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2,479贴子:1,148,633

泻一点谁都没看过的资料《黄帝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黄帝经从西汉失传,历史上只存目录,一直到1972年马王堆出土,有一部《黄老十经》,共十篇,八篇是黄帝著,二篇是老子著,就是道德经。
我不罗嗦,从开篇讲起:
原文: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
            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之天下而不惑矣。
            道虚无形,其督冥冥,万物其所从生。
解释:道生法,法是衡量得失的准绳,能明辨曲直。
            因此,执掌权力的人,立法之后不可犯法,已立的法不能不去执行。
            因为可以用自己的行为作准绳,这样天下的人就会明白什么事情是正确的。
           道,是无中生有的,其源头就是心念,万事万物都是心念的结果。


IP属地:宁夏1楼2011-04-05 21:05回复
    看了前面黄帝经的开篇,对比老子的开篇,可以明显知道,老子是节选黄帝的话,作为道德经的开篇:
    道虚无形,其督冥冥,吾不知其名,万物其所从生。
    很显然,黄帝经的现实思想与老子的出世思想是哲学的两个方面。
    黄帝经是治国之书,是治理社会的文章。而老子是修心的书,是提升个人的文章。
    不过,两者的文章都包含着复杂的修行的秩序解读。


    IP属地:宁夏2楼2011-04-05 21:06
    回复
      解读古文,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文字的用法,和今天极不相同,更可怕的是词序完全不同。我仅仅是重新翻译了一下第一章道法,就差点没有累崩溃,可是还是有很多细节没有办法描述清楚。
      接着说:
      原文:第二节曰不知足
      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
      生必动,动有害,曰不知时,曰时而动。
      动有事,事有害,曰逆,曰不称,不知所为用。
      事必有言,言有害,曰不信,曰不知畏人,曰自诬,曰虚夸,以不足为有余。
      译文:产生不知足的心念,是有害的,叫做欲。
      心念产生就一定会有行动。行动的时间不对,也是有害的,要等时候到了才能行动。
      做事的时候,作的与环境不相称,或者不知所作的事是因为什么,也是有害的,被称为逆。
      人做事,必定需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如果说话不了解不考虑别人的意图,如果曲解而诬蔑别人,如果不知道的事反而说知道,将自己没有的事情编造成自己的优势,更是有害的,叫“不信”。
      紫薇星明注:以上一大段的翻译,仔细对比的话,会发现第一次读原文,会合我的翻译出入很大。等看后面的翻译,你会发现我的翻译,和大家直接读原文的理解差别更大。
      不过,我希望大家按照我的翻译来理解,因为黄帝经第一章道法不过400字,翻译过来也不过1000多字,但花了我一年多的时间。


      IP属地:宁夏3楼2011-04-05 21:08
      回复
        黄帝经第三节
        原文:  
                 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
                 祸福同道,莫知其所从生。
                 见知之道,唯虚无有。虚无有,秋稿(毫)成之,必有形名。
                 形名立,则黑白之分已。
                 故执道者之观於天下(也),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
        译文:
                  同样是从心灵产生的,可以导致生死成败。
                  如果不知道这些结果都是从心灵中产生的,福祸就不能控制。
                  了解心念的方法,就要知道心念是从什么都没有中产生的。
                  当一个心念产生的时候,是一个概念,象秋天的皮毛一样纤细而坚韧。
                  有了这个概念,就有了“有”和“无”的差别。
                  所以,要了解“道”的发展过程的人,首先要放弃心外的万象的执著,然后放弃对心内外的分别,接着放弃心与物的差别,最后把心也忘了。
          
          
        紫薇星明注:这是道法的解释,不知大家能看懂否?反正鹅是冻勒。
        


        IP属地:宁夏4楼2011-04-05 21:11
        回复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干,其实成道很简单
          无为,在黄帝经里,是指放弃心与物的差别
          这里古文的词序和今天正好相反,无为应该读作“为无”,
          所以: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应该被读作
          执无也,处无也,为无也,私无也。
          所以这句话大家记住了,大家就可以说已经成道了:
          要了解“道”的发展过程的天下人,首先要放弃心外的万象的执著,然后放弃对心内外的分别,接着放弃心与物的差别,最后把心也忘了。
          


          IP属地:宁夏5楼2011-04-05 21:12
          回复
            以上是我转来的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道 不要曲解道!
            还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错误的!一、二、三只不过是个符号,是从无中而来,实际应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希望有更多的达人能把道德经重新翻译下,不要在误人子弟了!还有,人定胜天这四个字不是人一定能够战胜天,而是只有入定的人才能冲破天道的障碍,是佛家的说法,希望大家不要误解!在古文面前,咱们都很单纯!


            IP属地:宁夏6楼2011-04-05 21:35
            回复
              看完贴吧里的文章 我乐了


              IP属地:宁夏7楼2011-04-05 21:54
              回复
                原文很精辟


                IP属地:河北8楼2011-04-05 22:24
                回复
                  回复:10楼
                  我觉得用衡量没有错啊,比如你说的割一敌军人头 进一级爵位,我割了100个敌军人头,可是法律里没有,是不是得衡量下!


                  IP属地:宁夏11楼2011-04-06 12:14
                  回复
                    回复:11楼
                    很好,但黄老十经原文哪里找啊?或者楼主全部贴出来吧。


                    IP属地:山东12楼2011-04-07 12:49
                    回复
                      受教了,“还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错误的!一、二、三只不过是个符号,是从无中而来,实际应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希望有更多的达人能把道德经重新翻译下,不要在误人子弟了!还有,人定胜天这四个字不是人一定能够战胜天,而是只有入定的人才能冲破天道的障碍”。
                      多谢楼主!
                      


                      13楼2011-04-07 13:30
                      回复
                        “人定胜天”这也是道德经的?我怎么感觉好像是近太祖的啊。


                        IP属地:山东14楼2011-04-07 13:55
                        回复
                          回复:14楼
                          人定胜天 出自佛经里的 我也忘了是哪本佛经 我在净空禅师写的文章里看到的


                          IP属地:宁夏15楼2011-04-07 15: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