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吧 关注:3,451贴子:23,378

陈赓第四兵团军师简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49年2月17日,第2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将中原野战军第4、第9纵队和豫西军区等部队合编,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兵团,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方勤务部,辖第13、第14、第15军。其中,第13、第14军由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和豫西军区部队一部及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0师整编组成,第15军由第9纵队改称,兵团机关由第4、第9纵队抽调干部组成,归第2野战军建制。5月26日,第2野战军决定,为统一训练机构,将第4兵团所辖各军政随营学校改称第2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第4分校。7月,第4兵团进军华南,归第4野战军指挥,12月归建后进军云南。


IP属地:北京1楼2012-12-12 00:55回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
    第13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太岳纵队演变而成。
    1945年10月7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为执行机动作战任务,以太岳纵队为基础,组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所辖第10、第11、第12旅依次由决死第1旅(太岳军区第1旅)、第3、第4军分区部队,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太岳军区第2旅)整编而成。12月1日,晋冀鲁豫军区根据中央军委拟调第4纵队赴东北作战的预先命令决定,第4纵队第11旅改称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第22旅。5日,中央军委决定,第4纵队不调东北,仍留太岳军区。1946年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晋冀鲁豫军区决定,第4、第8纵队合并称第4纵队,撤销第8纵队番号;原第8纵队第22旅归建第4纵队,并恢复第11旅番号。1月底,晋冀鲁豫军区决定,调整第4纵队各旅番号,将太岳军区第23旅调归第4纵队建制,改称第12旅;原第4纵队第12旅改称第10旅,第10旅改称第11旅,第11旅改称第13旅。
    1946年6月,晋冀鲁豫军区决定,第4纵队第12旅划归太行军区建制。7月7日,第12旅改称太行军区独立旅。14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指挥部成立后,第4纵队划归其建制。
    1947年5月15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太岳军区独立旅(又称第24旅)划归第4纵队指挥,改称第12旅,仍归太岳军区建制。11月,晋冀鲁豫军区决定,第8纵队第22旅调归第4纵队,仍称第22旅。1948年1月4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太岳军区第12旅正式划归第4纵队建制。
    1948年5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第4纵队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26日,中原军区决定,第4纵队第12旅划归陕南军区建制。8月,华北军区决定,将太岳军区卫生学校改称第4纵队卫生学校。12月,该校又改称中原医学院,划归中原军区直接领导。
    1949年2月17日,第2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将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所辖步兵第37、第38师依次由第4纵队第10、第13旅改称,步兵第39师由原豫西军区第6军分区第39、第40团和第3军分区新164团合编组建,归第2野战军第4兵团建制。原第4纵队第11、第22旅组建第14军。


    IP属地:北京2楼2012-12-12 12:36
    回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7师
      步兵第37师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太岳军区第2旅)演变而成。
      1945年10月7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太岳军区第2旅)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 纵队第12旅,所辖第34、第35、第36团依次由原第772团、第20团和士敏独立团改称,另辖山炮大队。
      1946年1月底,晋冀鲁豫军区决定,调整第4纵队各旅番号,第12旅改称第10旅,所辖第28、第29、第30团依次由第12旅第34、第35、第36团改称。7月14日,晋冀鲁豫野战军成立后,第4纵队第10旅归其建制。
      1948年5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所辖团番号不变。
      1949年2月17日,第2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将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 37师,所辖第109、第110、第111团依次由第10旅第28、第29、第30团改称,山炮大队缩编为炮兵连,归第13军建制。


      IP属地:北京3楼2012-12-12 12:48
      回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师
        1945年10月7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以太岳军区第3、第4军分区部队为基础,组建第4纵队第11旅,所辖第31、第32、第33团依次由太岳军区第4军分区第17团、第3军分区第57团、第4军分区基干第2团改称。
        1946年1月底,晋冀鲁豫军区决定,调整第4纵队各旅番号,第11旅改称第13旅,所辖第37、第38、第39团依次由第11旅第31、第32、第33团改称。7月14日,晋冀鲁豫野战军成立后,第4纵队第13旅归其建制。 1947年11月8日,第39团划归豫西军区建制。
        1948年5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3旅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3旅。
        1949年2月17日,第2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将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3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 38师,所辖步兵第112、第113团依次由第13旅第37、第38团改称,步兵第114团由河南省南阳独立团和宜阳独立团合编组建,归第13军建制。


        IP属地:北京4楼2012-12-13 16:33
        收起回复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39师
          1949年2月17日,第2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将豫西军区第6军分区第39、第40团和第3军分区新164团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39师,所辖步兵第115、第116、第117团依次由第39、第40、新164团改称,归第13军建制。


          IP属地:北京5楼2012-12-13 16:35
          收起回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
            1949年2月17日,第2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由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第22旅抽调人员,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所辖步兵第40、第41师分别由第4纵队第11、第22旅改称,步兵第42师由第4纵队第11、第22旅各1个团和在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0师一部合编组建,归第2野战军第4兵团建制。


            IP属地:北京7楼2012-12-23 13:30
            回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师
              步兵第40师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决死第1旅(太岳军区第1旅)演变而成。
              1945年10月7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决死第1旅(太岳军区第1旅)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0旅,所辖第28、第29、第30团依次由原第25、第38团和屯襄团改称。
              1946年1月底,晋冀鲁豫军区决定,第10旅改称第11旅,所辖第31、第32、第33团依次由第10旅第28、第29、第30团改称,仍归第4纵队建制。7月14日,晋冀鲁豫野战军成立后,第4纵队第11旅归其建制。
              1948年5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1旅改称中原野战军第11旅。
              1949年2月17日,第2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将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1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40师,所辖步兵第118、第119团依次由第11旅第31、第32团改称,步兵第120团以豫西地区叶县支队、方城县游击大队为基础组建,归第14军建制。原第11旅第33团划归步兵第42师建制。


              IP属地:北京8楼2012-12-23 13:38
              回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师
                1947年2月4日,太岳军区决定,以第1军分区新编第7团、第2军分区警备第5团、第4军分区独立第1团为基础,组建太岳军区第22旅,所辖第64、第65团依次由第7、第5、第1团改称。7月2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28日,第22旅划归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建制。11月,晋冀鲁豫军区决定,第8纵队第22旅划归第4纵队建制,仍称第22旅。
                1948年5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22旅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22旅。
                1949年2月17日,第2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将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22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41师,所辖步兵第121、第122、第123团依次由第22旅第65、第66团和新安独立团改称,归第14军建制。原第22旅第64团划归步兵第42师。


                IP属地:北京9楼2012-12-23 13:45
                回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师
                  1949年2月17日,第2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以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第22旅各1个团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0师一部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步兵第42师,辖步兵第124、第125、第126团,归第14军建制。其中,步兵第124团由第11旅第33团改称,步兵第125团由第22旅第64团(欠第1营)改称,步兵第126团由第64团第1营及第33团一部、郾城游击队组成的第2营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0师一部合编组成。


                  IP属地:北京10楼2012-12-23 13:50
                  回复
                    看的头晕眼花,头晕目悬,陈大将的故事很多


                    来自掌上百度11楼2012-12-24 07:06
                    回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
                      1946年12月12日,太行军区命令,组建2个独立旅,将第1军分区第34团与第2军分区第38、第39团合编,组建太行军区独立第1旅;将第4军分区第43、第45团与第5军分区第48团合编,组建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
                      1947年7月2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以太行军区部队一部为基础,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8月15日,第9纵队组成,辖第25、第26、第27旅和1个教导大队、1个补充团。第25、第26旅分别由太行军区独立第1、第2旅改称,第27旅由太行军区第1、第4、第5军分区基干团合编组成,教导大队由太行军区教导大队2个队扩编组成,纵队机关由于太行军区前方指挥所整编组成。10月,教导大队改为豫西军政干校。11月25日,第25旅调归新成立的豫陕鄂军区建制,兼豫陕鄂军区第3、第5军分区。
                      1948年1月4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第9纵队、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调归陈谢集团建制。3月,豫西军政干校改为第9纵队随营学校。
                      1948年5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改称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辖第26、27旅和随营学校、补充团,归中原野战军建制。
                      1949年1月15日,中原军区决定,豫西军区指挥的原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5旅率第74、第75团(第73团留在豫西军区改编为地方武装)及原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第55师第163团,重归第9纵队建制。
                      1949年2月17日,第2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将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所辖步兵第43、第44、第45师依次由第9纵队第25、第26、第27旅改称,归第2野战军第4兵团建制。


                      IP属地:北京12楼2012-12-26 14:22
                      回复
                        1947年7月2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以太行军区部队一部为基础,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8月15日,第9纵队组成,辖第25、第26、第27旅和1个教导大队、1个补充团。第25、第26旅分别由太行军区独立第1、第2旅改称,第27旅由太行军区第1、第4、第5军分区基干团合编组成,教导大队由太行军区教导大队2个队扩编组成,纵队机关由于太行军区前方指挥所整编组成。10月,教导大队改为豫西军政干校。11月25日,第25旅调归新成立的豫陕鄂军区建制,兼豫陕鄂军区第3、第5军分区。


                        13楼2012-12-28 19:30
                        回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师
                          1946年12月12日,太行军区决定,以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第34团,第2军分区第38、第39团为基础,组建太行军区独立第1旅,辖第34、第38、第39团,旅部由第2军分区机关抽调人员组成。
                          1947年7月2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将太行军区独立第1旅改称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第25旅,所辖第73、第74、第75团依次由独立第1旅第34、第38、第39团改称。11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成立豫陕鄂军区。豫陕鄂军区第3、第5军分区均由第9纵队第25旅兼。
                          1948年5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改称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5月26日,中原军区决定,将豫陕鄂军区整编为豫西、陕南军区。豫陕鄂军区第3、第5军分区改称豫西军区第3、第5军分区,仍由第9纵队第25旅兼。1949年1月25日,中原军区决定,豫西军区指挥的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第25旅第74、第75团(第73团留在豫西军区整编为地方武装)及原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第55师第163团,重归第9纵队建制。
                          1949年2月17日,第2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命令,将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第25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43师,所辖步兵第127、第128、第129团依次由第25旅第74、第75、第163团改称,归第15军建制。


                          IP属地:北京14楼2012-12-30 15:22
                          回复


                            15楼2012-12-30 15:54
                            回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师
                              1946年12月12日,太行军区命令,以太行军区第4军分区第43、第45团和第5军分区第48团为基础,组建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辖第43、第45、第48团,旅部由第4军分区抽调人员组成。
                              1947年7月2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将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改称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第26旅,所辖第76、第77、第78团依次由独立第2旅第43、第45、第48团改称。
                              1948年5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第26旅改称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第26旅,仍辖第76、第77、第78团。
                              1949年2月17日,第2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将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第26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44师,所辖步兵第130、第131、第132团依次由第26旅第76、第77、第78团改称,归第15军建制。


                              IP属地:北京16楼2012-12-31 2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