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沐中药图鉴吧
关注: 2,104 贴子: 5,558

高清中药图鉴

  • 目录:
  • 其他动物
  • 12
    药材名称:海马 别名:水马、马头鱼、龙落子鱼 采收加工:四季捕捉。捕后除去内脏,洗净,晒干;或除去外部灰、黑色膜和内脏后,将尾盘起,晒干,选择大小相似者,用红线缠扎成对。 药用部位:全体 产地:沿海地区 科:海龙科 原植物:线纹海马、三斑海马、刺海马、大海马、小海马等 植物情况:栖息于近海藻类繁茂处,渡海时,头部向上,用背鳍和胸鳍的扇动,作直立游泳。常以尾端缠附于海藻茎枝上,以小型浮游甲壳动物为食。海马为
    aggie_r 7-24
  • 5
    药材名称:羌活 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 采收加工:栽培3-4年秋季倒苗后至早春萌芽前割除地上部分,挖取根茎,抖净泥沙,砍去芦头,除须根,切成10-13cm长的短节,晒干或烘干 药用部位:根茎和根 产地: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科:伞形科 原植物:羌活 植物情况:生于海拔2000-4200m的林缘、灌丛下、沟谷草丛中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根茎粗壮,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暗棕色至棕红色,顶端有
  • 3
    药材名称:昏鸡头 别名:鸡脑壳(《草木便方》),鸡公头、鸡头枣、鸡老盖(《分类草药性》),铁狼鸡、小贯众(《贵州民间方药集》),鸡头风尾、乌鸡儿、鸱头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小晕鸡头(《陕西中草药》),大叶狼衣、地鸡头、凤凰衣、小叶贯众(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小鸡娃菜(《陕西草药》)。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以8~9月采者为多。采得后,除去须根及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药用部位:根茎 产地:
  • 7
    药材名称:花生衣 别名:花生皮、花生仁衣、长果衣、落花生衣、红衣、红薄皮 采收加工:将花生米用热水烫后取皮,晒干研碎备用,花生衣也可从糖果厂、榨油厂收集。 药用部位:种皮 产地:全国 科:豆科 原植物:落花生 植物情况:一年生草本 根部有很多根瘤。茎高30~70厘米,匍匐或直立;茎、枝有棱,被棕黄色长毛。
    y30899117 10-25
  • 4
    药材名称:雪菊(蛇目菊) 别名:孔雀草、波斯菊、痢疾草 采收加工: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药用部位:全草 产地:原产北美。 科:菊科 原植物:两色金鸡菊(双色金鸡菊) 植物情况:一年生草本 高60-120cm。茎直立,具细棱,无毛,上部稍有分枝。
    y30899117 10-23
  • 6
    药材名称:珠儿参 别名:扣子七、珠参、钮子七、竹鞭三七、疙瘩七、珠子参、土三七、盘七、野三七、带节参三七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根茎,除去外皮及须根,干燥,或蒸透后干燥。 药用部位:根茎 产地:西南及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科:五加科 原植物:珠儿参(竹节参、竹节三七)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阴湿处 高约80cm。根茎串珠状,故名珠子参,节间通常细长如绳;有时部分结节密生呈笔鞭状
  • 5
    药材名称:土荆皮 别名:土槿皮、荆树皮、金钱松皮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剥取根皮,除支外粗皮,洗净,晒干。 药用部位:根皮及近根树皮 产地: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科:松科 原植物:金钱松 植物情况:乔木 高达40m胸围达1.5m.树干直,树皮灰褐色,粗糙,不规则鳞片状开裂。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或淡红黄色,有光泽,老枝及短枝呈灰色或暗灰色。
    y30899117 9-23
  • 60
    药材名称:砒石 别名:砒黄、信砒、人言、信石 采收加工: 少数为选取天然的砷华矿石,多数为加工制成。 1.老法: 将毒砂砸成小块,除去杂石,与煤、木炭或木材烧炼,然后升华,即为信石,此法设备简单,但有害健康。 2.新法: 选取纯净的雄黄,砸成10cm上下的块,点燃之,使雄黄燃烧,生成气态的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后通过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为信石。二氧化硫另从烟道排出。" 药用部位:全体 产地:江西、
    困呢_ 12-28
  • 5
    药材名称:轻粉 别名:汞粉(《本草拾遗》),峭粉(《日华子本草》),水银粉(《嘉佑本草》),腻粉(《传家秘宝方》),银粉(《本草述》),扫盆(《本草便读》)。 采收加工:用砖砌一炉灶,上有10个炉眼,每一炉眼放一平底锅。先将胆矾3.5斤、食盐3斤放于盆内,加水约3斤混合,放入水银6.25斤,搅拌成粥状,再加入红土约10大碗,拌和成半干半湿的软泥块,分成10份,捏成馒头形。另在平底锅中央撒一层沙土,将馒头状物分别放在沙土
  • 8
    药材名称:肉豆蔻 别名: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 采收加工:定植后6-7年开花结果,10年后产量增多,25年达盛果期。结果期为60-70年,盛果期有两次,即5-7月及10-12月。采摘民熟果实,除去果皮,剥去假种皮,将种仁用45℃低温慢慢烤干,经常翻动,当种仁摇之作响时即可。若高于45℃,脂肪溶解,失去香味,质量下降。 药用部位:种仁 产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西等 科:肉豆蔻科 原植物:肉豆蔻 植物情况:常绿乔
  • 3
    药材名称:紫河车 别名:胞衣、人胞、混沌皮、仙人衣、混沌衣、混元丹、佛袈裟、胎衣 采收加工:收集健康产妇的新鲜胎盘,除去羊膜及脐带,反复冲洗至去净血液,蒸或置沸水中略煮后,干燥。 药用部位:全体 产地:全国 科:人科 原植物:健康产妇
    y30899117 9-16
  • 1
    药材名称:琥珀 别名:育沛、煤珀、虎珀、虎魄、江珠、琥魄、兽魄、顿牟、血琥珀、血珀、红琥珀、光珀 采收加工:从地层或煤层中挖出后,除去砂石、泥土等杂质。 药用部位:全体 产地:辽宁、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等 科:松科 原植物: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 植物情况:埋藏地下经久凝结而成的碳氢化合物 多呈不规则的粒状、块状、钟乳状及散粒状。有时内部包含着植物或昆虫的化石。颜色为黄色、棕黄色及红黄色。条痕白色或淡黄色。具
  • 1
    药材名称:青礞石 别名:礞石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采得后除净杂石、泥土即可。 药用部位:全体 产地: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 科:变质岩类 原植物:黑云母片岩、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 植物情况:主要含钾、镁、铁、铝的硅酸盐[K(Mg·Fe)2(A1Si3O10)(OH,F)2〕,尚含有钛、钙、锰等杂质。 青礞石药材性状:黑云母片岩:主为鳞片状或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扁块状或长斜块状,无明显棱角。褐黑色或绿黑色。具玻璃样光泽。质软,
    y30899117 9-14
  • 6
    药材名称:天竺黄 别名:天竹黄、竹膏、竹糖 采收加工:冬季采收,砍取竹竿,剖取竹黄,晾干。竹黄由于自然产出者较少,大多采取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另,用在青皮竹上人工打洞的方法,也能形成竹黄。 药用部位:贮积的伤流液 产地:1.青皮竹分布于广东、广西,现华东、华中、西南各地广为栽培2.薄竹产云南等地 科:禾本科 原植物:青皮竹或薄竹(华思劳竹) 青皮竹 竿高8-10m,直径3-5cm,
  • 4
    药材名称:瓦楞子 别名:蚶壳、瓦屋子、瓦垄子、蚶子壳、花蚬壳、瓦垄ge皮、血ge皮、毛蚶皮 采收加工:瓦楞子全年采收,在浅海度沙中拾取或从网笼中取出,洗净,入沸水煮熟去其肉,晒干即可。 药用部位:贝壳 产地:海底10-70米 科:蚶科 原植物:魁蚶、泥蚶及毛蚶 魁蚶,贝壳斜卵圆形,坚厚,一般壳长80-104mm,高62-85mm,大者长可达122mm,高102mm。两壳合抱,左壳比右壳稍大,极膨胀,壳顶突出,向内弯曲,稍超过韧带面。韧带梭形,具黑褐色
    y30899117 9-7
  • 11
    中药鉴别专业级交流欢迎访问《承继堂论坛》 http://www.chengjitang.org/forum.php
    y30899117 9-26
  • 2
    药材名称:鸡冠花 别名:鸡髻花、鸡公花、鸡角枪、鸡冠头、鸡骨子花、老来少 采收加工:8-10月间,花序充分长大,并有部分果实成熟时,剪下花序,晒干。 药用部位:花序 产地:原产亚洲热带。我国南北各地区均有栽培,广布于温暖地区。 科:苋科 原植物:鸡冠花 植物情况:一年生直立草本,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夹砂土栽培较好。 高30-80cm。全株无毛,粗壮。分枝少,近上部扁平,绿色或带红色,有棱纹凸起。 单叶
    y30899117 5-13
  • 2
    药材名称:紫茉莉叶 采收加工:叶生长茂盛花未开时采摘,洗净,鲜用。 药用部位:叶 产地:全国 科:紫茉莉科 原植物:紫茉莉 植物情况: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生于水沟边、房前屋后墙脚下或庭园中,常栽培。 高50-100cm。根壮,圆锥形或纺锤形,肉质,表面棕褐色,里面白色,粉质。茎直立,多分枝,圆柱形,节膨大。 叶对生;有长柄,下部叶柄超过叶片的一半,上部叶近无柄;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3-10cm,宽3-5cm,先端锐尖,基部
    y30899117 5-11
  • 5
    药材名称:茉莉花 别名:白末利;小南强;奈花;鬘华、末梨花 采收加工:7月前后花初开时,择晴天采收,立即晒干或烘干。贮存干燥处。 药用部位:花 产地:南方各地广为栽培。原产印度 科:木犀科 原植物:茉莉 植物情况:直立或攀援灌木, 喜温暖、湿润。以富含腐殖质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为好 高达3m。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 叶对生,单叶;叶柄长2-6mm,被短柔毛:具关节。 叶片纸质,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
  • 7
    药材名称:楮实子 别名:角树子、野杨梅子、构泡、构树子 采收加工:移栽4-5年,9月果实变红时采摘,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晒干。 药用部位:果实 产地: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 科:桑科 原植物:构树 植物情况: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较强,耐干旱,耐湿热。对土壤的选择不严,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大宜。 高达14-16m。有乳汁。小枝粗壮,密生绒毛。 单叶互生;叶柄
    李世秒 2-18
  • 3
    药材名称:景天三七 别名:费案、土三七、八仙草、血山草、马三七、白三七、胡椒七、晒不干、吐血草、见血散、活血丹、墙头三七、养心草回生草、九头三七。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根部,洗净晒干。全草随用随采,秋季后晒干。 药用部位:根或全草 产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科:景天科 原植物:费菜(景天三七)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生于多石的
  • 1
    药材名称:紫珠叶 别名:紫荆、紫珠草、紫珠、粗糠仔、鸦鹊板(《中国树木分类学》),止血草(《福建民间草药》),螃蟹目、雅目草(《闽南民间草药》),白毛柴、白奶雪草(《闽东本草》)。 采收加工:7-8月采收,晒干。 药用部位:叶 产地: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科:马鞭草科 原植物:杜虹花 植物情况:落叶灌木,生于海拔1590m以下的一半、山坡、溪边林中或灌丛中 高1-3m,小枝、叶柄和花序均密被灰黄色星状毛
  • 6
    药材名称:棕榈炭 别名:棕衣树、棕树、陈棕、棕板、棕骨、棕皮、棕榈皮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一般多于9~10月间采收其剥下的纤维状鞘片,除去残皮,晒干。棕榈炭:取净棕榈皮,置锅内,覆盖一口径稍小的锅,锅上粘贴白纸一张,于两锅接合处用黄泥严封,微火煅至白纸呈焦黄色停火,侯冷取出。 药用部位:干燥叶柄 产地:长江以南各地 科:棕榈科 原植物:棕榈 植物情况:常绿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喜肥耐荫,选排水良好、
  • 0
    药材名称:太子参 别名:孩儿参、童参、双批七、四叶参、米参 采收加工:6~7月茎叶大部枯萎时收获,挖掘根部(以根呈黄色为宜,过早未成熟,过晚浆汁易渗出,遇暴雨易造成腐烂),洗净,放100℃开水锅中焯烨1~3min,捞起,摊晒至干足。或不经开水焯,直接晒至7~8成干,搓去须根,使参根光滑无毛,再晒至干足。 药用部位:块根 产地: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湖北、湖南等 科:石竹科 原植物:孩儿参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
  • 1
    药材名称:金边兔耳 别名:兔耳草(《慈航活人书》),兔耳箭、金茶匙(汪连仕《采药书》),小鹿衔、银茶匙、忍冬草、月下红(《百草镜》),兔耳一枝箭(《纲目拾遗》),扑地金钟(《泉州本草》),天青地白、肺形草、毛马香、牛眼珠草、橡皮草(《湖南药物志》),大种巴地香(《贵州植药调查》),一枝香、倒拔千金、毛鹿含草、红金交杯、铜调羹、铁交杯、通天草、山蝴蝶、猪心草、兔耳金边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巴地
  • 0
    药材名称:兔耳风 别名:兔儿风、大血筋草、水上红、心肺草、石风丹 采收加工:春、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药用部位:全草 产地:四川、贵州、云南等 科:菊科 原植物:光叶兔耳风(光叶兔儿风)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林下、溪边岩石上 高30-50cm。茎直立,暗紫色,不分枝。 叶基生;叶柄长7-12cm,紫色;叶片阔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15-25cm,宽4-6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疏胼体状细齿,上面绿色,下面带比红色,无毛。 头状
    y30899117 4-29
  • 0
    药材名称:猴头菌 别名:猴菇、猬菌、刺猬菌、小刺猴头、猴头菇 药用部位:子实体入药 产地: 1.猴头菌,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甘肃、上海、浙江、河南、广西、西藏等地。 2.珊瑚状猴头菌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科:齿菌科真菌 原植物:猴头菌或珊瑚状猴头菌 植物情况: 1.猴头菌,生于栎等阔叶树倒、腐木上。 2.珊瑚状猴头菌生于云杉、冷杉等的枯腐木上。 1.猴头菌,悬于树干上,少数座生,长
    y30899117 4-21
  • 0
    药材名称:地桃花 别名:肖梵天花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根或全草 产地:长江以南地区 科:锦葵科梵天花属 原植物:地桃花 植物情况:直立半灌木,生于干热的空旷地、草坡或疏林下 有分枝,高达1米,全株被柔毛及星状毛。 叶互生,下部叶心脏形或近圆形,上部叶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3~8厘米,宽1~6厘米,基部近圆形、心形或楔形,先端短尖,边缘具细锯齿,有时3~5浅裂或具角,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
    y30899117 4-20
  • 4
    药材名称:黄荆子 别名:布荆子、黄金子 采收加工:8-9月采摘果实,晾晒干燥。 药用部位:果实 产地:长江以地南各地 科:马鞭草科 原植物:黄荆 植物情况:直立灌木,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中。 植株高1-3m。小枝四棱形,与叶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 叶柄长2-5.5cm;掌状复叶,小叶5,稀为3,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中间小叶长4-13cm,宽1-4cm,两侧小叶渐小
  • 4
    药材名称:肿节风 别名:草珊瑚、骨金粟兰、九节茶、九节花、九节风、竹节茶、接骨莲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全株或根 产地: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 科:金粟兰科 原植物:草珊瑚 植物情况:常绿半灌木,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 高50-150cm。茎数枝丛生,绿色,节部明显膨大。 叶对生;叶柄长0.5-1.5cm,基部合生成鞘状;托叶钻形;叶片草质,椭圆形、卵形至卵状披外形,
  • 0
    药材名称:马兰 别名:紫菊、阶前菊、鸡儿肠、马兰头、竹节草、马兰菊、蟛蜞菊、鱼鳅串、红梗菜、日边菊、田菊、毛蜞菜、红马兰、马兰青、路边菊、螃蜞头草、蓑衣莲、灯盏细辛、红管药、鸡油儿、田蒿子、剪刀草、田茶菊、泥鳅串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全草或根 产地:全国 科:菊科 原植物:马兰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 高30-70cm。根茎有匍枝。茎直立,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
    y30899117 4-11
  • 2
    药材名称:臭梧桐 别名:臭桐、臭芙蓉、地梧桐、八角梧桐、楸叶常山、矮桐子、楸茶叶、百日红、臭牡丹、臭桐柴 采收加工:6-10月采由,捆扎成束,晒干。 药用部位:嫩枝及叶 产地: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 科:马鞭草科赪桐属 原植物:臭梧桐(海州常山) 植物情况:灌木或小乔木,生于山坡灌丛中 高1.5-10m。幼枝、叶柄及花序等多少被黄褐色柔毛或近无毛;老枝灰白色,有皮孔,髓部白色,有淡黄色薄片横隔。 单叶对生;叶柄长2-8cm;叶
    y30899117 4-9
  • 4
    药材名称:梧桐根 别名:梧桐蔃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洗去泥沙,切片,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根 产地:全国 科:梧桐科 原植物:梧桐 植物情况:落叶乔木 高达16m。树皮青绿色,平滑。 单叶互生,叶柄长8-30cm;叶片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20cm,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 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cm,下部的分枝长达12cm,花单性或杂性,淡黄绿色;导管长约2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长7-9
    y30899117 4-7
  • 0
    药材名称:红花龙胆 别名:小龙胆草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根及全草 产地: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广西等 科:龙胆科 原植物:红花龙胆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 高20-50cm。根数条从生,稍肉质。茎直立,数个丛生,基部略呈方形,紫色或绿色,节稍膨大。 基生叶呈莲座状,椭圆形、倒卵形或卵形;茎生叶对生,几无柄;叶片革质,卵状三角形,长1.5-2.5cm,宽0.8-1.2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多少抱茎,
    y30899117 4-5
  • 5
    药材名称:苦木 别名:土樗子、苦皮树、苦胆木、熊胆树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除去茎皮,洗净,切片,晒干。 药用部位:木材 产地:黄河以南各地 科:苦木科 原植物:苦木(苦树) 植物情况: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湿润而肥沃的山地、林缘、溪边、路旁等 高7-10m。树皮灰黑色,幼枝灰绿色,无毛,具明显的黄色皮孔。.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常集生于枝端,长20-30cm;小叶9-15,卵状披针形至阔卵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渐尖,
    y30899117 3-28
  • 3
    药材名称:柞木枝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锯下树枝,切段晒干。 药用部位:树枝 产地:秦岭以南和长江以南各地 科:大风子科 原植物:柞木 植物情况:常绿灌木或小乔大,生于平原、丘陵地、地落附近或山麓疏林中 高2-10m。枝干常疏生长刺,尤以小枝为多。 叶革质,互生,具柄,长3-10mm;叶片广卵形、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8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两面无毛,边缘有锯齿;侧脉4-6对。 花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腋生,长1-2cm,
    Xao林 3-27
  • 0
    药材名称:瓜子金 别名:丁蒿、苦远志、金锁匙、神砂草、地藤草、远志草、山黄连、瓜子草、小金盆、鸡拍翅、叶地丁、银不换、铁线风、瓜子莲、女儿红、歼疟草、散血丹、小叶地丁草、小叶瓜子草、高脚瓜子草、铁铣草、通性草、黄瓜位草、接骨红、地风消、铁箭风、小丁香、小万年青、蓝花地丁、火草杆、慢惊药、地丁、金牛草、直立地丁、紫花地丁、苦草、辰砂草、惊风草、瓜米细辛、鱼胆草、七寸金、蚋仔草、铁钓竿、铁甲草、紫金花
    y30899117 3-22
  • 2
    药材名称:胡荽 别名:香菜、香荽、胡菜、原荽、园荽、芫荽、鞠荽、莞荽、莚荽菜、莚葛草、满天星 采收加工:春季采收,洗净,晒干。 药用部位:带根全草 产地:原产地中海地区,全国 科:伞形科 原植物:芫荽 植物情况: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具有抗寒性强,生长期短 高30-100cm。全株无毛,有强烈香气。根细长,有多数纤细的支根。茎直立,多分枝,有纹。 基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列,叶柄长2-8cm;羽片广卵形或扇形半裂,长1-2cm,宽1-1.5cm,
    y30899117 3-20
  • 0
    药材名称:红景天 别名:扫罗玛尔布、宽瓣红景天、宽叶红景天 采收加工:全草春、秋两季均可采收,以秋季为好,除去地上枯萎茎叶,挖掘全株,大的根茎作种用,除去泥土,晒干或在70℃以下烘干。 药用部位:根和根茎 产地:西藏、云南、四川、青海 科:景天科 原植物:大花红景天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海拔2800-5600米高原地区 地上的根颈短,残存花枝茎少数,黑色,高5-20厘米。 不育枝直立,高5-17厘米,先端密着叶,叶宽倒卵形,长1-3厘
    y30899117 3-18
  • 0
    药材名称:百蕊草 别名:百乳草、地石榴、草檀、积药草、地松 采收加工:春、夏季拔取全草,去净泥土,晒干。 药用部位:全草 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至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 科:檀香科 原植物:百蕊草 植物情况:多年生柔弱草本,生于沙地草丛中或石坎边 高15-40cm。全株多少被白粉,无毛;茎细长,簇生,基部以上疏分枝,斜升,有纵沟。 叶线形、长1.5-3.5cm,宽0.5-1.5mm,先端急关或渐尖,具单脉。 花单一,5数,腋生;花梗长3-3.5毫米
    y30899117 3-16
  • 4
    药材名称:韭菜子 别名:韭子、韭菜仁 采收加工:韭抽薹开化后,约经30d种子陆续成熟,种壳变黑,种子变硬时,用剪刀剪下花茎,分期分批进行,剪下花茎扎成小把,挂在通风处,或放在席上晾晒,待种子能脱粒时再行脱粒,晒干。 药用部位:种子 产地:全国 科:百合科 原植物:韭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 高20-45cm。具特殊强烈气味。根茎横卧,鳞茎狭圆锥形,簇生;鳞式外皮黄褐色,网状纤维质。 叶基生,条形,扁平,长15-30cm,宽1.5-7mm。 总
    y30899117 3-14
  • 2
    药材名称:大蒜 别名:胡蒜、葫、独头蒜、独蒜 采收加工:在蒜薹采收后20-30d即可采挖蒜头。采收的蒜头,除去残茎及泥土,置通风景至外皮干燥。 药用部位:鳞茎 产地:全国 科:百合科 原植物:大蒜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适应性较强,耐寒,喜光。 具强烈蒜臭气。鳞茎大形,球状至扁球状, 通常由多数肉质、瓣状的小鳞茎紧密 地排列而成,外面被数层白色至带紫色的膜质外皮。 叶基生;叶片宽条形至条状披针形,扁平,先端长渐尖,比花
    y30899117 3-12
  • 1
    药材名称:金汁 别名:粪清 采收加工:十一二岁男童的粪便,而且选择的是冬至前后一个月的粪便,因为那时人的身体状况比较好,粪便不容易变质。打好的原浆还得加入五桶上好的井水或泉水搅拌均匀后,经过竹筛和纱布两道过滤,之后的液体才能装入瓦罐中,再加入一小碗甘草水,最后用碗碟盖住瓦罐,用赤土密封,埋入两米深的泥土里。做“金汁”和酿酒相似,封存的时间越长越好,最少也要十年才能用。年久弥佳。会分为三层,取其上层清
    阿廉110 3-12
  • 2
    药材名称:人尿 别名:童子尿、溲、小便、人溺、轮回酒、还元汤、童便 采收加工:为人科健康人之小便,去头尾,用中间段。一般以10岁以下健康儿童小便为佳,称“童便”。 人尿药材性状:本品为淡黄色溶液。有尿臭,味咸。 人尿药性: 药理作用有止血、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心;肺;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止血散瘀。主虚劳咳血;骨蒸发热;吐血;衄血;产后血晕;跌打损伤;血瘀作痛 用法用量内服:取新鲜者温饮
    无知者 3-16
  • 20
    药材名称:裈 别名:裩,褌,裈当灰 采收加工:取男女贴私处内裤,剪烧灰 裈药材性状: 裤裆穿之日久者良。 裈药性: 味苦,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泻壬水之湿寒,疗阴阳之交易。 《伤寒》烧裈散,中裈近隐处剪烧灰,阴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男用女者,女用男者。治伤寒阴阳易病。身体重,少气,少腹满,里急,或阴中筋挛,热上冲胸,头重不能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以伤寒之病,坎阳发泄,肌肤热蒸
    优草堂 3-3
  • 0
    药材名称:人中黄 别名:甘草黄、甘中黄 采收加工:"来源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溃后的制成品。 制法用甘草磨成粗粉,装入一端有节的竹筒内,另一端用布塞紧,松香封口,将竹筒刮去篾青,浸入清水粪坑中2~3月。一般多于冬季浸入,至翌春取出,用清水漂2~3星期,每天换水1次,至无臭为度。阴干后,劈破竹筒,取出甘草,晒干即成。 人中黄药材性状:完整者呈圆柱形,外表及断面均呈暗黄色,稍粗糙,可见到甘草的纤维,纵横
    y30899117 3-10
  • 6
    药材名称:黄蜀葵花 别名:侧金盏花。 采收加工:7-10月,除留种外,分批采摘花蕾,晒干。 药用部位:花 产地:西南及河北、陕西、山东、浙江、江西、福建等 科:锦葵科 原植物:黄蜀葵或刚毛黄蜀葵 植物情况: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黄蜀葵 高1-2m。疏被长硬毛。 叶互生;叶柄长6-18cm,疏被长硬毛;托叶披针形,长l-1.5cm。叶掌状5-9深裂,直径15-30cm,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1-6cm,两面疏被长硬毛,边缘具粗钝锯齿。 花单生于枝端叶腋;小
  • 3
    药材名称:蜀葵花 别名:吴葵华、侧金盏、白淑气花、棋盘花、蜀其花、蜀季花、麻杆花、舌其花、大蜀季花、果木花、木槿花、熟季花、秫秸花、端午花、大秫花、饼子花、公鸡花、擀杖花、单片花。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晒干。 药用部位:花 产地:原产我国西南地区,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科:锦葵科 原植物:蜀葵 植物情况:二年生直立草本,喜阳光充足及温暖气候,耐寒。 高达2m。茎枝密被刺毛。 叶互生;叶柄长5-15cm,被星状长硬毛;托
    y30899117 3-6
  • 1
    药材名称:香茅 别名:茅香、香麻、大风茅、柠檬茅、茅草茶、姜巴茅、姜草、香巴茅、香茅草、风茅草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洗净,晒干。 药用部位:全草 产地:我国华南、西南、福建、台湾地区 科:禾本科 原植物:香茅(柠檬草)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喜温暖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旱,不耐荫蔽。 秆粗壮,高达2m。含有柠檬香味。 叶片长达1m,宽15mm,两面均呈灰白色而粗糙。 佛焰苞披针形,狭窄,长1.5-2cm,红色或淡黄褐色,3至5倍
    y30899117 3-4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动物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