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数九寒冬,冰天雪地,本报记者在洛钼集团党委办公室主任符世伟的陪同下,慕名前来该集团的骨干企业选矿二公司(即万吨选厂)进行采访。虽然室外气温在零下6、7度,但走进选矿二公司,记者始终没有感到天气的寒冷,始终感受着到处充满的暖意,这种暖意不仅仅是来自厂区各处的暖气,更是来自选矿二公司全体员工精诚团结、意气风发的火热气氛。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一个有着大胸怀、大思路、大手笔、清正廉洁、办事果断、思路清晰、情系员工的优秀管理者形象慢慢走进了记者的视野。“我们需要这样的领导,我们公司离不开他,怎样赞美他都不为过。”这不仅是记者采访到的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职工代表的心声,更是选矿二公司千余名干部职工的共同心声。他就是洛钼集团选矿二公司经理郝金朝。 2000年10月,在企业发展处于低谷、经营举步维艰的情况下,集团公司领导慧眼独具,把亏损严重、频临倒闭的选矿三公司交给了郝金朝。在三公司8年,郝金朝带领企业一班人精诚团结,大胆创新,配合集团公司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规模从3000吨/日扩大到了6850吨/日,2007年年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职工收入提高了6倍,成为洛钼集团的一面旗帜,他因此被同行业称为“扭亏能手”、“边关大将”。 2008年10月,在全球金融危机、钼市场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集团公司领导审时度势,把集团骨干企业万吨选厂的重担放到了郝金朝的肩上。两年多来,他以人为本、情系员工,以抓安全生产和职工生活为重点,兴利除弊,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实施精品战略,企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出了一流队伍,建起了一流家园,打造了一流企业,创造了一流业绩,使企业年产值超过13亿元,赢得了业界的交口称赞,用行动叙写了洛钼集团万吨选厂的光辉篇章。郝金朝辉煌的业绩和高尚的人格,不仅在行业内赢得了良好赞誉,在社会上也取得了不凡声誉,他先后被授予洛阳市“十大优秀青年”、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创新企业优秀人物奖”、“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的事迹不仅在激励着洛钼人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同时也必将对各行各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以人为本,细微之处见真情以人为本、坚持走职工路线是企业稳定发展之根本,只有把人的工作做好了,才能把企业的工作做好。作为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郝金朝深深懂得这一点,这也是他树立精品理念、打造一流企业的法宝和具有一颗善良的爱民之心的根本体现。关心职工生活,让职工“以厂为家”。长期以来,选矿二公司生活条件较差,郝金朝到任后,在前边几任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开始了新征程。他提出了“两手抓”:即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职工生活。他从提高饭菜质量、改善职工住宿条件和提高福利待遇入手,定期接受职工的评议和职能部门的考核,使食堂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局面,每顿饭不仅味道可口,而且增加到了5、6个菜。公司为职工办理了饭卡,职工用餐基本不用自己花钱。针对职工住房简陋的情况,在集团公司鼎力支持下,两任班子先后努力,盖起了两栋11层带电梯的一流办公大楼和住宿楼,职工住房配备了床、沙发、柜子和被褥,开通了有线电视、互联网,房间有阳台、有卫生间,全部接通了暖气,住宿由过去的7、8人一间变为现在的2、3人一间,并全部实行宾馆化管理,同时建起了高档澡堂,使职工生活条件发生了飞跃性变化。倾听群众呼声,“只要有反映就立即解决”。在采访中了解到,郝金朝对职工无微不至、关心体贴的感人事迹枚不胜数。“凡是能为职工谋利益的事,郝经理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办。”在采访中记者多次听到职工说这样的话。正是他这种办事果断、敢作敢为的风格得到了广大员工的尊敬和爱戴。一次,他到尾矿库检查工作,当他得知两个工人在坝上守坝寂寞时,当即批示给他们配备了电视,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多年来吃水问题一直是尾矿库职工难以解决的问题,五六十个人一直靠塑料桶拉水,尤其是炎热的盛夏,饮用水变质后易导致拉肚子。郝金朝知道后,立即安排人员投资1万多元购置了水泵,架设了供水管道,解决了尾矿库职工多年得不到解决的吃水问题。该公司系万吨选厂,选矿车间工作人员多,车间外仅有一个厕所,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郝金朝立即安排公司又修建了两个标准化厕所,解决了多年来职工入厕难问题。碎矿车间由于粉尘较大,对职工健康造成了影响。为给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郝金朝在车间内新增加了6台除尘器,把污染降到了最低限度。该车间劳动强度大,他立即安排购置了一辆小型装载机,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前几个人干的工作现在只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劳动强度。 2008年,选矿一车间浮选工曾少波的父亲发生车祸。曾少波是洛钼集团招聘的大学生,家在湖南,时值少波正被公司选送到西安交通大学培训,郝金朝知道后,立即安排办公室人员和曾少波取得联系,在第一时间内把救急款打到他的帐上,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考虑到一线工人工作服换洗不过来,他把工作服由一年一套增加为3套,把一线工人由煤炉取暖变为电暖气取暖,避免了煤气中毒等不安全因素。 2010年8月,公司一位班子成员因心脏病住进了医院,许多医院都不能医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一、以人为本,细微之处见真情以人为本、坚持走职工路线是企业稳定发展之根本,只有把人的工作做好了,才能把企业的工作做好。作为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郝金朝深深懂得这一点,这也是他树立精品理念、打造一流企业的法宝和具有一颗善良的爱民之心的根本体现。关心职工生活,让职工“以厂为家”。长期以来,选矿二公司生活条件较差,郝金朝到任后,在前边几任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开始了新征程。他提出了“两手抓”:即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职工生活。他从提高饭菜质量、改善职工住宿条件和提高福利待遇入手,定期接受职工的评议和职能部门的考核,使食堂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局面,每顿饭不仅味道可口,而且增加到了5、6个菜。公司为职工办理了饭卡,职工用餐基本不用自己花钱。针对职工住房简陋的情况,在集团公司鼎力支持下,两任班子先后努力,盖起了两栋11层带电梯的一流办公大楼和住宿楼,职工住房配备了床、沙发、柜子和被褥,开通了有线电视、互联网,房间有阳台、有卫生间,全部接通了暖气,住宿由过去的7、8人一间变为现在的2、3人一间,并全部实行宾馆化管理,同时建起了高档澡堂,使职工生活条件发生了飞跃性变化。倾听群众呼声,“只要有反映就立即解决”。在采访中了解到,郝金朝对职工无微不至、关心体贴的感人事迹枚不胜数。“凡是能为职工谋利益的事,郝经理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办。”在采访中记者多次听到职工说这样的话。正是他这种办事果断、敢作敢为的风格得到了广大员工的尊敬和爱戴。一次,他到尾矿库检查工作,当他得知两个工人在坝上守坝寂寞时,当即批示给他们配备了电视,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多年来吃水问题一直是尾矿库职工难以解决的问题,五六十个人一直靠塑料桶拉水,尤其是炎热的盛夏,饮用水变质后易导致拉肚子。郝金朝知道后,立即安排人员投资1万多元购置了水泵,架设了供水管道,解决了尾矿库职工多年得不到解决的吃水问题。该公司系万吨选厂,选矿车间工作人员多,车间外仅有一个厕所,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郝金朝立即安排公司又修建了两个标准化厕所,解决了多年来职工入厕难问题。碎矿车间由于粉尘较大,对职工健康造成了影响。为给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郝金朝在车间内新增加了6台除尘器,把污染降到了最低限度。该车间劳动强度大,他立即安排购置了一辆小型装载机,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前几个人干的工作现在只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劳动强度。 2008年,选矿一车间浮选工曾少波的父亲发生车祸。曾少波是洛钼集团招聘的大学生,家在湖南,时值少波正被公司选送到西安交通大学培训,郝金朝知道后,立即安排办公室人员和曾少波取得联系,在第一时间内把救急款打到他的帐上,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考虑到一线工人工作服换洗不过来,他把工作服由一年一套增加为3套,把一线工人由煤炉取暖变为电暖气取暖,避免了煤气中毒等不安全因素。 2010年8月,公司一位班子成员因心脏病住进了医院,许多医院都不能医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