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差别
现在,无论是在汉地还是藏地,许多人都自诩为佛教徒、居士、出家人,经常放生、磕头、修五加行。很多人也以此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很不错,天天都在修法。但如果详细地观察他们为什么而修这些法,就会发现,有为数不少的人,其修法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现世的利益,如,健康、长寿等等,或为了消除一些寿障等现世的灾难。还有的是因惧怕三恶道(地狱、饿鬼、旁生道)的苦难,而希望自己下一世不堕恶趣,得到人天果报。凡具有以上这些发心的任何修法,都只能属于世间法。
我们不能以为:烧香、磕头等是世间法,而听闻大中观或大圆满等就是出世间法。因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并不是依外相而区分的。
比如向三宝供灯,在同样的供养对境、同样的供养物、同样的供养人的情况下,如果不具备出离心,供灯的发心是为了求得世间的圆满,为了健康长寿、升官发财,或者来世得到人天的福报,这样的供灯就是世间法;反之,如果具备了出离心,供灯的发心是为了求得解脱,而不是为了健康长寿、升官发财,这样的供灯就是出世间法。衡量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就是以是否具备出离心为标准的。
大圆满本身是出世间法,可是修大圆满或听大圆满的时候,由于发心的缘故,就有可能把它变成世间法。譬如说:仅仅为了得到一些现世或后世的利益而听大圆满或修大圆满,当此法进入我们的心相续时,它就不是出世间的法,更不是大乘的法。那是什么呢?就是世间法,这叫作“世间法的大圆满”。
放生是什么法呢?那也要看你的发心。即便不是为了得到现世的健康、长寿等等,而是为了得到后世的人天果报,或是避免一些后世的灾难,如不堕地狱等三恶道而放生,这种放生也只能成为世间法;如果是为了自己一个人从轮回中得到解脱而放生,这种放生就成了出世间的小乘法;如果是为了拔济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为了得到佛的果位而放生,这种放生就是大乘的出世间法;如果在此基础上有一些密宗的见解,这种放生就是密乘的法。
所以,我们一定要审慎思维,并反躬自问,我放生放了那么多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为了自利?如果是为了一切众生得到佛果而放生,那就可以成为大乘法。如果放生只是希望自己可以长寿,或者下一世转世为人并且健康长寿,或者自己往生净土的话,那这个放生看起来似乎是利益众生,实际上却是在利益自己。
其他修法也应当这样观察。比如到学院或是到其他地方去领受灌顶、听闻佛法,这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呢?和刚才讲的一样,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或是为了逃避一些现世或后世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而听闻修持的话,就同样是世间法。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目的没有离开世间的发心,所以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一切都是世间法。
什么叫作出世间法?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界限在哪里?出世间法包括大乘和小乘。即使小乘的修行,也必须要有出离心。有了真正的出离心,并在此基础上行善,这种修法就叫作出世间法。
“出离”这两个字的涵义是什么?“出”,就是要放下世间的一切。也就是说,要对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留恋,并很清楚地意识到三界六道轮回的痛苦本质,这叫作“出”;“离”就是希求解脱。“出家”中的“出”也是这层含义。“家”是指世间,并不是走出家门、穿上出家僧装就表示出家,而是要对轮回生起真正的厌离心。
在家人学佛、修出离心也是一样,就是要对世间的事物没有任何贪图之心,这叫作“出”。这个“出”外道也有,很多外道的出家人也不愿意在六道中轮回,也希望解脱,但这不叫出离心。真正的出离心,还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见解是什么呢?就是首先要意识到轮回的痛苦,所以不再留恋轮回,并努力去寻求解脱、走向解脱。但是,与此同时必须要有解脱的智慧。如果只是一味盲目地、没有智慧地寻求解脱,并不是完整的出离心。出离心的解脱智慧包括小乘的四谛法门,精通四谛之后,才算具备了完整的出离心。
现在,无论是在汉地还是藏地,许多人都自诩为佛教徒、居士、出家人,经常放生、磕头、修五加行。很多人也以此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很不错,天天都在修法。但如果详细地观察他们为什么而修这些法,就会发现,有为数不少的人,其修法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现世的利益,如,健康、长寿等等,或为了消除一些寿障等现世的灾难。还有的是因惧怕三恶道(地狱、饿鬼、旁生道)的苦难,而希望自己下一世不堕恶趣,得到人天果报。凡具有以上这些发心的任何修法,都只能属于世间法。
我们不能以为:烧香、磕头等是世间法,而听闻大中观或大圆满等就是出世间法。因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并不是依外相而区分的。
比如向三宝供灯,在同样的供养对境、同样的供养物、同样的供养人的情况下,如果不具备出离心,供灯的发心是为了求得世间的圆满,为了健康长寿、升官发财,或者来世得到人天的福报,这样的供灯就是世间法;反之,如果具备了出离心,供灯的发心是为了求得解脱,而不是为了健康长寿、升官发财,这样的供灯就是出世间法。衡量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就是以是否具备出离心为标准的。
大圆满本身是出世间法,可是修大圆满或听大圆满的时候,由于发心的缘故,就有可能把它变成世间法。譬如说:仅仅为了得到一些现世或后世的利益而听大圆满或修大圆满,当此法进入我们的心相续时,它就不是出世间的法,更不是大乘的法。那是什么呢?就是世间法,这叫作“世间法的大圆满”。
放生是什么法呢?那也要看你的发心。即便不是为了得到现世的健康、长寿等等,而是为了得到后世的人天果报,或是避免一些后世的灾难,如不堕地狱等三恶道而放生,这种放生也只能成为世间法;如果是为了自己一个人从轮回中得到解脱而放生,这种放生就成了出世间的小乘法;如果是为了拔济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为了得到佛的果位而放生,这种放生就是大乘的出世间法;如果在此基础上有一些密宗的见解,这种放生就是密乘的法。
所以,我们一定要审慎思维,并反躬自问,我放生放了那么多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为了自利?如果是为了一切众生得到佛果而放生,那就可以成为大乘法。如果放生只是希望自己可以长寿,或者下一世转世为人并且健康长寿,或者自己往生净土的话,那这个放生看起来似乎是利益众生,实际上却是在利益自己。
其他修法也应当这样观察。比如到学院或是到其他地方去领受灌顶、听闻佛法,这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呢?和刚才讲的一样,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或是为了逃避一些现世或后世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而听闻修持的话,就同样是世间法。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目的没有离开世间的发心,所以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一切都是世间法。
什么叫作出世间法?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界限在哪里?出世间法包括大乘和小乘。即使小乘的修行,也必须要有出离心。有了真正的出离心,并在此基础上行善,这种修法就叫作出世间法。
“出离”这两个字的涵义是什么?“出”,就是要放下世间的一切。也就是说,要对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留恋,并很清楚地意识到三界六道轮回的痛苦本质,这叫作“出”;“离”就是希求解脱。“出家”中的“出”也是这层含义。“家”是指世间,并不是走出家门、穿上出家僧装就表示出家,而是要对轮回生起真正的厌离心。
在家人学佛、修出离心也是一样,就是要对世间的事物没有任何贪图之心,这叫作“出”。这个“出”外道也有,很多外道的出家人也不愿意在六道中轮回,也希望解脱,但这不叫出离心。真正的出离心,还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见解是什么呢?就是首先要意识到轮回的痛苦,所以不再留恋轮回,并努力去寻求解脱、走向解脱。但是,与此同时必须要有解脱的智慧。如果只是一味盲目地、没有智慧地寻求解脱,并不是完整的出离心。出离心的解脱智慧包括小乘的四谛法门,精通四谛之后,才算具备了完整的出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