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吧 关注:443贴子:4,687
  • 44回复贴,共1

鸿胪井碑的内容说明了渤海国的建立者是靺鞨族而不是什么高句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鸿胪井是唐朝(公元713年)唐睿宗期间派遣鸿胪卿崔忻使团册封渤海国,为纪念此次册封而在旅顺黄金山南麓及西北麓各凿井一口,并在后者旁立一巨石上刻字铭文的历史遗迹,这两口井和井旁刻石称作鸿胪井。此碑的内容说明了渤海国的建立者是靺鞨族,而不是其他什么民族。
开元二年,崔忻西返长安途经辽东半岛,在今旅顺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并刻石题记,永作纪念。石刻全文为:“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崔忻刻石题记,是唐王朝和渤海关系史的重要文物,也是唐王朝册封大祚荣和渤海臣属唐朝的实物见证。该石刻,后被日寇掠到东京,藏于内府。



1楼2012-01-18 20:01回复
    几十年前的定论了


    2楼2012-02-22 01:22
    回复


      4楼2012-06-11 12:22
      回复


        5楼2012-06-16 16:14
        收起回复
          肃慎族系挹娄之后,先后出现的族称为勿吉、靺鞨,大体在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曰靺鞨。勿吉为中原人所知,是在5世纪下半叶。勿吉一词含义,为“深山老林”之意,是今满语“窝集”在古代的汉字异用。被用作族称,是因该族散居深山密林中以狩猎为生之故。
          靺鞨称号始见于史书在563年(北齐河清二年),但最初靺鞨之“鞨”写作“羯”,《北齐书·武成帝纪》河清二年条就是这样写的:“是岁,室韦、库莫奚、靺鞨、契丹并遣使朝贡。”河清三年条记靺鞨朝贡也是作“靺羯”。565年(北齐天统元年)史书中开始出现“靺鞨”,同上书天统元年条载:“是岁,高丽、契丹、靺鞨并遣使朝贡。”二年、三年、四年条记其来贡,也皆作“靺鞨”,而未用“靺鞨”。在这以后,“鞨”并未完全取代“羯”,直到唐、宋、元三朝的史料中,有时还出现将靺鞨写作靺羯。如714年(唐开元二年)唐册封大祚荣的大臣崔忻返回途中在今大连市黄金山的刻石、《通典·乌洛侯传》、《文献通考·室韦传》,都是将靺鞨写成靺羯。《契丹国志》中也是靺鞨与靺羯互见。
          勿吉与靺鞨虽出现于不同历史时期,但并非族称的改换,而是同一语词在不同时期的异译。因为今读hè之“鞨”,不见于《说文解字》;羯,《说文解字》作“居谒切”,即读ji,与吉(ji)音同。以今读音而论,靺羯(m6 jié)与勿吉(wùji)音也相近。可见,靺羯与勿吉只是同音对译用字不同,靺鞨是靺羯的改写。
          


          9楼2012-09-11 11:59
          收起回复
            棒畜搜索
            论持久战 鸭绿江


            10楼2012-09-11 21:53
            回复
              论持久战,棒畜看清楚了
              第三阶段,是收复失地的反攻阶段。收复失地,主要地依靠中国自己在前阶段中准备着的和在本阶段中继续地生长着的力量。然而单只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 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否则是不能胜利的,因此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这个阶段,战争已不是战略防御,而将变为战略反攻了, 在现象上,并将表现为战略进攻;已不是战略内线,而将逐渐地变为战略外线。直至打到鸭绿江边,才算结束了这个战争。


              11楼2012-09-11 21:56
              收起回复
                渤海国史话 楼主看看这个,网上就有


                IP属地:北京12楼2012-10-10 00:44
                回复
                  看来将来我们得灭掉日本,把属于我们的东西全部拿回来。


                  IP属地:辽宁14楼2015-03-25 07:53
                  回复


                    15楼2016-06-03 10: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