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sy吧 关注:21,601贴子:50,033
  • 2回复贴,共1

当下的清凉心

收藏回复

大乐光明的心灵境界(自序)------作者LSHF
近日,佛在心中,时时向我提示三句,又平凡又有智慧的话,这三句话正是:
一切都会过去的。
每一个生命都会寂灭。
诸有转头空。
我因此常常想这三句话,我知道,婆婆世间的种种烦恼,都会过去的。
每一个人,有生必有死,浪淘尽多少英雄人物,千古寂寂,生命确实归于寂灭。
一切物质的东西,辗转他人之手,有的消失,有的让人,勿使徒费心思在钱财物质,因为诸有转头也是空。
想一想这三句话,心中亦颇震撼!
然而,也当下心中清凉无比!
过去我常常提及中国的历史,从唐虞夏商周到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最后到唐宋元明清等等。。。。。
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
一个皇帝接一个皇帝。
一座宫殿接一座宫殿。
一个天子接一朝臣民。
不管是什么,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云消雾散,一切均空空无有,世人悲伤也好,哀吊也好,在时光的洪流之中,毕竟是毫无实益的!
我记得有一则故事如此说:
一个旅人,遇到一头熊追他。
他惊慌逃命,结果掉到山谷悬崖。
刚好他攀到了大树枝,没有死,然而树底下又有一只饥饿的大老虎等著他,在树下团团绕。
在大树枝旁,欲长了很多草莓。
上头有熊,下头有虎。
而禅宗祖师教导我们,这位旅人要摘取草莓来吃,享受草莓的甜蜜,不要去理会,上头的熊,下头的虎。
祖师说:
上头的熊已是过去。
下头的虎是未来,未来也有转机。
何不记取【当下】,享受当下的清凉。
我个人觉得,这一则故事很有哲理,做为一个人,过去的不用在怀想了。
未来的,还不一定来呢!不用忧愁得太早,吉凶不定,祸福相依,吉人自有天相。
还是吃草莓吧!
目前的我,深深的领悟【如来的般若智慧】,我活在【当下】,活在【清凉】中。
我知道,在我们的生命中,最有价值的就是【般若】,我们在当下中,只要谨记:
当下勿造恶业。
当下注意因果。
当下不受轮回。
如此一来,必然获得:【当下的清凉心。】
当下的清凉心------目录
当下的清凉心------序(大乐光明的心灵境界)
当下的清凉心------1、写此书的因缘
当下的清凉心------2、至大至深之祸
当下的清凉心------3、天知道
当下的清凉心------4、天上聚会
当下的清凉心------5、死而复生
当下的清凉心------6、污蔑与毁谤
当下的清凉心------7、妻妾之间
当下的清凉心------8、鬼妇
当下的清凉心------9、关圣帝君的金印
当下的清凉心------10、司禄神
当下的清凉心------11、城隍夜审
当下的清凉心------12、天扇
当下的清凉心------13、墓中人
当下的清凉心------14、南天门守将
当下的清凉心------15、真正的大乐



1楼2012-07-07 17:17回复
    当下的清凉心------1、写此书的因缘
    一夜,睡梦之间。
    看见云彩飞舞,有二位童子,持著佛幡,在虚空中现身,二位童子向我躬身为礼:
    【LSHF,我家主人有请!】
    【你家主人是谁?】
    【我家主人是善光佛。】
    我一时想不起来善光佛是谁,又三千佛名之中,又有很多近似的佛名,甚至同名同号的佛名甚多,也就不再追问下去,于是随同二位童子,驾起祥云,如飞而去。
    不久,到了一地,其地名是【翠华洞天】,入一座琉璃大殿,善光佛下座来迎。
    【LS别来无恙!】
    我愣住了,因为我确实不认得这位【善光佛】是谁?佛的本事有法身、报身、应声。
    法身--------光明无尽。
    报身--------三十二相庄严如来。
    应声--------应声变化。
    例如我是这样,法身光明无尽大日一般,报身阿弥陀佛莲花童子,应身LSHFLSY。
    我愣了一愣,善光佛马上就知道了,他微微一笑,他说:
    【LS,我现报身相,你当然不识,你看看我是谁?】
    善光佛的脸转了几转。
    我终于看出来了:
    【是慈济宫的文昌帝君。】
    慈济宫的文昌帝君和我LSHFLSY,有很多次的会面,我记得他,他记得我,彼此相熟,我没有想到他成佛后,佛名竟是善光佛。
    善光佛对我说:
    【今之世人,贪欲越来越重,清心寡欲者少,文明虽然进步,善光几乎无有,我见闻如此,不想世人多入三途,不禁悲伤,今天冒昧请你来,是借用你的长才,撰写一书,以救世人,令世人快快醒悟,慎戒贪欲,才有实益。】
    我问:
    【写作材料呢?】
    善光佛答:
    【材料是有,但,用你的方式去写,我会派人送给你,你写就是了。】
    【那人是谁?】
    【吕】
    我在善光佛的【翠华洞天】观赏美丽仙境,与善光佛聊天,品尝仙浆玉液,最后,告别离去。
    隔了不久。
    我到一座【佛虔院】焚香。
    佛虔院的主持便问我:
    【先生是否姓卢?】
    【如何知道?】
    【昨夜梦善光佛来告,今有一卢姓者来参香,速将文稿残帙交付。】
    【文稿呢?】
    主持交给我一个大信封,我略看了看,里面是手写剥蚀字纸,全是劝善文字。
    我问:【是谁写的。】
    【不知!】主持答:【我接任主持时,文稿已在,我略翻了翻,觉得丢之可惜,就保存下来,想不到善光佛叫我送交你的手上。】
    我知道问不出什么了。
    临走前,我问主持:
    【主持贵姓?】
    【吕。】
    这就是写这本书的因缘了。
    


    2楼2012-07-07 19:23
    回复


      6楼2012-07-09 0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