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破那红尘吧 关注:77贴子:5,863
  • 6回复贴,共1
T-34坦克是苏联于1940年代到1950年代生产的中型坦克,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种坦克一共生产了约8万多辆,而且其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性的影响。


IP属地:重庆1楼2012-01-11 11:56回复
    主要优点  T34坦克作为苏联在二战中的主战坦克,在数据上的性能与在实战中的性能优越起了一定作用。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坦克操作简单,毫不夸张的说,一个从没有学习过坦克驾驶的农民可以在几天内学习怎样驾驶T34。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城市内的工厂里的工人正在努力的制造T34坦克,每当纳粹的军队开来时,坦克修理厂的工人就驾驶T34坦克与纳粹军队作战。库尔斯克会战,是二战中最大的坦克的决战,双方出动超过5000辆的坦克,苏联的损失就占5000辆的一半以上,非专业驾驶员比重之大。如此简单的坦克,快速的生产与可以快速的培训出坦克手,使这种坦克受各国的喜爱。特别是那些生产力低下的小国。需要注意的是德国的军工生产受过晚的总动员,必须建造大量潜艇和本土防空力量,并不能象苏联一样把所有力量投入到陆军和前线空军的生产中去(苏联T-34坦克最大的生产地车里雅宾斯克厂战前是生产火车头的,而战时苏联几乎全部的铁路器材都来自援助)。因此单纯把坦克产量对比苏联过低归因于设计是不对的。


    IP属地:重庆13楼2012-01-11 12:02
    回复
      主要缺陷  包括T-34/76在内的各型苏联坦克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设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同德国主战的各型坦克(Ⅲ、Ⅳ、Ⅴ、Ⅵ)基本都配备无线电相比,协同作战能力相差不少,所以当编队行进作战时难以充分发挥坦克的优异性能,特别是遭遇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差。所以由一辆性能不怎么样的Ⅲ号坦克,击毁多辆T-34的战例屡见不鲜。后期随着T-34/85坦克无线通讯设备的改善(同时增加一名无线电通讯员),这个弱点才逐步改观。此外其可靠性并不见得高出德国的四号坦克,据A.V. Bodnar回忆就称德国的装甲机器抛锚率更低,至少在41年开战的头两个月内,一半以上损失的T-34都是因故障被放弃.


      IP属地:重庆14楼2012-01-11 12:02
      回复
        战斗经历  1943年7月,在前苏联库尔斯克附近爆发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坦克战。苏联和德国的7000辆坦克参加了大决战。T34坦克参加了这次坦克战,表现出色。   7月5日凌晨2时20分,苏军的炮兵部队向德军阵地进行猛烈炮击,德军被打得晕头转向。5时30分,德军的轰炸机出现在库尔斯克地区上空,掷下大量炸弹。德军坦克向苏军发起强大的冲击,在40千米长的战线上,900辆德军坦克由“虎”式重型坦克作为开路先锋,“豹”式中型坦克作两旁护卫,气势汹汹地冲向苏军阵地。 库尔斯克上尘土飞扬,德军坦克在苏军阵地上横冲直撞,撕裂开一条8千米宽的缺口。到7月11日,德军突破苏军防线,深入到苏军阵地12千米处,遇到了苏军坦克第一集团军的顽强抵抗,德军的进攻才被挡住。   7月20日,苏、德两军的坦克在普罗霍罗夫卡相遇,这样,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就在这里进行。德军仍采用惯用的战术,让“虎”式重型坦克开路,让它在苏军阵地上打开缺口。苏军采取边战边退的战术,形成梯队掩护,逐级阻击,从侧面攻击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由T-34坦克组成的突击队冲入了德军坦克群,打乱了德军坦克阵形。苏军充分发挥T-34坦克的机动灵活性,从侧面攻击笨重的德军“虎”式重型坦克。一辆辆“虎”式坦克被T-34坦克所击毁。   这是一场空前激烈的坦克大厮杀,进攻、防御,迂回、包抄,冲击、抗冲击,各式各样的坦克战在交替进行。到处可以看见冒着浓烟的坦克和断了气的坦克手。几百辆被炮火击中的坦克在燃烧,滚滚浓烟把天空染成灰黑色。这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坦克战从上午一直打倒天黑,苏、德两军共投入1500多辆坦克,在方圆只有15平方千米的狭长地带厮杀。   激烈的库尔斯克坦克战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刻,战场上到处是坦克的残骸,有的炮塔被打掉了,有的车体被击穿,有的在冒着浓烟,有的在熊熊燃烧。德军支撑不住了,扔下400多辆坦克残骸,狼狈地撤退了。德军的许多坦克就是被苏军的T-34坦克击毁的。


        IP属地:重庆19楼2012-01-11 12:05
        回复
          发完了,自己加精


          IP属地:重庆20楼2012-01-11 12:05
          回复
            大部分转的,少数如57的介绍是我自己的


            IP属地:重庆22楼2012-01-11 1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