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是新人,各位吧里的前辈们多多指教哈。
碧草芳天,仰天一笑泪光寒。羽扇纶巾,楚天阔处英魂散。
——题记。
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那男子的貌开始不断地在我眼前浮现,军师,那温婉如玉的男子,他的身上有一股超脱世外的安然,如同夕阳下的老桑榆树,泛着金黄色的光芒,温暖而明亮,恍若隔世,他羽扇纶巾,连腰间那束灰色的绳结,也随他一般安然绽放,他宁静如同一株白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连明艳的红色出现在他的身上,也有着淡雅如同一盏清茶的错觉,暗夜孤灯,他朱唇微启,不经意间,又是一计绝妙的策。
那把蒲扇,衬着雅致的灰,并未打破他清冷俊朗的形象,一开口,竟如冬日里的水珠砸在一块晶亮的冰上一般动人,似琼花碎玉,冷冽迷人,他的声音,如同楚地里的一首空灵的小调,悠悠地荡在耳边,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不经意间,就深深地被这温婉的声音蛊惑,刘唐喊他秀才,却一出场没多久就把他推个踉跄,回头,他依旧整洁如斯,长须轻拈,玉口微启。他,就这样闯进了水浒。
整整一部水浒传,到处都是挑灯把酒三军悦,豪杰壮士影叠叠,弥漫着边塞特有的猎杀。,俗萧,耳边仿佛随时都可以飘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唯独他,没有儿女情长,亦无金戈铁马,他清瘦的身影显处,必是羽扇纶巾笑谈间,千军万马我敷衍,他精致淡雅,他的清冷俊朗,他的温婉如玉,他淡淡地出现在水浒中,到最后,却又如青烟一般悄然离散,却在不经意间,蛊散遍野,无药可救。他如玉的颜,他如玉的簪,他如玉的须,他如玉的眉,他如玉的眸,他如玉的温婉,他如玉的儒雅,他如玉的声音,他如玉般的兄弟情,军师啊,你究竟是什么人?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这男子,因为所有的文字用在他身上,早已苍白无力。无留心处,他的蛊,已入膏肓。
回头看他的容貌,当真是眉清目秀,面白须长,他狭长的眉,狭长的眼眸亦灿若星辰,老实说,当我得知这个就算是生在乡里长在村间的学究也遮掩不住他身上与生俱来的清冷俊朗的男子就是当年花皮里那个胡子拉碴让我忍耐不住立刻换台的庞勇,着实大跌眼镜,因为在我眼里,庞勇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眉清目秀的翩翩美男子,但很不幸,庞勇这位惊悚的大叔很快就被我遗忘脑后,留在我记忆里的,是梁山上的金牌大管家,政委——天机星智多星吴用。他飘逸俊朗的面孔下,我清楚他印尼了多少真挚而粘稠的感情,他的兄弟,他的天下,抽丝剥茧,他的感情从不外露,但我知道他对这八百里水泊的眷恋有多深。只是。当公明哥哥如同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地扑向招安的火苗时,他倾尽全心助他。公明哥哥死,小生怎敢苟活于世?军师啊,你这一生,究竟为自己做了些什么?
他拈须一笑,生辰纲到手,羽扇轻摇,激地林教头火并王伦,全是为了晁盖哥哥,“且看小生拈须为号。”他镇定自若,自无惧,也不敢惧。多少人感叹他计策绝妙之时,谁会想到他克服未知的巨大恐惧时做的苦苦挣扎。只因宋江救得他7人一命,他舍出了一生来报答这个顺水之恩,多少人叹他可悲,他固执己见:“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他一生为宋江,鞍前马后执鞭坠镫,耗尽一生心血,哥哥出战,他生死相随,哥哥害病,他侍奉汤药,寸步不离,呕心沥血,为了谁?可值?聚义厅下,他漾开笑容开怀畅饮,迷人如同撕裂的朝阳,他告诉我,值了。
在我的梦里,我曾经远远地看见军师独自一身,羽扇轻摇,纤尘不染的道袍被风缭起,在空旷的山谷里猎猎作响,他清澈的眼眸中沉淀出一股悲凉的沧桑,他清瘦身影之后,忠义堂的牌匾依然如新,可牌匾下……宋江哥哥不见了,卢员外不见了,公孙道长不见了,花荣贤弟不见了,戴宗兄弟不见了,杨志兄弟不见了……众家兄弟都不见了。忽的一阵檀香扑鼻,连晁盖哥哥的灵位都模糊起来,衬着夕阳,陌生又熟悉,军师喃喃道:“哥哥,众家兄弟……”虽然平静依旧,可我怎么听得他的心都撕裂了,然后是无休止的沉默,他突然蹲下身子,摸摸地上的那一团黑影:“只有你了,只有你了。”噩梦行处,纷乱的梦境我一时分辨不出究竟是不是真的,那个拿着羽扇轻敲兄弟的军师,那个咬着围巾笑的军师,那个捏着铁牛的脸哭笑不得的军师,那个倚在病榻上的军师,那个守在宋江病床前寸步不离的军师,那个亲自熬药的军师,那个慌忙抹泪手足无措的军师,那个只用手支着脑袋便安然入睡的军师,那个留着两行清泪的军师,那个“吴用愿意命来还”的军师。他单薄的身躯背负了太多太多。军师,累了,就歇一歇吧。自从招安后,你的眉头就再也没有舒展开来,凯旋回朝,军旗猎猎作响,也带着一股末世的苍凉,恍惚间他覆上了诸葛孔明的影子,树欲静而风不止,究竟,是风的错还是树的错?他说虽九死其犹未悔,军师啊,你这一生戎马,三国究竟为谁杀?
“哥哥为自己找了个幽静的好去处啊。”
“吴用愿以命来还!”
“小生还要找五郎和七郎吃吃酒,叙叙旧呢,他们在不在啊?”
这里的景致,与梁山泊无异,军师可见你身后的那一株松柏生的正茂,当年我们聚义梁山,这株树,与我们一般高。
风去花谢风来花开,曾经的日子只是在沉睡,风去花谢风来花开重逢的日子,总是,不期而会……
碧草芳天,仰天一笑泪光寒。羽扇纶巾,楚天阔处英魂散。
——题记。
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那男子的貌开始不断地在我眼前浮现,军师,那温婉如玉的男子,他的身上有一股超脱世外的安然,如同夕阳下的老桑榆树,泛着金黄色的光芒,温暖而明亮,恍若隔世,他羽扇纶巾,连腰间那束灰色的绳结,也随他一般安然绽放,他宁静如同一株白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连明艳的红色出现在他的身上,也有着淡雅如同一盏清茶的错觉,暗夜孤灯,他朱唇微启,不经意间,又是一计绝妙的策。
那把蒲扇,衬着雅致的灰,并未打破他清冷俊朗的形象,一开口,竟如冬日里的水珠砸在一块晶亮的冰上一般动人,似琼花碎玉,冷冽迷人,他的声音,如同楚地里的一首空灵的小调,悠悠地荡在耳边,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不经意间,就深深地被这温婉的声音蛊惑,刘唐喊他秀才,却一出场没多久就把他推个踉跄,回头,他依旧整洁如斯,长须轻拈,玉口微启。他,就这样闯进了水浒。
整整一部水浒传,到处都是挑灯把酒三军悦,豪杰壮士影叠叠,弥漫着边塞特有的猎杀。,俗萧,耳边仿佛随时都可以飘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唯独他,没有儿女情长,亦无金戈铁马,他清瘦的身影显处,必是羽扇纶巾笑谈间,千军万马我敷衍,他精致淡雅,他的清冷俊朗,他的温婉如玉,他淡淡地出现在水浒中,到最后,却又如青烟一般悄然离散,却在不经意间,蛊散遍野,无药可救。他如玉的颜,他如玉的簪,他如玉的须,他如玉的眉,他如玉的眸,他如玉的温婉,他如玉的儒雅,他如玉的声音,他如玉般的兄弟情,军师啊,你究竟是什么人?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这男子,因为所有的文字用在他身上,早已苍白无力。无留心处,他的蛊,已入膏肓。
回头看他的容貌,当真是眉清目秀,面白须长,他狭长的眉,狭长的眼眸亦灿若星辰,老实说,当我得知这个就算是生在乡里长在村间的学究也遮掩不住他身上与生俱来的清冷俊朗的男子就是当年花皮里那个胡子拉碴让我忍耐不住立刻换台的庞勇,着实大跌眼镜,因为在我眼里,庞勇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眉清目秀的翩翩美男子,但很不幸,庞勇这位惊悚的大叔很快就被我遗忘脑后,留在我记忆里的,是梁山上的金牌大管家,政委——天机星智多星吴用。他飘逸俊朗的面孔下,我清楚他印尼了多少真挚而粘稠的感情,他的兄弟,他的天下,抽丝剥茧,他的感情从不外露,但我知道他对这八百里水泊的眷恋有多深。只是。当公明哥哥如同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地扑向招安的火苗时,他倾尽全心助他。公明哥哥死,小生怎敢苟活于世?军师啊,你这一生,究竟为自己做了些什么?
他拈须一笑,生辰纲到手,羽扇轻摇,激地林教头火并王伦,全是为了晁盖哥哥,“且看小生拈须为号。”他镇定自若,自无惧,也不敢惧。多少人感叹他计策绝妙之时,谁会想到他克服未知的巨大恐惧时做的苦苦挣扎。只因宋江救得他7人一命,他舍出了一生来报答这个顺水之恩,多少人叹他可悲,他固执己见:“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他一生为宋江,鞍前马后执鞭坠镫,耗尽一生心血,哥哥出战,他生死相随,哥哥害病,他侍奉汤药,寸步不离,呕心沥血,为了谁?可值?聚义厅下,他漾开笑容开怀畅饮,迷人如同撕裂的朝阳,他告诉我,值了。
在我的梦里,我曾经远远地看见军师独自一身,羽扇轻摇,纤尘不染的道袍被风缭起,在空旷的山谷里猎猎作响,他清澈的眼眸中沉淀出一股悲凉的沧桑,他清瘦身影之后,忠义堂的牌匾依然如新,可牌匾下……宋江哥哥不见了,卢员外不见了,公孙道长不见了,花荣贤弟不见了,戴宗兄弟不见了,杨志兄弟不见了……众家兄弟都不见了。忽的一阵檀香扑鼻,连晁盖哥哥的灵位都模糊起来,衬着夕阳,陌生又熟悉,军师喃喃道:“哥哥,众家兄弟……”虽然平静依旧,可我怎么听得他的心都撕裂了,然后是无休止的沉默,他突然蹲下身子,摸摸地上的那一团黑影:“只有你了,只有你了。”噩梦行处,纷乱的梦境我一时分辨不出究竟是不是真的,那个拿着羽扇轻敲兄弟的军师,那个咬着围巾笑的军师,那个捏着铁牛的脸哭笑不得的军师,那个倚在病榻上的军师,那个守在宋江病床前寸步不离的军师,那个亲自熬药的军师,那个慌忙抹泪手足无措的军师,那个只用手支着脑袋便安然入睡的军师,那个留着两行清泪的军师,那个“吴用愿意命来还”的军师。他单薄的身躯背负了太多太多。军师,累了,就歇一歇吧。自从招安后,你的眉头就再也没有舒展开来,凯旋回朝,军旗猎猎作响,也带着一股末世的苍凉,恍惚间他覆上了诸葛孔明的影子,树欲静而风不止,究竟,是风的错还是树的错?他说虽九死其犹未悔,军师啊,你这一生戎马,三国究竟为谁杀?
“哥哥为自己找了个幽静的好去处啊。”
“吴用愿以命来还!”
“小生还要找五郎和七郎吃吃酒,叙叙旧呢,他们在不在啊?”
这里的景致,与梁山泊无异,军师可见你身后的那一株松柏生的正茂,当年我们聚义梁山,这株树,与我们一般高。
风去花谢风来花开,曾经的日子只是在沉睡,风去花谢风来花开重逢的日子,总是,不期而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