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家谱吧
关注: 26 贴子: 175

  • 目录:
  • 其他生活话题
  • 2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部分姓氏来历(民国时期止) 张 明万历间,河南张氏5 兄弟逃荒,3 个分别定居展茅乡张家,芦花乡南番、邵岳。另一支自奉化至芦花乡大岭下定居。清顺治三年(1646 )至光绪间,上海、福建、镇海、宁波、定海、余姚、绍兴、慈溪、奉化等地迁人16 支,分别定居展茅乡柴家、松山,虾峙乡南番、香口,桃花乡洞下浦,沈家门镇蒲湾、西横塘,五星乡五星,龙山乡大沙浦、西浪咀,双塘乡张家塘,小湖乡三坑,佛渡乡川江、沙番
  • 2
    先祖父 陈瑞生 携先祖母陈严氏于上世纪20年代从宁波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先祖父生子女8人,曾供一职华东运河航运公司。先父 陈亦焕 生于1925牟,肖鼠,为长子,有5妹2弟,初供职于省运河航运公司,后调清江市皮革制品厂。 文革时期豪谱被毁,现欲 求助续谱: 烦请宁波陈氏族人关注、携谱联络! 一
  • 1
    村民从阁楼上取下久藏的宗谱 绵绵山岭,长长流水。在奉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谁知村民来自何方,始祖何人,几多历史恩怨?民间收藏的宗谱,恰是一个最好的佐证。从2009年4月开始,经历长达4个月的普查,艰难的觅踪寻迹,溪口镇已查清有40个行政村,藏有宗谱85部,共195册,624卷。 祭祖面谱 家住水堆头(剡源村的一个自然村)的赖锡明,家藏《火弄坑赖氏宗谱》一部。他祖上居住在晚香岭的火弄坑,2000年7月修谱时,他特意收藏了一部,以
  • 6
    从因特网上介绍的几本有关的毛氏家谱来看,奉化岩头毛氏的始迁祖是宋朝开宝年间(968——975年)的毛旭,这一讲法是比较正确的,则至今已有一千年多了。这一千多年的毛氏家族史是如何记载下来的?笔者有一本清咸丰年间修编的奉化岩头《毛氏本支家乘》手抄本,比较完整;是目前发现最早修编的、最原始的一本毛氏家谱,可信度较高。现根据此抄本的内容,可分析奉化岩头毛氏千年家族历史的延伸过程,如下: 一、清咸丰年间修的谱 奉化岩
    RavinaMC 5-5
  • 1
    奉化市(县) 姓氏 唐末,外地迁入人口增多,有王、江、林、韩、唐、宋、裘、吕、庄、吴、楼、曹诸姓。五代至宋末,政治中心南移,一批北方人迁入定居,增加汪、陈、胡、毛、沈、鲍、周、卓、董、李、龚、竺、莫、蒋、施、翁、邬、顾、傅、马、冯、张、朱、应、闻、樊、康、何、袁、单、蔡、孙、梁、侯、赵、项、阎、杨、任、郑、章、童等40余姓。元、明、清时,北方少数民族迁入,部分外地手艺工人来县定居。清《忠义乡志》载,至
    memao5 6-10
  • 4
    奉化市(县) 姓氏 唐末,外地迁入人口增多,有王、江、林、韩、唐、宋、裘、吕、庄、吴、楼、曹诸姓。五代至宋末,政治中心南移,一批北方人迁入定居,增加汪、陈、胡、毛、沈、鲍、周、卓、董、李、龚、竺、莫、蒋、施、翁、邬、顾、傅、马、冯、张、朱、应、闻、樊、康、何、袁、单、蔡、孙、梁、侯、赵、项、阎、杨、任、郑、章、童等40余姓。元、明、清时,北方少数民族迁入,部分外地手艺工人来县定居。清《忠义乡志》载,至
  • 2
    溪中小院 慈溪观海卫镇,有一座古桥,名叫沈师桥,这里有一个说法:走十里路,都不用问姓氏,大部分人都姓沈。沈姓,是慈溪的第六大姓,族人多达6万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师桥沈氏家族的历史,就是从这座桥开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去年4月,沈师桥专门成立一个师桥沈氏续谱委员会。时隔百年后,沈氏后裔重新续谱。如今,这项工作终于完成了。百年前中断的家谱师桥沈氏决心续修60多岁的沈先生是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他告诉记者,这
  • 4
    原文地址:奉化竹林毛氏宗谱(史话版)作者:天使在人间 前言 竹林毛氏族谱旧版已经散失,我们变成了无根之人。这成了我们竹林毛家人的心头之痛,终生遗憾。要重新编修家谱,由于没有旧版作底本,因此无法再接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幸有毛宗篪等人历尽艰难,不辞辛劳,奔走各地,呕心沥血,耗费巨资,几易其稿,终于写成一本侧重其本房的简谱。主要的贡献是把祖先从乌岩来到竹林的第一代到目前为止的各代人物红线,基本都搞清
  • 0
      莼湖镇马夹岙村位于甬临线西侧,南接宁海西店镇,北临奉化尚田镇,全村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25平方公里,全村现有420户、1120人。
  • 0
    北仑芦江钟氏宗谱 13071974017微信同号。
  • 0
    专修家谱,排版印刷一条龙。准确可靠,快速高效。微信号:ths321
  • 2
    2017年06月21日 14:46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林伟 许霖 徐氏宗谱 徐家村村口的两座宋代石拱桥,至今仍能通行。 你见过248年前编修的家谱吗?近日,奉化区档案局征集到了清朝乾隆、嘉庆、道光等年间编修的《徐氏宗谱》9本及《徐氏房谱》6本。其中,最早的一本《徐氏宗谱》编修于乾隆三十四年,也就是1769年,距今已经有248年的历史,它也成为目前我市档案系统征集到的最早家谱。而这个徐氏家族还形成了奉化区的一个美丽山村――大堰镇徐家村。
  • 0
    诚寻奉化何氏,我是宁海的,宗谱记载始祖何公是从奉化迁到宁海的,请奉化何氏后人或知道此类消息的人士,联系我,拜谢!
  • 1
    本人寻亲的心情: 本人来自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龙场乡磨雄村,以前不知道家谱是什么,更不要说家族历史了,当然也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只知道从江西省吉安府(好像是现在的樟树市临江镇)迁出,树有根水有源,我也想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祖先在哪里,至从2013年我在网上认识了很多家门,很多宗亲,比如说 其春老师,信沐老师,祥胜老师,龙族江凯老师,林宣老师,厚如老师,还有一大帮对家族很有研究的亲人,年轻人等等,我对寻根
  • 3
    花蕾粉 发表于 2012-8-19 10:02:42 余姚以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被誉为“文献名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许多同姓的家庭以血统为纽带组合成为家族。而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名片。不管你迁徙到何方,不管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家谱都将连接着你,血缘和亲情都将跟随着你。 余姚这个古老的文化城市,有着7000年的文化,出现过很多名门望族,而“朱氏一本堂”是当时相当有名望的一支。并且当时“朱氏一本堂”的“朱义庄”是余姚最大的义庄。朱氏
  • 1
    寻找宁波奉化宗亲
  • 3
    我一世祖继旻公三子,二房任伸子燧公,明早中期以军功河南某地指挥使升宁波卫指挥,六代前尚有子孙省坟,后裔无闻,现我支主要在潜山县太湖一代
    y5211314wx 11-28
  • 0
      近日,“2018年家谱理论与编修技术培训班”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活动邀请了国内著名家谱专家和教授讲授家谱历史、现状、文化、形态等理论知识,传授家谱纂修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技术。 据了解,该培训班由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国际学院、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主办,共有来自全省及外省的谱牒文化爱好者183人参加培训,有在校大学生26人,也有高校教授,还有年逾八旬的老者。同时举办了家谱编修成果展,共收
  • 0
    展示家族档案  弘扬传统美德 展示是自信的表达 弘扬是自豪的赞叹 家族档案孕育着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你我的根系所在 它像是一粒神奇的种子 种下希望、收获神奇
  • 0
    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传统家训家规中,包含了很多做人处事的智慧。而且家规都是非常质朴的,真诚而实用,可以说这些古代的家规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是对所有中华儿女的教诲。 一、姬旦《诫伯禽书》 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
    遇见 8-28
  • 1
    专业制作印刷宣纸线装书古典家谱,QQ564752102。寻《奉川剡江盛氏宗谱》,1934年盛为川编修版,提供线索者重谢
    qw69888 4-16
  • 1
    宁波图腾家谱是制作印刷家谱专业厂家,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积累,形成了一整套家谱制作的流程,承制的家谱传统美观、雅俗共 赏,家谱制作可以足不出户在我们这里完成。
  • 0
    春节之际,游子返乡过年,总是不忘看家谱、学家训、上祖坟、拜祖宗。寻根问祖,渐成时尚。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家谱的命运,却是跌宕起伏,家谱收藏也随之冷冷热热。解放后,中国家谱开始受到冷遇。特别在破“四旧”时期,惨遭浩劫。传藏数千年的家谱,往往被毁之一炬,抑或运至纸厂,化为纸浆,无不令人痛心疾首! 家谱溯源传家之宝 宋代大儒朱熹曾为家谱题词“家宝”,足见其对家谱的重视。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等
  • 2
    8 月 1 日,哈佛燕京图书馆在 Facebook 主页上宣布,其馆藏的 4200 部/ 53000 卷中文善本特藏数字化工程已全部完成。网友均可免费在线浏览或下载。 地址是 http://guides.library.harvard.edu/c.php?g=310134&p=2071022 顺便发布一个哈佛燕京学社的地址 https://www.harvard-yenching.org/ 看不懂英文的,可以在此地址从新浪网盘下载一部分内容(目前是可以下载的,速度!) http://vdisk.weibo.com/s/qcnIETVdobiIU 哈佛燕京图书馆花了 10 年才完成这个合作项目。合作机构包括中国国家图
  • 0
    寻找宗亲启事 盛世修志,家兴续谱。家是心中根,谱是根中脉。宁波《三江李氏》奉鄞派仲夏支续修支谱正在征集支族后裔信息。支族堂号秉华,行第为:大理肇宗盟、元良储国英、象贤标世德…。为使宗谱园满修成,敬请各位宗亲前来登记入谱。地址,海曙区洞桥镇仲夏李家。联系电话:13306681210、88040547
  • 0
      深蓝色的绫布封面,古色古香的宣纸内页,工整的木活字繁体字体……当记者看到最新修订的九修《姚江历山张氏宗谱》时,不禁惊叹它的精美,问道:“这肯定很贵吧?”“一套共12本,制作成本是2000元,是特地去常州的古籍印刷厂定做的。”参与宗谱纂修和议修的张川告诉记者。然而,比高昂的宗谱制作成本更可贵的,是张氏族人们齐心协力用8年时间共修宗谱的精神。   六旬老人觅得张氏宗谱 年轻族人建议重修   张氏宗谱重修的起因
  • 2
    前言 竹林毛氏族谱旧版已经散失,我们变成了无根之人。这成了我们竹林毛家人的心头之痛,终生遗憾。要重新编修家谱,由于没有旧版作底本,因此无法再接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幸有毛宗篪等人历尽艰难,不辞辛劳,奔走各地,呕心沥血,耗费巨资,几易其稿,终于写成一本侧重其本房的简谱。主要的贡献是把祖先从乌岩来到竹林的第一代到目前为止的各代人物红线,基本都搞清楚了。 我在写文时,参考了毛宗篪编写的简谱世系图,利用
  • 0
    周官小史,奠世系,辨昭穆,以定邦国之志,故凡得立宗以紀其族者,非有谱以識其所從,出与其所繇分,則世远族繁,昭穆必紊,其不至於视同氣如途人者幾希,此世谱之不可不作也。北山宋氏深察乎此,以先世所遗谱牒一,通邀予重为纂葺。余得而細核之,喜其源远流长簮缨累葉,吾邑氏族之著者莫踰此也,乃据其实而序之。宋氏之先由西河介休迁廣平列人,卽今之顺德府也,有讳弁者仕魏爲吏部尙书,赠瀛州刺史,谥贞顺。讳宏峻者唐大理寺丞
  • 2
    家谱制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现在不少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家谱如何制作,家谱包含哪些内容,更是一无所知。如果您想亲自动手制作一本家谱,请仔细阅读本文,本文将祥细介绍。 古人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表,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表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
  • 4
  • 1
    本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主营家谱印刷、族谱制作印刷、宣纸印刷、仿古线装书等。在印刷-商业印刷加工行业获得广大客户的认可。公司秉承“保证一流质量,保持一级信誉”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来电洽谈业务!联系:13071974017
  • 1
    现在很多人对修家谱不以为然,认为修家谱是一项没有意义的事情,甚至认为修家谱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跟他毫无相关!下面我就开始谈谈家谱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有人认为修谱不重要,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修谱不能给他们带来物质方面的需求,当然这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不完全否定。如果说一个人只去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家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性,那就值得提醒了。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谱书、家牒、族牒。家谱是记载血、婚
  • 0
    信息来源:天一阁博物馆作者:应芳舟 文 摄日期:2017-01-23  1月23日上午,鄞东冰厂跟余氏续修宗谱理事会一行四人专程来到天一阁博物馆,捐赠了新修的《鄞东冰厂跟余氏宗谱》。《鄞东冰厂跟余氏宗谱》,2016年重修,全套共七册,由余茂大主编,采用宣纸印刷并线装,古色古香。鄞东冰厂跟余氏与天一阁有着特殊缘分,据《鄞东冰厂跟余氏续修宗谱序》称,“每当宗亲相聚之时,念念不忘重续家谱宿愿。但重修宗谱困难重重,原谱年久被毁,並无遗
  • 0
    核心提示: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
  • 0
    时间:2016-03-25 来源:云龙镇 阅读次数:11 当20多年的村支书后,年过七旬的他“改行”拿起了笔,历时3
  • 0
    信息来源: 鄞州区委老干部局 发布日期:2012-06-14   寻找续修《高桥章氏宗谱》工程,由章名训等老干部发起,通过章氏族人的共同努力现已圆满竣工。近日,《宗谱》首发仪式在宁波市鄞州区高桥村举行,现年73岁的章老在首发仪式上为自己长达七年之久的找谱、修谱工作取得的成果激动得热泪盈眶。  老人说,在解放初期,高桥镇原本有一套完整的《宗谱》,共23卷,装订成30多套并分藏在各村各房。然而,“文革”期间,该《宗谱》被视为
  • 0
    春江花月夜 - 纯音乐 (《华夏文化论坛 姓氏文化 姓氏概论 浙江各地姓氏源流及姓氏分布》2009-12-16 23:04)
  • 0
    记者在多家拍卖行了解到,各种古籍善本的成交价格屡创新高,如一套明代内府彩绘抄本的《春秋五霸七雄通俗演义列国志传》估价约300多万元,经过激烈竞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生活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