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五帝本纪》中提到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是分布在华夏族四周的原始部落,而华夏族只是占有河南、陕西的黄河流域地带。石家庄这一流域则是东夷商族的北部地区,南边的邢台曾经是商朝的第四个都城,石家庄这一带的商文化和商王室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
西周灭商后,把商部落居住地分为三个国家。后来这三个国家的贵族叛乱,被西周镇压,所有商部落的人民被北迁到南至邯郸漳水北抵保定涞水之间的地区,使商族人又迁回到了他们的发源地。西周为了稳定对北方的统治,在石家庄一带分封了一个诸侯国——(车氐)国(泜水流域,括号里那个字打不出来),都城就在今元氏县西张村附近。而此时,北狄中的赤狄鲜虞、肥子等部落开始从太行山西麓东迁,在正定、晋州、藁城等商族故地定居。由于民族的矛盾,以鲜虞为首的狄族部落则对(车氐)国发动了连年战争,(车氐)国国力不支,同为西周属国的邢国赶来支援。对于这件事,在元氏西张出土的著名“元氏铜器”上有明确的描述。到了东周时期,周王室已徒有虚名,鲜虞等狄族灭掉(车氐)国。然后转而进攻邢国、卫国,后来齐桓公联合其它诸侯,打退了鲜虞人的多次进攻,并确立了齐桓公春秋霸主的地位。
公元前414年左右鲜虞人建立的中山国在元氏封龙山南侧的设立飞龙(封龙)邑,就在今南佐镇封照村。赵国灭中山后,于赵孝成王十一年(前255年),封公子元于封龙邑,并在封龙邑东侧5公里处重点建设元氏城(今元氏县故城村),意在加强对石家庄南部地区的统治。从此,封龙邑这个名称消失,“元氏”这个称谓始见于史册,见证了石家庄从西汉到西晋几百年的文明。
从战国到汉朝立国期间,元氏出了祖孙两代英雄人物,他们都是元氏北楮村人。一是赵国大将李牧,对于他,我们是熟悉的,他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他一破匈奴,匈奴十年不敢南下,两破秦军,秦国不得已使出离间计才消除这个最大的障碍。另一个是李牧的孙子、楚汉名士李左车,大家可能对他不太熟悉,但是对“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话应该是很熟悉的。李左车原来是项羽属国赵国的谋士,在韩信一战成名的“井陉之战”前,李左车曾经向赵国统帅提出了一个能打败韩信的计策,(当韩信这个计策后,竟然吓出一身冷汗)但是赵国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以至被韩信打得大败。赵亡后,韩信悬赏千金捉拿李左车。不久,即有人将李左车绑送到韩信帐前。韩信立刻为他松绑,让他面朝东而坐,以师礼相待,并向他请教攻灭齐、燕方略。韩信采用李左车计,燕国不伐而降。在十面埋伏中,李左车诈降于楚,诱项羽深入重地,围于垓下。
在两汉时期,元氏城是石家庄的中心城市,说道常山,就是指的元氏。例如“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这个常山就是指的元氏。西汉增设元氏县,作为恒山郡的治所,是这一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管辖石家庄地区的25座城池。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为了避讳“恒字”,改恒山郡改为常山郡。东汉时期,常山郡的政治地位非常重要,军事活动频繁,文化成果灿烂辉煌,可以说是常山郡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建武4年刘秀又一次带兵来到元氏,驻扎在元氏县北部,具体说就是现在的万年乡万年村。这一次是来平定渔阳太守彭宠和琢郡太守张丰的叛乱,皇后阴丽华(当时尚为贵人)从行,生汉明帝刘庄于万年村。这个刘庄是东汉比较贤明有建树的皇帝。原来这个村子名为万岁村,后人还建立了汉明帝的始生堂和阴皇后的梳妆楼以表纪念。刘庄作了皇帝后,多次减免当地钱粮征收,以示对父老的关怀。汉章帝(刘秀的孙子)元和三年北巡,到常山郡元氏县舍正堂祭祀刘秀,又到万年村始生堂祭祀刘庄。
三国曹魏时期,将常山郡城由元氏城迁到真定城,并增设赵郡,郡城设在500年历史的房子城(今高邑城西南),元氏归赵郡管辖。此后,元氏的地位让位与真定和赵州,他时而归常山郡管辖,时而归赵郡管辖。隋末,元氏县治迁至槐水之阳,即今元氏县城槐阳镇。原来的元氏城于鹿武德二年(619年)为窦建德部将刘黑达所破。现东西南部城垣尚存,逶拖连亘、若断若续,昔日雄姿依稀可辨。
西周灭商后,把商部落居住地分为三个国家。后来这三个国家的贵族叛乱,被西周镇压,所有商部落的人民被北迁到南至邯郸漳水北抵保定涞水之间的地区,使商族人又迁回到了他们的发源地。西周为了稳定对北方的统治,在石家庄一带分封了一个诸侯国——(车氐)国(泜水流域,括号里那个字打不出来),都城就在今元氏县西张村附近。而此时,北狄中的赤狄鲜虞、肥子等部落开始从太行山西麓东迁,在正定、晋州、藁城等商族故地定居。由于民族的矛盾,以鲜虞为首的狄族部落则对(车氐)国发动了连年战争,(车氐)国国力不支,同为西周属国的邢国赶来支援。对于这件事,在元氏西张出土的著名“元氏铜器”上有明确的描述。到了东周时期,周王室已徒有虚名,鲜虞等狄族灭掉(车氐)国。然后转而进攻邢国、卫国,后来齐桓公联合其它诸侯,打退了鲜虞人的多次进攻,并确立了齐桓公春秋霸主的地位。
公元前414年左右鲜虞人建立的中山国在元氏封龙山南侧的设立飞龙(封龙)邑,就在今南佐镇封照村。赵国灭中山后,于赵孝成王十一年(前255年),封公子元于封龙邑,并在封龙邑东侧5公里处重点建设元氏城(今元氏县故城村),意在加强对石家庄南部地区的统治。从此,封龙邑这个名称消失,“元氏”这个称谓始见于史册,见证了石家庄从西汉到西晋几百年的文明。
从战国到汉朝立国期间,元氏出了祖孙两代英雄人物,他们都是元氏北楮村人。一是赵国大将李牧,对于他,我们是熟悉的,他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他一破匈奴,匈奴十年不敢南下,两破秦军,秦国不得已使出离间计才消除这个最大的障碍。另一个是李牧的孙子、楚汉名士李左车,大家可能对他不太熟悉,但是对“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话应该是很熟悉的。李左车原来是项羽属国赵国的谋士,在韩信一战成名的“井陉之战”前,李左车曾经向赵国统帅提出了一个能打败韩信的计策,(当韩信这个计策后,竟然吓出一身冷汗)但是赵国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以至被韩信打得大败。赵亡后,韩信悬赏千金捉拿李左车。不久,即有人将李左车绑送到韩信帐前。韩信立刻为他松绑,让他面朝东而坐,以师礼相待,并向他请教攻灭齐、燕方略。韩信采用李左车计,燕国不伐而降。在十面埋伏中,李左车诈降于楚,诱项羽深入重地,围于垓下。
在两汉时期,元氏城是石家庄的中心城市,说道常山,就是指的元氏。例如“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这个常山就是指的元氏。西汉增设元氏县,作为恒山郡的治所,是这一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管辖石家庄地区的25座城池。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为了避讳“恒字”,改恒山郡改为常山郡。东汉时期,常山郡的政治地位非常重要,军事活动频繁,文化成果灿烂辉煌,可以说是常山郡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建武4年刘秀又一次带兵来到元氏,驻扎在元氏县北部,具体说就是现在的万年乡万年村。这一次是来平定渔阳太守彭宠和琢郡太守张丰的叛乱,皇后阴丽华(当时尚为贵人)从行,生汉明帝刘庄于万年村。这个刘庄是东汉比较贤明有建树的皇帝。原来这个村子名为万岁村,后人还建立了汉明帝的始生堂和阴皇后的梳妆楼以表纪念。刘庄作了皇帝后,多次减免当地钱粮征收,以示对父老的关怀。汉章帝(刘秀的孙子)元和三年北巡,到常山郡元氏县舍正堂祭祀刘秀,又到万年村始生堂祭祀刘庄。
三国曹魏时期,将常山郡城由元氏城迁到真定城,并增设赵郡,郡城设在500年历史的房子城(今高邑城西南),元氏归赵郡管辖。此后,元氏的地位让位与真定和赵州,他时而归常山郡管辖,时而归赵郡管辖。隋末,元氏县治迁至槐水之阳,即今元氏县城槐阳镇。原来的元氏城于鹿武德二年(619年)为窦建德部将刘黑达所破。现东西南部城垣尚存,逶拖连亘、若断若续,昔日雄姿依稀可辨。