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觉迷吧
关注: 15 贴子: 111

普愿沉迷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花开见佛

  • 目录:
  • 其他宗教
  • 2
    《大方广华严经 十恶品》: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食肉者,得几所福? 佛告迦叶: 假使有人,象马牛羊、琉璃珍宝璎珞、国城妻子,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百千两金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能铸金为人数百,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造作
    叶丽娅 7-21
  • 2
    是方便妖魔鬼怪吸食人类脑髓的妖法,在脑壳上开个洞,就像在椰子壳钻个孔,插根吸管吸取椰子汁一样,吸取脑浆。 被破瓦法蒙骗吸取脑汁的人,虽然不是立即就死,但是都不长命。妖魔为了达到长期吸髓的目的,也不希望被吸食者快死,而是用宣传手段拉拢蒙骗更多人加入供髓的行列,每个人脑袋上钻个洞,每人次只吸少许脑汁,使被害人不易察觉,就像活熊取胆汁一样,只取少量不致立即死亡,若要量产,只得批量。于是就有破瓦法这套骗人
  • 4
      净土宗长久以来有一个误解,就是一定要临终时一心不乱念佛号才能往生。其实是对《佛说阿弥陀佛经》的错误的解读(鸠摩罗什大师译):“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但在玄奘三藏所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实为同一部经):“闻已思维,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
  • 2
    大正藏06.大集部 第13卷No.0420 《自在王菩萨经》(2 卷)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自在王,菩萨依于义不依语,不离语入义心听法。   云何名入义心?不堕空义见,无相义见,无作义见,是名入义心。菩萨以是入义心听法依于义,是义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又自在王,菩萨若能如是听诸佛法,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了义经者,一切诸经皆是了义,以依义故,一切法不可说故。菩萨如是名为依了义经。若人于一切经不能如是依义,是名不了义。   何故名
  • 1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一果报。 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抂。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 是谓。比丘。能行慈心。获此十一之福。 《增一阿含经》
    毛小迪6 10-10
  • 9
    佛教提倡爱语。而爱语是交朋友的必要条件之一。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 》 讲:得善友坚固。常得爱语摄受故 你要是想友情坚固,就要常常说爱语。 那么具体怎么爱语呢?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说:不作恶语不粗犷语。常说爱语说美妙语。不要说粗俗的话、不要恶言相向。 《瑜伽师地论》讲: 云何菩萨一切爱语。谓此爱语略有三种。 一者菩萨设慰喻语。由此语故菩萨恒时对诸有情。远离颦蹙先发善言。舒颜平视含笑。为先或问安隐吉祥
    xxf700 5-16
  • 3
    有些人对这个事情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临终人如果神识昏迷,念不了佛号,怎么可能得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那么,一群人围着临终人念佛号,又有什么作用? 这是典型不读佛经,自己想当然的妄下结论之言。 看《地藏经》: 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 就算这个临终人不会自
    xxf700 5-16
  • 3
    很多朋友都来信询问命运的问题。而且把命运和佛法中的定业联系起来。这里和大家介绍一下,定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和命运、算命得出来的结果是不是一致的。 《大般涅盘经》讲:定业有二。一者报定。二者时定。或有报定而时不定。缘合则受。或三时受。所谓现受生受后受。 定业有两种,一种是果报定,最后什么结果是相对固定的。一种是时间定。什么时候受报是固定的。有的是报定而时不定,因缘具足,都碰到一起了,才会受报。有的则
  • 1
    摘自【瑜伽师地论】: 邪行所作瑜伽坏者。谓如有一不如正理精勤修行。虽多用功无所成办。不能成办一切瑜伽。亦非善法。 大意——有邪师,他缺乏正见,不能如理思维法义,不能随顺正法而精勤修行。虽然他非常用功办道,但是也无法成就佛法的戒定慧,当然也不是善法。 又如有一多诸烦恼。性多尘秽。而识聪锐。觉慧猛利。成俱生觉。善摄所闻。于闻究竟或少或多。 大意——又一邪师,贪嗔痴的烦恼很重,心也不清净,很染污的。但是他很
  • 0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出现世时必当为五事。云何为五?一者当转法LUN,二者当度父母,三者无信之人立於信地,四者未发菩萨意使发菩萨心,五者当授将来佛决。若如来出现世时,当为此五事。是故,诸比丘!当起慈心向於如来。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摘自《增一阿含经》
  • 0
    这个世界仅仅供养一香灯或者一朵鲜花,就可以往生这个净土。 或者就看一天大般涅盘经也可以往生这个净土,很容易吧 希望大家有人发愿去这个世界。 出自大般涅盘经 的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二十二之一 文殊师利言。世尊。于此东方过二十恒河沙等世界。有佛世界名曰不动。其佛住处纵广正等足满一万二千由旬。其地七宝无有土石。平正柔软无诸沟坑。其诸树木四宝所成。金银琉璃及以颇梨。花果茂盛无时不有。 若有众生闻其花香身心安乐
  • 2
    《阿含经》云: “佛告比丘。有三使者。云何为三。一者老。二者病。三者死。有众生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恶。身坏命终。堕地狱中。狱卒将此罪人诣阎罗王所。到已。白言。此是天使所召也。唯愿大王善问其辞。王问罪人言。汝不见初使耶。罪人报言。我不见也。王复告曰。汝在人中时颇见老人头白齿落。目视蒙蒙。皮缓肌[月*曷]。偻脊柱杖。呻吟而行。身体战掉。气力衰微。见此人不。罪人言。见。王复告曰。汝何不自念。我亦如是。彼人报
  • 0
    童女迦叶度化外道弊宿的事迹,约发生在佛陀入涅盘未久。当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将斯波醯村封给婆罗门弊宿。童女迦叶与五百比丘游行到此,村人早已听闻童女迦叶广学多闻、辩才无碍,都争相前去请法。弊宿婆罗门向来不信有来世、善恶业报等事,特地前去问难。   弊宿言:「依我看,并没有所谓的来世、转生,也没有善恶业报。」 迦叶问:「那麽你认为天上的日月,是此世有,还是他世有?是人为的,还是上天所造的?」 弊宿言:「日月
  • 0
    《贤愚经》摩诃斯那优婆夷品第二十一中记载:现提供大家,供受持: 佛赞“五施”得福无量: 1、施远来者; 2、施远去者。 3、施病瘦者。 4、于饥饿时。施于饮食。 5、施知法人。如是五施。现世获福。 远来者,即远道而来的人。 远离者,即远赴他方的人。离家在外、需要他人帮助。 知法人,如法而说,如法而行的人。 古时候的远来者、远去者,都是很辛苦的,跋山涉水,难以负担很多补给,饥寒交迫,身心疲惫,所以施舍其人,功德甚大。与
  • 1
    众所周知:『六道轮回』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罗道、 畜生道、 饿鬼道、 地狱道;除《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于『六道』中加入『仙趣』,而有『七趣』之分类外,亦有《大藏经》将『六道』中之『阿修罗道』去掉,而有『五趣』之分类。 至于何者为『临命终之五趣相』? 依《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开示:若人命终当堕地狱有十五相;当生饿鬼有八种相;当生畜生有五种相;当生人、天各有十相。兹综合该经所
    cfzy7211 7-11
  • 0
    受菩萨戒,有以下八种殊胜功德:    (一)极道胜。受菩萨戒,如大鹏金翅鸟,一举高飞,能至十万九千里。此菩萨戒,趣道疾故,发心越六趣、二乘,径取无上菩提。 (二)发心胜。一念发大智大悲之心,超过二乘境界。如昔有二沙弥发菩提心,阿罗汉反生恭敬,担衣幞,让路而行。 (三)福田胜。假使供养满阎浮提内阿罗汉,不如一大鹏鸟,此鸟先来受菩萨戒故。 (四)功德胜。受菩萨戒,喻如日光,无所不照;受声闻戒,犹如萤火,其光甚微,不可
  • 0
    《大般涅盘经》云:   “谷米草木无命无我。非众生数。若有能作如是说者。是我弟子。若不能者。当知即是外道弟子。如是经律是佛所说。若有随顺魔所说者。是魔眷属。若能随顺佛所说者。是名菩萨。”   “若有说言听着摩诃楞伽。一切种子悉听贮畜。草木之属皆有寿命。佛说是已便入涅盘。若有经律作是说者。当知即是魔之所说。我说四大无有寿命。若有经律作是说者。是名佛说。若有随顺佛所说者。当知是等真我弟子。若有不随佛所说
  • 0
      居然有人把因果报应从字词上割裂分开成两部分,可能他认为用科学的实验研究观察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小范围当中的因果规律,才是因果。而广大范围中,众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就是宗教迷信的因果报应。用于来区分科学和信迷对因果的定义与理解的不同。其实因果与报应有本质上的不同吗?   报应就是结果的呈现形式,果有恶果和善果,报应也就有好报坏报,本身就是一个中性词,不是骂人咒人遭天谴的词,能经常出现在恶果成报的语境
  • 2
    歌曲深藏的内涵已经被我发掘出 歌词赏析: 很远的地方有个女郎——(遥远的涅盘城,如来藏有时也用明妃比喻) 名字叫做业力啊 有人在传说她的眼睛——(正法眼,慧眼) 看了使你更年轻——(金刚不坏体) 如果你得到她的拥抱——(佛菩萨加持) 你就永远不会老——(恒乐真净的涅盘境) 为了这个神奇的传说——(为了佛菩提道) 我要努力去寻找——(我要精进修行) 业力啊 神秘业力啊 业力业力啊 业力啊 神秘业力啊 我一定要找到她——(一定要证如来藏)
  • 0
    天外重天人外人, 六道轮回几时休? 染风熏得学人醉, 直把名师作善知。
  • 0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   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   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发白,年年容颜变,   日月像抛梭,光阴如射箭,不
  • 3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欺 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 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 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 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 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 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 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 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 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谁替得 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
    xliu002 7-3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莲友

目录: 其他宗教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