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吧 关注:3,604贴子:14,467

鲍鹏山新说《水浒》文字版――鲁智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11-10 17:47回复
    (一)路见不平一声吼
    在《水浒传》中所涉及的七百多个人物中,原名鲁达的花和尚鲁智深是一百零八将中非常独特的一个,著名的《水浒传》点评大家明代思想家李贽,在读了《水浒传》之后,居然如此评价鲁智深,“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这样的评价,足以让今天的我们大吃一惊,在我们以往读《水浒传》的印象中,鲁智深不过是一个有着好心肠却行为鲁莽的好汉罢了,怎么也想不到像李贽这样著名的思想家,竟然会把他比作了佛,而《水浒传》的作者,又为何又用了如此多的笔墨,来对鲁智深浓墨重彩?他在鲁智深背后深藏露的动机是什么?而在此前的几个《水浒传》人物系列的讲述中,许多观众都有一个疑惑,一部《水浒传》究竟是凭借着什么在明代就被称为四大奇书之一,甚至成为了今天公认的四大古典名著,而这样一部歌颂强盗,反抗封建朝廷的作品,为什以竟然从未被各个封建王朝列为禁书?
    《水浒传》从明代开始就被称之为“四大奇书”之一,另外的三本书就是《三国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这四大奇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它代表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到了清代的乾隆年间,《红楼梦》出来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这个位置,被《红楼梦》占去了,而且文人们又特别喜欢《红楼梦》,但是就像鲁记迅所讲的那样,“细民所嗜,仍在《三国》、《水浒》”——鲁迅,什么叫“细民”呢,就是小老百姓,普通的老百姓从他们的欣赏趣味来讲,他们最喜欢的还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样的小说,那么讲起《水浒》的英雄,大家可能马上想起来,水浒中有108将,但是我们要客观地讲,108将里面并不是人人都是英雄,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称得上好汉的,有很多人真的不像英雄,有很多人,根本就不配称好汉,有很多人很糟糕,但是主流最关键的几个人物,那是大英雄,那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在这十几位当之无愧的大英雄里面,首先出场的最早的让我们眼睛一亮的是鲁达,鲁智深。
    


    2楼2011-11-10 17:48
    回复

      鲁达是他的名字,姓鲁名达,但是我们老百姓可能更多的知道他的另一个称号,鲁智深,他姓鲁名达,“智深”这两个字,是他后来到了五台山做和尚,五台山的主持,智真长老给他取的法名,从五台山做了和尚以后,我们就可以称他为鲁智深了,但是在做和尚之前,他不叫鲁智深,叫鲁达,他那个时候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做一个军官,这个军官有多大,不大,提辖官,大概相当于现在正营级一个少校,渭州在今天的甘肃,我倾向于认为还是在甘肃的平凉,他最初出来就是提辖,所以称鲁达、鲁提辖都可以。他第一次在《水浒》中出场是在贯华堂本的第三回,这一回里面写到了什么呢?写到了史进大闹了史家村以后落草为寇,不愿意,然后要到延安府,经略相公那个地方去找他的师傅王进,可是他没有走到延安府去,他走到了渭州来了,路走错了,到了渭州,他发现这个地方也有一个经略府,他就抱着侥幸的心理,那我的师傅王进会不会在这个经略府,这个经略府是当时设在重要的边防地区,一个重要的军事的设置,它的全称叫经略安抚使,掌管这一个地方的兵民之事,他主要的任务是边防,那么史进到了这个地方以后,就向别人打听,到了一个小茶馆打听,你有没有听说一个叫王进的人,他是我的师傅,就在这个时候,鲁达出场了,鲁达大踏步地走进店里来。那么史进为了向鲁达打听他的师傅王进,就站起来跟他作揖,鲁达一看,这个史进是什么样的长相呢?四个字,“长大魁伟”——《水浒传》,长就是个子长得很高,大,体格很宽大,很魁伟,然后下面有一句话,“像条好汉”——《水浒传》,长得长、大、魁伟,就像一条好汉了,为什么?我们再往下面看,在鲁达的眼睛里面,史进是长、大、魁伟,那么在史进的眼里,鲁达长得是什么样子?那么史进看上去的鲁达长得是“面阔耳大”,脸很宽,耳朵很大,“鼻直口方”,鼻子长得很端正,然后是一脸络腮胡子,注意这个长相,和后来做了和尚以后是不一样的,做和尚以后,到了剃发的时候,把头发都剃光了,鲁智深说能不能把我胡子留下来给我,智真长老说全部剃去,就剃光了,以后就没有了,然后身材,“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我们看这个长相,和刚才讲到史进的长相,是相似的,这个鲁达可能很单纯,这个史进长得长、大、魁伟,就像一条好汉,就是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像他,我是好汉,那他像我,那他也就是好汉了,所以他一眼看去,他就很喜欢史进,然后两个人互通姓名,鲁达告诉他,我叫鲁达,在这儿做提辖,史进不知道,但是当史进告诉鲁达,我是史进的进候,鲁达竟然说出一句话来,说,你是不是就是那个史家村的什么九纹龙,史大郎史进啊,他竟然知道,这一点让史进真的是受宠若惊,史进可以不知道鲁达,但是鲁达一定要知道史进,为什么呢?
      因为鲁达此时三十五、六岁左右的年纪,他已经有身份有地位了,有资历了,他已经做到提辖了,他在江湖上有名望了,所以他不需要这样的虚名,但是史进是什么人呢?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刚刚一把火,把自己的家给烧光了,然后流落到江湖上,他需要有人知道他,需要有这种心理上的安慰,所以鲁达也看出来了,这么一个小青年,此时此刻找师傅没找着,也挺可怜的,所以他就特别亲热,一把手挽住了史进,既然你是史大郎,那好,跟我去喝酒去,很亲切,鲁达很欣赏史进,欣赏史进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一个他长相,长、大、魁伟,像一条好汉,他光像一条好汉不行,长、大、魁伟的多了,那蒋门神也长、大、魁伟,那不是好汉,那么鲁达欣赏史进,还因为什么呢?因为史进能够为了救朋友一把火烧掉自己的庄园,和官府作对,这个不容易做得到啊,所以这个行为,是一条好汉,他的长相像一条好汉,他的行为是一条好汉,因为你是好汉,所以我请你喝酒,好了,这两个人很亲热的走到了街上,从这个茶馆里出来,准备找一个酒店,在街上看到一大群人围在一起,这个史进我们知道,他是个乡村的小地主,没有到过城市,他好奇,这么多人围着干什么?
      


      4楼2011-11-10 17:50
      回复

        刚刚遇到了九纹龙史进的鲁智深,看到了街头围着一群人,当他们好奇地走上前去的时候,将会发生什么,而这样一次偶遇,冥冥中又将对鲁达后来的命运产生怎样难以预料的影响,这个做着提辖官的鲁达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了后来的花和尚鲁智深?
        (史进)就跟鲁达说,兄长我们看一看在干什么,他把人丛拨开一看,他真是喜从天降,原来在人丛里面的那个人正在使枪弄棒的卖膏药的人是他认识的人,是他以前的开首的师傅,打虎将李忠,史进今天可真是很高兴,一个十七、八岁小青年,流落江湖,彷彷徨徨,举目无亲,到了渭州,这个陌生的地方,找师傅没找见,你想多彷徨,可是就这半天的时间,首先认识了鲁达,这叫新相知,接着又见到自己以前的另外一个师傅李忠,这叫老相识,半天的工夫,新相识有了,老相识也见了,所以《楚辞》上有两句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有一种悲伤很让人难过,那就是活生生的和好朋友离别了,那史进离开了自己的老家,离开了少华山那几个朱五等等头领,当然是悲伤的,是惆怅的,但是他到了渭州,见到了鲁达,鲁达又这么欣赏他,马上就兄弟相称了,他当然很高兴,而且还锦上添花,又把以前的师傅又见到了,新朋老友一时聚齐了,当然高兴了,所以他一兴奋,一激动,马上就喊了一声,师傅,好久不见,李忠一回头,一看到是史进,也觉得很吃惊,贤弟你怎么在这里啊,鲁达马上说了一句,“即是史大郎的师傅,也和俺去吃三杯”——《水浒传》,注意这句话讲得非常地有意思,既是史大郎的师傅,也和我去喝三杯,没有说你是李忠,和我去喝三杯,没有说你是打虎将,你和我去喝三杯,因为我喜欢史大郎,你是他的师傅,那好,你也就沾光了,我看在史大郎的面子上,我也给你面子,一块儿去,吃三杯去,这个鲁达真是很有风度,很有派头啊,但是呢,这个李忠,却不能够体会别人给他的这个面子,他在街上耍枪弄棒,在干什么呢?
        在卖那个狗皮膏药所以他就跟鲁达跟史进讲,那你们等我一会儿,等我把膏药卖完,等别人把他赏钱都给我,我们再去,鲁达马上就来了一句,“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水浒传》,这个谁耐烦等你,也很有意思,谁耐烦等你,你把重点放在“等”字上,就是谁耐烦等,如果你把重读的字,放在“你”字上,那就是谁耐烦你,这个潜台词是,你算什么啊,让我等你啊,我既不耐烦等,我也不耐烦你,你要去就去,不去拉倒,我是看在史进的面子上,他第一眼就喜欢史进,第一眼就不喜欢李忠,因为李忠这个出场的时候不太体面,你想,一个好汉,一个英雄,能够在大街上弄一个小圈子,在那个地方,耍一点三拳两脚的假功夫,骗一点赏钱,卖一点狗皮膏药的假药,这像一个英雄,像一个好汉吗?所以他这个一出场给鲁达一个很坏的印象,鲁达请他喝酒,真的是因为看在史进的面子上,所以他已经给了李忠很大的面子了,李忠竟然给他面子,他不要面子,他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要钱,当然李忠我们也能理解,他也不容易,他自己也讲到,他央求着鲁达和史进说,没有办法,小人的衣饭,我要靠这个吃饭,要不行你们先去,我等一会儿我自己找来,说得很诚恳,说得也很可怜,但是我们来看一看,他是不是没有好汉的那种气派,那一点点的三两两分的这么一点银子,竟然比史进,比鲁达的面子还重要,你说他不知好歹,说他不知轻重都可以,当然我刚才讲到了,李忠也不容易,他就是这样一种谋生活的方式,这一点跟史进相比有差距,为什么史进是好汉,他不是,史进原来的日子过得很好啊,在少华山脚下一个史家村,他家是大地主,家里很有钱,但是他为了救朋友,一把火把庄园全部烧光,他真是舍得,一个人是不是好汉,是不是英雄,关键时刻,就看你舍得不舍得,是大英雄一定是舍得的,如果你是个小人,是个庸人,那一定是计较,舍不得,所以两者一比史进是好汉,李忠就差一头。
        


        5楼2011-11-10 17:51
        回复

          大英雄真舍得,小人计较庸人贪。鲁达就更不耐烦了,他就把周围看的人一推就是一跤,再不走我就打了,一帮人一看鲁提辖这么凶,全都走了,把这个李忠的场子给搅了,李忠在这个时候,非常无奈,陪着笑脸,说好急性的人啊,鲁达压过了他,鲁达的气派压过了他,他只能陪着笑脸,好了,现在这三位一起到了一个叫潘家酒楼的酒楼上,开始喝酒,这一开始喝酒,当然大家很高兴,为什么?新朋老友啊,对吧,一见面当然很高兴,说一些江湖上的事情,说一些武艺,较量一些枪法,很高兴,但是喝着喝着,就不愉快了。
          潘家酒楼上的这一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意酒席,几位英雄或是久别重逢,或是意气相投,怎么会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发生?而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又将会怎样暗暗改变鲁达的人生轨迹?
          


          6楼2011-11-10 17:52
          回复

            因为从隔壁传来了故意压低的,哽哽咽咽的啼哭声,这边很高兴,说得很兴奋,那边有人在那个地方哭,有一个成语叫“向隅而泣”对吧,“一个人向隅而泣,举座为之不欢”,在一个环境里边,只要有一个人面对墙壁哭,整个一个地方,大家都不会高兴的,所以鲁达很生气,说我们正高兴,怎么会有人哭呢,他叫来店小二,然后让店小二,把这个哭的人叫过来,问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看是一对父子俩人,这个女孩子叫金翠莲,她父亲就称金老了,这父子二人是从东京来的,那么北宋时候的东京就是开封府,开封,从东京到渭州投奔亲戚,夫妻两人带着女儿到渭州投奔亲戚,可是到了渭州以后,他发现他的这个亲戚已经不在渭州了,又回到南京去了,北宋的南京,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南京,就是河南的商丘,一家三口流落在渭州,不久这个母亲生病就去世了,然后就剩下父女俩人,在此经受磨难,那么在这个地方呢,在本地,在渭州这个地方,有一个所谓的“郑大官人”,一个杀猪的屠夫,看中了金翠莲,看中了她的年轻美貌,于是强媒硬娶,逼着金翠莲做了他的小妾,并且写了一份契约,这个契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我用三千贯钱买下你做我的小妾,但是这个钱他没给,叫虚钱实契,证据上写得清楚,你给了三千贯,但是实际上钱没有交付,就把金翠莲霸占了,三个月之后,他玩够了,玩厌了,又把金翠莲一脚踢开了,说的是他大老婆把她打出来的,但是实际上肯定是这个郑屠指使的,因为郑屠自从金翠莲被打出他的家门以后,郑屠对金翠莲无情无义,不但不关心她的死活,反而拿着那价契约,逼着金翠莲父女还他的三千贯钱,这三千贯好是天文数字,这一对父女怎么能还得了呢,好在金翠莲会唱戏,会唱曲,于是这个金老,就带着他的女儿,每天在茶房里面在酒楼里面给客人卖唱,挣一点钱,一点一点地来还这个所谓的郑大官人,于是这位父女二人实际上就变成了郑大官人的赚钱的工具,成了他的奴隶,那么这几天酒店里面的客人少,点唱的人少,所以这父女二人挣的钱少,没有办法给郑屠去交差,没法交钱肯定又要受他的欺负,所以这个父女二人一想到这一点,又没有地方,又没有人来听他倾诉,所以自己在隔壁的房间里面啼哭。
            


            7楼2011-11-10 17:52
            回复

              鲁达面对这样一对凄凄惨惨的金翠莲父女,这样一个被后来径山大惠禅师称作“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的鲁达,是否会有恻隐之心,但这样一个官到提辖的官场中人,非常明白那个郑大官人与官府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可能会冒着断送仕途的危险去管这等闲事吗?
              那我们看,鲁达到这个时候他碰到事情了,他碰到了人了,碰到了两个可怜的人,以及一个非常可恨的人,他怎么样面对这个事呢,他怎么样面对这些人呢,当然,我们可以讲,这个事情是别人的事情,跟他鲁达没有关系,没关系,他可以挥挥手让他们走开,然后我继续和我的朋友们喝酒,我继续可以做我的提辖,每天就找找朋友们,喝喝茶,喝喝酒,说一些大块人心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大多数人不都这么做的吗?他也可以这么做,但是英雄就在这个时候显示出来了,大多数人之所以成不了英雄,也就是因为他不能像鲁达这样,鲁达一听到这件事情以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他马上就站起来对李忠,对史进说你两个在那儿坐着慢慢喝,等我去把那个郑屠打死了再说,他要把(郑屠)打死,这个李忠和这个史进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赶紧就把他抱住了,兄长,明天再说,几次三番把鲁达给按住了,但是我们知道,像鲁达这种性格,不是别人能劝得住的,他最终坐下来了,实际上不是李忠和史进把他劝好的,是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件事,因为他现在面对着不是一个郑屠,他身边还有这一对可怜的父女二人,他首先要救人,首先要让这两个可怜的人能够安全地脱身,他要救他,先救人,然后再去收拾那个人,这是一个正当的正确的次序,那么要救这一对父女,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离开渭州,回到他们的老家东京去,可是要让他们回到东京,需要盘缠,这父女二人没钱啊,于是鲁达就从自己的口袋里面一下子就拿出了五两银子,他没有思想准备,他身边不会带很多钱,他就是出来喝喝茶的,带五两已经不少了,全拿出来了,然后对史进说,你也借些银子与俺,我明天还你,注意啊,他不是说你也拿一点钱给这一对父女,是给我,他下面跟李忠也是这样说的,你也借一点给我,这个事情已经不是金老父女的事了,是谁的事啊,是我鲁达的事,大包大揽,我来办了,你看鲁达的豪放,这就是英雄,那史进本身就是英雄,他在这个场合他不会装孬的,他马上就拿出十两银子,而且还说了,要什么你还不还,做好事也有我一份,十两,不容易,我们知道史进此时是什么人,是背井离乡,漂泊江湖的人,他的钱也很珍贵,十两不是个小数字,我们看一看,这个《水浒传》里面五两和十两银子,大概有多大的用处,宋江给了阎婆十两银子,阎婆就可以把一个丧事给办了,而且办完了丧事,安葬了自己丈夫之后还剩下五六两银子,那也就是说,四两银子就可以办一个丧事,后来武松给了那个郓哥五两银子,让郓哥陪着他打官司,郓哥就想了,有这五两银子,我的父亲和我,我们父子二人,半年的生活没问题了,好的,我陪你打官司,五两银子,两个人可以活半年啊,所以这个银子,在当时很值钱的,史进一下子拿出十两,真的是不简单,那你想一想,当史进拿出这么多钱来的时候,他在鲁达的眼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达肯定特别欣赏他,果然没看走眼,真是一条好汉,但是旁边有一个人,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动静,那就太不像好汉了,那是谁呢?
              


              8楼2011-11-10 17:52
              回复

                李忠,鲁达掏钱的时候,你可以不动手,等到史进拿出十两银子的时候,你该有所表示了吧,他还没有表示,然后鲁达只好点明了,你也借些银子与俺,没办法躲,只好手伸到自己的包裹里面摸了半天,摸出二两来银子,他这个手在口袋里摸,摸了半天的时间,实际上心里在盘算着,怎么盘算呢?我拿出多少来大概能够说得过去,然后拿出多少来,我的内心里面我觉得舍出去了,我也不是太心疼,算计了半天,拿出二两来银子,那鲁在定看,脸色就很不好看,脸就一拉,就给他一个白眼,说了一句,“不是一个爽利的人”——《水浒传》,话说得不好听,算了,后面鲁达还做出一个更让李忠无地自容的举动,鲁达把自己的五两银子和史进的十两银子放到一分块儿,十五两银子交给这个金老,然后把李忠的二两银子扔给他了,不要了,丢还给李忠,那个金圣叹在写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批了八个字,说这个鲁达把这个钱丢还给李忠,“胜骂、胜打、胜杀、胜剐”——金圣叹,这把钱丢给你,比打你还难受,比骂你还难受,比杀你还难受,比对你千刀万剐还难受,人都要面子,这下丢给你,你这个李忠,真的是从此以后你颜面丧尽了,我们刚才讲了,李忠也是个可怜人,他挣一点钱真的不容易,所以鲁达丢给他,可能也是这样,算了,你也可怜,不要你的,我很同情你,但是一个英雄好汉让别人这么同情了,他还能做好汉吗?所以我刚才讲了,大英雄应该能够舍得,我以前一个朋友跟我讲,“穷困潦倒”这个词,穷困可以,潦倒不行,我觉得这话讲得很好,为什么?穷困的是我们的生活,潦倒的就是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生活可以穷困,我们的精神不能潦倒。
                他李忠现在连精神都潦倒了,变得这么委委琐琐,变得这么抠抠索索,变得这么悭吝,变得这么拘谨,那鲁达怎么会喜欢他呢?所以这一场,在潘家酒楼的这一场,三个人,鲁达、史进、李忠,三个的性格非常鲜明,三个的性格构成一个对比。好了,现在金老父女拿到了十五两银子,我刚才讲了,这十五两银子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足够他们很长一段时间的盘缠,包括他们离开渭州,回东京的路费都没有问题了,但是拿到了钱,就一定能走吗?他住在那个小客店里面,这个客店的老板可是郑屠家的爪牙,郑屠让这个老板,你给我看紧了,这父女二人不还完我的钱,他一步也不准离开渭州,所以金老就对鲁达说,大恩人啊,我有钱我还走不了啊,那个酒店老板把我管得死死的,我明天脱不了身啊,鲁达说,你先回去,你收拾你的行李去,你到大街上找一部车子,你一切都准备好,明天早晨我亲自来发付你们两个离开,我看有谁敢拦阻你“俺明日几个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哪个店主人敢留你”——《水浒传》,要亲自去,好了,这一对父女回去了,但是明天,第二天,鲁达会不会准时出现在金老父女所住的好个鲁家客店,会不会帮着他们离开呢?
                


                9楼2011-11-10 17:53
                回复

                  大英雄真舍得,小人计较庸人贪。鲁达就更不耐烦了,他就把周围看的人一推就是一跤,再不走我就打了,一帮人一看鲁提辖这么凶,全都走了,把这个李忠的场子给搅了,李忠在这个时候,非常无奈,陪着笑脸,说好急性的人啊,鲁达压过了他,鲁达的气派压过了他,他只能陪着笑脸,好了,现在这三位一起到了一个叫潘家酒楼的酒楼上,开始喝酒,这一开始喝酒,当然大家很高兴,为什么?新朋老友啊,对吧,一见面当然很高兴,说一些江湖上的事情,说一些武艺,较量一些枪法,很高兴,但是喝着喝着,就不愉快了。
                  潘家酒楼上的这一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意酒席,几位英雄或是久别重逢,或是意气相投,怎么会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发生?而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又将会怎样暗暗改变鲁达的人生轨迹?
                  因为从隔壁传来了故意压低的,哽哽咽咽的啼哭声,这边很高兴,说得很兴奋,那边有人在那个地方哭,有一个成语叫“向隅而泣”对吧,“一个人向隅而泣,举座为之不欢”,在一个环境里边,只要有一个人面对墙壁哭,整个一个地方,大家都不会高兴的,所以鲁达很生气,说我们正高兴,怎么会有人哭呢,他叫来店小二,然后让店小二,把这个哭的人叫过来,问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看是一对父子俩人,这个女孩子叫金翠莲,她父亲就称金老了,这父子二人是从东京来的,那么北宋时候的东京就是开封府,开封,从东京到渭州投奔亲戚,夫妻两人带着女儿到渭州投奔亲戚,可是到了渭州以后,他发现他的这个亲戚已经不在渭州了,又回到南京去了,北宋的南京,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南京,就是河南的商丘,一家三口流落在渭州,不久这个母亲生病就去世了,然后就剩下父女俩人,在此经受磨难,那么在这个地方呢,在本地,在渭州这个地方,有一个所谓的“郑大官人”,一个杀猪的屠夫,看中了金翠莲,看中了她的年轻美貌,于是强媒硬娶,逼着金翠莲做了他的小妾,并且写了一份契约,这个契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我用三千贯钱买下你做我的小妾,但是这个钱他没给,叫虚钱实契,证据上写得清楚,你给了三千贯,但是实际上钱没有交付,就把金翠莲霸占了,三个月之后,他玩够了,玩厌了,又把金翠莲一脚踢开了,说的是他大老婆把她打出来的,但是实际上肯定是这个郑屠指使的,因为郑屠自从金翠莲被打出他的家门以后,郑屠对金翠莲无情无义,不但不关心她的死活,反而拿着那价契约,逼着金翠莲父女还他的三千贯钱,这三千贯好是天文数字,这一对父女怎么能还得了呢,好在金翠莲会唱戏,会唱曲,于是这个金老,就带着他的女儿,每天在茶房里面在酒楼里面给客人卖唱,挣一点钱,一点一点地来还这个所谓的郑大官人,于是这位父女二人实际上就变成了郑大官人的赚钱的工具,成了他的奴隶,那么这几天酒店里面的客人少,点唱的人少,所以这父女二人挣的钱少,没有办法给郑屠去交差,没法交钱肯定又要受他的欺负,所以这个父女二人一想到这一点,又没有地方,又没有人来听他倾诉,所以自己在隔壁的房间里面啼哭。
                  鲁达面对这样一对凄凄惨惨的金翠莲父女,这样一个被后来径山大惠禅师称作“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的鲁达,是否会有恻隐之心,但这样一个官到提辖的官场中人,非常明白那个郑大官人与官府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可能会冒着断送仕途的危险去管这等闲事吗?
                  那我们看,鲁达到这个时候他碰到事情了,他碰到了人了,碰到了两个可怜的人,以及一个非常可恨的人,他怎么样面对这个事呢,他怎么样面对这些人呢,当然,我们可以讲,这个事情是别人的事情,跟他鲁达没有关系,没关系,他可以挥挥手让他们走开,然后我继续和我的朋友们喝酒,我继续可以做我的提辖,每天就找找朋友们,喝喝茶,喝喝酒,说一些大块人心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大多数人不都这么做的吗?他也可以这么做,但是英雄就在这个时候显示出来了,大多数人之所以成不了英雄,也就是因为他不能像鲁达这样,鲁达一听到这件事情以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他马上就站起来对李忠,对史进说你两个在那儿坐着慢慢喝,等我去把那个郑屠打死了再说,他要把(郑屠)打死,这个李忠和这个史进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赶紧就把他抱住了,兄长,明天再说,几次三番把鲁达给按住了,但是我们知道,像鲁达这种性格,不是别人能劝得住的,他最终坐下来了,实际上不是李忠和史进把他劝好的,是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件事,因为他现在面对着不是一个郑屠,他身边还有这一对可怜的父女二人,他首先要救人,首先要让这两个可怜的人能够安全地脱身,他要救他,先救人,然后再去收拾那个人,这是一个正当的正确的次序,那么要救这一对父女,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离开渭州,回到他们的老家东京去,可是要让他们回到东京,需要盘缠,这父女二人没钱啊,于是鲁达就从自己的口袋里面一下子就拿出了五两银子,他没有思想准备,他身边不会带很多钱,他就是出来喝喝茶的,带五两已经不少了,全拿出来了,然后对史进说,你也借些银子与俺,我明天还你,注意啊,他不是说你也拿一点钱给这一对父女,是给我,他下面跟李忠也是这样说的,你也借一点给我,这个事情已经不是金老父女的事了,是谁的事啊,是我鲁达的事,大包大揽,我来办了,你看鲁达的豪放,这就是英雄,那史进本身就是英雄,他在这个场合他不会装孬的,他马上就拿出十两银子,而且还说了,要什么你还不还,做好事也有我一份,十两,不容易,我们知道史进此时是什么人,是背井离乡,漂泊江湖的人,他的钱也很珍贵,十两不是个小数字,我们看一看,这个《水浒传》里面五两和十两银子,大概有多大的用处,宋江给了阎婆十两银子,阎婆就可以把一个丧事给办了,而且办完了丧事,安葬了自己丈夫之后还剩下五六两银子,那也就是说,四两银子就可以办一个丧事,后来武松给了那个郓哥五两银子,让郓哥陪着他打官司,郓哥就想了,有这五两银子,我的父亲和我,我们父子二人,半年的生活没问题了,好的,我陪你打官司,五两银子,两个人可以活半年啊,所以这个银子,在当时很值钱的,史进一下子拿出十两,真的是不简单,那你想一想,当史进拿出这么多钱来的时候,他在鲁达的眼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达肯定特别欣赏他,果然没看走眼,真是一条好汉,但是旁边有一个人,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动静,那就太不像好汉了,那是谁呢?
                  


                  10楼2011-11-10 17:54
                  回复
                    (二)仗义执言巧出手
                    鲁智深是怎样一个人?他真的能够帮助金老汉父女二人逃离苦海吗?郑屠这一关过得去吗?要知道有着“镇关西”、“郑大官人”这样称呼的人想来大概也多少有点本领,难道轻易得就被鲁智深给收拾了?鲁智深的惩恶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呢?事情的来龙去脉究竟怎样?
                    鲍鹏山先生为我们讲述了鲁达,也就是后来人们通常称作鲁智深的人,向金老父女伸出援助之手,给了他们十五两银子。那么,鲁智深真的能够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帮助金老汉、金翠莲父女二人逃离苦海吗?郑屠这一关他过得去吗?要知道有着“镇关西”、“郑大官人”这样称谓的郑屠想来大概也多多少少有点本事,难道轻易得就被鲁智深给收拾了吗?鲁智深的惩恶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呢?事情的来龙去脉究竟怎样?
                    


                    11楼2011-11-10 17:55
                    回复

                      所以,鲁达喊郑屠一声“郑屠”,本来喊郑屠不好笑,但是现在他喊声“郑屠”就突然特别好笑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人都喊他“郑大官人”,你突然喊他一声“郑屠”。博格森写了一本书,叫《论笑》。他说,什么时候才有幽默的效果呢?什么时候滑稽才会出现呢?就是它会出现一介逆转。比如说,我在演讲,讲得慷慨激昂的时候突然打个喷嚏,好笑。是吧,它有一个逆转。事物发展的方向突然转了个弯。人人都喊他“郑大官人”,人人都喊他“郑大官人”,他也自己觉得“郑大官人”。突然,有一个声音喊出一声“郑屠”,那就好笑。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真实的社会地位无所谓高低贵贱,也不可笑。可笑的是,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现有的地位,我们要冒充,要找一个感觉比我们现在地位高一点的这么一个地位来冒充一下,这就可笑了。
                      屎克郎可笑不可笑啊?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写了一本书,叫《昆虫记》。那《昆虫记》一开始写就写屎克郎,那写得多么亲切啊,那个小动物写得可爱极了。但是,假如屎克郎过马路,它冒充吉普车,那不就可笑了吗?说可笑的不是屎克郎,是它冒充吉普车的这个行为。现在的郑屠也不可笑,可笑的不是他的郑屠夫的身份,是他冒充“大官人”的这一个行为。所以,可笑的人往往是没有现实感的人。没有现实感,他不知道自己真实的社会地位。然后,他总是把自己想象成比他现有的地位要高一点。然后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把他的这一个“画皮”,把他这个伪装给撕去,那就一下子就很可笑了。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也是一样。所有的人都以为皇帝穿的是最漂亮的衣服,但是只有一个小孩突然喊出一声来“我们的皇帝原来什么都没穿”,然后大街上哄堂大笑。有的时候笑声就是最好的武器,笑声能够把这个世界的真相给我们揭示出来。
                      鲁达现在就制造了这个笑声。所以,我们说读《水浒》读到这个地方,你会觉得《水浒》写得很幽默,真的是非常幽默,那么,郑屠突然听到有人喊他一声“郑屠”,他当然心里很憋气呀。你要一般人喊他一声“郑屠”,他肯定会收拾你,肯定会暴跳如雷。但是他一回头,看到的这个喊他“郑屠”的人不是一般的人,是鲁提辖。所以,他虽然憋气,虽然心里面一定是很不乐意,但是他也只能够忍了。所以,他慌忙地从柜台里面跑出来:“提辖,恕罪”。很客气。我们下面又看到,在这一段里面,一直是鲁达在想办法收拾他,在找他的茬儿,而这一个郑屠一直是态度非常好。这样的人往往他是有两面性格的,是有多种面具的。他在金翠莲,在金老这样的弱小者面前,他就恶霸。但是,他碰到一个比他更强大的对手,那他一定是奴才。刚才他在柜台里面,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看着他手下的十几个人卖肉的时候,他一定是“大官人”。可是现在看到了鲁提辖来了,他一定是小奴才。他转身就跟他的手下的人说,就跟他的副手说:搬一条凳子过来。这个说话是命令的口气。“掇条凳子来”,命令的口气——老板。但是一转过身:“提辖,请坐”。左边的脸和右边的脸是不一样的,“变色龙”啊。
                      如此看来,郑屠确实是一条“变色龙”。那么,面对着这样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人,有备而来的鲁达究竟如何实施他的惩恶计划呢?他将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打破当前这种平静的局面呢?他的方法究竟是很巧妙,还是很笨拙呢?
                      


                      15楼2011-11-10 17:56
                      回复

                        鲍鹏山新说《水浒》文字版――鲁智深(三)鲁达拳打镇关西
                        《水浒传》中的一些著名段落,给数百年来的无数读者,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些酣畅淋漓的文字中,快意恩仇、唏嘘感叹,而在这其中,鲁达拳打镇关西的段落,应当算是《水浒传》中最为难忘的一节了,我们没有通读过《水浒传》的人,也曾经在过去的中学课本上,学到过鲁达拳打镇关西的课文,但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却是,三四百年前,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作为《水浒传》忠实的读者,当他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竟然在下面批注了惊世骇俗的十五个字:“仁人 智人 勇人 圣人 神人 罗汉 菩萨 佛”,一个向来以精辟和深刻著称的李贽,怎么会给一个杀人放火的鲁达,给以这样夸张的评价?在这奇怪批注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玄机?而为了伸张正义,一怒之下打死自称“镇关西”郑屠的鲁达,等待他的命运又将是什么?
                        


                        18楼2011-11-10 17:58
                        回复

                          《水浒传》中的一些著名段落,给数百年来的无数读者,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些酣畅淋漓的文字中,快意恩仇、唏嘘感叹,而在这其中,鲁达拳打镇关西的段落,应当算是《水浒传》中最为难忘的一节了,我们没有通读过《水浒传》的人,也曾经在过去的中学课本上,学到过鲁达拳打镇关西的课文,但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却是,三四百年前,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作为《水浒传》忠实的读者,当他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竟然在下面批注了惊世骇俗的十五个字:“仁人 智人 勇人 圣人 神人 罗汉 菩萨 佛”,一个向来以精辟和深刻著称的李贽,怎么会给一个杀人放火的鲁达,给以这样夸张的评价?在这奇怪批注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玄机?而为了伸张正义,一怒之下打死自称“镇关西”郑屠的鲁达,等待他的命运又将是什么?
                          鲁达救走了金翠莲父女,他在把他们两个人送走之后,然后他进到状元桥来。那么他的目的当然也就是要来收拾一下这个横行霸道的,强骗了金翠莲的郑屠夫。到了他的肉铺案以后,鲁达并没有一开始就出手来收拾他,而是先玩弄他。
                          鲁达拳打郑屠的三个阶段 一 玩弄郑屠
                          他先让他亲自动手切10斤瘦肉的肉馅,切完以后,又让他再切10斤肥肉的肉馅,这些切完了之后,他还让他再切十斤脆骨。这么样的一个过程,就是要来玩一玩他,要把他逗出火来。那么这个郑屠早已经看出这个形势不好,今天这个鲁提辖来,显然是有备而来,他看出了这个苗头,所以他尽量地忍耐,但是到最后他还是忍不住。于是,他就拔出一把剔骨的尖刀,要和鲁达拼命。鲁达一看,终于实现了他预期的目的,然后拔步就到了大街上,他不在店铺里面,他到大街上,那郑屠也就追到了大街上,拿着一把剔骨的尖刀就来刺杀鲁达。当然,郑屠不会是鲁达的对手,鲁达是军官,他的武功很高,只是一脚就把郑屠踹翻了,一脚把郑屠踢倒在大街上。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想那肯定马上就是拳头、脚一起上了,要好好地收拾他了,可是呢这个时候鲁达还没有上,他是用脚踏住他的胸脯,不是踹他而是把他踏住,不让他动弹,然后把拳头也举起来,但是也没有打,脚没有上,既没有上脚,也没有下手。为什么?因为鲁达在打他之前还要教训他。所以这只是第二个阶段,教训他。
                          鲁达拳打郑屠的三个阶段 二 教训郑屠
                          他要告诉他我为什么要打你,我为什么要收拾你,让你明白,假如我打不死你,那你以后学乖一点;假如把你打死了,你至少也能做一个明白鬼,知道为什么死的。所以鲁达踏住他的胸脯,然后把拳头高高地举起来,没有打下去,是先狠狠地教训他一顿。这个教训他的内容是两个部分,首先是告诉他,你郑屠你别忘了你真实的身份,说我鲁达一开始投奔老种经略相公,现在我又跟着小种经略相公,这个经略相公相当于军区的司令员,那是个地位很高的,我在他的手下做一个提辖,像我这样的人,他下面还讲到了我做过“关西五路廉访使”,这个地方可能有一个小问题,因为鲁达是一个不认识字的人,而且他只是做到一个提辖,他能够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按照宋代的规矩这个大概不大可能,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因为他原句是这样:“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做关西五路廉访使的应该是老种经略相公,然后他下面就讲到了,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的人也不枉叫做了镇关西,你算老几?一个操刀的卖肉的屠夫,你也叫做镇关西。鲁达骂得很难听,说他是操刀卖肉的屠夫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你是狗一样的人。我们上一讲我们讲到了,操刀卖肉做屠夫并不下贱,这只是一个职业,梁山好汉里面有的是这样的人,操刀鬼曹正,就是屠夫,而且是非常有才干的人。问题在于,像狗一样的人不是他的职业,是他的人格,他的人格是一个狗一样的人。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鲁达猛然又说出下面一句话:“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19楼2011-11-10 17:58
                          回复

                            这才是最关键的一句,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的身份,你轻狂、你骄横、你自大,这个都不是死罪,但是你强骗了金翠莲,你就是死罪了。这两个词用得好,强,骗,一个强,一个骗。强是什么呢?就是以势强逼,以你在本地的势力强逼着对方,逼迫对方就范,这叫强。还有一个骗,骗是什么?以你的奸诈来欺骗,大凡坏人做事情可能就这两个手段。复旦大学有两位教授,一个叫汪勇豪,一个叫陈广宏,这两位先生写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侠的人格与世界》,在这本书里面,他讲到了中国的侠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侠客把其他的人身上所蒙受到的不幸和不公,看作是和自己蒙受不公,蒙受不幸一样,他们往往感同身受。
                            这个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但是他们自己就觉得就像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一样。郑屠欺负的是金翠莲,但是鲁达感觉到是他就是在欺负我,就是欺负他鲁达自己,侠客就有这样的一个特点,能够把别人的不幸当成自己的不幸,把这个社会的不公当成对自己的不公,把别人的仇当成自己的仇,把别人的恨当成自己的恨,这也是中国的侠客的一个基本的一个人格上的一个特征。这个特征呢,在鲁达的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行侠仗义的鲁达,究竟是如何结果了那个号称是“镇关西”的郑屠?这一段《水浒传》中最为著名的段落之一,究竟是如何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过目难忘?当我们一起重温这一经典时刻的时候,我们又将在这其中发现哪些过去匆匆中所忽略的东西?
                            现在终于到了第三个阶段,打他。
                            鲁达拳打镇关西的三个阶段 三 打郑屠
                            我已经告诉你为什么打你,所以当鲁达说完了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这一句话以后,马上就是一拳,直接打在他的面门上,打在他的鼻子上,鼻子当场就打歪了。郑屠一下子就被他打懵了,本来胸脯上就被鲁达踏上一只脚,现在脸上、面门上又挨了这么一拳,鼻子又被打歪了,他在下面还嘴硬呢,说“打得好——《水浒传》”,鲁达一听,你竟然还会叫唤?你还打得好?于是又是一拳,打在他的眼睛上,把眼珠打迸出来了,眼眶打开裂了,眼珠打出来了。这个时候,郑屠不再叫打得好了,已经服软了,知道今天不服软可能是不行了,此时他想通了,什么都不要了,就要这一条小命,所以他服软、求饶,希望鲁达能放过他一马。但是鲁达的思维方式跟我们正常人不一样,我们想一个人求饶了,那算了吧。鲁达一听这话他更生气了,说你这个破落户,如果你跟我硬到底我可能还会放了你,你现在向我求饶,洒家偏偏不饶你。又是一拳,打在太阳穴上。这三拳,作者描写的时候非常有意思。第一拳打在鼻子上,写到了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一边,则按说已经写足了,打的效果出来了,血出来了,鼻子也歪了。可是呢作者在下面偏偏写了这样一些句子,他说这一拳打下去,就像开了一个油酱铺。“恰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20楼2011-11-10 17:58
                            回复

                              那么好,现在三拳过后,郑屠挺在地下,口里面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了。这个时候,结果是鲁达没想到的,因为鲁达并没有想到要把他打死。这个家伙也是罪不至死吧,鲁达最初想的是好好收拾你一下,灭一灭你的威风,但是他没想到他的拳头这么厉害。实际上鲁达在打人之前,他没有想到要把他打死,这是出于理智的考虑,但是打的过程中为什么下手那么重呢?因为这个小子太可恶,鲁达可以说越打越生气,然后拳头的分量可能就越来越重,最后真的把他打死了。这一打死可就出了问题了,鲁达一看很紧张,他马上想到什么问题啊?说我只想教训他一顿,没想到真把他打死,这坏了,我要吃官司。我要吃官司了,可是没有人送饭,赶紧跑吧。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一个问题,吃饭问题。所以鲁达有的时候很可笑、很可爱,他在打人之前,他本来已经经过一晚上冷静的思考,他没有想到吃饭问题。他把人打死了以后,他才想到吃饭问题,说明他一个什么性格呢?他做事情,不是一个在做事之前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到的人,他不是这样的人,他的很多的行为是率性而为。说白了,鲁达就是一个莽撞人。但是我讲这句话可没有一点点贬低他的意思,为什么?因为我们说,这一个世界需要莽撞人,世界上好多事情没有莽撞人就没有人做,世界上假如都是算得准的,把得牢的,方方面面考虑得很周到的,那这个世界上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没人做了。莽撞人就是做了我们很多人不敢做又想做的事,所以我说鲁达是莽撞人,我一点贬低的意思都没有,这是在夸他,世界上多一点莽撞人,不一定是坏事。没有鲁达的莽撞,那郑屠不是已经横行霸道很久了吗?没有人管他啊,就出来一个莽撞人就把这个事儿解决了。但是不管怎么说,鲁达确实是个莽撞人。到了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天早晨,从他起床到现在,他干了不是两件事。他本来想,我今天就干两件事。第一,把金翠莲父女送走。第二,教训一下郑屠。他本来想好今天就干这两件事,但是没想到,他在做第二件事情的时候,他做过头了,他把人打死了。于是他意识到,今天早晨他还干了第三件事,那是什么事呢?那就是砸了自己的饭碗,让自己从一个很体面的军官,变成了杀人犯,变成了被政府通缉的逃犯,他犯法了,他确实犯法了。这个问题当然非常地严重,对鲁达来说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影响他未来命运的一件大事。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有一个大哲学家叫墨子,他曾经解释过什么叫做侠客的行为。他说侠义的行为一般来说应该具备某一些基本的元素,他特别提到什么元素呢?他说:士损己而益所为,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这两句话用我们现在的话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不惜损害自己,去成全别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然后去成全正义的事情,这样的行为才能够真正地叫做侠义的行为。从这个定义我们来看看,鲁达恰恰就是这样的人,他今天做的这个事情,对自己的损害是很大的以至于让自己砸了饭碗,成了逃犯。
                              即便鲁达是个行侠仗义的人,即便鲁达是个粗鲁莽撞的人,但他毕竟曾经有过一个体面的提辖军官的地位,而现在他成为了一个逃犯。如此巨大的反差,鲁达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种心情?他是否也会后悔呢?
                              


                              22楼2011-11-10 17: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