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四象八卦吧
关注: 294 贴子: 14,833

伏羲四象八卦的作者伏羲氏像

  • 目录:
  • 算命解梦
  • 1
    一、日升日落四时即早中晚及黑夜。 二、阴阳即白天日光之向背,向光为阳温暖,背光为阴寒冷。三、日升气温上升,日降气温下降,日落西山,阴阳消失。四、日之四时对应年之四季,气温程度不同,但生消规律完全一致。五、气温上升万物生旺,气温下降万物衰退,伏羲八卦方位图,正是这一客观规律之符号化。六、阴阳是一对矛盾,阳是矛盾主要方面,阳主动,阴从动。七、空气太极,是阴阳变化载体: 1、气温上升是阳光逐渐直射之故,日之
    tsh随云 4-14
  • 2
    一、卦数洛书对立统一,阴阳存在;河图不对立统 一,阴阳消失。 二、所谓对立统一,指矛盾双方对立统一于同一体 中。 三、象卦数图统一体有三,一是生数之体五,二是 生成总体十,三是太极之体十五,如四象数图及卦数洛书对角和。 四、阴阳平衡指对立两数阴阳平衡。伏羲四象八卦 是阴阳序,无论奇偶均是正能量,数与十之差即负能量,如洛书坤一、对角乾九必负一,巽二对角震八必负二,离三对角坎七必负三,……。 五、阴阳平衡者生存
    tsh随云 4-11
  • 1
    太极为道,道有公母,公道曰固,母道曰炁。 固者无限,炁者无几,公者无后,母者生育。 炁生阴阳,八节四时,天地阴阳,万物生殖。 八曰八卦,卦为节气,阳升阴降,生消成历。 太极之道,多如牛毛,宇宙海瀚,物物太极。 大至星球,小至虫草,月石为公,炁土为母。 地球中土,太极栽体,月火木金,固而无炁。 洛书十五,太极之数,炁生万物,太极之体。
    tsh随云 4-5
  • 0
    在人体特异功能的探索领域,台大教授李嗣涔取得的成果,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林永昌先生《易经错了几千年》的读者,易理的入门学习者,我希望能从易理视角,对李教授的研究做一番剖析。尽管李教授的研究目前被官方划定在伪科学范畴,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他的钦佩,以及对其研究成果的好奇。如今,科学研究大多基于可见的物质世界。就拿太空探索来说,科学家们都在借助载人航天、太空观测站、卫星,以及韦伯望远镜等设备,逐步探索宇宙
  • 3
    八节 八卦 卦数 卦序 阴阳生消 逆序 易卦名 夏至 ☰ 九 九 阳极 一 乾 立夏 ☱ 四 八 ↑一阴将尽 二 兑 春分 ☲ 三 七 ↑阴阳各半 三 离 立春 ☳ 八 六 ↑一阳初生 四 震 立秋 ☴ 二 四 ↓一阴初生 六 巽 秋分 ☵ 七 三 ↓阴阳各半 七 坎 立冬 ☶ 六 二 ↓一阳将尽 八 艮 冬至 ☷ 一 一 阴极 九 坤 注: ①卦序卦数阴阳序,热能递增次序。 ②逆序天地序,热能递减次序。 ③两对角数和必须合数体十。
    tsh随云 4-1
  • 3
    一、圣人: 先天八卦,伏羲氏;后天八卦,周文王。 二、属性: 前者阴阳;后者刚柔。 三、实质: 前者八节;后者五行。 四、意义: 前者阴阳生消;后者五行生克。 五、矛盾: 前者卦爻对立统一,后者卦爻随机。 六、方位: 前者天上地下,后者地上天下。 七、能量: 前者热能,后者物能。 八、时期: 前者原始社会,后者奴隶社会。 九、数图: 前者河洛,后者无关。 十、关系: 前者是体,后者为用。
    tsh随云 3-30
  • 6
    一、圣人就是周文王。 二、则之的是后天八卦。 三、“天地否”是伏羲八卦。 四、“地天泰”是文王八卦。 五、“天地交”是河图,三八、四九阳仪是天,一六、二七阴仪是地。 六、万物是后天八卦五行。 七、“阴阳交”即地上天下之伏羲八卦除水火定位之外之其余六卦全面颠倒,不变者用反卦。 八、成果是《周易》六十四卦序上下篇。 九、实施方法: “易逆数”取卦,然后卦位按后天八卦方位入座。 十、从理论到具体实施,非常完善。一些古
    tsh随云 3-28
  • 1
    阴阳即日光之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阴寒阳暖。 一、东西向山体: 正阳时刻,山南为阳坡,山北为阴坡。 二、南北向山体: 早阳时刻,东坡半阳,早阳晚阴;西坡半阴,早阴晚阳。 三、圆丘山体: 早阳时刻,西阴东阳;正阳时刻,北阴南阳;晚阳时刻,西东阴阳互变互消为零。 四、就阴阳言,早阳正阳阳生阳升,晚阳时刻,阴阳消失。 五、四象八卦是早阳至正阳之阳生阴消,数图卦数洛书; 六、晚阳时刻,四象八卦阴阳消失,阴阳闭合,一个
    tsh随云 3-25
  • 2
    一、伏羲四象八卦是四时八节运行整体,与天地山 泽火风雷三才君臣五行无关。 二、伏羲八卦阴阳爻划是气温寒暖,两仪西阴东 阳,四象八卦下阴上阳,与刚柔无关。 三、伏羲四时八节起始时刻是四正八方位线,不是 四正八方区间。 四、八卦下爻是卦位,西阴仪,东阳仪;中爻是四 象所在两仪阴阳部位,下阴上阳;上爻是卦在四象之阴阳部位,下阴上阳。 五、立春至夏至,天道顺行太阳上升,阳生阴减; 立秋至冬至,天道逆行太阳西下,阳衰阴
    tsh随云 3-20
  • 3
    一、三阳者,早阳正阳与晚阳,此时辰也。 二、阴阳者,西阴东阳,下阴上阳,阴寒阳暖,气 温也。 三、三阳时刻加阴阳概念: 1、 正阳者,阳极,太阳; 2、早阳者,半阴半阳,午南之下,谓少阴; 3、晚阳者,半阴半阳,下北之上,谓少阳; 4、半夜者,阴极,太阴。 四、奇阳偶阴爻划阴阳序数表达: 5、中方: 无象,序五数十。 4、上南: 太阳象,两奇,序四数九; 3、左东: 少阴象,下奇上偶,序三数八; 2、右西: 少阳象,下偶上奇,序二数七; 1
    tsh随云 3-19
  • 2
    一、卦数洛书内涵,是伏羲八卦文化最难最后,高大上,极品中之极品,精华中之精华。 二、洛书四边奇偶数春夏秋冬是阴阳之道;直径边长十五是中气太极之道。 三、四时框架四十,奇偶各二十,春三八秋二七半阴半阳,冬一六阴、夏四九阳,阴阳生衰之道不变。 四、四象变洛书后,中十五不见了! 五、太极中十五是把天尺,一尺十五天,也可能是年,在洛书上量天去了! 六、从冬至坤一起始,顺时针数点丈量,每十五为一尺,满十五融入直径
    tsh随云 3-12
  • 2
    一、伏羲八卦并无两仪说,早阳时刻,西阴寒,东阳暖。 二、正阳时刻: 1、西阴阴阳两分并配数,下太阴冬一、六, 上少阳秋二、七,冬至秋增温,秋至冬降温。 2、东阳阴阳两分并配数,下少阴春三、八,上太阳夏四、九,春至夏升温。 3、中五、十,气温中和。 三、四时分八即八节: 原名不得而知,许是《管 子,轻重己》: 四至四始。八卦者,后人之谓 也。 四、四时之数奇偶展开即九数洛书 ,洛书含阴阳二 气和太极中气三气,洛书是太极十五
  • 7
    一、阴阳即日光向背,日光向背即寒暖。 二、三阳时刻加半夜是四时,四时阴阳即气温寒暖。 三、四时气温北冷、西凉、东温、南热。 四、四时五方位阴阳序,便是北一、西二、东三、南四、中五。五方位序加中五,便是五时之数。 五、四象五时之数: 太阴一六北,少阳二七西, 少阴三八东,太阳四九南,中气五十中。 六、中方无象,没有热能。 七、热能递增次序: 一二三四,六七八九。 八、热能升降规律: 1、东三八至南四九,数增阳升阴减; 2
    tsh随云 3-8
  • 1
    一、统一即同一体方圆图,对立统一,阴阳平衡。二、象: 有象、无象。有象者,阴阳。无象者,太极。三、十统一: 一曰方圆、二曰太极、三曰阴阳、 四曰四方、五曰五时、六曰四象、 七曰四季、八曰八节、九曰数理、十曰周期。四、知一者,皆知:。如:1、坎,必然是③中男,④西方,⑤晚阳,⑥少 阳下位,⑦秋季,⑧秋分,⑨七、三,⑩后 期。2、震,必然是③长男,④东北,⑤后半夜,⑥少 阴下位,⑦春,⑧立春,⑨八、六,⑩初期。 3、艮,
    tsh随云 3-7
  • 2
    一、最早有文字记载八节是《管子.轻重己》四始四 至,与伏羲八卦八节相吻合。 二、二分离坎是北南昼夜阴阳之界,下阴上阳: 一)、春分: 离下后半夜、震立春;离上白昼上午、兑立夏。春季半阴半阳。 二)、秋分: 坎上白昼下午,巽立秋;坎下前半夜,艮立冬。秋季半阳半阴。 三、可见: 东春并非阳春,西秋并非阴秋 。 上南阳包括春之半、秋之半和夏阳; 下北阴包括春之半、秋之半和冬阴。 四、“春阳秋阴”、“少阳春、少阴秋”之说是违背
    tsh随云 3-4
  • 13
    古伏羲女娲图是太极图
    tsh随云 3-4
  • 0
    一、早阳至正阳偏西,四象生八卦(含六十四卦)工作已全部完成。 二、夕阳西下之晚阳时刻,必须有个交代。 三、太阳四九模拟日落西山之十数河图,便是最后收尾工程 。 四、太阳四九模拟日咯西山,四象八卦阴阳平衡对立统一局面完全被打破,四象对立变相邻。 五、五十崇山座立中央,谁也无法穿越。 六、异性相吸,由于不对立统一没有约束,二太走到一起,相互交合阴阳分别化体十,相消为零。二少亦然。 七、四象消失,只有中五十独存
    tsh随云 3-3
  • 1
    一、十数河图大名鼎鼎,从一开始就被历史误解,浑浑沌沌数千年。 二、是先圣用神话方式,才使八卦文化能够传承了下来。 三、圣人则八卦之重要基础是民间早已有之之“三阳时刻”,并非河洛,早阳生阴阳,正阳生四象八卦,晚阳时刻四象八卦阴阳消失。 四、河图就是晚阳时刻之日落西山。 五、第二个最早误解的是颛顼历和《礼记月令》。 六、第三个最早误解的是《尚书,洪范九畴》五行序。 七、数千年来,至今未见有一位古今前贤识透河图
    tsh随云 3-2
  • 0
    一、后天八卦是五行: 一曰坎水、二曰离火、三曰震巽木、四曰兑乾金、五曰艮坤土。 二、后天八卦实质是配河图,阴阳闭合,四象消 失。 三、后天八卦不能论阴阳: 西北根本不是阳极,乾不过成为金符号; 西南根本不是阴极,坤不过成为土符号; 正南根本不是半阴半阳,阴离不过成为火符号; 正北根本不是阴阳之界,阳坎不过成为水符号; ……。 四、 五行无法取代五时,五行不具阴阳生衰规律。 五、洛书是伏羲八卦卦数阴阳序,后天八卦配洛
    tsh随云 3-1
  • 4
    一、洛书是伏羲八卦卦数阴阳序。 二、洛书路径有二: 1、四象奇偶数展开; 2、伏羲八卦方位图上,生数四阴卦、成数四阳卦排阴阳序。 三、洛书直径十五,边长十五,既方又圆。 四、洛书含三气: 1、阴气二十: 二四六八; 2、阳气二十: 一三七九; 3、中气十五: 五、十; 4、中气太极简体是五。 五、阴阳二气直径十,中气直径十五,中气最大。六、中气含阴阳,大生小,中气生阴阳。 七、重要结论: 太极比阴阳八卦大,阴阳八卦只占太极三分之二。
    tsh随云 3-1
  • 2
    一、伏羲四象八卦,即原始时期四时八节纪时,原本是历法雏形节气历,阴寒阳暖二气,年分四时,时分八节,每气十五,每卦(节)三气,四十有五,当期之日三百六十。 二、四象数字化是四象数图,八卦数字化是洛书,四象结束是河(合)图。 三、至玄帝高阳氏姬颛顼时期,以河图为本,沿用伏羲四时,改八大节气为三十小节气,每气十二天,春八、夏七、秋八、冬七,合成数三十之数。 四、后以月盈亏为月之阴历产生,伏羲、颛顼节气历结束
    tsh随云 2-25
  • 1
    一、三阳时刻,伏羲时期,民间早已有之,八卦作者加上阴阳概念和黑夜,便是四时。 二、阴阳序即阴到阳,阴寒阳暖,气温寒到然,方位,下北至上南。 三、当时,四时名称是否四象,不得而知。引申为年,即四季,故,习惯仍曰四时。 四、用集划黑白圈点法: 生数序位一北二西三东四南,成数六七八九为四时之数 ,中气五十。 五、黑白圈点法,便于具体应用时数点计量,如洛书每点九天,每大节五个圈点,冬至一还要加上震八四个点,立春并
    tsh随云 2-24
  • 0
    一、数千年来,人们对河图洛书实质意义,一无所知,只看表面,胡拉乱配,混乱不堪。 二、洛书来自四象数图奇偶展开,为伏羲八卦卦数,生数四阴卦阴阳序,成数四阳卦阴阳序,与后天八卦没有任何毛关系。 三、河图来自四象数图太阳四九,模拟日落西山,阴阳消失,与先天八卦没有任何毛关系。 四、河图洛书是阴阳序,先天八卦逆数缺九多五不是序,不能混为一谈。 五、五行源于五时方位,春木夏火秋金冬水中土,本义无可厚非,然错配河
    tsh随云 2-23
  • 0
    一、卦台山民谚“观三阳,象阴阳,始画八卦”。观三阳是原始民间计时重要方法至今。 二、伏羲再加上黑夜及阴阳概念,便是四时。 三、早阳时刻是两仪,正阳时刻四象生成,日偏申未,八卦完成。 四、四象八卦阴阳序数字化,便是四象数图和洛书。 五、晚阳时刻,日落西山,阴阳消失。 六、八卦作者以太阳四九模拟日落西山,河图产生,顺理成章。 七、阴阳闭合,四象消失数理,尽在河图中。 八、伏羲八卦系列四象、八卦、四象数图卦序卦
    tsh随云 2-22
  • 4
    一是误以河图为四时: 河图本身没有错。河图原本就是模拟日落西山,特意反映阴阳消失原理之数图,春夏数减不是春夏,夏秋数增不是夏秋,八七九六根本不是四时阳升阳消规律,历史以河图为四象四时,当然错了! 一是误以河图为五行: 五行本身没有错。五行原本就是四时气温物象化,春木温、夏火热、秋金凉、冬水冷、中土中,古人以五行配河图,并以河图为五行序,当然错了,因为奇偶数理表明,河图四象阴阳已经消失了! 挽救办法: 历史失
    tsh随云 2-22
  • 0
    伏羲传说时期,原始农业生产初期,尚无文字,更无历法。伏羲画卦不过是为把握农时而已。 一、对三阳时刻五方位,按气温变化生成数排阴阳序,即四象数图: 北黑夜一六、西晚阳二七、东早阳三八、南正阳四九,中央五十。 二、数字表明: 早阳温、正阳热,晚阳凉、黑夜冷。 三、四时分八即年八卦八节,四象数图奇偶分开即卦数洛书。 四、洛书: 生数是四阴卦气温上升次序,成数是四阳卦气温上升次序。 五、四时数图太阳四九模拟日落西山,便
    tsh随云 2-22
  • 1
    五行对五时物象化,本意是好的。但产生了五大失误: 一、误以河图为四时数图,如果五行配真四象数图,完美无瑕。 二、误以河图为五行,如果以真四象数图为五行,完美无瑕。 三、误以河图序为五行序,如果以真四象数图为五行生序,完美无瑕。 四、误以对立为序,如果以相邻为序不至于大缪。 五、误以物质微著注释五行,如果以气温注释五行次序,完美无瑕。 六、四象数图早已失传之故。
  • 0
    一、流落江湖之四象数图,才是真四时图。 二、四象数图来自四象阴阳序,并非河出: 1、生数: 北一、西二、东三、南四、中五; 2、成数: 北六、西七、东八、南九、中十。 三、数字意义: 一)、于四时: 三八、四九上午;四九、二七下午;二七至一六前半夜,一六至三八后半夜。 二)、于四季: 三八春至四九夏热能增加;四九夏至二七秋热能减退;二七秋至一六冬余热、一六冬至三八春热能初生。 四、单论成数: 一)、八、九: 于四时为上午,于四
    tsh随云 2-21
  • 7
    午半阴生 子半阳生 子午时分别是夜晚和白天的11点至1点。 子半阳生,夜晚12点,阴尽而阳生而升。 午半阴生,白天12点,阳尽而阴生而降。 子正、午正是转折点。
  • 0
    一、伏羲八卦文化数图系列四象河图洛书卦序均阴阳序。 二、伏羲四象八卦阴阳规律及其哲理,尽在白天日升日落之中。 三、伏羲两仪来自早阳时刻之西阴东阳。 四、四象来自正阳时刻之两仪阴阳二分四: 1)、阴仪两分,下阴一六冬,上阳二七秋; 2)、阳仪两分,下阴三八春,上阳四九夏。 五、四象数图奇偶展开即卦数洛书。 六、伏羲八卦文化广泛渗透几乎华夏一切领域。同时又被历史搅得乱七八糟,五花八门。 七、阴阳两分二进制,必然阴阳
    tsh随云 2-20
  • 0
    一、五行物象化应该以四象数图为根据,四象数图是四时气温数字化,三八春、四九夏、二七秋、一六冬,生成数都是气温升降变化,非常科学。 二、但五行误配四象消失之河图后,弄巧成拙,五行被奇阳偶阴全部消失,既使百般注释也没有用。 三、试问,河图春夏数减还是春夏妈?夏秋数增还是夏秋吗? 四、看看,二少是不是阴阳相消是零?二太是不是奇偶相消是零? 五、你的木火金水还存在吗??? 六、笑话一则,注成数千年传统文化重大失
    tsh随云 2-19
  • 0
    “河”疑“合”字,晚阳时刻,阴阳和合。 一、阳动阴静,四九投西, 日落西山,阴阳消失。 二、两仪相交,阴阳和合, 对立变相邻,喜事成双。 三、数有三体即十五、十和五,河图 对角两数之和无体,不对立统一,失去存在前提。 四、没有统一直径和边长,非方非圆。 五、中隔五十,序被阻断,四象分离,自我消失。 六、四象自我阴阳相消,余五归中。 七、少太各自两象相合,阴阳消失。 八、西阴东阳变西阳东阴,阴阳相消,两仪闭合。 九
    tsh随云 2-18
  • 6
    五行有三错,错配河图,一也;错以河图序为五行序,二也;无视中五十之存在,三也。 一、放着正确地四象数图不配,却偏偏配河图,第一步就错了! 二、河图明示: 1)、太阴一六至少阳二七(下至上)中隔五十,此路不通,五比二大、十比七大,不能相得; 2)、少阴三八至太阳四九(左至右)中隔五十,此路堵死,五比四大,十比九大,亦不能相得。 三、《洪范,九畴》五行序,“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之说,不但行不通,更是
    tsh随云 2-17
  • 0
    四时生万物,传统八卦文化,并非“河出图洛出书”,流落江湖之所谓真河图四象数图,才是生洛书河图真正之根。 一、四象数图奇偶展开是卦数洛书; 二、四象数图太阳四九模拟日落西山,便是十数河图。 三、易界必须公开申明,回归四象数图。 四、“河出图,洛出书”是先民用神话传承古代文化之一种方式,并非是真。
    tsh随云 2-14
  • 0
    一、所谓江湖真河图,即四象数图,奇偶数展开即洛书。因此,真正的四象数图和五行,就在卦数洛书上,与十数河图毫无关系。 二、四象四时属性: 一)、1、6冬水,阴多阳少,下阴,故太阴; 二)、2、7秋金,阴少阳多,上阳,故少阳; 三)、3、8春木,阴多阳少,下阴,故少阴; 四)、4、9夏火,阴少阳多,上阳,故太阳。 五)、中5、10,亦三个5,阴阳难辩,中性。 三、“春阳秋阴说”,毫无根据 。
    tsh随云 2-12
  • 2
    一、五行概念源于四时,五行必须与四象统一。 二、正确五行序: 一曰水、二曰金、三曰木、四曰火、五曰土,一二金水相得,三四木火相得。
    tsh随云 2-12
  • 7
    少阳⚍ 木 老阳⚌ 火 少阴⚎ 金 老阴⚏ 水
    tsh随云 2-12
  • 27
    一、五行误配河图,是重大历史性失误,造成四象数图丢失,必须尽快恢复。 二、五行之说,本四时气温物象化,没有什么毛病。五行次序本应配四象数图(见附图)百分之百正确,但却攀比知名度,误配河图,牵强附会,注成失误! 三、所谓五行序“一曰水、二曰火”云云,违反数序得合基本常识。 四、生数一二、三四,成数六七、八九,即春夏、秋冬,才能相得成序。水火、木金对立谓序,有失常理。中隔五十,更不可能。 六、纠正办法,非
  • 0
    阴阳四象八卦太平间是大名鼎鼎河图, 先贤却误将生气勃勃五行推进太平间。 致真正河图四象数图流落江湖, 漫漫历史长河以假乱真数千年。 小民倍感心酸欲哭无泪, 华夏传统文化最大悲哀。 可恨人微言浅无力, 实难唤醒易界群英。 唯仰天长叹, 恨无能回天。 桃疆李代, 何时回还? 难啊, 太难。 !! !
    tsh随云 2-11
  • 0
    一、四象四时: 东少阴春三八,南太阳夏四九,中五十, 西少阳秋二七,北太阴冬一六。 二、阴阳生消: 春夏阳增阴减: 三增九,八减四; 秋冬阳消阴增: 七消一,二增六。 三、阴阳二气(卦数洛书): 阳气: 三九七一,三九生旺,七一消退,九是阳极。 阴气: 二六八四,二六生旺,八四减退,六是阴极。 四、八卦八节: 立春八、春分三、立夏四、夏至九,阳增阴减; 立秋二、秋分七、立冬六、冬至一,阳消阴增。 五、本阳一气(卦序): 立春六、春
    tsh随云 2-10
  • 23
    一、五行原意是五季政令,五行五物就是五季。 二、五物是五季热能物象化,五行序不能中隔五十。 三、序必相生相得。相克相对,不能成序。 四、五行配四象数图(流落江湖真河图)。 五、五行序即热能低至高增长序: 一曰水,二曰金、三曰木、四曰火、五曰土。 六、水冷、金凉、木温、火热、土中性。 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五行配河图垃圾,必须彻底抛弃。
    tsh随云 2-10
  • 0
    我们历程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经历着不同的生存状态。宇宙的运转星系和太阳系的运转遵循特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构成了时间轴。生命的唯一性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应被忽视或浪费。时间与生命的关联时间是生命的载体,生命通过经历时间来体验空间。总结的核心观点在于强调时间不仅是宇宙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每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时间轨迹和空间位置,因此每个人都应当珍视自己的生命,
  • 2
    一、四象数图圆图(失传,江湖谓真河图): 一)、生数是序位、成数是数 : 太阴北一六、少阳西二七、少阴东三八、太阳南四九、中五十。 二)、序和数奇阳偶阴,两对角合五、十、十五。 1、太阴冬一六: 五分之一阳、一成阳、六成阴、十五分之六阳; 2、太阳夏四九: 五分之四阳、九成阳、四成阴、十五分之九阳; 3、少阳秋二七: 五分之二阳、七成阳、二成阴、十五分之七阳; 4、少阴春三八: 五分之三阳、三成阳、八成阴、十五分之八阳; 5、中
    tsh随云 2-9
  • 1
    甲、洛书是阴阳分生之道,早阳正阳之时; 乙、河图是阴阳消失之道,晚阳之时。河图阴阳四象消失哲理: 一、非方非圆,没有统一边长和直径,不成器之兆。 二、中五十与四边没有生成关系,阴阳与核心脱节。 三、不对立统一,阴阳不平衡,无存在前提。 四、四象之数自我阴阳相消,余五入中。 五、阳动阴静,二少二太,对立变相邻,阴阳和合,奇偶分别合十,互消为零。 六、二少生数之和合五入中,两组生成之和合十入中,成数之和合十五入
    tsh随云 2-9
  • 1
    算卦主要使用数字起卦或者摇骰子起卦,数字除以8的余数或者文字笔画总数除以8的余数就是得到的卦象,卦对应的数字是先天八卦的数字,算卦时是用后天八卦的方位图。比如5是巽卦,13/8余数5是巽卦,1+3=4/6余数4是动爻。674,6+7=13/8余数5巽卦,4/6余数4是动爻。偶位数用两位数的方法,奇位数用三位数的方法。摇骰子获得阴爻和阳爻组成卦象。
  • 41
    河图由方位和数字形成,由于有白天黑夜,然后演变成阴阳两仪。由于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有两次一样长,变成了四象春夏秋冬,再加上春变夏、夏变秋、秋变冬、冬变春的过程,就成了八卦。再给八卦加上名字和数字就变成了伏羲的先天八卦。
    tsh随云 2-8
  • 7
    河图原本是二太阴阳相消是零,二少阴阳相消是零,看不见这点,错误应用,便是失误。 一、误以河图为四时图 : 一)、颛顼历: 公元前二十五世纪之玄帝高阳氏颛顼历《管子.幼官》春,八举时节,用八数;夏,七举时节,用七数;秋,九和时节,用九数;冬,六行时节,用六数。 二)、《系辞》天地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云云。 三)、《礼记.月令》春,其数八;夏,其数七;秋,其数九;冬,其数六。 二、误以河图为五行: 一)、 书经《洪范九
    tsh随云 2-7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

会员: 会员

目录: 算命解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