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军是由山东军区所属胶东军区及其所属部分部队发展起来的。
1948年3月,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华东军区将山东军区所属滨北、东海军分区各一个独立团及胶东军区特务团组成第5师。5月,又将胶东军区南海、西海、北海军分区各一个独立团组成第6师。第5、第6师成立后,均归胶东前线指挥部指挥。第5师随即参加潍县战役,与第13纵队一起在东线沽河地区阻击青岛国民党军西援。10月后,为策应淮海战役,第5、第6师在青(岛)、即(墨)地区封锁、监视国民党军。12月,对从青岛、即墨出犯的国民党军予以反击,歼其一个团大部。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胶东军区前线指挥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军。隶属山东军区。谭希林任军长,彭林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涌任副军长,赵一萍任参谋长。第6师改称第94师,熊飞任政治委员,邬兰亭任副师长;第5师改称第95师,陈奇任师长,阙中一任政治委员。全军共2.1万人。
4月下旬,于渡江战役的同时,在胶东军区第100旅配合下,对青岛、即墨地区国民党军发起进攻,以压缩包围方式结合迂回战术,相继攻占即墨、青岛,歼守军2200余人。接着,担任青岛市警备任务。
1950年1月,以山东警备第4、第5团及第2、第3团各一部为基础组建第96师。此时,刘涌任军长,彭林任政治委员,周长胜任副军长兼参谋长,仲曦东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全军共3.2万余人。2月,调归第10兵团指挥并由青岛南下福建,执行以缴匪为主的海防、警备和作战任务。4至12月,共进行大小战斗380多次,歼匪特8000余人,有力配合福建地区的土地改革和缴匪斗争。与此同时,第94师在第31军的指挥下,与第91师一起,于5月11日解放东山岛。11月,第32军番号撤销,军机关大部充实重建的第8兵团兵团部。第94师(1951年撤销)调归第27军建制;第95师调归军委空军,组建空14师;第96师调归福建军区建制,1952年2月与第86师合编为铁道兵第7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是由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和在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59军合编而成的。
1947年9月30日,华东军区将所属渤海军区部队,在山东省博兴县小高家改编为渤海纵队。袁也烈任司令员,周贯五任政治委员。下辖渤海军区特务第1、第20团,第二军分区第11团,第四军分区第21团合编组成的新编第11师,共1.3万余人。隶属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
1948年3月,参加周(村)张(店)战役,在长白山以西地区阻击济南东援之国民党军。4月,参加潍县战役,与兄弟部队一起,分割、包围并全歼国民党军山东保安第3师和整编第45师。5月,参加兖州战役,牵制济南国民党军南援,攻克龙山、章丘城。9月,参加济南战役,协同兄弟部队由东面攻入济南城。战役结束后,担任济南城北警备任务。同年冬,参加淮海战役,于战役第二阶段进占徐州并担任警备任务,继而以一个师南下参加阻援,保障兄弟部队围歼黄维兵团,后全纵参加围歼杜聿明集团作战。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渤海纵队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59军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属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建制。张克侠任军长,韩念龙任政治委员,张震球、孟绍濂任副军长,欧阳平任政治部主任。第7师改称第97师,杨干三任师长。第11师改称第98师,崔振伦任师长,增旭清任政治委员。国民党起义的第59军所部改编为第99师,傅继泽任师长,秦化龙任政治委员。全军2万余人。4月,参加渡江战役。5月,在上海战役中,攻占杨行后,又协同兄弟部队攻占吴淞、月浦、宝山等城镇。尔后,担负该地区警备任务。7月,第34军第100师归第33军建制。1950年11月,第33军奉命改编为华东公安部队兼淞沪警备司令部,第97、98、99、100师依次改编为公安第14、15、16、17师,该军番号同时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