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我们常用Pv=1/2ρv2来计算速压,有些测风仪器也用此公式反算风速,但在阻力测定中往往要忽略大部分速压,一是不好精确测量二是局部阻力在整个系统中占比较小,一般不超过15%有的仅5-8%。因此只考虑一小部分变化较大的速压。
-
0由于超声波传递过程受到空气介质的影响,空气质量常常影响到声波的速度,测量过程又是以毫秒计时测算,所以往往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任何以超声波传感器实现的精确测量就有了质疑,所以只能处处校准,反而增加了测量操作的难度。
-
0大气圈厚度大约10公里,越靠近海平面,空气柱越高,大气压越大,密度越大。标准空气密度是标准大气压,标准干球温度,标准湿球温度(也就是0海拔,0摄氏度)1.2kg/m3
-
0井下热源有两种形式出现: 显热:为气流加热但不会使其湿度发生变化,属于干燥热源,如风机、电机、设备辐射热、传送带等 潜热:本质上是以水蒸气的形式给空气增加热量,很少作为单独热源输入考虑,对产生湿空气的热源需进行设置,如含丙烷、燃油转换热。
-
0004最近在解决实际通风问题时,遇到了一座特殊的矿井,多处皮带运输巷道由进风改作部分回风,理由是煤仓出来的瓦斯特别高,这实际上是不科学也不合理的,首先煤仓瓦斯管理必须要实现独立的通风来解决瓦斯稀释问题,其次即便瓦斯可以通过皮带运输巷道稀释和带走,由于是机电运输设备必然会产生局部热量和偶然火花,这对矿井安全不利,因此基本理念有待研判。001目前矿井测风主要是针对风量指标,缺乏重要的计算依据风压参数,必须完善这两个重要的测量指标才能真正搞好风网计算和系统优化,尤其是较为复杂的矿井更应该研究风压、温度和湿度这些重要参数。0澳大利亚如期举行了第十二届世界矿井通风会议,第十一届是2018年在西安举行,同时本届会议修改了举行的间隔时间,改为2年一届,2026年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2028年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举行。0经常有人希望知道矿井的局部阻力是否会影响一个通风系统的网络解算的精准程度,其实是大可不必担心的,这部分阻力在全部阻力占比有限,大的不超过15%(现代化矿山),小的也有小于5%的,尤其是已经优化过局部阻力设计的矿井,主要考虑最大的一小部分超过正常局部阻力巷道即可,不必处处统计,全部测算。0每四年一次的矿井通风大会将于今年8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由于疫情原因本应在去年召开的此届会议由2023年推迟到了2024年。届时将会有全世界的矿业通风机构和研究人士出席会议,并展示行业最领先的通风技术。1从理论上任何一段巷道都可以计算等积孔,所以有几个等积孔不重要,意义也不大,1873年缪尔格(Murgue)是基于生产情况提出这个计算理论的,可能随着发展,小型单一矿井仍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大型复杂的现代化矿井仍然有待研究,不一定能十分准确得反映出矿井通风难易程度。5矿井通风网络随着计算机的行业发展,软件编程的进步,产生了质的飞跃,人工计算以及表格计算等均已成为历史,包括矿井网络示意图和立体示意图实际上的指导作用已经落后了,随着采矿软件的发展用于解决矿山问题的手段日新月异,澳大利亚VENTSIM引领了通风解算的发展,同样南非的VUMA和美国的VNETPC等也紧随其后。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先进的生产力替代落后的技术产能。0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是第一个定义风的人,他这样定义:风产生于地球上两个地区的温差和空气密度差。(实际上也是气体压力差)60目前矿井风量均以体积进行计量,主要的测量方法是通过风速测量和面积测量获取总风量体积,由于体积要受到空气密度影响,空气密度也要受到温度,湿度,绝对大气压的影响,这种计量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进风和回风差异非常大,如果是通风这种方法精确研究网络风量也是非常难的。0测量风温时,要同时测量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往往需要8-15分钟稳定值才能读数,特别要注意不同电子仪器的性能特点。0环境对测风影响巨大,尤其是极寒天气,如果是在零下二十度甚至是更低温度,电子仪器设备的芯片就容易损坏,另外由于气温低锂电池工作效能也会大幅降低,特别需要考虑主板的保暖,有些仪器加了皮质保护套,要较好一点。0由于冬季地表热风设备配送热风,这就使得测量工作变得复杂了,加之主要的测风仪器在恶劣天气下也扩大了误差范围,这样北方绝大多数矿井在进入冬季就不宜进行常规的测风工作了,尽量在温度适宜且矿井通风处于自然状态时去获取诸如井筒等重要环节的风阻和摩擦系数,更好的进行通风网络解算。0金属矿井通风中往往受到热交换的影响,有些矿井没有充足的资金建立地面制冷站,只能采用局面小范围制冷完成作业,有的甚至是需要间息性作业,以保证不受到热害影响。这时合理规划通风尤其重要,如果是能够风排一定的热量将对工作环境有极大的提高,同时如果是能精确一进行计算更好。0硬件测风设备如果是自带了蓝牙模块,那么所有测量数据是可以通过拥有操作系统的电脑或设备通过APP完成传输和转移的,但蓝牙设备并不能互相通讯,他们就像数据发射塔,只能发射,你必须设置接收设备并具有APP功能,这样才能接收并进一步处理数据。0计算矿井网络最容易忽视这些重要的测量数据,加之测量仪器的落后,测量环境也很重要,尤其是进回风双侧空气密度不同、温差大,十分困难搞清真实的数据。0空气的湿度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它有2种表示方法: A、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g/m3),温度越高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就越多,但达到饱和以后就不会增加了。 B、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含量和同温度饱和水蒸气含量的比值(%),也就是实际水蒸气的量和最大水蒸气的量的比值(同温度下),这时表达的信息是按照最大水蒸气的实际水蒸气占比。1矿井地热在通风计算中算是一个难点,但由于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目前计算上的难点已经不是问题,中国范围内更多的难点在于矿井热数据的测量和完善,这将是计算过程中的最大的难点,实测数据的积累和数据库的建立将毫无疑问成为最大的工作量。00山越高,山地地面温度与自由大气的温度差值就越大,高山上的温度除了受本身的地面热源影响外,还受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温度差值越大调节越明显,此外温度梯度不仅受季节变化,也随地形的变化。因此,要把温度因素准确纳入到矿井通风中,才会有更好的风网解算结果,但同时就加大了研究的难度。0两翼对角式怎么确定困难时期和容易时期的通风2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要求生产矿井有这两个图形,但许多矿井更新不够及时,可以在三维图形中先截个图然后补充到原有的图形中,由于是示意图没有比例尺寸,仅用示意的方式表述了巷道的位置和相对联络关系。1自然风压存在于任意有高差的回路中,高差较大、两侧风流热湿状态有差异的并联回路,自然风压会影响各风路的风量分配;对于多井进风时,由于各井筒的作用不同及季节变化等,导致各井筒热湿状态不同产生自然风压,会存在进风井风流反向的现象。0通风技术人员,尤其是没有亲自测算过这个技术指标,理解深刻程度就不够,0.001—0.05之间的数据几乎可以囊括大部分巷道,0.12这个平均值可以替代近半数以上的巷道取值,除非是井筒、溜井和特殊分段必须要实测,很难猜想一个近似值,越是风量集中阻力大就越得实测。0普遍资料讲的是1000km左右,主要是的空气活动范围都在20公里之内,尤其是航空活动,但作为通风空气柱研究大气压力,主要是集中在10km范围内,越往下接近海平面空气密度就越大,标况下(1个标准的大气压,0摄氏度)测定密度为1.293km/m3。0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是化学之父,推翻了流传多年的“燃素学说”,用著名的拉瓦锡实验证明了氧气,再次证实了《物质不灭定律》,但另外两位科学家却与触到鼻尖的真理失之交臂,他们分别是瑞典的化学家舍勒和英国的化学家普利斯特列。1测主要井筒要放置首位,其次是过风量大的永久巷道,再次是工作面,最后是设施;要想精准就得心静,不造假,实事求是的过,弄不清多复核。还有一项,主通风机工况一定要落实好对应关系。算完了,风量风压都对上了,测风成功。0卡他度,是英国L.Hm等人在1916年提出来的,主要是描述环境的舒适度,办公室、轻劳动、一般劳动和繁重劳动,都有最优的干湿卡他度。0学习通风离不开流体力学这门基础课程,美籍匈牙利力学家“冯.卡门”就是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门涡流享誉世界,在一定条件下的定常来流绕过某些物体时,物体两侧会周期性地脱落处旋转方向相反、排列规则的双列线涡,经过非线性作用后,形成卡门涡街。水流流过桥墩,风流吹过烟囱和电线杆,都会形成卡门涡街。尤其是设计超声波测风时,涡街这个概念就必须深刻理解了。0空气的密度通常是1.2kg/m3, 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天平、沙子和空气瓶证实了它的重量,瓶子中注入越多的空气就需要越多的沙子和它平衡,最简单的实验证明最复杂的理论。0大气圈紧紧得包裹着地球,虽然它的厚度有1000kM,但大部分的飞行物也就是在10kM以内活动,空气的水分最多时也只能占到4%,加上它的上疏下密的空气柱特性,我们通风研究的范围其实也很小。0工程师都知道天气的变化会影响矿井通风,但天气的变化的根本是什么呢?其实解释天气很简单,天气变化的本质就是,大气中水分多少的变化,水分的多少又和热量的变化紧密相关(所有的热量都来自于太阳)。0研究通风就离不开研究大气压力。在大气层中的物体都要受到大气中的空气分子运动撞击产生的压力,这就是通称的大气压力,也可以说是由于大气层的自身的重力作用产生的作用力(就是空气柱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0矿井通风摩擦阻力系数一般用ɑ表示,阻力系数的单位通常为kg/m3或Ns2/m4, 对于通风阻力的认识和单位的认识需要长时间的测风积累,尤其是能够深刻理解这些数据的大小,一般介于0.1-0.001之间都处于合理范围,不在此范围就得非常小心了。0前辈们好我是大学学矿井通风的,最近在准备神东煤炭面试,想问下有知道面试问哪些问题吗???0在矿井通风设计中,一个优秀的网络应该有一条能够直接到达矿井最远处的全风压路线,也就是没有任何通风设施,只有摩擦阻力损失,在此基础上再对其它区域进行风量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