行要有觉性。什么是觉性?觉性就是你要有离一切迷妄的觉悟自性,觉知之性相当于心识,师父这样讲佛法,你要那样理解,与师父讲的佛法完全相反,这就是没有觉性。觉性怎样启发呢?其实就是靠我们的心多思维,在思维佛法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心念干净。师父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用一个脏的水杯倒水喝,无论你倒几次水进水杯,你喝的时候这个水都是不干净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用的水杯是脏的啊,你们听懂了吗?对佛法的觉性,你们每个人
    心乐01 3-21
  • 0
    圆觉普照 寂灭不二(一)2025年03月21日 修行要有觉性。什么是觉性?觉性就是你要有离一切迷妄的觉悟自性,觉知之性相当于心识,师父这样讲佛法,你要那样理解,与师父讲的佛法完全相反,这就是没有觉性。觉性怎样启发呢?其实就是靠我们的心多思维,在思维佛法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心念干净。师父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用一个脏的水杯倒水喝,无论你倒几次水进水杯,你喝的时候这个水都是不干净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用的水杯是脏的啊,你
    心乐01 3-21
  • 0
    孽障、污气随着因果关系附在人的灵体上,即灵性和肉体上。为什么业障一定要消除掉呢?因为凡是业障它都有污浊之气,有不好的气场,污气随着因果关系附在人的灵体上,从中医的角度讲就是阻碍了你的气血循环,而产生了病痛。这就是师父常说的,身体上一块一块的业障多了之后,你的气脉不通,会阻碍你的气血的正常运行,因此肉体就会生病。修行和修心等于用心(行为)打开你的心灵之光,今天做了很多好事,你心中就会很踏实,很开心。
  • 0
    第五因缘,叫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进入到了你的意识当中。眼睛看到好东西想买,耳朵听见人家说好话了会笑,鼻子闻到了香味想吃饭,嘴巴尝到了甜头开心,意识想到妈妈下个星期要带我去度假开始莫名地兴奋,慢慢地通过你的五官加上思维进入这个世界,接受世界全方位意识的染着。十二因缘有很多人会讲,但是師父是用白话把十二因缘讲得如此透彻。
  • 0
    跟家人的缘分,跟孩子的缘分,你跟身边亲人的缘分,你要知道它只是一个缘啊。缘分在的时候,你珍惜;缘分没有了,你也不要执著,随缘不执著。佛在《金刚经》里讲“如梦幻泡影”,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理解起来并不简单,因为它里面的寓意很深奥。例如,你两年前买了房子,房子是你的,等到哪天你的房贷交不上的时候,银行要把房子收回去拍卖的时候,这个房子还是你的吗?我们可以拿人间很多事物来参悟佛法,《金刚经》讲“如梦幻泡
    心乐01 3-20
  • 0
    今天给大家讲神通,只要修炼之后,就会有神通。修炼比如拜佛念经、坐禅观想等,当刚刚接触到鬼神之后,通灵的现象就会出现,通灵的现象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做梦、感应、幻觉等。幻觉就是明明自己感觉看见了,怎么又没有了?这种幻觉的通灵现象,分成大神通和小神通。小神通是能够知道一些事情,能够看到一些灵界的东西,是散散的一刹那间的感觉或感应。大神通和小神通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小神通是鬼通,大家都知道鬼有五通,鬼通
  • 0
    有多少人说,我一定一门精进,一心好好修。说的时候斩钉截铁,一碰到事情人都不见了,所以,人的心要有智慧,就要常常问自己,这样你就可以让自己的心放得真一点。经常问问自己:第一,我有贪心吗?第二,我有恨心吗?最近有没有恨人家?如果你还在恨人家,好,你这个人就是没有智慧。第三,问问自己最近有没有发痴?有没有不是你的东西你去想得到啊?看看人家老婆好看,有没有想去得到啊?没有,好,那你就是有正知正念。看着人家
  • 0
    真正的修行是放下。真修的人要放下人间的东西,你才能进入一个无罣碍的修行状态,你有罣碍,你就不能进入真修的状态。为什么进入不了真修的状态?因为你心里还在罣碍人间很多事情,你心里有罣碍,你就无法让自己的心空掉,心不能空掉,你的心就一直被人间的事情所罣碍。为什么你们念经有很多杂念出来?就是因为心里放了很多人间的东西。脑子里为什么经常有杂念?因为你经常胡思乱想,它在你的脑子里成为一种习惯,你只要脑子一动,
  • 0
    学佛人要敬畏因果。敬畏因果是从心里开始,我们的心要对因果有所认识和了解,你只有真正了解因果,敬畏因果,你才知道这个事情能不能做。很多人不怕因果,他不怕因果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懂因果,他不知道做出一个事情,最后都会有一个果出来。师父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因为孩子在学校跟另外一个同学打架,你不了解清楚就把别人的孩子打了,结果对方的家长找到你理论,三言不合两个大人又打起来了,你还把对方打伤了。最后警察来了,经
  • 0
    自性本清净,自性不生灭,就是说,自己的本性本来就是很清净的,你的良心本性永远没有生出来,也没有自己灭掉的,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所以,自性本无动摇,一个人的良心本性一定是善良的,之所以说它不生不灭,是因为本性良心是自然存在的,那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但是现在的人明明知道他是个坏人,只要他可以给你带来既得利益,你照样把他说成是好人,你照样在打妄语。明明是一个好人,因为你要从他身上赚取利益,你把他说成是坏
  • 1
    我们要找到自己修行的心。为什么要找修行的心?因为你们现在的心是凡尘的心,凡尘的心就是尘心,尘心不干净啊,所以当你们的尘心很重的时候,你是学不好佛法的。因为你的心在凡尘当中,你的心天天思维人间的事情,所以尘心就是形容众生的心不干净,他有尘世间的染著。一个人的心有太多的染著,他的心就不干净、不清净,一个被染著的心,他怎能学得好佛法?所以在佛法界,禅定是境界,你能定得下来,你能长时间保持心念的干净,你才
  • 0
    菩萨永远不种新的因果,菩萨在消旧的因果。一张纸上如果你不写新的字,你不停地擦过去的字,擦完了,这张纸就是白纸了,干净了。如果你不停地一边擦,一边还在写,最后这张纸就完了。所以师父告诉你们,不种新的因果非常重要,菩萨跟人不一样,就是因为菩萨不敢再种新的因,而我们人在不停地种新的因。所以,菩萨虽然落因果,进入因果了,但是没有未来的因果。
  • 0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有多少人因为乱讲话,最后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 一个嘴巴,两舌、恶口、绮语,都是嘴巴惹出来的祸。自古以来有多少争端,都是因为嘴巴随便乱讲话。谨言慎行,这是一个基本为人的原则,这是一个人格的问题。一句话可以给自己惹出很多的麻烦,有时候是无限的麻烦,有时是一生一世的麻烦。 所以千万不要乱讲话,千万不要乱吃。有些人就是贪嘴,最后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连命都没了。眼耳鼻舌身意里面,舌是最重
  • 0
    人的命运实际上是带着三世因果轮回的。你不要去讲你的命好不好,你用不着讲的,这是天定的,因为它是三世的因果啊,不是说你这辈子做了很多好事,你觉得自己怎么还不好啊,你知道你的前世吗?三世因果,看着人家有钱,要知道那是人家前世在布施、在做好事。看看你现在没钱,你现在都不舍得布施,那你下辈子还是穷。看看人家不生肝癌,因为人家不喝酒;或者人家原先喝酒的,现在戒酒了。澳大利亚的女人生孩子之前,抽烟、喝酒,生孩
  • 0
    学佛人要对自己有信心,信心就相当于是强化剂,它能让你更加努力地修行。每个人内心的曙光靠自己,菩萨给我们的加持,是让大家知道我们有菩萨保佑。就像你们出门在外,父母不知道你的情况吗?肯定知道的,你总归要靠自己闯出自己的人生道路,但如果你在外面有事情,父母第一时间就会来到你的身边。所以你们要懂得修行这条路,无论经历什么样的挫折或磨难,你都要让自己有信心走下去,你内心的信心会让你离佛道越来越近。 我们既已
    心乐01 3-15
  • 0
    师父跟你们讲,以静得净,一个环境要想让它变得好,变得干净,要学会先静下来,嘈杂的环境干净不了的,首先嘈杂的环境,容易让人心生焦虑,让人变得浮躁。如果一个外在环境很糟糕,那么这个环境会慢慢地变掉。举个简单例子,一个新建的医院,在没有正式投入使用的时候,它还是一个没有被污染的新环境,你感受不到它哪里不好,一旦投入正常使用,这个医院的环境就变掉了。现在的医院里你们谁愿意进去?医院是收病人的地方,每天都是
  • 0
    学佛人要懂得,每天进一步,你就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和回馈;每一次的停止和后退,你都会伤害到你自己和亲人的生命与慧命。 所以我们在学佛修心路上,犹如爬台阶,爬得很高的时候,你只要后退就会摔下去。修出世法,如果能修世出世间法,还有修五乘教法,就是如来正法,解脱成佛,完善自身,帮助众生,你就是学大乘佛教在救度众生。 其实,大家都知道,出世法很重要。你要记住烦恼来自于人世间,如果你只是修入世法,你只是把福报修
  • 0
    这个世界很大,很多东西应有尽有,如果你的心沦陷进去,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想拥有,你就等于让自己的心深陷其中。你想得到的越多,你内心的痛苦就越多,因为师父经常说,欲望就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你想得到和能不能得到,那是两种情况,想得到,说明你心里有这方面的欲望;得不到,就是求而不得,你想得到却得不到,这是不是很痛苦啊?所以讲到底人们内心的痛苦大多数都是自己的心在作祟。无欲无求心如水,你的心像水一样地平静,
    心乐01 3-14
  • 0
    心空念空我空法空,一切都能空掉你才是真本事。心空就是《心经》里讲的心无罣碍,你能修到心无罣碍,那说明你的心已经空了。今天你们的心真的空了吗?空无的心是不起烦恼,因为他心里没有事情罣碍,心中无一物,何来烦恼呢?一个学佛人心中没有烦恼,也不起烦恼,那是因为他的心是空的。人的心情想要保持平静,你就要先让心空下来。人在不开心的时候为什么喜欢去外面走走?因为你一走到外面,你的心就融入到了大自然,大自然告诉人
    心乐01 3-13
  • 0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菩萨称我们是众生呢?因为众生是由因缘而生的。因为你有这个因缘,所以才会成为众生;因为你上辈子的很多缘分还没有尽,所以你这辈子必须继续把债还完;因为你上辈子欠了别人的,你这辈子必定来还债。所以说众生是因为因缘而生。菩萨救度了无数的众生,菩萨认为这是缘分,那么菩萨跟众生也是有缘分的。很多的众生在学佛当中体悟到我们应该怎样做菩萨。就像我们的亲人要帮助我们一样的,我们的亲人如果事
  • 0
    学佛明心,见性即智 2025年03月12日 我们学佛人要做到心中有佛,才能不离菩提智慧,因为心中有佛的人,他做什么事情他都会先想想这个事情我能不能做,他懂得先思而后行的道理,这是让自己不造业的智慧啊。众生的业障是由无明心而造作,因为心里不明白,他不知道这件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他没有辨别对错的智慧和能力,他就很容易做错事情,做错事情就容易产生新的业障。业障讲得直接一点就是你以前种下不好的因,最后形成了果,然后就
    心乐01 3-12
  • 0
    觉自性者即为觉者 2025年03月11日 觉就是悟的意思,闻法不觉就是这个人没有悟性,听到佛法了,但他不明白里面的意思,他觉悟不到。我们学习佛法要正觉啊,怎么正觉呢?就是让自己对宇宙的本体、世间的诸相、人生的真谛有正确的认识,彻底地觉悟。比如师父告诉你们,修行不能见相著相,你就要听懂师父讲的话,学佛要破除见闻觉知,要破掉四相,比如: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你能做到就叫知行合一,你做不到,就等于只知道学佛的
    心乐01 3-12
  • 0
    能够生存的人,就是学佛的人,在现实生活当中最能应用到佛法,去适合自己生活的任何一种环境。我们过去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现在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念经求观世音菩萨。过去很多人生癌症了,就只有等死。一天一天等死多难受啊,就像你被判了死刑一样。医生说你还能活三个月,这三个月每一天每一秒钟对于你来说,都是无情的打击,那是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在折磨人啊。现在我们学佛了,知道了,以后可以上天啊,死了
  • 0
    离欲离凡,进入禅境 2025年03月10日 无色界天是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没有物质之有情所住的世界,就是在无色界天的众生,他们没有各种物质的欲望。在无色界的天上,那里没有宫殿、国土、山河、大地,什么都没有。在无色界天的世界里,那里的众生是纯粹的意识存在,他们超越了一切物质,只有受想行识在活动,他们完全沉浸在禅定之中,住在非常深奥微妙的境界里,远离了欲望和一切物质,所以称为无色界天,就是没有形体,没有世界,只
    心乐01 3-11
  • 0
    要懂得,精进用什么方法?叫念念在行。就是说,每一个念头都是在修行,每一个念头都是拼命地想好事情,精进地去修,就是拼命地努力去修。早上爬不起来,我硬是要爬起来。我要咬咬牙,好好念经,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精进修行、念念在行的人,才不会堕落啊。如果你们哪一个人的家庭破裂、吵架,就是因为你不精进,你们懒啊。早上爬不起来、睡不醒,天天在懒,懒到后来一定会堕落。夫妻两个人本来不吵架的,刚结婚的时候大家都抢着
  • 0
    无色界天是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没有物质之有情所住的世界,就是在无色界天的众生,他们没有各种物质的欲望。在无色界的天上,那里没有宫殿、国土、山河、大地,什么都没有。在无色界天的世界里,那里的众生是纯粹的意识存在,他们超越了一切物质,只有受想行识在活动,他们完全沉浸在禅定之中,住在非常深奥微妙的境界里,远离了欲望和一切物质,所以称为无色界天,就是没有形体,没有世界,只有心的境界,所以无色界高于欲界天
  • 0
    离欲梵心 2025年03月09日 大家经常在图腾节目里听到师父讲哪个亡人被超度到天上,但是天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师父今天稍微给你们讲一点,至少你们以后到了天上,你上去以后要知道自己在哪一层天。师父先跟大家讲三界,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界乃是迷妄的有情众生在生灭变化中流转的地方,因为三界也是由境界来决定众生所到之处。为什么讲三界是迷妄的有情众生去的地方呢?因为“迷”就是说他还没有开悟,“妄”就是虚妄啊
    心乐01 3-9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